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Sebastian Voortman from Pexels
文 / 呦呦鹿鸣
昨天是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这一天里,我注意到三则信息。三个小人物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来自深圳卫健委公众号3月15日的推文《守住抗疫的“深圳速度”》评论区,一则留言累计获得1万次点赞,令人感动:
第二个故事来自微博@能量少女YMC ,这位美妆博主记录了一次亲历:零下3度,整整一夜,“世界之大,允许我存在的地方只有连接燕郊和北京的,这座小小的桥。”因为不同地方的防疫政策,燕郊不让进,北京不让回,打各个公共求救电话,遭到推诿,乃至嘲笑,居委会让她自己想办法,街道办说领导都休息了,并质问她“为什么要出燕郊工作”: 
向下滑动查看完整
第三个故事来自“健康界”,他们记录了一个吉林4岁女童小婉君的故事:因无核酸报告,这个得了急性喉炎的孩子在等待住院时不幸死亡。
急性喉炎固然凶险,但并非一个会轻易夺走儿童生命的严重疾病,北京京都儿童医院急重症医学科主任李红日说:喉炎的致死率很低,只要治疗及时,患儿预后都很良好,“在我近20年的儿科从医经历中,只遇到过1起因喉炎导致的死亡病例。” 接诊小女孩的医院负责人也承认,整个接诊过程的时间“的确过长”。
对3月15日的这三个故事,我的感受只能用“百味杂陈”来形容。
一样情节的故事,仅仅在我这里,就已经披露过了,除了当事人名字,几乎一模一样。我甚至产生了些许疑惑:莫非这个世界是一个剧场,而且这个剧场恰好遇到一个缺乏编剧的剧组,导演为了避免麻烦,直接将过去的剧本拿过来重新拍一次?
就觉得似乎有点不真实。
2020年1月30日,当时刚刚进入新冠疫情时代,我写了一篇《家门口的人:重申“以人为本”这一族群共识》,披露的就是河南驻马店某县一个农民的遭遇:在这个冬夜,他被防疫人员拦在家门口外,无法回家又无法住店。
文章在呦呦鹿鸣发布次日,当地政府主要领导联系了我,表示“虚心接受自媒体朋友的善意批评”,第一时间成立了事件调查处理小组,对照文章反映的文章进行了调查,“确实发现部分工作人员工作方法简单,防控方法不科学等现象”,对封路拒绝人员返乡问题坚决整改,采取系列措施,并进行追责。这件事也就妥善处理了。(见《那个深夜被拦在家门口的人,可以回家了》)
那是一次良性的互动,在疫情初起之时,大家都在相互校正行为模式
很可惜,类似的故事,2021年又发生在古都西安,一个学生冻在雪夜里无法回家,当地后来回应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现在,进入2022年,同样的故事又发生在燕郊-北京交界的桥上。
在信息如此通畅的时代,疫情三年,我们吸取了多少经验?我有些疑惑。为什么在西安出现医院前的孕妇等待事故之后,吉林又出现“小女孩在医院等待流程中身故”的悲剧呢?
防疫的初心,是保护人们的健康,是为了我们所向往的更加美好的生活。如果偏离了这一基础共识,防疫秩序就失去了基础支撑。
在2020年1月30日《家门口的人》那篇文章中,我写了几句话:“防疫的根本,还是人。守望相助,才是中国人族群传统的魂。一个人,如果为了在病毒面前活下来,失去了人性,那么,活下来也没有什么价值,与禽兽无异。”现在看,当时情急之下,措辞有些激越,但今天的我仍然确信:
越是面临严峻的社会集体危机,越是那些寒冷的、无法回家的夜晚,我们越是不能偏离尊重人、关照人、彼此珍惜的文明之路,越是要想方设法让人性闪闪发光。 
这三个故事中,第一个故事里,结局是温暖的。在深圳卫健委公众号编辑的联络下,南山区迅速响应,及时给小店主送去温暖。这是媒体和传播的胜利。可是,依靠媒体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最后的路啊。我们都知道,媒体推动的成本和代价极为高昂——它需要打破社会常规运行轨迹,需要消耗极为稀缺的大众注意力,更需要当事人顶住各方压力。 有几个人有机会得到它呢?
这一天恰好是315。也许,我们可以多一点思维延展:
疫情防控也可以视为一种“民生公共产品”,它由“为人民服务”的各个机构共同提供,由公共财政和社会大众日常生活共同埋单。因为各地都面临同一个问题,提供各种应对,所以,各个产品之间也处于一种竞争状态。
我们之前一起对个案的披露、推进以及评价,是在帮助各地提供这种“民生公共产品”的机构,改善和提升产品质量,最终帮助提高产品提供方的声誉,也帮助提升用户体验。这些很重要,但归根到底,这种产品,最终需要的是体系性的监管。
如果我们有了“产品意识”,那么,类似“你为什么要出燕郊去工作”“出燕郊为什么还要回来”这类质问,还会出现吗?同样剧本的故事,还会重复吗? 
恐怕不会,至少会好上不少。各个领域,硬件方面的产品,“中国制造”质量正不断提高,相比二三十年前起步时泥沙俱下的纷乱,今天的局面令人欣喜,那么,作为软件方面的“产品”,是不是也时不我待了呢?
关心酸菜,对的,但民生岂止于酸菜?
20220316呦呦鹿鸣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