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在Howard申请大学到毕业工作的过程中,他慢慢加深对自己的自我认知并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学医是他自己以前想做的事,但是因为一些现实的难度,让他不得不放弃自己最初的想法,但是他在之后的读研和工作又把这个曾经的“梦想”和学科结合了起来。
有家长提到过:自己孩子想做什么,但是想做的事或许不是他擅长的、又或许不是可以赚钱的行业。Howard这个经历或许对你们来说是一种启发。


“一路走来有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吗?”
“我要说没有,你会不会很失望?”
01
从中国到美国
从波士顿大学到芝加哥大学
Howard是Zi第一届的学生,1996年出生,今年25岁。14岁时,为了早日适应美国的生活,他决定到美国读美高。18岁时,他被波士顿大学录取。
在就读波士顿大学的时间里,他发现虽然波士顿大学的排名没有Top10、20那么高,但是其学术、科研底蕴深厚,能满足任何一个本科生的学习。
波士顿大学的校区在热闹的波士顿市中心,这里汇聚了不只是热爱学习的学生,也还有活泼爱玩、兴趣丰富的学生,这也充分的体现了学校的多元化。
虽说这是一个“多元、快乐”的地方,但绝对不是一个能轻松毕业的地方波士顿大学的期末考试(Final)也是出了名的难,GPA并不好拿,而这对于想要考研和读博的学生不是优势。
Howard非常推荐波士顿这个城市:“这是全美最‘幸福‘的城市。”
他说,自己就是一个非常“懒”的人,喜欢美食和游戏,喜欢惬意的生活。他觉得波士顿市和波士顿大学一样,与自己非常契合。就像《哈利波特》里的魔杖和巫师一样match,大学与学生是互相吸引的。
本科毕业之后他又申请了芝加哥大学的研究生项目继续深造。与波士顿大学不同的是,芝加哥大学似乎充满了学习大于生活的“学痴”:在校园里,总能看到大家在学习或者是在去学习的路上,而且全程似乎无交流。
Howard坦言他去读研的原因:不是想要继续深造,不是向往更好的学府,他是想在象牙塔里再多呆久一点,再在美好的学生时代多停留一会儿
现在Howard在世界上最大的私有制药企业勃林格殷格翰公司(Boehringer Ingelheim) 做生物统计师(Biostatistician)。
有了在美国和中国都生活过的经历,Howard对两边的文化生活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他认为中国是一个更有人情味的地方,中国人更加亲切,语言交流更加顺畅,也能交到知心朋友,甚至可以向好朋友发泄情绪。
而美国的学术环境更加自由,给研究和教育提供了自由交流的平台。教授们都是沉浸在研究当中的“老学究”,学生能学到很多
02
从未定专业到统计
从行医梦到生物统计师

Howard从小就有一个行医梦。在他心里,挽救生命的医生是最伟大的职业,没有之一。
然而,学医的累与花费似乎让他有了其他的想法,长大后并没有申请医学专业。只不过,对医生的憧憬永远扎根在他的心中,这也为后来的选择埋下了伏笔。
申请波士顿大学的时候,他选择的是未定专业(Undecided)。他对文科和写论文不感兴趣,并觉得自己作为中国人数学肯定不差,于是选修课就选了数学。
本着“来都来了”的原则,在选了数学选修课之后的Howard,最后进一步选择了不那么“纯”的数学专业:统计。在学习的过程中,Howard发现学好统计也是有一定的方法的。基础核心非常难,也非常的重要,但是只要奠定了核心的思想,其他的都大同小异。
选择研究生项目的时候,Howard发现芝加哥大学有提供跟医学有关的项目,生物医学信息(Biomedical Informatics),他就果断去了。毕业之后,他就刚好接触了生物统计师的工作。
这个工作是统计这个学科在医药行业的运用,不仅结合了他本科的统计专业研究生时的生物医学,又能实现他小时候的医学梦,对他来说是最佳的选择。(学长建议:现在有生物统计这个专业,之后的学生也可以直接选择这个专业。)
从学校的理论知识过渡到真枪实弹的用统计去解决实际问题,Howard发现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其实非常的有用,像Sampling Distribution,PDF,Standard Error,Confidence Interval,P Value这些概念在刚学习的时候是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在工作中也是最常运用的。同时,他也意识到学校的知识也只是搭建了一个最基础的大框架,应用还是要看不同场合不同灵活的变通,照搬是不可能的。
在美国的学习,学校除了传授给他许多硬知识,更教会了他如何提问题,并如何根据自己的情况做调查找到答案。
Howard在工作中,发现自己很多自身的知识储备量是无法解决问题的,所以他需要充分的利用公司资源,并自主学习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吸收跟过的知识充实自己。他会去问经验多的前辈,去看书,去上网课,参加学术会议,这些能力也都是他在大学里学到的。
对于现在的工作,Howard非常满意。他满意的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工作工资高,更是因为这个工作能帮助他成长和学习,做出的努力也能“真正的帮助科学家,研究者,和患者解决实际问题”,这让他感觉自己被需要,也让他感受到了美好的成就感。
这份工作,结合了他学医的初心和自己的优势学科,让数学在医学的领域起到关键性的帮助
03
 脚踏实地
热爱生活

他说:“我是个勉强能扶上墙的烂泥、勉强能雕的腐木。”
Howard比起其他人或许不是最优秀的,也没有多大的理想抱负。但是在这个内卷的世界中, 他却是为数不多的脚踏实地热爱生活的人。
现在的时光对于他说,是最美好的:每天九点睡觉,睡满十小时精力充沛的去上班;工作也是自己真正热爱的;周末可以开黑打游戏(王者打不好,喜欢打LOL);这完全就是梦想般的生活。
他喜欢那些“认真做就能做好”的事情。比如小时候的积木、长大后的乐高这种难度不大但时间花费很长,需要耐心沉得住气的人才能完成的事情。
“也不是人人都是能力很强的人,很简单的事情有耐心也能做的很好,我就喜欢这种感觉。”他说。
国庆时期拼的高达⬆️
Howard不惧怕压力。“压力大是享受啊,压力大完成了才有成就。找到感兴趣的事情去做,即便是压力也是很令人期待的东西了。”
一路走来,Howard成长了许多,也许以前会想的比较少,但是现在会开始思考自身的价值,自己能做什么,做什么事情会更有意义。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感受到压力,这让他感觉到自己在成长,意识到自己在进步,也能收获成就感,就像打游戏的人并不会害怕游戏难度高。最可怕的是自己没有喜欢和感兴趣的活动,这样的生活会充满消极。
Howard其实一直有和Zi保持紧密的联系。对他来说,在Zi的时光,是非常重要的经历。
Zi帮助他总结人生,对未来展望,真正的让他意识到自己是个怎么样的人,想要如何活着。
他非常庆幸遇到Zi,没有让自己浑浑噩噩的混过大学申请而日后后悔,也教他如何回顾自己过去的经历,总结自己的特性,发现自己的爱好和理想。哪怕这些答案之后会跟着年纪改变,但是在未来的路上也会这样去反思总结人生。
“未来的计划我目前想的还不多,随遇而安吧,可能哪天突然辞职种田也不稀奇,主要还是想找自己有兴趣的事情,不想为了钱打工,也不想只是个螺丝钉做重复性的工作。”
04
伟大的灵魂,常寓于平凡的躯体
Howard在采访的结束时表示,自己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榜样。但我想也许他还没有意识到,接受平凡的他,对这个世界来说有多么的珍贵,又有着多么伟大的意义。
就像是水, 那渺小平凡却又能容纳百川的水,能成为那一片辽阔的海洋;又像是那丰饶的土壤,也许平凡到无人注意,却温暖的孕育万物,包裹着整个地球。
风吹过,土壤里冒出嫩芽,等待着,等待着,长出葱葱绿草,生生不

采访、作者:Yuki
        编辑:Luca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