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可收听音频

3月23日,普京宣布,俄向欧盟等“不友好国家”供应天然气时,将改用卢布结算。

消息一出,全网沸腾。很多人高呼普京真牛,不按常理出牌,并罗列出对俄有利、对欧美不利的一二三四五乃至N条。
大体这么几个观点:
有利于稳定卢布汇率;
有利于俄打金融战;
有利于俄反制裁;
有利于分化欧美;
有利于打击美元霸权;
乃至有利于第三方——人民币、印度卢比;
……
这些设想是好的,挺俄的出发点也是好的,但我要说点不合时宜的话,普京这招未必能达到预期效果,为什么?
因为这一招要奏效,前提是欧洲自主、自己说话算数,是欧洲政客考虑的是国家利益,是欧洲政客在乎民众……这个前提存在吗?事实一再证明,都不存在!
举一个例子吧,一叶知秋。
近日,德国农业部长厄兹德米尔,竟然呼吁德国人少吃肉来对抗俄罗斯。
这货说,俄罗斯正在利用食品供应作为武器,德国人少吃肉,就是为对抗俄罗斯、打击普京做出了贡献。这货还说,他是素食主义者,素食很健康。
不知道现在德国人想不想吃他的肉。
还有一个例子。德国外长一直就在说,尽管俄罗斯的天然气又近又便宜,美国的天然气又远又贵,但德国宁要自由的美利坚天然气,也不要独裁的专制的天然气。“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类似的例子和奇葩言论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欧洲老百姓倒是很了解自己的政府是什么货色,新闻报道说,德国已经有很多人开始囤木材,为今年冬季取暖做准备了。
我们在分析推测西方人时,经常陷入一个误区,就是把西方政客太当人了,以为他们跟我们一样,会在乎老百姓的死活,会在乎国家利益。
全球疫情爆发以来,西方国家政府是如何不顾底层百姓的死活,如何借疫情消灭垃圾人口、减轻财政负担,等等,我们都看到了。
疫情死那么多人尚且不在乎,更何况不要俄罗斯的能源,无非是经济下降、民众生活成本上升呢。
所以,千万别认为,俄罗斯一断气断油,欧洲就会立刻政策转向。大不了国家瘫痪,瘫痪就瘫痪……
2020年之后,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我们见到的奇葩事还少吗?
这些对他们来说,根本就不重要,反正政客和大资本家不受影响,照样暗中拿盎撒犹太的好处。
有人说,欧洲政客是选举上台的,老百姓都是选民,老百姓能用投票来影响他们,影响国家政策。说这话的人,真是太天真。你不是真的以为他们是选上去的吧?
另外,这话也高估了欧洲普通民众的思维和判断能力,低估了盎撒犹太的洗脑术。欧洲的大众主流媒体乃至教育体系,早就被盎撒犹太控制了;欧洲人的脑袋,早就都洗坏了;韭菜觉悟很高,生怕镰刀不够锋利;欧洲肥猪帮助美国宰杀自己,还生怕杀猪刀不满意。
从意识形态角度来说,欧陆已经沦为盎撒犹太的精神殖民地。
少数清醒的欧洲人,不是被攻击、被丑化,就是被边缘化。那些清醒的、有独立性的、致力于维护本国利益的欧洲精英,无一不被视为异类而倍受打击。德国海军司令、法国议员戴利、英国议员华莱士、马丁雅客、罗斯义等等,这些敢说真话的哪个不被攻击?维护本国利益的哪个不被媒体围剿?
再说点题外话。
3月21日,欧盟理事会通过了一个名为“战略指南针”的行动计划,按照这一行动计划,未来欧盟将建立一支最多由5000人组成的快速反应部队,并可在危机出现时迅速部署到位。
有分析说,这是欧洲军团的雏形,欧洲将实现政治军事自主,未来世界将进入中俄、欧洲、美英三角时代。
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其一,欧洲被渗透得一塌糊涂。几十年来盎撒对欧洲政界、军界、精英圈、媒体喉舌的渗透十分成功有效。NGO横行无忌,受控的反对党遍地开花,暗中挣美元的、维护美国利益的不计其数。
其二,美国绝不会轻易退出欧洲,退出欧亚大陆,意味着帝国的彻底失败,从全球帝国沦为地区国家。不到彻底失败,它绝不会退出欧洲,西太地区也是一样。
其三,就算美国退出欧洲,届时,困扰欧洲几个世纪的地缘政治矛盾和安全困境又会出现。欧洲没有前途,会继续四分五裂。
所谓“欧洲军团”又不是第一次提了,最后都不了了之。为什么?参照东亚中日韩合作为什么搞不起来。
欧洲人要彻底觉醒,不再当肥猪当韭菜,一定是在触底反弹之时。欧洲的底在哪里?不知道!因为资本和盎撒牢牢操控着欧洲的一切。资本家和政客永远不会做舍弃自身利益为国为民的“傻逼”!
今天这篇文章关于欧洲的分析,同样适用于日韩、适用于世界上大多数实行西方制度的国家。
从这个角度来说,斗争将是长期的,残酷的,复杂的,敌我友界限也是非常模糊的。说实话,我还是挺佩服盎撒犹太的八爪鱼布局的。
最后,还是那句话,美帝虽然衰落了,但它在全世界布局多年,精通渗透术,全世界的精神美国人、利益美国人太多太多。这些人对这些国家的走向,有着重要影响。如何应对这一局面,如何应对这帮人,是今后大国博弈中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欲终结邪恶的旧秩序,必先斩断邪恶帝国无处不在的触角!
——全文完,想看更多精彩原创好文,敬请关注“斐君思享汇”
有读者反映看不到推文,因为微信改版,不再按时间顺序推送文章,公众号只有被星标,或者看、点赞,才能及时看到推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