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讲讲我和我妹妹—布丁妈小时候,我爸对我们的一种教育方式,对我们影响比较大,现在回头看对我们成长也助力明显,那就是——新闻教育”。同时,我也找到了能够让大家很方便给孩子进行新闻教育的平台,也就是给孩子听的新闻音频周刊(也可以理解为新闻课)
此外,通过这篇文章,我也想和大家探讨一个问题:教育是拼爹吗?到底拼的是什么爹?
了解我家情况的朋友知道,如果把我妈比喻成“落难凤凰”,那我老爸就是大家嘴里的“凤凰男”了。
我妈北京理工大学(当时叫北京工业学院)毕业后,适逢文革。因为家庭成份,没能留到北京搞国防科技,而是下放到农场,然后分配去了义乌苏溪的电视机厂。
在那里,她碰到了我老爸——一个农民的儿子,这才有了我和我妹妹——也就是现在的花生妈和布丁妈。
改革开放后,我父母才走出苏溪来到杭州,也把我从上海外婆家接出来,全家团聚。
虽然父母工作忙,没太多时间管我和妹妹的具体学习,条件也有限,但是,有一件事,一定是每天我们全家人必做的,那就是——听新闻,聊新闻
每天早上,我和妹妹都是伴着广播电台的新闻,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饭,然后出门上学。
每天晚上在饭桌上,全家人一边吃饭,一边聊天,有时也会聊些学校里的事情,但更多的是聊些国内国外新闻。
站在今天回头看,我爸出身农村,是人们眼中的“凤凰男”,但在教育我们姐妹上,他却比我妈更“精英”。
一开始,饭桌上只是他和我妈对国内外大事进行讨论。留意到我们插不进嘴,我爸就会停下来,为我们解释和答疑,同时提一些问题,鼓励和引导我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老爸在浙江粮油工作,也会和我们聊商业话题和单位业务。比如他负责出口日本的鳗鱼苗,价格为啥暴涨?而价格又是由什么决定的?让我们思考、判断、分析。
我和布丁妈之所以能成长为独立、爱思考、有主见有判断力的人,之后也能管理一个部门甚至一个公司,我认为,和我爸爸对我们从小这种“新闻精英教育”密不可分。
现在,一些网文提到精英家庭教育孩子,总说这些孩子是从小看《财富》《商业周刊》《华尔街日报》长大的,家长还带着孩子去公司列席会议,从小培养眼界、见识和领导力,称之为“精英教育”。还说,家庭教育就是拼爹!
我同意,家庭教育不仅要拼妈,也是要拼爹的。只是,拼的不仅仅是财富和权威等“硬实力”,更是观念、眼界、方法,对教育的重视和参与度等“软实力”。
就像我爸这样的农村孩子,没有金钱和权力,但是能用心地对我们进行“新闻教育”“讨论交流”“复盘分析”,印证了他的这份软实力。我和妹妹至今都衷心感谢老爸,让我们这样的草根,也能获得所谓的“精英教育”。
说实话,我的读者朋友们,其实已经开始重视起这种教育方法,对于“新闻教育”,还来问我有什么好的方法或课程可以推荐。
我认为,如果家长很有水平,和孩子一起听听新闻一起讨论交流也已足够,并不需要什么课程。只是,这几年我越来越发现,虽说我们身处互联网时代获取信息很方便但是信息多且乱,一方面过载,一方面难以分辨真假,别说孩子,连大人都容易被带到沟里去。
比如前段时间的全国范围的停电限电,就引发了大量的阴谋论。
还好,在花生教育上,我延续了老爸的“新闻教育”,在这件事上花生脑子还算清楚:限电,就是电不够了呗。
我点点头:你说得对,往往最简单、最符合常识的回答,就是那个正确的答案。
那为啥电会不够呢?我进一步追问,这下他就说不上来了。
如果你们不知道如何回答孩子为啥要限电这个问题,可以听听后面博雅小学堂《商业周刊》关于停电限电的那则新闻课。
这也是博雅小学堂的新闻音频课做得特别优秀的地方,不仅讲新闻——其实天天追新闻反倒浪费时间,更是把重点放在了对新闻的梳理、解读和深度分析上,启发孩子思考,引导孩子表达。
我今天就大大方方地把博雅小学堂的“新闻课”推荐给大家,小学到初中的孩子都合适听。我们让孩子学了这么多知识,如果他们长大后,在现实生活中还不会独立思考,不会明辨是非,而是人云亦云,甚至被别有用心的人带错了方向和节奏,上当受骗,那说句难听点的话:
那孩子读书到底为了啥呀?读的书是不是喂了狗呀?
对了,不知道大家对“博雅小学堂”是否有了解,它成立于2014年,是中国非常有影响力、非常活跃的家庭在线通识教育平台之一,用户总量达到了350万+。
特别是他们给孩子的新闻课,虽然不能说是国内独一份,但是这么系统地解读全套新闻,据我的了解,应该也算是做得特别资深和靠谱的——已经做了6年,受到了众多家长和孩子的好评。 
就像“停电限电”这则音频一样,博雅小学堂精选比较重要的新闻,比较流行的话题,解读得清晰、客观、全面,还原常识,明辨是非,特别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和判断分析能力。
所以,称之为“新闻课”只能说是一种比喻,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给孩子的新闻深度解读给孩子阅的音频周刊,家长和孩子饭桌上或其他碎片时间的智识交流和观点碰撞。这次我为大家选择的有四大类:国际新闻周刊、中国新闻故事商业周刊科技周刊
国际(给孩子的国际新闻周刊,每周六更新):
全面跟踪国际新闻 ,探索和解析全球知识 ,引导探究式学习与思考,塑造孩子格局与视野。
中国(给孩子的中国新闻故事,每周三更新):
用讲故事的方式,分析社会新闻和热点事件的来龙去脉,拨开现象看本质,引导孩子多角度看待问题,进行客观并深度的思考。
商业(给孩子的商业周刊,每周一更新):
从日常生活中,从商业新闻里,和孩子一起发现社会运转背后的经济逻辑,让孩子具备财商。
科技(给孩子的科技新闻周刊,每周四更新):
追踪全球最重大科技新闻,触达人类最聪明大脑,让孩子爱上科学,探索未知。

何况,现在孩子的课程内容和考试命题,改革方向都是“无情境,不命题”,也就是,放到一个具体情境下,去考察孩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越来越重视现实生活中,孩子对知识的思考和运用,而不只是死记硬背。
所以我能看到的是,花生初中的各种考卷里,出现了大量的新闻时事材料阅读语文、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都有。
我只是大致扫了一眼2021年博雅四大新闻课的小标题,和花生今年试卷阅读材料重叠的话题就有很多,比如:
建党百年
袁隆平
三星堆
EAST 射电望远镜
神舟12号
火神祝融号
双11消费
手机操作系统
315投诉
冬奥会
 ……

(今年西城的中考语文二模中,出现了“冬奥”和“建党百年”这两个时事相关大题,也是博雅小学堂2021国内新闻课里讨论过的话题)
当然,听新闻不是为了考试,只是,平时就了解这些新闻也进行过深度思考的孩子,我想,碰到这样的题目,和从来没听说过这些的孩子相比,也一定是笃定和有把握许多吧。
国际|中国|商业|科技
适合小学-初中
单门音频 团购价139元
购买2门音频,8.9折,团购价269元
购买3门音频,8.3折,团购价379元
购买4门音频,7.9折,团购价439元
*建议直接购买4门音频,优惠力度最大,且新闻知识结构和信息系统更全面。
【下单任一组合专栏赠】
1. 一个月博雅小学堂APP会员
2. 相对应一个2021年第四季度的新闻课
▼扫码即可参与团购▼
注:
1、购买后音频领取及赠品兑换流程请看文末。
2、这次组织团购的是2022年全年的周刊,每周一期。2022的内容从2022年1月起开始更新,但大家可以先听着赠送的2021年4季度的内容,还是每周一期。
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新闻教育体系,我建议大家把这四大“新闻课”作为整体一起入手。毕竟一周只有4次,而且是音频,有趣有料,也并不太长,不会成为负担,反而会成为乐趣。
01
给孩子的国际新闻周刊  音频 (66+讲) 
主讲人:赵楚,国际问题知名评论专家,军事史学资深研究者。
全面跟踪国际新闻 ,探索和解析全球知识,引导探究式学习与思考,塑造孩子格局与视野。
国际新闻周刊,能让孩子了解国际政治、军事大事,同时也对全球关心的问题有所认识和理解,比如气候环境变化等,真正链接到广大的世界里,融入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中。
如果这么介绍大家还是不大清楚,每一类“新闻课”的介绍,我都给大家放上2021年过刊的几条目录,再加上一个试听,你们就会有直观的感受了。
纪事丨2021.4.3 苏伊士运河大堵塞事件
突发丨2021.4.10 英国菲利普亲王去世
纪事丨2021.6.5 要命的宪法第二修正案
突发丨2021.6.12 比大片还精彩的全球大抓捕
要闻丨2021.6.19 神舟12号飞向星辰大海
纪事丨2021.6.26 名不副实的大国俱乐部
纪事丨2021.8.7 关注地球气候环境变化
纪事丨2021.9.11 20周年祭:911如何改变世界
人物丨2021.9.18 青年团员默克尔的穿越之旅
纪事丨2021.12.4 关注阿富汗人道主义危机
......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02
给孩子的国内新闻故事  音频 (66 讲) 适合6-15岁
主讲人:潘采夫。原新京报文化副刊部、评论部编辑、体育部主编,原南都周刊主笔,《圆桌派》、《中国之声》评论嘉宾等。
涵盖社会现象、新闻事件、热议话题、成长心理,用讲述故事的方式由现象剖析到本质,启发孩子的深层思考。
2021年新闻周刊里有一则对三星堆的详细介绍和解读。今年上半年,花生中考二模后,就和我说:一个三星堆,语文、政治、历史,都考过了!
2021.3.10丨全国两会,这些事儿是为孩子们发声的
2021.3.17丨3·15晚会曝光了哪些无良企业?
2021.3.31丨校外培训班为什么不见了?
2021.4.7丨哪些动画片小朋友们不能看?
2021.4.14丨打败韩国!中国女足冲进奥运会啦
2021.5.26丨送别种水稻的爷爷袁隆平
2021.6.2丨三胎政策来了,爸爸妈妈愿意生吗?
2021.6.9丨一群大象成了世界网红
2021.6.16丨有件天大的错事叫考试作弊
2021.6.23丨建党百年,你还是从前那个少年
2021.6.30丨趣说百年中共党史
2021.7.28丨我们该如何看待奥运金牌?
2021.8.11丨动物园里人类打架事件
2021.9.22丨环球影城开门,哈利波特来了!
2021.9.29丨“光”回来了,是谁下架了奥特曼?
2021.10.6丨这个国庆,杜甫又“忙”起来了!
2021.10.13丨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国家公园!
2021.10.20丨新冠肺炎秋冬季会反弹吗?
2021.10.27丨冬奥的时间开始了!
2021.11.3丨上海迪士尼的温暖一刻
......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03
给孩子的商业周刊 音频 (66+讲) 
主讲人:李晖(灰鸽叔叔),复旦大学新闻学硕士 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曾任上海广播电视台新闻主笔、第一财经广播总监。
全网首档专门讲给孩子的财经新闻,从日常生活中,从商业新闻里,和孩子一起发现社会运转背后的经济逻辑。
我以前老是和别人说,别看现在孩子学得多,有些特别重要、对孩子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学问,学校里却不怎么教,家长也经常会忽略。
其中我觉得特别重要的一个知识板块,就是经济学,也可以说是培养孩子的财商。
作为一个学经济的人,我是很重视在平时补上这块的,如何储蓄、如何理财、如何消费、如何投资,公司的运作和国家宏观经济的基本面,这些我平时都会给孩子讲。
(花生四年级暑假,我带他去越南岘港旅行,他自己记了账还做了手抄报)
而博雅的商业周刊,很好地补上了孩子财商教育这块短板。
2021年过刊部分目录:
2021.1.4丨医保谈判专家是怎么砍价的?
2021.1.11丨我们将来有没有可能不用拼命加班?
2021.1.18丨为什么这些危机公关会翻车
2021.2.13丨春节特别节目:别搞混“收入”与“利润”
2021.2.14丨春节特别节目:投资与投机有什么区别?
2021.2.15丨春节特别节目:聊聊“大数据”
2021.3.1丨童星和小网红有哪些区别?
2021.3.8丨基金经理是一个怎样的工作?
2021.5.24丨比特币到底会不会取代现有的货币?
2021.5.31丨马拉松比赛的“账本”究竟是怎么算的?
2021.6.7丨决定手机操作系统命运的是什么?
2021.9.3丨为什么北京也有了证券交易所?
2021.9.6丨未成年人“禁令”,对网络游戏的商业版图到底有多大的影响?
2021.11.1丨双十一冲击下,实体店如何生存?
2021.11.8丨生活必需品到底要不要囤积?
2021.11.15丨电竞选手的最大职业风险是什么?
……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04
给孩子的科技新闻 音频 (66 讲)
主讲人:汪诘、吴京平
职业科普作家,中国科普作协成员,今日头条粉丝百万级创作者,腾讯优秀知识官,知乎大 V。代表作《时间的形状——相对论史话》获第八届国家文津图书奖,科幻小说《时间囚笼》获 2019 百花文学奖。
追踪全球最重大科技新闻,触达人类最聪明大脑洞见科学,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讲专业靠谱的科技新闻。并且,背后由整个专业文献检索小组支持,囊括各个专业领域的专家顾问。
科技的重要性更是不必多说,花生和布丁的学校都非常重视科学教育,每年还举办科技节,让孩子们多发明多创新。而科技前沿知识,通过听取新闻来获得,才能更好与时俱进。
2021年过刊部分目录:
2021.4.15丨台湾大旱,最缺水的居然是芯片企业
2021.4.29丨“火神”祝融号:中国第一辆火星车来了
2021.4月小结丨汪诘平哥对谈:靠什么技术,可以让污染环境的塑料变肥料?
2021.5.6丨“碳中和”是怎么回事儿?
2021.5.13丨鲨鱼也有指南针
2021.5.18丨祝融号为什么没传照片回来?
2021.5.27丨数字人民币是个啥?
2021.5月小结丨汪诘平哥对谈: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你知道吗?
2021.6.3丨中国“人造太阳”EAST创纪录,可控核聚变技术如何解决人类能源问题?
2021.6.10丨探测金星不能再等了
2021.6.17丨中国首创电力"黑科技",全球领先只是开始
2021.6.24丨中国发布探测火星航天计划,震惊全球航天界!
2021.7.8丨最大天文望远镜开始建造,外星人是否存在可能由它回答
2021.7.22丨蛋白质结构解析丨解开生命之谜的金钥匙
2021.7.29丨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极端天气,是100年、1000年才发生一次吗?
……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看看这些目录,是不是都很实用、很硬核?我感觉一个都不能少,一周四大新闻周刊,相当于四次音频课,那么听完完整的一年,孩子的知识结构和信息体系也就比较全面了。
关于新闻课的具体听法我也让一些朋友带着孩子试听了下,针对不同的孩子,我的建议是:
对于较低龄或者是新闻教育基础比较薄弱的孩子,可以先从听全文做起。然后家长鼓励孩子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在家里进行讨论。
对于稍微大一点、有一定新闻教育基础的孩子,可以先听关于新闻的背景和内容,听到这儿就暂停,家长先让孩子说说自己的看法。说完后,再接着放后半段,看看孩子的说法和专业解读是否大体一致。这就相当于做了一次独立思考和复盘检测,以便看到差距,进一步提升自己。
国际|中国|商业|科技
适合小学-初中
单门音频 团购价139元
购买2门音频,8.9折,团购价269元
购买3门音频,8.3折,团购价379元
购买4门音频,7.9折,团购价439元
*建议直接购买4门音频,优惠力度最大,且新闻知识结构和信息系统更全面。
【下单任一组合专栏赠】
1. 一个月博雅小学堂APP会员
2. 相对应一个2021年第四季度的新闻课
▼扫码即可参与团购▼
注:
1、购买后音频领取及赠品兑换流程请看文末。
2、这次组织团购的是2022年全年的周刊,每周一期。2022的内容从2022年1月起开始更新,但大家可以先听着赠送的2021年4季度的内容,还是每周一期。
这也像我和妹妹小时候,老爸对我们的教育方式。
我爸用的是赞赏式教育,一开始即使我和妹妹的说法很幼稚,他都是大加赞赏。在他的鼓励下,我和妹妹信心和兴趣都大增,越来越爱发表自己的看法,有时甚至抢着发言。
形成这种思考和讨论的习惯后,我爸再开始对我们的观点进行反馈,分析和点评下是否合理,是否周全;哪里说得好,哪里还欠考虑。每一次的复盘,都让我们心服口服,思维能力也更上一层楼。
所以,从我和我妹妹的成长过程来看,说什么寒门无贵子,也没有所谓的精英教育就只能发生在精英家庭。
只要家长上点心,重视教育、善用资源,我们这些农民的后代,照样可以突破狭隘的自我设限,生机勃勃地成长,在星辰大海间自由翱翔。
课程及赠品领取方式
1. 下载【博雅小学堂APP】
2. 登录购买手机号,点击右下方【我的】
3. 点击【我的课程】即可查看购买音频。赠送的会员权益+2021第四季度新闻音频随手机号赠送。
4. 首页发现页面——会员专区查看和使用会员权益。
5. 2022的内容从2022年1月起开始更新,但大家可以先听着赠送的2021年4季度的内容,还是每周一期。
更多文章,请点击下方
↓↓↓
点击“阅读原文”

即可参与团购博雅新闻课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