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准备好,成为那个被选中的人。
Photo by Alex Qian from Pexels
文 / 呦呦鹿鸣
我猜,在阅读昨天文章《
不,不要频繁考验人性
》时,读者诸君已经感觉到了,字里行间所游离着的些许独特意味。我又猜,诸君大概也很难描述这种独特的意味从何而出,又流向何处。

今天可以说了。这些许独特意味,来自它的写作缘起。
上海东方医院周盛妮护士的悲剧——被拒于本院门外“未得到及时急救死于哮喘”——最早见于3月24日23点的“履职笔记”。
这是上海一名区政协委员的公众号。3月23日夜,周盛妮不幸去世,第二天,这位委员就发出文章,并且在发文之前经过5名医生的核实。在文章最后,他明确提出两点“履职建议”。
不止于此,3月23日当天,这位委员还发表了《昨夜一个四岁急性荨麻疹休克儿童大半个上海无处可医》,记录他儿子急诊的曲折经历,同样的,在文章最后,他也提出了两点“履职建议”。
这两篇文章是关联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客观、理性、热情,且有建设性。最重要的是:及时
正是在他的文章之后几个小时,昨天(3月25日)2:44,东方医院于深夜发布关于周盛妮事件的《情况说明》,也正是在这之后的3月25日上午,上海市卫健委明确说:“最近也有市民反映,看病就诊遇到一些困难,给大家造成了不便。”表示注意到了急诊问题和周盛妮事件。在今天(3月26日),进一步明确表示:“不能因疫情处置对医疗机构一关了之、一封了之、一停了之。对急诊、发热门诊、透析室、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孕妇分娩室等,非必要不封控,建立健全备用区域应急预案,设立缓冲病房和缓冲区域。要加强对封控区居民的医疗保障,医疗机构要做好与地区对接,提供绿色通道,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确保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特别是三级综合医院、儿童专科医院的急诊、发热门诊等不得随意停诊,做好各种人员的个人防护和资源调配,确保服务不中断
这些举措,直接呼应了“履职笔记”接连两天公开提出的4点建议。从我的后台所接收到了一些“急诊无门”案例来看,这些举措很可能在接下来帮助不少患者,甚至是直接救下人命。
善莫大焉。
只是,昨日局面相比今天却不同:昨天(3月25日)下午2:05分,我接到了消息:“履职笔记”公众号已自主注销帐号。
在当前疫情防控这样的紧张时刻,每一个小时都在发生着变化。

我写公众号也有9年多了,但是,我从未见过焦点中心的作者“自主注销帐号”。这个消息让我为其作者感到担忧。我推测,这位委员正在经受很大的压力。
这种压力不一定来自“上面”,而是可能来自各个方面。这个时候,我在想:也许我应该接力。
对我来说,做这个决定并不容易——在当前局面下,这一事件显然处于高度敏感区域,即便是基于善意,基于理性,基于建设性,仍然可能“触雷”。不可测因素太多了。但我着重考虑了两点:
首先,我看见了一次珍贵的努力。这是疫情三年以来,我所注意到的,在全国范围内,第一次有政协委员在公开场合、在最及时的时间点,发现关系民生人命的具体社会问题症结,并为之连夜鼓与呼。他完全是为老百姓的生命安全、为更好的城市管理而呼吁、建言的,如今,他为此消耗了自己的公众号,而且很可能还要承担更多代价,那么,既然我在写作与传播领域更有经验,也就有责任尽己之力,接力发声。
其次是缘分。我曾经在浦东瑞苑公寓住过两年有余,恰好就在东方医院北院的隔壁,我本人在上海的唯一一次就诊经历(肩峰下滑囊炎)也恰好就在东方医院,我也曾在东方医院看望过住院的朋友。今天,东方医院南院的护士因无法及时就诊而去世,那么,我也有责任尽己之力,为之发声。
基于这两点,我开始赶写文章,在3月25日19:39发出。此时距离“履职笔记”销号是5个半小时。
这五个多小时里,我一直坐在椅子上。很有些忐忑。
文章引用了古语“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事实上,这是我的真实个人体验——写作这篇文章,就像是爬一座高山,崎岖难行,放弃却只是一瞬间的事。
行文到一半,写出了这句:“问号在心中升起,这是对人性的考验”,这同样也是我的真实体验——当时我心中确实升起一个问号:“为什么一定要写这篇,不写行不行?”
行文到最后,我写道“诸君,我敬仰身边一个个勇敢的人,同时也抱着一个希望:希望他们淡泊如水,沉浸于市井;自由自在,相忘于江湖”,这也是我对“履职笔记”的感想,希望他复归平常,自由自在,与大家相忘于江湖。
这篇文章发布后,我的心才稍稍放下。正如我之前所说:每篇文章都是有生命的,它只是在恰当的时间找到恰当的人,借用这个人的笔写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随时准备好,成为那个被选中的人
在3月25日这个下午,我就是那个恰当的、被选中的人。我完成了它,这让我心安。至于接下来会如何,已经超过我所能掌控的能力范围,且听天命吧。
到了今天,3月26日上午11:56,“履职笔记”出现一则新通知:“公众号已取消注销,帐号回复正常。”
帐号删除了大多数文章,只剩下一篇原创,但这说明,情况发生了变化。我之前的担心可以减少掉许多了。于是我发了一条消息:“欢迎委员归来”。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背后的小细节。这个细节在历史河流中连一朵浪花都算不上,但于我个人而言,印象深刻。
这些天,上海经受了很多批评,“所谓的优等生也不过如此”,云云。我不赞同这种批评,以我过去在上海徐汇、普陀、浦东三地工作生活的“沪漂”体验,我的感受是:
上海自有其动人之处

这种动人之处并不首先来自于她的城市管理水准,而是来自于上海居民在市井气息之中的城市现代文明共识,以及一种共同的精英希冀。海派文化的海纳百川、引领潮流的都市时尚、契约社会的规则精神,其实都是这种共识与希冀的表象。是具有某种共同特质的人聚集到了一起,然后才形成了这个城市过去以及今天的模样。在我的印象中,最能代表上海精神的当代人,是姚明,但是,我不能不承认,上海不止于姚明。比如,疫情三年,我没有看到其他城市的政协委员公开站出来写公众号文章,就老百姓最急迫的问题发表建言,但上海就有一位。
这是挺身而出的担当,也是一种少见的能力。
疫情三年来,我从未写过一篇“沪吹”文章,但今天我认为自己有必要表达对这种上海动人之处的喜爱。是的,这个城市里的人,自有可爱动人之处。
而且,这种可爱具有历史感。就比如东方医院本身也是如此。我记得当时我住在它附近,午休常到陆家嘴中心绿地散步,便注意到,绿地中间仍然保留一栋民居。它目前挂牌“吴昌硕纪念馆”,实际上,这是陈桂春旧居“颍川小筑”。陈桂春和我一样,是福建人,他从在黄浦江当摆渡工干起,木行、驳运……渐渐成为浦东富商,最重要的是,倾力于慈善公益。1920年,他借助同乡会中海归知识分子的技术力量,筹建了浦东医院。也就是今天的东方医院,就任首任院长。这是浦东第一家由中国人创办的西医院。第二任院长王一亭更是一位佛教大居士,在他的画作《洪水横流图》中有这样的题诗:“世间祸福凭人造,后果由来先种因。自古济人还自济,快恂衣栗济饥民。”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发生后,王一亭院长组织民间捐款,将中国救援物资的装满“新铭号”轮船,从上海运抵神户,成为最早到达日本的国际救援队,被东京灾民敬呼为“王菩萨”。九一八事变之后,他又大力捐助抗日义勇军,坚定抗日。王一亭院长也是一位中外交流使者,比如,他在家中宴请过爱因斯坦。
王一亭院长在家中宴请爱因斯坦
这就是东方医院一百年前起步时的视野与格局。我当时了解到这些,什么体会呢?我觉得,这里曾经有梦。
100年之后的今天,东方医院在南院发生了悲剧,本院护士寻求急诊被拒之门外。这个不应该发生的事件会被载入历史。但我也注意到,东方医院已历经百年,她在100年前创办之时就有开放的国际大格局,有柔软的慈善之心,有敬慕科学的严谨精神,如今,当事件发生之后,有更多的人在补救它,不顾个人得失。
这种动人之处,同样会被不时想起,并让人们持续向前。这样说也许显得有些武断,但至少我此刻便做如是想。
上海的朋友,愿你择善固执,有梦依然
20220326呦呦鹿鸣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