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Huini!
同事催稿,让我写今年申请季的复盘和趋势。怎么去写呢?
  • 综合性大学明显的缩招,候补名单增加,背后是当地州政策还是疫情整体的影响?
  • 文理学院明显的扩招,又是因为什么?
  • 本来分给北上广的录取名额,更多地匀到了全国各地其他非热门的城市,这是暂时的,还是持续性的趋势?
  • 从数据来看,每一所备受瞩目的大学,明显收到了比任何时候更多录取(几乎每所大学收到的录取现在都已经超过了10万份!),这又意味着什么?总的来说,海外本科的申请是“越来越卷”了吗?
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恐怕需要再等几周,等待一切结果尘埃落定,有更多全面的数据,才能清晰地进行复盘。
在一点一点收集申请季信息的同时,今天上午我跟一个9年级的学生开了个复盘会。这个复盘会让我意识到:有更加重要的趋势值得和大家报告。
当这个9年级的学生谈到春假她做了什么的时候,她拿出自己的iPad,上面是在coursera上听课的详细笔记。同时她讲到其他时间在Khan Academy自学SAT的情况。
她很斩钉截铁地说:“我觉得我一定要在一个很放松的情况下,自己take control所有的节奏,效率才高。”
她很坚决地拒绝了暑假的封闭式SAT学习计划:“每天在机构从早待到晚会让我窒息的。我只需要老师帮我讲解和分析错题就可以了。”
她不是第一个和我这么说的学生。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听到越来越多学生说:
学校上课效率好低啊,一节课讲四道题,我回家看看B站不就都会了吗?”
“我最近喜欢上了画画,然后我发现我能在我喜欢的事情上自然而然地学很久,不会的上网一查就都会了。那我在想,我每天上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回想前几天跟陈瑜、吴迪两人的“亲子关系”主题的直播,当天涌入很多更小的学生(小学、初中)的家长,他们的留言都是:
“孩子超级暖男,但是现在一提作业就瞪眼。”
“我孩子现在不交作业了,怎么办?”
似乎有一种真正的趋势在发生:学生在授课型的环境里,因为得到的信息量太小,越来越感觉低效无用。除了少数学生有一定的意志力让自己集中注意力,很多从小有上网经验的学生,很容易对课堂学习感到抽离
学习本身越来越发生在学校之外,而学校越来越变成了一个分流的评级场所。
于是,擅长“搞明白游戏规则”的学生,在学校的评级游戏里更容易胜出;而没有这个概念的学生,因为感觉没有意思,离这些评级游戏越来越远,变成了越躺越平的咸鱼(往往这些学生,可能还是日常有思考的学生)。
还有一大拨学生,靠不间断地课外补课、课外学习资源等系列充值外挂,支撑起一片看似不错的标化成绩与课外活动。(这些年“外挂资源”越来越多,付费充值后马上可以获得一种摸得到的“结果”。)
前端的学生在悬浮,中间的学生每天被“落后”的恐惧和焦虑驱动去逼迫自己去做一些不得不做的事情,还有一拨学生干脆蹦哒不动了。
这导致申请结果好的学生来自两拨人:一拨是对学校这个游戏规则思考得特别清楚的人,一拨是真正发自内心对一些事情有热情有行动的人,最起码是特别勤奋认真、自己特别“想要”的人(注意:后者是非常少的)。而纯靠外挂撑起表面繁荣的,很可能在申请中迅速被催回现实
说实话,我并不担心我们的学生最后去到什么样的学校,榜单会带来短暂激情或者失落,一阵一阵peer pressure带来的兴奋或者焦虑,这些终将过去。我更关心的是,他们将会在什么样的地面上安稳着陆。否则的话,我们将一直被裹挟着吊在半空之中,一边屏着一口气维持淡定地表演,一边时刻地忧虑什么时候会怦然落地。
到下午,我旁听了的一场Zi阅读会。十几个学生在讨论一本越南裔美国作家的书信体自传。
  • 有人说:
    “我完全无法共情,这写作完全没有逻辑。
  • 有人说:
    “我一直喜欢这种意识流的表达,我读到一个地方特别的感动。
  • 有人说:
    “这种过度情感外露,太可怕了。
    让我想起初中分析艾青的诗歌,我整个人都不好了。
  • 有人说:
    “太脆弱了这个作者,完全是青春伤痕文学嘛。
    而且真正的痛苦是麻木的,他能这样描写痛苦,说明他不完全痛苦。
  • 马上有人反对:
    “我觉得不能说是脆弱吧,可以理解作者战争或者家庭给作者带来的影响。
十几个人每个人说上几句,一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老师说愿意继续的可以继续,很快四十多分钟又过去了。
会后,有学生留言和我说:“我第一次听到有人讨厌emotional catharses哈哈!原来有人会觉得这样的写作是一种青春疼痛!那我以前写的东西,别人会不会读起来也是青春疼痛?哦说不定,我其实也没有那么疼痛!”
我问她:“你觉得这个阅读会跟学校的英语课有什么不一样吗?”
她说:“学校要求能互相尊重,所以哪怕观点不一样,大家都不会说出来,都是‘你很对,但是...’,久而久之,只剩下两三个人讲话,其他人就听,但是被点到名字的时候又吓得半死。在这里就很不一样,因为很自由,就很有说话的欲望。”
我又问了一个参加的男生,一个纯纯的理科男。他说:“学校的课会更追求进度,而这里气氛更轻松,节奏会慢一些,更容易听懂,这样可以督促我每个月看书。”
会后,带读老师收到的反馈里有学生批判:“可不可以不要这么多的辩论,不要有这么多的紧张冲突,就让我们自然而然地讨论吧。”
我们也由此感受到,先要让学生对自我表达不感到羞愧,才能慢慢开始真正的发言;有了发言,才会有完善和进步的机会;然后才能做到在表达中学会倾听不同的声音;进而才能进一步做到发生真正的碰撞。如果每个人都在扮演“和平鸽”,那么表达就不是为了形成自己的思想,而是不断地强化自己的ego罢了,一切就回到了比输赢、较高低的幼稚中。
下午的阅读会和学生的回答、反馈,让我从“不得不”去分析所谓“申请趋势”的焦虑中逃脱了出来。当真实地交流在发生时,当真正的学习出现时,我知道我又看到了那片能让人安全着陆的土地。
每次当有家长问我,Zi能给我们提供什么样的资源?我都对这个问题感到捉襟见肘,因为每个人对于资源的理解看法非常的不一样。
在我看来,Zi要做的最核心的事情,不是去提供什么具象的资源,而是提供、维护这样一个场域。在这个场域里,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交流、互动,让自己的感受可以被看到、被听到
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可以在这片空间中,去寻找他们所需要的资源,去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发展自己:你可以世俗功利,你可以疼痛文学,你可以非常在意一条鱼,你也可以渴望改变世界;你可以快一点,你也可以慢一点。
最重要的是,你要知道你是可以的。就像9年级的那位学生说,“我一定要自己take control,我才能效率高。”因为当你拥有真正的自由体验时,你才会真正地学会“负责”二字,你才有免于恐惧和被操控的可能。
最后,如果本号的读者有教育届的同行,或者学校的老师,欢迎你来聊聊你看到的情况,欢迎向我们投稿,也可以在下方留言。
ZOOMiN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