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人生实验室lifelab
作者:宁志天
全文约2600字,预计阅读7分钟
当心理学遇上民国人
什么是心理学?
回答这个问题对现代人而言,恐怕也绝非易事。那么对于民国的普罗大众呢?彼时封建尤盛、科学方兴,心理学也飘洋过海传入中国……
这篇文章改编自小天师弟的论文,是我从他那里的邀稿。我们一起看看民国人眼里的心理学。
下文的“我”均为我的师弟小天。
心理学:万能神药
下图展示了一种能够测量人体电阻的仪器,在当时被认为可以用来帮助判断人的心理状态。然而在大众报刊里,它似乎被神化了:
“中国若以助刑庭之判决,奸佞之徒难匿隐情,天下少冤枉多少人乎,若用以测政治家之心理,其真相亦不难以电感器推揣之。”
“若政治家欲防暗杀之人,每见一客,不妨以电验器试之,其精神与平常无异者,方许入内。”
“商家橱柜之上买者卖者,皆可手搭电验器,以测物价之真价,货色之高低,免得你虚我假,骗钱耗时,并且省得真不二价,童叟无欺……呜呼,中国何不用电感器!”
——渐恒《时报》第1918-04-06期
一个简单的心理学仪器,在当时的渐恒笔中成为了解决万难的灵丹妙药——政治、商业、法律、甚至暗杀问题。(可以看到作者还蛮激动的~
除了这个心理学仪器之外,当时的大众报刊中还在很多其他方面也神化了心理学:
冯景福(1920-12-05)在《时报》上刊登了《绝妙之心理学》一文。文中他认为,自己最近喜得贵子,是因为抽的烟应用了心理学。这个香烟叫婴孩牌香烟,并在包装上画有一名婴儿。冯景福认为正是因为他抽烟的时候会看见婴孩,从而“精神所至,金石为开”,便真的有了一位儿子!(这就是启动效应?
志功(1926-08-28)在《新闻报》上发文,认为精通麻雀(麻将)心理学可以让人“洞察他人人性”,从而助力成为麻将高手
笔名阿Q的作者(1933-11-22)在《福尔摩斯》上发文,认为“如果你要想在现在社会里求生活的话,也有研究(心理学)的必要”,然后举了一名征税员的例子,介绍了如何用“心理学”的方法来和领导沟通并捞钱,似乎懂了心理学便可以把握人心(现在似乎也不少人这么认为。)
心理学家:拥有神秘魔法的读心魔人
不仅心理学,心理学家也被认为具有神奇魔力。
《新闻报》(1926-09-10)曾介绍了一名来自波兰的心理学家兰士纳的公众展示。文中宣称只需要给他看一眼会场某人的名字,他便可以指出此人在会场中的位置。
捕房(类似如今的警察局)还当场为其编造了一起刑事案件:假扮的“嫌疑人”将凶器藏在了某餐馆处,而兰士纳却似乎未卜先知般地带领众人来到了此餐馆,并找到了凶器
在这个案例中,心理学家被描绘为了一名能够读取心灵奥秘的魔术师,也因此能够轻易读出他人的思想并施展绝技。(当朋友听说你学心理学:听说你学心理学,那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吗?
1927年的《新闻报本埠副刊》也有类似记载:有一名来自德国的心理学家名为伦斯那,他能够“按脉会意”,只需要通过把脉便可以知道他人的想法,并且可以在五分钟之内让全场熟睡,使得全场人合上双掌不能分开,这招甚至对动物也有效。
1934年的《北洋画报》上则称,一名女心理学家可以通过男人戴帽子的方式判断男人花不花心,如果帽子“有时左倾,有时右倾,这便是一种狡猾易变的表示”,如果帽子“不偏左右,不倾前后”,那么便说明这个男子比较靠谱。(测一测你是不是同性恋,测一测你的花心程度……现在似乎也有相似之处,如下图:
当今流行的披着心理学外衣的测试依然有神秘色彩
从上面不难看出,心理学家在公众眼中似乎掌握着读心术,能够使用神奇的心理学知识将神秘的心理现象一眼看穿。
权威的外衣
当时的诸多报刊文章被冠以“心理学”的名号,而这些文章实质上仅是一些个人偏见或是对日常生活的随意观察——“心理学”三个字似乎成了权威的代名词。
如郑君宋(1927-05-03)仅仅简单描述了老鸨、野鸡、妓女、赌客、瘾君子的状态,如“一榻横陈,吞云吐雾,求得过瘾,是瘾君子之心理”,但标题却是“荒唐心理学”五字,使人不明觉厉。
《大公报(天津)》的某不知名作者(1927-03-27)撰写《心理学的新测验》一文,得出“站在女商店门外的先生们,多半是想吃天鹅肉的癞蛤蟆”这一武断的结论
《大公报(天津)》刊登笔名为“心理学博士”(1928-03-17)的作者所写的一篇《小官僚的五恨》,认为小官僚的心理表现为恨欠薪不发,恨不能飞黄腾达,恨不得不敷衍上司,恨不能住洋房,恨家里的黄脸婆(Somewhat 还有点道理?
1930年8月15日《新闻报》刊登《荡妇喜姘男性不愿为娼,颇堪研究的心理学》一文,认为女性婚外恋却又不愿嫖娼,这其中蕴含很多心理学的道理,从而把一篇道德谴责性质的文章变成了与心理学有关的研究。PS:科学心理学采用现象的视角去看待被研究的事物,不会对所观察和研究的现象进行价值和道德判断,于是并不蕴含所谓的“道理”。
陆紫东(1931-04-20)在新闻报上刊登《电车上的心理学》一文,描述了他在电车上所观察到的“神秘”心理现象——有漂亮的女性走上车会吸引全车人的注意。
总之,在当时的民众眼中,心理学并非一门科学而更像是一种魔术
当人们需要一些生活小调剂之时,心理学便与各种奇闻异事联系在一起;
当人们需要向他人展现学识渊博的形象时,心理学便与权威联系在一起。
反思:心理学科普的目的
上述民国时期的科普史让我联想到了中国的民间信仰。
在中国的民间信仰体系中,对神灵的崇拜往往具有极强的实用主义色彩,而不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
在中国,宗庙中的同一尊神像可能代表不同的宗教体系,而不同宗教体系下的神像也会被供奉于同一个神台之上。不同于西方社会里宗教与生活相融的状态,中国民众眼中的宗教仅仅是一种用来实现世俗目的的工具
心理学就好比这尊被供奉于神台上的神像:
心理学的价值由民众的世俗需求所定义,其科学体系则无关紧要,并因此可以被其他能满足这类需求的体系(如星座、面相等)轻易替代。
时至如今,心理学似乎依旧只是一种外在于人们生活的知识或权威。它可以被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动机而使用,并相应地满足不同的欲望和需求。
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并非要进一步强调科学心理学与伪心理学的区分——这是一种高高在上的教育民众的态度,可能只会使心理学的权威性被无端放大,却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
在我看来,心理学之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仅是一种真诚对待自己内心的生活态度而已,人们学习心理学的目的也并非学习客观知识,而是想要更好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或许才是心理学的科普所最应该重视的部分。
— 完 —

刘子强:
我从这篇文章中感到,虽然现在距离民国已经过去了70多年,但人们对心理学的认识并未比当时深入多少。尽管如今类似于“站在女商店门外的先生们,多半是想吃天鹅肉的癞蛤蟆”的武断的结论,已经难以打着心理学的旗号“大行其道”,但人们对科学心理学的认识依然有很大的深入空间。
我的公众号也会以科学为内核,促进我与读者在觉察思考中共同尝试,共同发展人生智慧
排版:华华
作者:宁志天
校对:喵君姐姐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人生实验室lifelab

书籍推荐 | 致1984

如何进行高效的文献阅读?

书籍 | 那些在书里遇到的优秀女孩

咨询系列书籍推荐 | 心理动力学疗法

因为微信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不想错过我们的精彩内容,请点『在看』以及星标⭐我们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