2020年,注定要载入不断向前延伸着的当代世界历史。这一年,中美贸易冲突、新型冠状肺炎疫情蔓延,以及美国大选这三件影响当今世界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叠加在一起,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教授李井奎却有幸进入哈佛大学访学一年,静静观察和思考这三大动态事件的演变和发展。
李井奎根据自己的亲历和细心观察,论及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美国的冲击及其后造成的社会危机,还有美国大选风云以及美国内部的种种社会问题。在李井奎撰写的经济学随笔集《在哈佛看美国》中,正文第一句话“美国病了。她变得敏感、多疑、偏狭”为整本书点题。
当今美国社会,无论从美国自身的历史演变过程来看,还是在即时历史节点上而观,确实有病,且病得不轻。美国之病,主要在于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计算机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普及导致的货币数字化,美国的社会收入分配和财富占有上的差距继续拉大。这自然导致了美国社会的撕裂,实际上也构成了特朗普政府与拜登政府不同经济政策的基础。
但是,当今美国经济仍然在种种社会问题中成长,且在许多方面领先并引领世界的发展趋势。因此,在世界经济和历史的大变局中,认真反思美国社会的当下问题,从而认清能真正促使人类社会经济增长和增进人类福祉的制度到底是怎样的,这才是经济学家乃至全社会所应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以下为李井奎在美国的部分观察:
美国的税负都是谁在承担?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富人的收入大涨,他们收割着源自全球化的收益,财富积累之巨前所未有。但就是这部分最富有的美国人,其所承担的税率反而是在不断下降的。与此同时,工薪阶层的工资水平停滞不前,工作条件不断恶化,债务高企,税负还提高了。1980年以来的美国税收系统,使得市场经济中的赢者愈富,输者愈贫。没有从经济增长中获得好处的人们陷入了赤贫境地。
我们来看一下历史数据的对比。1970年,美国最富的那群人,所有税负都计算在内,他们的收入中超过50%是用来纳税的,这个税率是美国工薪阶层的两倍。2018年,在特朗普税改之后,过去100年中第一次出现了亿万富翁纳税比钢铁工人、学校教师以及退休人员还要少的情况。富人们所缴纳的税款降到了1910年的水平,而当时的政府规模只有现在的1/4。
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美国政府的再分配政策到底是如何影响美国人的财富收入的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经济学家伊曼纽尔·赛斯和加布里埃尔·祖克曼,联合法国经济学教授、《21世纪资本论》的作者托马斯·皮凯蒂,经过多年研究,发表了一篇关于美国国民收入在过去100 年间变化情况的文章,其中提到,自1980 年以来,美国人均税前国民收入增长了60%,但是其中有50%的人口长期停滞在每年16000美元及以下。
中产阶级(收入排在50%到排在90%的这一群人)的税前收入增长了40%,而顶级富人的收入增长异常惊人:在1980年,最富的1%人群的收入是排在收入靠后的50%人群的27倍,到了2018年,相对应的数值是81倍。收入最高的人群,起先是因为劳动收入比较高,但自2000年以来,他们的财富增长越发成为一种资本增长现象。
其实,美国的这种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变化,对于全球化以及民主的未来都至关重要。税收不公平的现象,并不只是出现在美国,许多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不公平问题。富人们不断开发各种避税手段,国际间的减轻税负以吸引投资的竞争使得他们有机可乘。随着税率的不断提高,中产阶级由于没有富人们所有的避税手段,只能承担不断加重的税收负担。长此以往,中产阶级自然就对美国政治产生了巨大的不满。
那些吃低保的美国人,是被市场经济淘汰的吗?
上周到弗吉尼亚去参观几位美国领导人的故居,期间我和朋友一起拜会了一家姓林的华人。林太太很有兴趣地向我介绍他们所在的阿巴拉契亚高地的美国人的生活情况:“大批美国人靠领取福利生活,他们的生活真的很惨。”
林先生继续说道:“这都是福利害的。那么多年轻人不思进取、不求上进,就等着吃国家的低保,有了几个钱就吸毒,他们不受穷谁受穷?这些美国人就是日子过得太好了,都是福利闹的。”
相比于欧洲,美国几乎可以说得上是残酷资本主义的代名词。与北欧国家施行的“从摇篮到坟墓”的国家福利制度相比,我们很难赋予美国“福利国家”的美誉。相比于欧洲各国,美国只能算是满足了国民的基本生活保障而已。
在美国,许多政客把中部锈带白人失去工作,归咎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美国国内涌入了大量廉价的中国劳动力。那么,事实是不是如此呢?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知名经济学家达龙·阿西莫格鲁和经济学家帕斯夸尔·雷斯特雷铂在合作完成的论文“人工智能、自动化与工作岗位”中发现,如果为每1000 名工人配备一个机器人,将会导致6 名工人失业,工资下降3/4。
也就是说,对于美国来说,相比于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加入世界经济造成的失业,自动化造成的制造业失业更为严重,资本替代劳动,使得失业成为一种全球现象。
但有意思的是,由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美国产业自动化的趋势所造成的就业岗位减少,并未降低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和总财富。相反,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衡量,美国的总体财富都是在不断上升的。
这就引出了我之前想到的那个可怕的问题:市场机制引发的全球化和自动化倾向,最终会不会天然导致一部分人成为多余的人?这些人只需要生活下去,而且市场经济也能够创造出足够多的财富供养他们生活下去,但是,他们却并不为我们的经济所需要。
那么,凯恩斯认为人类进入丰裕时代之后该怎么打发自己的人生呢?“经济问题退居其次,回到它本来应在的位置上去,时日已然不会太久,我们心灵和头脑的舞台将会重新被那些真正的问题所占据。人生的问题,人类关系的问题,艺术创造、品行修养和宗教信仰的问题,这才是人类真正的问题。”
可是,人类真的会像凯恩斯所设想的那样,去探究他认为的真正的问题吗?事实上,人们更多的时候只会像生活在美国中部锈带的许多年轻人那样,在基本的生活得到社会福利制度的保障之后,选择打游戏和吸毒。他们的人生失去了传统上的围绕生存展开的目的。
许多人认为,美国面临的问题对我们而言远在天边,世界范围内仍有大量人口收入尚低,我们还远不会面对类似的隐忧。而事实上,我担心的是市场文明这套算法演化得太快,在这些人口还没有真正享受文明的更高成果时,他们就已经被抛在了历史的尘埃中。美国的今天,也许就是我们不远的将来。
书名:《在哈佛看美国》
作者:李井奎
出版时间:2022年2月
出版社:湛庐文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扫码了解当下的美国
|中经报智库  CBJTHINKTANK  原创文章|
往期推荐
智库关注 | 台积电、华为开启人才争夺大战,2022这个行业跳槽涨薪幅度最高?
你有在看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