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发现今年电商平台都使用‘3·8节’了?”
在 BottleDream 内部的包容性语言工作坊上,有伙伴提出。这几年抵制“女神节”“女王节”说辞的声浪越来越大,部分平台也在今年调整了说法。
“但想到这个纪念国际妇女运动与女性权利的节日,最终变成等同于‘618’‘双11’的数字名称消费节,我就又顿时灰心。”
20 世纪初期,国际社会上女性运动活跃,女性走上街头游行抗议,为自己争取改善工作条件和环境。|图片来源:网络
讨论就是在这时候出现转折的。我们原本是计划跟着《联合国性别包容性指南》(下简称《指南》)练习使用包容性语言。但顺着“女”和“妇女”的讨论,我们发现生活中许多“约定俗成”的东西,其实都有点不对劲。
01. 那些“本应该”
是“男保洁员”与“女外卖员”,
还是“男阿姨”与“女小哥”?
中文是种相对中性的语言,不存在“语法性别”,第三人称代词“他”与“她”读音也完全相同,只在书面表达中有男女之分。但抛开生理性别看“社会性别”,还是会发现有不少“本应该”没有性别年龄之分的说法,被强行套上了社会刻板印象。
比如,在很多场合,人们会强调司机、法官、警官、主席为“女司机”“女法官”“女警官”“女主席”。
尽管很多情况下其实并不需要强调性别,但当人们谈论一位女性担任“法官”“科学家”等职务时,总习惯在职务前突出其性别“女”。根据《指南》说法,这种语言现象就在某些程度上反映了“法官”等职业传统上多由男性担任的社会现象。
比如,用某平台搜索家政工时,一个男性家政工资料头像处的占位符是“此阿姨信息需要修改”;
比如网上刷到女快递员送餐过程中抽筋摔倒的视频,围观群众一直在焦急呼喊“这个外卖小哥、这个小哥快不行了!”。
图片来源:App 截图 |图片来源:网络
更本土化的例子是“男阿姨”和“女(快递/外卖)小哥”,当某个行业被单一性别从业者占据大部分岗位时,大众就会形成对该行业的性别印象。

“阿姨”“小哥”的叫法虽然常见又亲切,但抹去了家政保洁、快递外卖行业中另一性别甚至另一年龄段的少数人群的存在。
比如,在韩国小说《82 年生的金智英》中,金智英对看似体贴的丈夫说:“帮我做家务、帮我带小孩、帮我找工作,这难道不是你的家、你的事、你的孩子吗?”
这类“男人帮忙做家务、带孩子”也是出于不平等的社会分工,一种带有性别偏见,或加深某种性别刻板印象的言辞。
图片来源:《82年生的金智英》
比如,“打不过人家就哭鼻子,娘娘腔!是不是男子汉?”
BottleDream 四年前的一篇文章提到,“在一个性别依然不平等的社会中受困的不止女性,男性也深受其害。”当多数习惯用语暗示某一性别不如另一性别时,具备女性刻板印象中性别特质的男性也就成了同性别群体中劣势的一方。
在讲述“有毒的男性气质”的纪录片《面具之内》中,一场面向 5 万个女孩与 5 万男孩的心理测验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测试结果都形成了形状相似的钟形曲线,且重合度超过 90%。
当社会刻意区分男女品性,刻板化所谓“女性气质”,对多数男性的身心发展也没有好的影响。心理学家 Dr.Michael 说:“男孩与女孩的本质都是人类,其相同之处要多不同之处。”
图片来源:《面具之内》
这里提供一个简单实用的判断标准:在二元性别的语境下,如果你不确定某个词是否为歧视性语言,可以试着将性别调转找寻相似的说法。
比如,“女强人”变成“男强人”听起来就会很奇怪;听多了“女王”“女侠”之类的表述后转念一想,发现不带女的“王”“侠”就经常被默认是男性;“妻管严”看似是在调笑男性,但实际暗示了多数家庭关系中“男尊女卑”的普遍……
02. 该丢就丢
没跟上时代的表达形式
讨论期间,我们发现许多用语实际诞生于传统父权社会下的社会生产关系和性别劳动分工。这些用语实际早已不适用于现代社会,但很多时候,我们依旧会无意识地使用。

比如“妇孺皆知”一词,在过去女性普遍不能接受教育的情景下或许算写实,但已经不适用于当今的社会境况,可以用“众所周知”代替。
“女人干的活儿”一类字眼也没必要再提,没有什么社会劳动(尤其是家务)专属于单一性别。
在女性学习能力被证实与男性无区别的当下,本就包含性别刻板印象的“头发长见识短”也应该被丢进习惯用语的垃圾桶......
在我们协同语言包容性工作坊文档时,我们发现平台使用“继承自父级文件夹”的表述。
顺便说一下,在坚持“妇女”一词反污名化的声浪中,会有人进一步思考“妇”这个字是否可以被替换。在其看来,“妇”是被传统文化规训出来的女性形象,许多女性反对“妇”并非出自抗拒年龄变化和容颜衰老,而是反抗这个刻板形象本身。
此外,“妇”的古字形是一个扫地女人,它描绘了一个传统主妇的日常工作,所以“妇”即“已婚女子”,而“妇女”则是“妇”(已婚)和“女”(未婚)的集合。但是以“婚否”作为划分女性不同群体的标准,是否也已经跟不上时代潮流了呢?
“妇”的字形演变流程图|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所以,叫‘国际劳动女性节’不也挺好的吗?”坚持用“女性”代替“妇女”的朋友这么说。
03. 我们真的想要
一个“小心翼翼”的环境吗?
网传陈珊妮演唱会现场视频中,她在《战神卡尔迪亚》这首歌前说过一段话:
“我们必须致力于肤色、美丑、阶级、宗教、性别毫无差别,必须持续研发新的‘被歧视理由’,必须取消白人演奏者过多的乐团演出...... 我们小心呵护每个可能受创的心灵,直到每个心灵都容易受创。
BottleDream 成员最初提出包容性语言这一概念时,也曾收到过一些善意打趣:“可有些笑话虽然低级不包容但是真的好笑,这样不就抹杀了生活很多乐趣吗?”“那以后会不会发现有同事在厕所,偷偷肆意说不包容语言?”
不过,大家还是慢慢开始用“xx 员”代替“阿姨”和“小哥”等称呼。在工作坊中我们也列举了日常生活中的反感用语。从“我女我也”“纯欲”到“破碎感千金妆”,许多词汇一出现就能立马激起全场讨论。
工作坊末尾,大家用红笔将原本不包容的词语改得“包容”了一些
在聚焦二元性别的包容性语言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其中的许多逻辑并将其发散——从二元性别用语到包含 LGBTQIA+ 的全性别包容用语,最后做到能够包容地形容包括老年人、残障人士在内的全人类群体。
关于包容性语言“是不是一种严苛的政治正确”这件事,我们的想法是这样的:现阶段不是要完全摒弃这些词语,而是“提供另一个表达的选项”。我们并不强调孰优孰劣,它只是“另一种选择”,而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在工作坊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交流情景之复杂,不能简单将用语逐一归类进《指南》里的习惯说法。很多时候说话人并非刻意夹带恶意或偏见,只是出于表达效率的考虑。这时候直接指出虽然简单了当,但被人教训总是挺难受的一件事。
BDer 内部学习包容性语言的惨痛过程
于是我们讨论出了两个计策:第一是装傻。对不包容词汇含义心知肚明,仍要装出不明白的样子勾引对方说出更包容的解释。
比如在相对放松的聊天环境下,对方说“某个女孩很man”,可以试着开玩笑回复“man 这个词太不具体了,你是说她喜欢使用暴力么”,引导对方说出“爽朗、勇敢”等具体词汇。
第二则是共识一个“性别包容语言规则”。我们尝试在日常交流中制定一个温和的“中性暗号词”(目前这个词是“啊喏——”),如果听到公司同事说了不包容的用语,就可以用这个词友善提出建议而不招致对方戒备。
和平提示词“Purple Flag”, 可以在别人说出有偏见的语句时充当提醒媒介 | 图片来源:The Way We Work, TED series
《联合国性别包容性指南》的末尾写道:“中文作为一门活语言,在不断发展演化。”学习使用包容性语言的过程像是对传统语言架构的一次挑战,习惯通过包容视角看待我们正在运用的语言表达习惯后,你或许会发现生活中很多不一样的事件、现象、议题与......之前被你忽视的人。
这或许也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新方式。
所以,如果你想跟身边信任的同事、朋友、伴侣尝试一下,你可以试着从这些行动开始:
1、很多语境中无需强调性别。
在提及职称时无需加性别,例如“女警官”“女主席”。同样,也要避免在无关性别的负面新闻中提及“女受害者”、“女罪犯”、“女司机”等。
2、避免暗含某种性别优于/不如另一性别
例如:男人婆、娘娘腔、女人干的活儿、婆婆妈妈、头发长见识短、男主外女主内等。
3、避免带有性别偏见或者加深某种性别刻板印象
4、统一称呼女性为“女士”
减少使用姑娘、小姐、夫人、太太等可能暗示女性年龄、身份、婚姻状态的词语。
5、使用中性代词
对于沟通中的“被指代对象”,如不需要,就使用中性代词避免使用区分性别的所有格,如“他的”、“她的”、“他们的”、“她们的”,使用“其”、“此”、“该”等。
在工作场所(如电邮、短信、信函、正式记录)中使用性别中性词语,如“各位(同事或同仁)”、“诸位”等。在中文口语中也可使用“在场的各位(观众或嘉宾)(括号中的内容视场合决定)”等。如需指代前文提及人员时,可重复此人的姓名、职称或所属组织等相关名词,而非使用人称代词“他”、“她”、“他们”或“她们”。
(根据《联合国性别包容性指南》改编)
这场工作坊缘起于 BottleDream 伙伴在内部发起的一次实践,如果你对探索、练习包容性语言感兴趣,也欢迎留言让我们知道。我们期待和更多伙伴一起探索构建包容性社会——从好好说话开始。
注:本文用词“男性”、“女性”等,均指普遍意义上的生理性别。
参考资料:
[1]《联合国性别包容性指南》:https://www.un.org/zh/gender-inclusive-language/guidelines.shtml
延展阅读
►► 我是男的,我为什么过妇女节
►► 一群男人织毛衣:你嫌我娘炮,我坚持自豪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