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思思。
最近因为在知乎出了一个《从分手到复合》的盐选专栏,社群里来了很多想“挽回”的小伙伴,发现大家提出的问题经常是大同小异的。

关于挽回的一些特别有代表性的问题,我之后会在公众号和大家简单分享。
今天先来分享一个群友的提问。
群友提问:
这个担心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是有思路可以解决的。
1.当对方对我们已经有固化的负面印象之后,我们首先要明白播种的道理—— 如果“坏印象”是长时间失望积累的结果,那么“好印象”的翻盘也需要足够时间。
像我们健身一样,我们从第1天开始健身,直到第10天可能还是看不到什么效果,直到三个月甚至半年后才能惊艳。但我们不能说前面几个月看不到及时效果就是无效的 —— 种子都是在暗中发芽。
道理是通的,很多事情都是先播下种子,进行浇灌,慢慢地产生变化,不要期待在短时间内收获什么。
收起你“今天播种,明天丰收”的幻想。
2. 期待要合理:在你改变的过程中,对方没有给你支持和正面反馈才是正常的。

人和人组成伴侣,目的是相互享受关系中彼此给予的好处—— 伴侣不是你的老师,也不是你的父母,没有义务给你反馈帮你进步。
因此,你做什么改变也是为了自己而做,而不是做了点什么就眼巴巴等着对方“检验”成果,等着对方给你表彰小红花。
假以时日,对方在断断续续的接触中,发现你身上有他想要的好处,他自然可能回头。
但对方没有义务参与“帮助你变好”的过程。

3.做系统性思考,不要一味迎合对方“碎片化”的要求。
很多人不愿意静下心沉淀和思考,没有形成自己的做事章法和框架,而是觉得一味地去迎合对方的心愿,就能让对方满意从而回心转意。

结果就有了群友开头提出的问题:对方认为你做戏,认为你假。
为什么会这样?

事实上,人的想法是经常变化的,情绪更是可能一天一变,前任也一样。
尤其对于你们这样带有“怨气”的旧情关系,对方可能在不同的时候会表现出“挑刺”“阴阳”“忽冷忽热”“忽好忽坏”等矛盾的反馈,让我们摸不着头脑。
况且,前任并非“完人”,在情绪驱使下,他和你说话可能夹杂着刺激,试探,报复,发泄—— 他给出的反馈并不能代表他真正的需求。

如果我们过于看重这些“流动的”“碎片化”的反馈,小心翼翼去迎合对方的经常变化的要求/态度,就会造成自己前后言行不一。

这样的人是没有“信用度”的 ,会让人觉得“不靠谱”—— 这才是对方觉得你“假”的根本原因。
看似痴情,实则偷懒。
对方很容易就能判断出:你做任何事情都是浮于表面的“表演”和“自我感动”,为达到自己的复合的目的,无脑迎合取悦他。这能不假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有四点具体建议:
1)认真思考:如果不考虑前任,我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伴侣?我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伴侣?这是奠定我们努力方向的基础。
2)关于和前任的问题:不要碎片化的去迎合对方变化的要求,而是需要把时间线拉长去看—— 收集长时间线内足够多的data(比如之前相处的时候对方的说法,常见的情绪变化,特定的行为模式;分手之后比较长一段时间内对方的总体反馈趋势等等)。
通过反复的观察和复盘,找准关系的根本问题和对方的核心需求。然后坚持抓重点,把一切其他的旁枝末节都当做干扰自己的“杂音”,不予关注。
3)学习科学的相处方式。

虽然相处没有统一的模板,但是科学理论研究还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可以保证我们在大方向上不会跑偏。如果在错误的方向上努力,只能离目的地越来越远。
况且,当你看问题可以站得更高,比对方看得更远的时候,你就能看到对方看不到的东西,甚至有能力去引导他一起走向目的地。
4)看看周围人对自己的反馈。

亲密关系和普通人际关系有很多相通之处,都是相处的能力的评价。
不要只盯着前任的评价,前任的评价其实很容易有他自己的主观偏见。
事实上评估自己的变化和成长,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同事对我们的评价是一个很好的参考—— 你是否更容易照顾到其他人的感受了?是否更具备换位思考能力了?是否让人觉得更加如沐春风了?你自身的状态是否更加积极阳光活力了?
如果周围人对你的评价是积极的,我们大概率走在一条健康的道路上。
其实,无论你做的多好,在复合的路上,都可能遇到来自对方的试探和偏见。
用以上四个方式对自己进行检验:当你觉得对方的“情绪反复”“挑刺”更多是来自他的偏见而非你的问题,那就放平心态,温柔地接住对方的情绪,去理解对方的感受 —— 不必和他争辩,但是始终坚持自己的方向。
以不变应万变,不要轻易被对方一时的反馈带跑,匆匆忙忙改变自己的方针。
对方闹腾了一阵,发现你的改变确实是你本身的驱动和坚持,不是为了迎合他的做戏,一切就会变得明朗起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