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关注小吏
民不患寡,患不均。

最大的愤怒,来源于比较。
520年,柔然内乱了,柔然的伏跋可汗被其后候吕陵氏和部落大人们杀了,立其弟阿那瓌为可汗。
阿那瓌成为汗王仅十天,其族兄示发便率几万人来夺汗位,阿那瓌战败后逃往北魏,示发杀了候吕陵氏和阿那瓌的两个弟弟。
阿那瓌来到北魏后,北魏立阿那瓌为朔方公、蠕蠕王,如亲王待遇给安排住下了。
阿那瓌没有被洛阳的纸醉金迷所诱惑,多次请求回国但始终走不了,最终用一百斤黄金贿赂元义后把签证拿下来了。
(阿那瓌屡求返国,朝议异同不决,阿那瓌以金百斤赂元义,遂听北归)
北魏下诏,命怀朔镇将杨钧率锐骑二千亲自护送阿那瓌回国。
阿那瓌南逃的时候,其从兄婆罗门率众数万讨伐示发夺回了汗位,此时已经被推举为了新可汗。

杨钧上书道:柔然人家已经推荐出新领导了,如果轻率前去将损害国家威望,如果不大举发兵又没办法送回去。
521年,北魏征调了边军一万五千多兵力由杨钧率领护送阿那瓌回国。
(魏发近郡兵万五千人,使怀朔镇将杨钧将之,送柔然可汗阿那瓌返国)
二月,北魏为了避免发生外交事故,先派了曾出使过柔然的牒云具仁前去跟婆罗门外交,婆罗门态度傲慢派了两千人随牒云具仁去迎阿那瓌。
五月,牒云具仁回到怀朔镇后说了说婆罗门的情况,阿那瓌怂了,乞求回洛阳。
后来剧情戏剧性反转,婆罗门被高车击败也南下投奔了北魏,阿那瓌终于被柔然部众迎还漠北。
522年,见过庄稼的阿那瓌向北魏请求种子,北魏给了一万石。(柔然阿那瓌求粟为种,魏与之万石)
他那地方能长庄稼?咋这么逗呢!
更重要的是,这一系列的外交表态成为了舆论事故,世代的死敌被你好吃好喝好招待还给粮种的优待着,人家这帮世代戍边的北镇兄弟们却活的如行尸走肉一般。
巨大的不满情绪在六镇蔓延。

523年,柔然拿到种子后搞出了严重饥荒,阿那瓌率众进入北魏境内上表请求赈济。(柔然大饥,阿那瓌帅其众入魏境,表求赈给
北魏随后任命尚书左丞元孚为行台尚书持符节去安抚柔然。
临行前元孚上表建议:柔然向来强大,现在天降其衰,咱们要好好利用,当年光武帝把支部建在了部落里,派了特派员去控制南匈奴,咱们也应该把这个思路用起来,允许其南迁,给他们闲置土地,咱们在他们那设置机构,在边境布置兵力,让他们跟咱们亲近却不敢骗咱们,疏远又不敢翻盘,这是上策。(将行,表陈便宜,以为:蠕蠕久来强大,昔在代京,常为重备。今天祚大魏,使彼自乱亡,稽首请服。朝廷鸠其散亡,礼送令返,宜因此时善思远策。昔汉宣之世,呼韩款塞,汉遣董忠、韩昌领边郡士马送出朔方,因留卫助。又,光武时亦使中郎将段彬置安集掾史,随单于所在,参察动静。今宜略依旧事,借其闲地,听其田牧,粗置官属,示相慰抚。严戒边兵,因令防察,使亲不至矫诈,疏不容反叛,最策之得者也)
说的多好啊!让他们当南匈奴啊!瞅瞅南匈奴在东汉那一百多年都被骟成啥样了!

领导们不听
。(魏人不从)
523年四月,元孚承朝廷之令持白虎幡在柔玄、怀荒二镇之间慰问阿那瓌,此时阿那瓌号称三十万来你这做客,根本就不听话了,一路抢到了平城。(阿那瓌众号三十万,陰有异志,遂拘留孚,载以辒车。每集其众,坐孚东厢,称为行台,甚加礼敬。引兵而南,所过剽掠,至平城,乃听孚还)
前面你高规格送回去的中山狼,转头就咬了你一口。

太不体面了!北魏大怒派尚书令李崇和左仆射元纂统十余万骑兵攻打柔然!
阿那瓌听说后抓了两千百姓,驱赶了公私数十万牲口北逃。(阿那瓌闻之,驱良民二千、公私马牛羊数十万北遁)
据说魏军追击了三千余里,柔然跑的太快了,没逮着。(崇遂出塞三千余里,不及贼而还)
呵呵,抢了那么多东西和牲口能走多块?追击三千里能追不到?
三千里是个啥概念,霍去病当年封狼居胥是出塞两千余里。

后面元深总结时曾经上书道:咱们对于柔然的中山狼行径派出了十五万大军追击仅仅几天就装装样子回来了,六镇看到这样的队伍开始彻底瞧不起咱洛阳。(
及阿那背恩纵掠,发奔命追之,十五万众度沙漠,不日而还。边人见此援师,遂自意轻中国

是“不日而还”,不是什么“出塞三千余里”。
正是这次追击,让整个北境明白了北魏是个啥德性。

既然背叛你的成本那么低!那我们就都明白了!
话说百年前,公元429年,拓跋焘史诗级的一战打崩了柔然,柔然各部先后投降北魏多达三十余万落,魏军缴获战马高达一百多万匹,牲畜、车辆、帐篷,漫山遍野粗略估计在数百万之多。(柔然种类前后降魏者三十余万落,获戎马百余万匹,畜产、车庐,弥漫山泽,亡虑数百万)
紧接着魏军又千里奔袭打崩了高车,各部投降魏军的有几十万帐落,魏军缴获牛羊百万头。(高车诸部迎降者数十万落,获马牛羊百余万)
北魏就此一战奠定了北境的绝对性优势。
掠夺人口是北魏的惯常做法,但面对如此庞大的体量是没办法全都迁到平城的,平城本身已经达到了承载极限,再加上柔然和高车是完全没有汉化经验的,一直在草原繁衍生息,汉化成本确实较高,所以拓跋焘将这归降的这数十万部众迁到了漠南,安置在东到濡源(张家口),西到五原阴山的北境边境线上,命他们在这里半定居式的耕种放牧,向他们征收马匹牛羊。(徙柔然、高车降附之民于漠南,东至濡源,西暨五原陰山,三千里中,使之耕牧而收其贡赋)
这里不是平城的王畿能够进行森严的管控,而且人家高车和柔然还有马能开溜,为了巩固住边境上的这些新迁移民,拓跋焘留下了长孙翰、古弼等代人集团镇守各地安抚统治这数十万牧奴。(命长孙翰、刘、安原及侍中代人古弼同镇抚之)
拓跋焘此次北伐的最大历史意义在于解决了马匹供给的可持续发展。
从此,北魏民间马牛羊及毡皮的价格被彻底打下来了,畜力再也不愁了。(自是魏之民间马牛羊及毡皮为之价贱)
公元429年,北魏因北伐柔然的大胜创造性的在北方边境实行了军镇制的基层政体。
这些军镇,在岁月演化后剩下了六个名气最大的军镇,自西而东分别为沃野镇(乌拉特前旗北苏独仑乡)、怀朔镇(固阳县怀朔镇)、武川镇(武川县西南乌兰不浪镇)、抚冥镇(四子王旗乌兰花镇)、柔玄镇(尚义县三工地镇)、怀荒镇(张北县)。
所谓的“北魏六镇”最早出现的原因,其实是拓跋焘解决海量俘虏问题的一个对策,并非为了防御北境敌人,而是为了消化对北境毁灭级大胜后的人口殖民。
六镇的本职工作是殖民,是看管好牧奴防止其成为反魏势力并给平城输送马匹牛羊,而并非军事主力,包括后世北魏的一系列北伐,六镇系统基本上就是属于侦查和后勤级别,主力还得从平城调代人军团上。
此时此刻的“北镇系统”是剥削牧奴的“人上人”,还没啥征战指标压力并享有高级政治待遇,属于没有门子你都进不来的高级梯队。
但时光荏苒,岁月穿梭,当年的北六镇长子们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汉化的迭代,慢慢不再享有当年的政策倾斜以及优厚待遇。

后来六镇之乱闹起来后,前方带兵能听见炮火声的元深总结性上奏:最开始平城建都时以北境为重,选贤任能配以高门子弟担任镇将,这部分人的仕途通道不仅不受影响还有着专属红利,当时人们都找路子去六镇戍边。(广陽王深上言:先朝都平城,以北边为重,盛简亲贤,拥麾作镇,配以高门子弟,以死防遏,非唯不废仕宦,乃更独得复除,当时人物,忻慕为之)
太和中期,李冲掌权,凉州人全都免除了服役,而代人集团却要去守边关,这些人到了之后受镇将驱使只能担任虞侯之类的小官,一辈子的天花板不过是个军主,而那些留在京城的族人却能做到上品显官,身在边镇的那些人由于升迁之路断绝开始大量逃散。
(太和中,仆射李冲用事,凉州土人悉免厮役;帝乡旧门,仍防边戍,自非得罪当世,莫肯与之为伍。本镇驱使,但为虞候、白直,一生推迁,不过军主;然其同族留京师者得上品通官,在镇者即为清途所隔,或多逃逸)
六镇陷入恶循环后朝廷开始制定了严厉的边兵制度,规定不许边镇之人随意游走,于是少年人不能游学,成年人不能去出外经营人脉,这些人根本不被当良民看待,想想就让人落泪!(乃峻边兵之格,镇人不听浮游在外,于是少年不得从师,长者不得游宦,独为匪人,言之流涕!)
自打李冲用事后凛冬突至,您汉化的太快了,北境成为了被遗忘且禁锢的角落,从此开始守望至死方休,洛阳的繁华和上升的通道和你们无关,六镇开始成为被鄙视流放的“杂碎”之地。

自从迁都洛阳后,边镇被更加看不起了,只有长期不能升迁的人才会去边镇为将,去了之后也是一心敛财,根本没人真的为国防考虑,为边镇百姓考虑!各地的奸吏因罪被发配边关后在后面也跟着出坏主意,使得六镇的风气极度恶化!边民们已经极度愤怒!
(自定鼎伊、洛,边任益轻,唯底滞凡才,乃出为镇将,转相模习,专事聚敛。或诸方奸吏,犯罪配边,为之指踪,政以贿立,边人无不切齿)

从元深的总结中,六镇有两个要命问题:
1、仕途的巨大不平等。即便来到六镇的也都是本着捞一把就走的涸泽而渔态度进行贪污。
2、六镇的户口类似于奴隶,受盘剥不说还是无期徒刑。

此次北伐柔然的李崇在这次北伐过程中也搜集到了很多有用消息,其长史魏兰根对他说:最开始设立边镇的时候,由于地广人稀最终都是派代人集团的权贵子弟们来做镇守的,当时是国家重器的对待,等后来六镇就不再有上升空间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六镇的人口被称为“府户”,失去了上等人的身份,而本来的族人们还在平城的却各自荣华,所以六镇埋藏着巨大的不满。
(李崇长史钜鹿魏兰根说崇曰:“昔缘边初置诸镇,地广人稀,或征发中原强宗子弟,或国之肺腑,寄以爪牙。中年以来,有司号为‘府户’,役同厮养,官婚班齿,致失清流,而本来族类,各居荣显,顾瞻彼此,理当愤怒)

因此现在应当把镇改成州,分别设置郡县,凡是府户都释放为平民,入仕和升迁都和从前一样,这样的政策扶持和恩威并用下,国家就不用担心北方后患了。(宜改镇立州,分置郡县,凡是府户,悉免为民,入仕次叙,一准其旧,文武兼用,威恩并施。此计若行,国家庶无北顾之虑矣)
魏兰根精准的点出了“六镇”的解题思路:
只要给他们正常人的户口,可以自由流动做平民就行啦。
前面几十年欺负就欺负了,现在该给政策松绑了,再不给这压力锅放气就该炸啦!

李崇如实上奏了,但领导们没当回事。(崇为之奏闻,事寝,不报)
这成为了六镇问题善后的最后一次机会,因为整个北境在李崇这次北伐中看清楚了你的军事实力。
当年人上人的六镇变成了北魏愤怒的守夜人。

我爱大魏我怕他完了,我爱他谁特么爱我啊!

兄弟们,杀出个黎明吧!

523年六月,柔然入侵后怀荒镇百姓请求发粮,怀荒镇将于景不给。
能花大价钱帮外国人回国,能扶植白眼狼来咬自己,结果自己的百姓都快活不下去了你连粮食都不给!
怀荒镇百姓再也忍不了了,造反杀了于景。(及柔然入寇,镇民请粮,景不肯给,镇民不胜忿,遂反,执景,杀之)
几乎是同一时间,沃野镇民破六韩拔陵聚众造反杀了镇将,改年号为“真王”。(未几,沃野镇民破六韩拔陵聚众反,杀镇将,改元真王
这东西上千里的两镇几乎同时造反只说明了一件事:六镇等你展示力量已经很久了。
柔然恩将仇报后整个北境看明白了,原来你就是这么个东西啊!

各镇汉夷纷纷响应破六韩拔陵,沃野军团迅速壮大队伍向南进发,破六韩拔陵派偏将卫可孤包围了武川镇并且同时开始攻打怀朔镇。(诸镇华、夷之民往往响应,拔陵引兵南侵,遣别帅卫可孤围武川镇,又攻怀朔镇)
沃野镇反后,怀朔镇将杨钧迅速预感到了暴风雪将至,提前从武川镇挖墙脚了当地大佬贺拔度拔为统军,还专门给配了一只队伍。(魏正光末,沃野镇人破六汗拔陵反,南侵城邑。怀朔镇将杨钧闻度拔名,召补统军,配以一旅)
贺拔度拔祖上跟拓跋氏同出于阴山,爷爷那辈时因骁勇绝伦以良家子身份镇武川镇,拓跋弘时代,因配合伐柔然时以侦查军功封侯。
贺拔度拔还有仨儿子贺拔允、贺拔胜、贺拔岳,都是北境大名鼎鼎的少年英雄,三兄弟同时也被杨钧提拔为军主去抗击叛民。(尖山贺拔度拔及其三子允、胜、岳皆有材勇;怀朔镇将杨钧擢度拔为统军,三子为军主以拒之)
记住这三兄弟,这是隋唐大潮的前浪。

524年三月,北魏终于对已经闹起来近一年的北境叛乱做出了反映,任临淮王元彧都督北讨诸军事去讨伐破六韩拔陵。
此时卫可孤攻打怀朔镇已经跨年了,这八九个月中北魏援军根本就没有,杨钧派贺拔胜到元彧那去告急。(卫可孤攻怀朔镇经年,外援不至,杨钧使贺拔胜诣临淮王告急)
贺拔胜随后找了十多个敢死队成功趁夜突围而出,在云中见到了大领导后道:怀朔沦陷这就是眼前的事了,您现在按兵不动,怀朔如果陷于敌手,那武川也悬了,到时候贼军士气狂升百倍,到时就算张良陈平在世也没人帮您出主意了!
在这里要专门说一下,六镇中,怀朔和武川的“核心力量”与那四镇并不相同,这两镇并没有那么的“不冷静”,在卫可孤的攻打下坚守经年,
或者说这两镇的核心力量更加不相信其他四镇能闹起来,期望在此次大乱中跨越着其他阶级兄弟完成阶层跃迁。
元彧答应出兵怀朔,贺拔胜随后返回又突围入城。
援军越等越不来,杨钧于是又派贺拔胜出城去侦察武川,但此时武川已经失陷,贺拔胜迅速回怀朔,但怀朔也顶不住了,贺拔胜父子兄弟们全部被俘。(钧复遣胜出觇武川,武川已陷。胜驰还,怀朔亦溃,胜父子俱为可孤所虏)
五月,元彧率主力与破六韩拔陵在五原(包头市西)对战被打败,安兆将军李叔仁也在白道战败(通武川,呼和浩特市西北,为古代穿越阴山南北的主要通道),六镇之乱兵势不可挡。(五月,临淮王与破六韩拔陵战于五原,兵败,坐削除官爵。安北将军陇西李叔仁又败于白道,贼势日盛)

洛阳城中,元诩把丞相、令、仆、尚书、侍中、黄门等所有中央干部召到显阳殿,问道:现在北境乱了,都逼近金陵祖坟了,咋办?
元义表示咱要派重臣督军镇守恒、朔御敌。
元诩道:去年柔然叛乱派李崇北征,李崇上表请求改镇为州,我因为嫌麻烦就没搭理他,我现在感觉是李崇的这个上表让六镇有非分之想了,才搞出今日之患!我不想怪谁,就是不爽叨叨几句,现在还是想派皇亲李崇这个实力派去平叛,你们怎么看?(吏部尚书元义请遣重臣督军镇恒、朔以捍寇,帝曰:去岁阿那叛乱,遣李崇北征,崇上表求改镇为州,朕以旧章难革,不从其请。寻崇此表,开镇户非冀之心,致有今日之患;但既往难追,聊复略论耳。然崇贵戚重望,器识英敏,意欲遣崇行,何如?)
从小皇帝的口气也能看出来,对六镇骨子里的轻蔑。

同志们一看没让自己去都附和:领导英明!
李崇道:我当初考虑到六镇地处偏远,贼寇密布,所以提出改镇为州想要安抚当地民心,咋敢引导他们作乱呢。臣罪该万死,陛下能赦免我还让我去北上报国,我感恩不尽,但现在我都七十了,又有病,已经不堪军旅了,您再挑挑吧。
元诩不同意。
不久北魏任李崇为使持节、开府仪同三司、北讨大都督,都督抚军将军崔暹、镇军将军元深等北上平叛。
此时北魏秦州也出问题了(陇西地区,治所上邽,今天水),准确的说整个西北的社会不安定因素都在六镇起义的浪潮下怒放了。(魏自破六韩拔陵之反,二夏、豳、凉,寇盗蜂起)
秦州刺史李彦也因为施政严苛,刑罚残酷,失去民心被当地人造反杀掉,推举了莫折大提为元帅,莫折大提自称为秦王。
紧接着南秦州刺史崔游也被仇池当地张长命、韩祖香等势力干掉,举全城百姓响应莫折大提。
莫折大提随后又袭击拿下了高平城(固原),杀了镇将赫连略和行台高元荣。
不久莫折大提去世,其子莫折念生自称天子,设百官,改年号为天建。
西边造反势力已经完成了断陇。

再看北面,崔暹不服李崇指挥擅自与破六韩拔陵在白道交战,被杀的单骑跑回来,破六韩拔陵随后全力攻打李崇,李崇力战挡不住,撤回云中相持。(崔暹违李崇节度,与破六韩拔陵战于白道,大败,单骑走还。拔陵并力攻崇,崇力战,不能御,引还云中,与之相持)
莫折念生断陇后仅仅两个月,北魏的凉州幢帅于菩提等扣了凉州刺史宗颖据凉州而反。(八月魏凉州幢帅于菩提等执刺史宋颖,据州反)
凉州也丢了。

东西的高车部也都反叛了北魏投奔了破六韩拔陵,洛阳的元诩在整个北境全部燃烧起来后终于想明白李崇和元深的话了。(东西部敕勒皆叛魏,附于破六韩拔陵,魏主始思李崇及广陽王深之言)
八月十八,北魏诏令:各州镇在册的军户只要不是因犯罪被流放的全都免为平民,改镇为州,大家不要再闹啦;又派兼黄门侍郎郦道元为大使去安抚六镇。
此时六镇已经全部燃烧,郦道元没能带给愤怒的北境这个消息。(时六镇已尽叛,道元不果行)
东北方面,北魏营州龙城民刘安定和就德兴杀了刺史李仲遵据城而反,城中百姓王恶儿又杀了刘安定投降,就德兴向东逃跑自称燕王。
整个北境唯一的好消息,是夏州刺史源子雍平定了夏州和东夏州的叛乱。
面对这全境的烽火,元深建议:如今六镇和东西高车已经全部反叛,现在以咱们疲劳之兵攻打他们肯定赢不了,不如挑选精兵把守恒州的各个要冲,先稳住再做打算。
李崇对众将说:云中是白道要冲,如果此地不保,并州和肆州就危险了,应留一人镇之,谁行?
最终大家众举费穆,李崇随后奏费穆为朔州刺史后率主力退回了平城。
就在这个官军认怂的节骨眼上,北境大乱的第一个转折出现了。
贺拔度拔父子在怀朔被俘后会和了自己在武川的兄弟连,经过了几个月的统战与谋划,与武川的另一个大佬宇文肱纠集武川豪杰舆珍、念贤、乙弗库根、尉迟真檀等袭杀了卫可孤。后随度拔与德皇帝合谋,率州里豪杰舆珍、念贤、乙弗库根、尉迟真檀等,招集义勇,袭杀可孤
破六韩拔陵的诸多参股军中,卫可孤势力最为强悍,卫可孤被杀后其部败散,反军实力大减。(正光末,沃野镇人破六汗拔陵作乱,远近多应之。其伪署王卫可孤徒党最盛。肱乃纠合乡里斩可孤,其众乃散)
紧接着又一个命运转折到来,武川旗帜的贺拔度拔在与投靠破六韩拔陵的高车部交战后身亡了。(朝廷嘉之,未及封赏,会度拔与铁勒战没)
此战后,群龙无首的武川兄弟连分了两个方向:
1、贺拔三兄弟投了官军,先去云中投奔了刺史费穆。后来又被元深(本名元渊,《魏书》记载为元渊)高价挖走深受重用。(度拔之死也,胜与兄弟俱奔恒州刺史广阳王渊。胜便弓马,有武干,渊厚待之,表为强弩将军,充帐内军主;初,度拔杀可孤之后,令胜驰告朔州,未反而度拔已卒。刺史费穆奇胜才略,厚礼留之,遂委以兵事,常为游骑。于时广阳王元渊在五原,为破六汗贼所围,昼夜攻战。召胜为军主。胜乃率募二百人,开东城门出战,斩首百余级。贼遂退军数十里。广阳以贼稍却,因拔军向朔州,胜常为殿。以功拜统军,加伏波将军)
跟随贺拔兄弟比较著名的还有后面关中创业的猛将侯莫陈崇(西魏八柱国)。
侯莫陈崇会跟着贺拔兄弟投军是因为他的家境相对来讲比较显赫,祖上世代渠帅,爷爷以良家子身份镇武川,其父官至殿中将军,羽林监。
(侯莫陈崇,字尚乐,代郡武川人。其先,魏之别部,居库斛真水。五世祖曰太骨都侯。其后,世为渠帅。祖允,以良家子镇武川,因家焉。父兴,殿中将军、羽林监。崇少骁勇,善驰射,谨悫少言)
因为通道相对来讲更能跟朝中说上话,侯莫陈崇跟着贺拔三兄弟去寻找朝廷大部队了。
在这里他们遇到了后面另一个关中创业的大佬于谨(西魏八柱国),此时为元深手下头号参谋的长流参军。(行台广阳王元渊治兵北伐,引谨为长流参军,特相礼接。所有谋议,皆与谨参之)
于谨是“高层次代人”,是于烈、于忠的同宗,英雄们惺惺相惜的在战火中结下了真挚的友谊。

2、武川军团还有一部分,跟着宇文肱南下中山了。
(后避地中山,遂陷于鲜于修礼)
跟着宇文家去中山的著名人物有中国史上的最强老丈人独孤信。(西魏八柱国)(信美容仪,善骑射。正光末,与贺拔度等同斩卫可孤。由是知名。以北边丧乱,避地中山,为葛荣所获)
独孤信的长女是北周明帝宇文毓的皇后;四女是唐高祖李渊之母;七女独孤伽罗嫁给了隋文帝杨坚做皇后。(瞅瞅唐和隋这关系)

独孤信也是爷爷辈以良家子身份镇的武川,他爹没有侯莫陈崇他爹进步的快,在武川为领民酋长,独孤信年少雄豪有节义,在北境相当有名。(独孤信,云中人也。本名如愿。魏氏之初,有三十六部,其先伏留屯者,为部落大人,与魏俱起。祖俟尼,和平中,以良家子自云中镇武川,因家焉。父库者,为领民酋长,少雄豪有节义,北州咸敬服之)
独孤信对于此次北境大乱也是看的比较远,并不相信六镇之乱最终能讨到什么说法,离开这个禁锢之地才是头等大事,跟着武川分部南下了中山。

跟随南下的大佬还有后面西魏八柱国的赵贵。(魏孝昌中,天下兵起,贵率乡里避难南迁。属葛荣陷中山,遂被拘逼)
赵贵祖上的履历和独孤信家几乎是一模一样,爷爷辈以良家子身份镇武川,赵贵年少聪颖有英雄气概。(赵贵,曾祖达,魏库部尚书、临晋子。祖仁,以良家子镇武川,因家焉。贵少颖悟,有节概)
同样是带着乡里的队伍选择了保存实力。

至此,武川天团除了挑头的贺拔氏和宇文氏之外,后面西魏手握实质兵权的六个柱国大将军此时已经登场四位了。

甚至很可能是五位。
李世民的曾祖李虎早期履历不详,只知道是贺拔岳的心腹嫡系。
(公生太祖景皇帝虎,少倜傥有大志,好读书而不存章句,尤善射,轻财重义,雅尚名节,深为太保贺拔岳所重)
李虎跟贺拔氏关系极深,后面贺拔岳死后李虎去荆州劝贺拔胜入关收兵。
(岳死,虎奔荆州,说贺拔胜使收岳众)
所以李虎此时大概率也在其中。

后面西魏北周乃至隋唐骨架,其实在此时基本已经大部分登场了。
古往今来的陈胜吴广们都是在给后面的项羽刘邦做嫁衣裳,武川军团面对这轰轰烈烈的六镇起义并没有随波逐流,而是方向性极强的做出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选择。

真实的故事并不浪漫,隋唐的祖源们并非是六镇砸碎锁链的揭竿而起者,而是抱着混乱是阶梯的态度进入了时代洪流。
此时虽然两股力量分道扬镳,但最终这纷乱的世道会让他们在血与火的淬炼后再次相遇并从此龙归大海。

时隔了七百多年,继上一次刘老三牌丰沛老小子军团高浓度引领时代后,同样浓度的武川军团正式登上历史舞台被裹挟进入了这最长乱世的最后半个世纪搏杀!
亲们,觉得不错帮点
“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