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到了最艰难的时刻。
据上海卫健委通报,昨日一天,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0例和无症状感染者3450例。
整整3500人感染!
这不是上海首日感染者人数破千。
3月23日,上海就新增本土病例“4+979”,接近千例。
3月24日,上海新增本土病例“29+1580”,突破1600例;
3月25日,上海新增本土病例“38+2231”,超过2000例;
3月26日,上海新增本土感染者“45+2631”,逼近3000。
数字每日居高不下,令人揪心。
2020年武汉的疫情后,很久没有看到感染者单日新增破千。
上海这一波疫情,将向何处去?
很多人在等一个答案。
昨天,上海发布消息:
3月28日5时起,将以黄浦江为界,分区分批实施核酸筛查。
封控区域内,所有人员足不出户,人员和车辆只进不出。
公交、地铁、网约车停运。
封控前夜,浦东新区多家生鲜超市延长营业,市民排队购买物资,货架瞬间变空。
3月26日,上海一女子割完双眼皮后,因疫情被封闭在小区内。
眼看过了该拆线的日子,女子心急如焚。
如果不及时拆线,可能会导致线长进肉里。
最后,医生赶过去,在小区门口隔着栅栏帮女子拆线。
这一次,上海太让人心疼。
但我没想到的是,疫情中的上海,首先迎来的不是加油与祝福,而是微博上的一片骂声。
有人阴阳怪气:不是说上海防疫很厉害吗,怎么感染者这么多,还害了周边省市?
有人直接否定上海这两年防疫的努力。
有人逼问:为什么还不封城?
疫情中,上海顿时成了千夫所指。
看客们拿起了键盘,轻而易举的就抹去了上海此前的努力。
然而,他们真的知道,上海人正在经历着什么吗?
上海,究竟有多难?

先说说,上海这一次感染者为什么这么多。
上海,是国内接收境外航班的最大城市。
在12个民航局指定的目的地为北京的国际航班的第一入境点城市里,上海也在其中。
换句话说,上海一直是在为国挡毒。
她低调又有担当。
我们都以为,那些境外的感染者和我们无关。
其实,不是他们不存在,而是上海这样的城市默默替你承担了所有。
这段时间,部分周边国家和地区新增病例快速增长,境外疫情输入压力持续加大。
上海感染者增多,只是被殃及,而非其他。
上海这次疫情的一个特点,是无症状感染者,占感染人数的总比例超过80%。
为什么会如此?
是因为奥密克戎,已经成为了主要的流行株。
它虽然传染性强,但致病毒性降低,很多感染者,只是被影响到上呼吸道,基本没有症状。
而且,上海是全国疫苗接种率最高的城市之一。
因为疫苗的保护,人体免疫力增强,即便被感染,也绝大部分是轻症,和无症状感染。
由此,虽然上海无症状感者数量暴增,是件难事。
但也未尝不证明:
新冠病毒的毒性在降低,此前大规模的疫苗接种,对普通人的保护力越来越强。

再说说这轮疫情,上海为什么不封城?
对此,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有一个明确的回应。
是因为上海这座城市的特殊性。
上海不仅是上海人的上海,还是全国的上海,乃至全球的上海。
如果上海按下暂停键,影响太大。
吴凡有一个很形象的举例:
如果这个城市停下来,东海上就会多出很多漂在海上的国际货轮。
就会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和全球的经济。
有人觉得这是搞特殊。
但是,上海本就是中国经济的核心引擎,特殊城市,就该特殊对待。
有人拿出了深圳来比较。
说前段时间,深圳封闭管理7天,感染人数就回归到个位数。
但很少有人提到,这背后是怎样的代价。
核酸检测加上经济成本,数以百亿计。
七天数百亿,成本太高昂。
深圳已经回到正常状态,但这一方法就适用上海吗?
要知道,虽然两次疫情相隔不久,但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
这一次,上海的新冠病毒虽然传染速度快,潜伏期短,但毒力明显降低。
这时,如果再来全域封城。
一是代价不菲,又很难防得住。
二是必要性存疑。
全城封闭的举动,太悲壮,只能不得已而为之。
疫情在变化。
防疫的方法和道路,也要应时而变。
分片筛查,核酸检测,加抗原自检。
上海在探索新的抗疫模式,切断传播链,遏制住疫情蔓延。
上海人,也在展现出莫大的隐忍、冷静、乐观,与温情。
面对新冠抗原自测,苦中作乐的上海人,创造出了一个新词:“全家捅”。
虽然下起了雨,但排队做核酸的队伍秩序井然。
从出门检测到回家,不到十分钟。
一位非封控区的母亲,上班前,给女儿留下纸条:
妈妈上班去了。
一次性手套在放猫咪食品的下面柜子里,出门注意防护。
志愿者一趟趟的运送物资。
深夜里,00后志愿者坚守防疫一线。
他在楼道里铺了个睡袋,准备休息。
居民看得落泪,马上送上自家毛毯。
一位一线直面疫情的护士,十几天没回家,工作中被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她所在的居委会,饱含感情写了一份通知书:
危难时,一马当先不问归期,我们致敬每一位抗疫一线的无名英雄。
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的退役大学生士兵主动请缨,写下一封封“请战书”。
“疫情就是军号,它在召唤我们迅速集结”。
上海交大的学生,连夜制作出《互助指南•封校特别版》。
通过在线文档,同学们聚成一团火,相互鼓励。
没有多余的话,没有多余的动作,所有的上海人,都站了出来。
他们脸上的坚毅与淡定,已经表达出了所有。
他们依旧做得很多,说得很少。
上海抗疫,依旧有腔调。
我有很多上海朋友。
也去过上海不少次。
正因为如此,我更对这座城市感同身受。
正因为如此,这次我想为她说句公道话。
在多数人的印象里,上海几乎没有疫情,然而,她却担负着最大的输入压力。
疫情中,一些城市让人失望,上海危机的应对能力、治理水平,总是给人惊喜。
上海人给外界的习惯性形象,是精致与时髦。
其实,上海人的本色是埋头做事,谦虚沉稳,实干又有温度。
这次疫情之前,上海一直是那个“优等生”。
她的“精准防疫”,“早发现+精准的流调溯源”,是公认的优秀防疫模式。
她举重若轻,又照顾着每个普通人的感受。
这一次,“优等生”似乎摔倒了,很多人开始嘲讽,恨不得抹掉她此前的努力。
这不公平,也太狭隘。
面对疫情,最温情的理解,其实是共情;
最智慧的方法,其实是冷静,是直面现实。
媒体人胡锡进称,越是面临挑战,我们越要支持上海“不封城”的探索,理解她的不容易。
“上海是最有能力,对动态清零提供新探索、贡献新经验的城市。
我们应鼓励上海此时不慌张,不轻易放弃。”
从精准防控,到划片筛查,核酸检测+抗原自检的方式,这是上海目前的一种探索。
它需要鼓励,需要支持。
两个多月前,上海迪士尼乐园发现疫情。
虽然迪士尼暂时停业。
但园内那一夜万圣节的烟花,仍然按计划燃放。
为什么不取消原定的烟火燃放?
是因为上海方面已有判断,按照现有的处置举措,已经完全能够应对这一次疫情警报。
感谢不灭的烟火,让我们看到人类在灾难前面的从容淡定,与对未来的信心。
这一次,我依旧相信,上海拥有足够的信心和力量。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夜的烟花璀璨。
这一次,我仍然等待上海的从容归来。
延伸阅读:

上海大调整,不是躺平或一刀切至上的理由

胡锡进
上海在这波疫情之前,一直是精准防疫的排头兵,它的“沦陷”因此引起针对精准防疫的更多议论,这当中有两种声音值得我们警觉。
其中的一种主张是,防疫就是要搞一刀切,它最管用,精准防疫根本就是虚幻的。另一种主张则认为,上海都防不住,说明防疫本身已经过时,中国唯有跟上西方放开防控的脚步,才能实现真正的突围。
不能不说,中国舆论场关于该不该继续防控和怎么防控的争论是当今世界最活跃的,这大概是因为我们有选择。如果像西方那样,只有放开这一条路,成千上万人付出生命代价就付出了,大家不接受也要接受,争论可能反而会变少。
3月27日,美国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79949733例,累计死亡976698例。
但是今天让我们做一个厘清:有选择权的中国绝不可能走西方放弃防控、以巨大生命代价实施突围的路。中国那样做的话,至少要损失上百万人的生命,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像美国那样做,我们大概已经有四五百万人因新冠肺炎离开了人世。大家不妨设想一下:那样的话中国社会承受得了吗?
西方世界可以无人对此负责,但中国老百姓能够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也这样躺平、对成批成批的国人在疫情中罹难不闻不问吗?那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奥密克戎的毒性和致死率确实降低了,但它的传播力超强,意味着如果完全放开,中国可能大部分人都要至少感染一遍,实际造成的死亡并不会减少,所以说,现在到了开放的最佳时期,这种说法在科学数据上根本站不住脚。
坚持动态清零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愿望,我们在技术和组织上做得到这一点,不像西方想做也做不到,这给了我们坚持这一路线的基础。然而随着西方的放开,疫情在他们那里造成的经济成本在减少,对我们的这一路线形成越来越大的外部竞争压力。
在国内,由于反复高强度防控打击了很多人的经济收入,造成了萧条,内在压力同样越来越大。这些意味着,我们要坚持动态清零,但必须不断摸索降低实施这一路线的成本,这个努力方向正变得越来越紧迫,我们对实施这一探索同样要坚定不移。
那种认为只要坚持疫情初期就已经摸索出来的老办法,一出疫情就大规模封控的观点是不可取的。病毒在变异,内外环境在变化,不与时俱进怎么行!实际上,精准防控一直在探索中。
如今出了疫情,很多地方划出的高风险区域都缩小了,过去大城市的某个行政区因为出了少数疫情往往直接划为高风险区,现在高风险区一般局限到了街道,封控的范围更小,可能只针对居住小区,而且小区解封得早,封得更长的是出病例的居民楼,甚至单元。
在这轮疫情中,深圳的封城持续了一周,比之前的西安又短了很多。这些都是进展。


我们绝不能停止精准防疫的探索,这就像我们绝不能放弃动态清零一样。不能因为上海遭遇了挫折我们就在这一点上变得犹豫,患得患失。
华山穹剑——时政分析、军情解读、国际纵横、历史回眸,国人关注的微信大号,每日将提供您喜爱的精品荟萃。
【敬请关注公众号:华山穹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