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共 6300 字,阅读时长约 6 分钟
· 本文来源:亚当斯密经济学(刘胜军微财经出品)
【习近平2022两会金句】
像我们这样的大国绝对要靠自己。不是我们困难的时候才搞‘双循环’,就是平时,‘双循环’也是最稳定、最可靠的经济布局。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富裕但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
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也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
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这不行。
......说得很轻巧......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啊!......崽卖爷田心不疼。
大国博弈日趋激烈,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
作 者 | 刘胜军
3月11日,2022年两会闭幕。一年一度的两会,历来是热点纷呈,何况这是百年未有大变局和百年一遇大流行病的非常时期。
要看懂两会,须有“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功夫。
01: 总书记的话,份量很重
2022年两会上,习近平说:
• 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穷的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富裕但是不均衡、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向“躺平、内卷”宣战:共同富裕的“顶层设计”来了)。
• 绿色转型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先立后破,而不能够未立先破。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的国情,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实现’双碳’目标,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搞运动式’降碳’、踩’急刹车’。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这不行。既要有一个绿色清洁的环境,也要保证我们的生产生活正常进行COP26与中国通往碳中和之路)。
• 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国博弈日趋激烈,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
乌克兰首都基辅
• 我国政治制度和治理体系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打赢脱贫攻坚战等实践中进一步彰显显著优越性,“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对比更加鲜明美国:共同富裕的第一“反面教材”)。
•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民以食为天。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也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我反复强调,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粮食安全则是战略问题。我国之所以能够实现社会稳定、人心安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该有的责任还必须扛起来。别光顾着挣钱,把菜篮子、米袋子的责任完全推到市场上。决不能把工业化变成无粮化!有人说,国际上货源充足,种不如买。说得很轻巧。土地现在不种大豆,不种玉米,不种棉花,到时候国际市场不好了咱们再种过来,谈何容易啊!没有三五年能转过来吗?
• 一些地方在耕地占补平衡上弄虚作假,搞’狸猫换太子’”;有的地方自认为有搞绿化的“尚方宝剑”,没有湖非要占用良田挖个湖;有的认为不用18亿亩那么多,只要提高科技水平就行了。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啊!一点预留都没有怎么能行?一定要有非常大的安全系数才行。这是’国之大者’!决不允许任何人在耕地保护上搞变通、做手脚,‘崽卖爷田心不疼’。
• 像我们这样的大国绝对要靠自己。不是我们困难的时候才搞‘双循环’,就是平时,‘双循环’也是最稳定、最可靠的经济布局。我们一定要有底线思维,安不忘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02:总理的报告
小惊喜:2022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
考虑到2020-2021两年平均5.1%的增速、2021年第四季度4%的增速,5.5%无疑是高于预期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此前预测为4.8%。此前,学者的预期大多在5~5.5%之间。按照上限确定目标,很不寻常。
原因有几点:1)这是对经济有望逐步摆脱疫情影响的判断;2)这是对优化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预期,毕竟房地产从规模上还是第一支柱产业;3)这是对加大财政货币政策支持力度的推演;4)较高的目标,有助于引导社会预期,产生积极的正向反馈。
压力有没有?当然,有挑战性的目标才有价值:
• 要实现5.5%,最大的不确定性还是新冠疫情。从香港和上海等地发生的最新疫情来看,不确定性依存。
• 俄乌战争是最新的外部强冲击。这一重大事件,将对石油价格、重金属价格、全球产业链、全球金融稳定性等构成严重冲击,进而波及中国经济。
从某种程度上讲,5.5%也从数字上体现了2022年“稳字当头”的政策取向。
减税降费持续发力
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增长8.1%。全国财政收入突破20万亿元,增长10.7%。财政收入高于GDP增速,也为继续减税提供了基础。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实践表明,减税降费是助企纾困直接有效的办法,实际上也是“放水养鱼、涵养税源”。2022年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至300万元部分,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两会记者会上,李克强说:
• 去年到东部地区和十几位企业家交谈,他们谈到了企业运行中的困难,希望国家再出台一些宏观支持政策。我当时就说,有三项选择,但只能三选一。一是大规模投资,也许你们可以得到订单。二是发放消费券,可能会直接刺激消费。三是给企业减税降费。他们沉默一会儿,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们选择第三项。因为这是最直接、最公平、最有效率的。
• 一位政协委员是企业家,他就告诉我,相比减税降费和投资等其他措施,退税来得最快、来得最好。跑个项目可能有很多周折,退税等于是给企业直接发现金、增加现金流,是及时雨。看来,说破千言万语,不如干成实事一桩,一定要把这项关键性措施落到位。
根据著名的拉弗曲线
,在税率偏高的情况下,降低税率可以实现政府和市场的双赢。李克强指出:

• 从2013年我们实施增值税改革,以减税为导向,累计减了8.7万亿元,当时我们的财政收入大概11万亿,去年已经突破了20万亿。因为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受益了,所谓受益是他的效益增加了。所谓水深鱼归、水多鱼多,这是涵养了税源,培育壮大了市场主体。
根据拉弗曲线,减税可能带来政府与市场双赢

宏观杠杆率下降
自2015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去杠杆”以来,杠杆增速下降,但2020年由于疫情因素再度反弹,2021年有显著下降——下降了大约8个百分点。2022年在“稳字当头”背景下,如何控制杠杆率是一个艺术活
“科学精准处置局部疫情,保持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防疫和经济不是鱼和熊掌的关系。要破解这个矛盾,关键在于两个字:精准精准,就是不搞一刀切、简单化、运动式魔都上海的“防疫凡尔赛”)。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撰文指出:
• 抗击疫情到了新的阶段,既要避免一刀切,也不能发生“规模性的疫情反弹”失控,期间衡量的主要标准是抗疫的成本效益,如何既达到抗疫的工作目标,又不要盲目一刀切,以牺牲正常生活为代价达到所谓的清零目的。疫情防控除了医学科学之外,还有管理科学,做到以最小的防控成本达到最佳的防控效果。
• 上海这次的疫情溯源显示,在国际疫情出现全面放松之际,我们的防疫工作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财政政策持续发力
2022年赤字率拟按2.8%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调,但由于GDP基数扩大至114万亿,对应的赤字规模依然有3万亿。此外,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依法上缴近年结存的利润、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支出规模比去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总计5万亿的规模,相当于GDP的4.4%。
精准拆弹
2021年最大的弹就是恒大。拆解需要耐心和细心。今年两会,许家印缺席,恒大拆弹进行时(从许家印恒大帝国崩塌看“两个健康”)。
为资本设置红绿灯

报告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资本设置红绿灯)。
房地产“新双轨制
报告提出,“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
在房价居高不下和共同富裕背景下,房地产应该实行双轨制。此双轨制非彼双轨制:旧的双轨制,是福利分房;新的双轨制,是面向低收入阶层的保障性租赁房。在这方面,新加坡有成功经验。
台湾问题(台湾,台湾,台湾
关于台湾问题,报告的新提法在于:“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
美国把乌克兰搞乱之后,下一个目标很可能就是台湾。俄乌战争一打响,美国就派了两拨人马窜访台湾,一个是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前主席海军上将迈克尔·马伦,一个是人类公敌蓬佩奥。
03: 总理记者会
今年是本届中国政府的收官之年,也是李克强担任总理的最后一年。每年两会闭幕时的总理记者会,都是备受瞩目的高光时刻。在2022记者会上,李克强说:
• 今年经济确实遇到了新的下行压力和挑战,且不说各种复杂环境在变化,不确定因素增多,就是我们本身要实现5.5%的目标,它的增量,也就是中国百万亿元量级以上GDP5.5%的增量,就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经济总量。这就好像登山,如果你要登1000米的山,想爬10%,那100米就可以,如果你要登3000米的山,想上5%,那就是150米。而且条件也变了,越往上气压越低、氧气越少,看似速度放缓了,实际上分量更重
• 当前世界经济受疫情冲击等影响已经很艰难了,有关制裁会对世界经济复苏造成冲击,对各方都不利。
• 地方财政收入遇到新的困难,我们注意到了。所以今年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增幅是多年来少有的,增长18%,总规模达到9.8万亿。退税主要是中央财政掏腰包,当然地方政府也得“凑份子”我们退税的钱是直达企业,考虑到基层的困难,我们对基层的转移支付补助资金是直达市县以下基层。
• 春节前我到西北农村调研,农民就告诉我,他一个孩子上大学,一年得花费一万多块钱,还有一个上高中,一年得8000多块钱,靠种几亩地是不行的,必须有打工的收入。我真是为我们的人民群众感动。他们在努力打拼,打工、就业不仅关系当前家庭生计,也在为下一代争取更好的未来。
• 政府必须进行刀刃向内的改革,不能让政府部门围绕着自己的权力在转,而要通过改革,让市场主体层出不穷、生机勃勃。触动利益是比触动灵魂要难的。但政贵有恒。现在大约9成的政务服务是网上办、掌上办、异地办、不见面办。实际上这是在打破利益的藩篱,惠企利民的措施我们会继续推进下去。
• 大家到经济发展好的地方看一看,那里都是改革力度大、营商环境好、市场主体多,所以经济蓬蓬勃勃。
• 即使我们在经贸领域有市场竞争,那也应该是良性、公平的竞争。去年,两国贸易额超过75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近三成。这说明什么?中美合作领域是广阔的,是有巨大潜力的。
• 疫情发生后,受冲击最大的是服务业,特别是接触型的服务业,其中量大面广的是中小微企业。他们底子本来就薄,而且可以说是精打细算、日清月结的经营,很多困难积累起来让他们难以支撑。如果等苗枯旱透根了,再帮他们就来不及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看到“秤砣虽小压千斤”。
• 最近,有的地方发生了严重侵害妇女权益的事件,我们不仅为受害者痛心,也对此事十分气愤。对漠视群众权益的,要坚决追责问责,对那些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行为要严厉打击,严惩不贷。
• 我明确地告诉大家,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都会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长江、黄河不会倒流。中国这40多年,从来都是在改革中前进、开放中发展。中国对外开放40多年了,发展了自己,造福了人民,也有利于世界。这是个机遇的大门,我们决不会也决不能把它关上。
04: 郭树清金融论道
两会前夕的3月2日,国新办举行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和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央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谈了很多热点问题:
• 从2017年到2021年,五年拆解高风险影子银行25万亿元,过去两年就压减11.5万亿元。五年时间内处置不良资产约12万亿元,最近两年处置6万多亿元。
• P2P网贷机构全部停止运营,未兑付的借贷余额压降到了4900亿元。
• 坚决遏制资本在金融领域无序扩张。对蚂蚁集团等14家互联网平台企业涉及金融业务的,从前年以来一直在进行整改,总体进展的情况还是比较顺利的。这些平台开展的金融业务,因为有一定的创新性,过去没有纳入我们的监管,现在正在逐步纳入监管,有一个过程。在整改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包括企业、管理部门对这些产品的认定或鉴定,比如数据、个人信息、个人隐私保护问题,企业信息、商业秘密保护的问题,涉及很多方面,非常复杂,但总体上我们有充分的信心把整改做好(世界级难题:如何把阿里关进监管的笼子?)。
• 去年房价下降,房地产的泡沫化、货币化的问题发生了根本性的扭转,楼市不像以前那么活跃了,但是住房还是需要的,特别是租赁住房,装修也还是需要的,做这方面的金融服务很有意义。现在房贷发得很多,在大型银行贷款的占比很高。我们反复提醒他们要注意风险,因为很多人买房贷款是为了投资、投机,将来万一房价下跌,或者出现其他问题,就是一个巨大的金融危机。现在房地产的价格做一些调整,需求方面结构产生一些变化,对金融业来说是一个好事,但是我们不希望调整得太剧烈,对经济影响得太大,还是要平稳的转换。
• 就金融制裁来说,我们是不赞成的,特别是不赞成单边发起的制裁,因为它起到的作用效果不好,而且在法理上也没有多少依据。我们不会参加这样的制裁,而且我们和相关各方继续保持正常的经贸往来和金融往来。
• “旋转门”的问题,原来在金融机构、金融管理机构,特别是一行两会一局这样的机构工作,然后转到行业内、市场内,这个情况确实也存在。问题在于需要有明确的制度把它规范起来,要看是不是和原来的工作岗位、权力影响有没有直接的联系,要看他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处于什么行业,也要看有没有利益输送,之前还有没有其他的问题,是不是有紧密的联系,这可能需要研究规范。
05: 王毅亮明“中国态度”
俄乌战争硝烟弥漫,两会自然成为记者追问的焦点。外交部长王毅亮明了“中国态度”:
• 当今世界确实很不太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一幕幕向我们展开。个别大国为了维护其霸权地位,重拾冷战思维,制造阵营对立,进一步加剧了动荡与分裂,让本来就问题缠身的世界雪上加霜(美国是利用善良外衣掩盖自私国家利益的艺术大师)。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乌克兰局势发展到今天,原因错综复杂。解决复杂问题,需要的是冷静和理性,而不是火上浇油、激化矛盾乌克兰vs俄罗斯:相爱相杀300年)。
• 中俄关系具有独立自主价值,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基础之上,更不受第三方的干扰和挑拨。中俄关系发展有着清晰的历史逻辑,具有强大的内生动力,两国人民的友谊坚如磐石,双方的合作前景十分广阔。不管国际风云如何险恶,中俄双方都将保持战略定力,将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推向前进。
• 美国的“印太战略”正在成为集团政治的代名词。我们看到,美方打着促进地区合作的旗号,玩弄的却是地缘博弈的把戏;高喊要回归多边主义,实际上却在搞封闭排他的“俱乐部”;声称要维护国际规则,但却试图另搞一套自己的“帮规”。从强化“五眼联盟”,到兜售“四边机制”、拼凑三边安全伙伴关系、收紧双边军事同盟,美国在亚太地区排出的“五四三二”阵势,带来的绝不是什么福音,而是搅乱地区和平稳定的祸水。
• “印太战略”的真正目的是企图搞印太版的“北约”,维护的是以美国为主导的霸权体系,冲击的是以东盟为中心的区域合作架构,损害的是地区国家的整体和长远利益。这股逆流与地区国家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共同愿景背道而驰,注定是没有前途的。
• 台湾问题与乌克兰问题有着本质区别,两者没有任何可比性。最根本的不同在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完全是中国的内政,乌克兰问题则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两个国家之间的争端。我们看到,有些人在乌克兰问题上强调主权原则,但在台湾问题上却不断损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是赤裸裸的双重标准。美国一些势力为了遏制中国的振兴,纵容鼓动“台独”势力发展,挑战和掏空一中原则,严重违反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严重破坏台海和平稳定,不仅会把台湾推向危险的境地,也将给美方带来难以承受的后果(危险的十年:拜登玩火“台湾牌”
******

参与秘境追踪,穿越百年未有大变局
- END -
记得转发给你脑海中第一想起的群~


刘胜军
坚持讲真话的经济学家
2014 年参加总理经济座谈会
70 后经济学家代表人物之一
著有《下一个十年》

▼ 应聘、演讲邀请、商务合作 
请添加微信:tina711
(添加好友时请备注姓名、机构、职位、目的)
诚聘富有激情的财经写作达人
喜欢就点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