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伊慈教授访谈摘录(上)——研究经验小贴士
跨国合作,基金申请,
提高研究可见度大招放送
策划/编辑/排版 赵思齐 殷和阳
二月刊执行主编 赵思齐 殷和阳
 导
语 
新手研究人员如何从零开始寻找的合作者?跨国合作很难搞吗?研究基金申请有哪些注意事项?如何推广自己的研究成果?本期香港科技大学的陈伊慈教授(Eva Chen)和童学会分享了对以上问题的个人经验总结。如果你对这些问题感兴趣,一起来走进今天的大咖访谈吧!
 受访者
简介 
Eva Chen教授博士
毕业于哈佛大学教育学院
Eva的研究融合了发展、社会和认知心理学。她致力于研究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幼儿和成人的学习过程;其研究涉及来自美国、台湾和香港不同种族群体。 
她的研究还包括幼儿教育政策及其对东亚儿童学习的影响。
曾在Child Development, Psychological Science等顶尖期刊上发表文章。
 01
经验分享 
怎么寻找合作者?
在寻找合作者方面,我很幸运,在博士生阶段有幸遇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教授和同事。他们看到了我的能力,并乐于给我机会,和我一起合作。对于我来说:走出自我,积极参与学者社群,把研究兴趣和成果分享给更多的人,这是我寻找合作者的一些要领与方法。
我觉得,认识合作者最基本的方法可能就是与实验室里的其他同学交流,比如学长学姐,学弟学妹。这正是导师可以帮到博士生的地方。说到这里,我也想给在美国求学的亚洲同学们一个衷心的建议:就是说咱们一定要重视各种学术会议。之前参加会议的时候,我注意到有一些海报作者居然都不在海报旁边。我觉得这是非常不专业的行为。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有一些人,即使是在参加会议的时候,也总是和自己实验室的同事待在一起。我认为这样封闭自我可能会限制未来展开新合作的可能性。
可以理解的是,对身在亚洲的同学来说,参加国际会议很难。会议的地址往往设在美国或加拿大,主要是在美国一些二三线的城市。这些地方通常经济、交通都不是很发达。除了会址之外,我们还要考虑时间问题。试想一下,我在学期中请一个长假,从亚洲奔波到美国去参加会议,这在时间上似乎不太可行。但是一旦参加了会议,我觉得咱们应该要牢牢抓紧这个机会,因为会议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地方。据我所知,很多的合作都可能是从这里萌芽的。
很多学者和教授会在会议上做报告或者是展示海报。我们可以在会议上和教授们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如果你不知该如何搭讪的话,我建议以这样的话开场:“我听了您在会议上的报告,非常欣赏您的研究。” 每个做研究的人都应该都乐于听到“我喜欢你的研究”这样的肯定吧。就像是大多数人都会喜欢听到 “你今天看起来真漂亮/帅气。” 在这之后你可以开始谈论学术方面的内容。如果不巧这位教授很忙的话,他们可能会把博士后或博士生引荐给你。或者你也可以之后发邮件去跟进联系。如果这个人从不回复你,那么我觉得这人也可能并不是合作者的理想人选。
我是很喜欢合作研究的,我也是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Asian Caucus International Scholars Network Subcommittee的地区负责人。在SRCD这样的国际性会议中,也有专门的委员会致力于促成学者之间的合作。随着跨文化的工作得到更多的重视,我非常鼓励对这类工作感兴趣的学者从委员会中去寻求帮助。
我也非常鼓励年轻的学者们寻找合作机会。其实和其他学者建立连接真的没有那么可怕。在所有心理学领域中,发展心理学家可能是最容易亲近的一群人,因为我们经常需要和孩子打交道。
在心理学方面,我认为我们领域需要更加国际化。打个比方,要参加在威斯康星州麦迪逊举行的一个学期中的会议,对美国人来说也许不碍事儿。而对于生活在美国以外的人来说,想要参加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我们想也做不到—我们会落下太多的工作。我们在SRCD亚洲核心小组讨论过这个问题,也一直在考虑能否在 SRCD 的赞助下举行区域会议。这样一来,就不需要像现在这样,每两年要为自己能否飞到SRCD举办地烦心一次。
此处插播小广告:如果有意向参与SRCD Asian Caucus的童学,请踊跃报名!链接戳这里:https://asiancaucus.srcd.org/
如何申请funding?
对于申请研究基金来说,我个人觉得有一些指导方针是硬性的规定,比如说研究提案的长度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软性的指导方针。从我个人观点来说,提案本身质量是否过关永远是最重要的。如果过分注重软性指导方针而忽略了提案的质量,这反而是舍本逐末了。
接下来,我会分享一些我个人总结的软性指导方针。首先是在申请基金的时候,我会细细考量申请的金额。如果我申请了一个相对较高的金额(虽然这并非坏事),这可能会让审稿人会更慎重地查看我的申请来判断这个数额是否合理。
另一个要点是合作。如果能找到国际合作者,这对申请人本身的学术记录也是一个加分项。
在申请基金的时候,我自己会花一些时间看看基金的审稿人名单。有的时候我会提前查看心理学方向的审稿人简历,尝试着将自己的申请与他们的研究方向建立关联,并引用他们发表的文章。
另外的话,我会试试看请教一些自己信任的更资深的学者,听听他们的建议。但是我也会注意听取建议要适度。因为有可能在得到太多人的建议之后,这些建议反而会相互矛盾。
最后一点是如果研究提案被拒后,如何给自己做心理建设。就像在文章被拒的时候,我会和我的博士生说:“我们可以给自己一点时间来难过,但是第二天我们还是要仔细看看审稿人提的建议。” 因为实际上, 这些建议通常会对我们的申请起到帮助。你可以通过采纳这些建议让自己的论文/提案变得更好。这样想,得到反馈何尝不是幸事一桩呢?
如何提高研究成果的可见度?
我觉得我不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我意识到与我的简历相比,这么说似乎很奇怪。但我认为我是因为学习努力而申请到的斯坦福大学。我很幸运,当时斯坦福没有现在这么难申。
我的教育背景确实吸引了他人邀请或采访我,而不是我去主动寻找这些机会。作为一个害羞的人,我的直觉总是会对这些邀请说不,因为我总是担心自己会搞砸,我总是担心我是否有时间做充足的准备。但在周围人的帮助下,我学会了说“好的”,即使这是一件让我非常紧张的事情。
对于类似的专题讨论会,我想我一直在努力变得更勇敢。在博士期间,我的导师Paul被邀请参加 SRCD 的专题讨论会。他本人没有时间的话便会把这些邀请委派给学生。我会抓住其中一个机会去参加专题讨论会。然后当他人发出邀请时,尤其是当媒体提出时,我会答应并尽力而为。在香港,因其本身并不大,所以当一个广播电台需要进行采访,他们能联系到的人其实很少。我猜我恰好是少数会同意这些采访邀请的人之一。
有时这些节目的主题实际上不是我的研究,不过我曾和一位同事谈过这个问题。他告诉我的是,“把每一个采访或讲座视为介绍你的研究的一个契机,即使节目的主题可能与你的研究没直接的关系。可以思考如何把自己的研究穿插到节目中去。” 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建议。比如,把心理学和社会问题联系起来。一旦跟媒体建立联系后,如果之后他们节目有需要便可以与我联系。如果时间精力允许的话我通常很乐意接受这些邀请。
之前有位为纽约时报撰稿的教授,她想采访我的一个合作者。但我的合作者已经是一个冉冉升起的超级巨星,我的合作者把这个机会介绍给了我。采访的主题是关于戴口罩对孩子发育的影响。我回信的时候特意注明了:我的研究不是在这方面,但我很乐意尽我所能来告诉你关于儿童发展的一些基础知识,我也乐意查阅有关这方面的一些研究。
然后BBC 的工作人员读了纽约时报那篇文章,并联系了我。就在上周,我还收到了来自爱尔兰广播电台的采访邀请。西方人貌似很在意给孩子戴口罩会对他们产生什么影响。我甚至不知道我是否能听懂爱尔兰英语,但希望我可以。
我通过这些个人经历总结出来的经验是:当我们的事业变得更加成熟时,当我们发表了一些文章并建立起社交圈时,这些机会可能会接踵而至。而一旦遇到了这样的机会并感兴趣,就答应吧。但我也会注意不因应付这些邀请或者采访而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所以我的准则是:一方面要学会勇敢地接受这些邀请,另一方面是要设定底线并学会拒绝。
我的另一种与公众建立联结的方式是在学校开讲座。通常,这是为了让学校同意我们与合作研究。这种学校里的讲座更加棘手,因为我们必须开诚布公地讲明讲座的目的是为了招被试。但同时我也想讲一些父母和学校关心的话题。
我想说,这类讲座有助于与学校建立联系。但我不确定它在推广我的研究成果方面是否有帮助。但我认为,把这类讲座看作是对社会的一种回馈也未尝不可。因此,即使这意味着我需要在讲座中少谈论自己的研究而多谈论儿童发展,这也是有意义的。但是我发现如果开太多讲座,可能会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做本职工作。所以对我来说,如何寻找个中的平衡是一个难题。
未完待续:下一期陈教授会继续分享更多的研究心得以及有趣的个人经历。敬请期待!
殷和阳
布朗大学儿童心理学
博士生
赵思齐
南洋理工大学心理系
博士生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