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党君华

作者:党君华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生机勃勃,按汇率计算的GDP总量已经达到美国的75%,把其他的国家远远甩在身后,而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总量早已超过美国。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于科研的投入力度也越来越大,2019年全国研发投入总量超过2万亿元,并且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同时致力于支持基础研究的国家科学基金资助金额,2020也达到了350亿元,与美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但是,不同学科的发展是非常不均匀的,我国精神病学/心理学的发展非常滞后。这其实是很不应该的,因为精神病学/心理学对于国计民生的价值都非常重大,比如目前民众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不佳,而相关的专业咨询行业人才紧缺、鱼龙混杂,又比如心理学其实和医学、教育、企业管理、人工智能、政府管理等等密切相关,其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对很多领域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现实是目前全国开设心理学本科专业的学校屈指可数,心理学基础研究上专业过硬的机构更是凤毛麟角。这几天看到几个惨淡的数据,这里分享一下。
根据ESI数据库2019年9月的数据(数据范围为10年6个月,也即2009年1月1日--2019年6月30日),全球共有6081个科研机构进入ESI前1%,中国进入ESI全球前1%科研机构420个(不含港澳台)。
按照中国进入ESI前1%学科的机构数量进行排序前三位分别是:工程科学、化学、材料科学。
按照中国进入ESI前1%机构数占ESI全球前1%学科的机构数比例进行排序,前三位分别是:材料科学、数学、化学,最低的正是精神病学/心理学
可以看出,中国共有8家机构进入ESI 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全球前1%,如下:
再看一下ESI 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全球前20名的机构(清一色美国学校,加上英国两个学校和加拿大一个学校),了解一下差距。
可以看出,我国的第一位排到了世界两百多位,和第一名的发文数量差别是一个数量级的差别。而且,不光心理学,整个社会科学都比较弱。
下面再分享中国心理学会前任理事长周晓林教授在《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看中国心理学的发展》中提供的一些数据:
美国的人口基数不到中国人口基数的1/4,但美国每年培养的心理学本科毕业生约为12万多人,中国约2万人,相差6倍;
美国每年培养的心理学硕士毕业生大概是2万多人,中国约0.8万至1万人,相差3倍;
美国每年培养的心理学博士毕业生(包括学术型和专业型)每年约为6000人,中国现在是400多人,相差13倍。
上述数字是根据各种资料所做的估计不一定准确,但可以反映出两国心理学科的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高校虽然已经有近400个本科专业,但只有30个心理学博士点,培养层次差强人意。从美国的心理学家就业来看,约49%的人直接从事临床、咨询心理学工作,28%的人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而中国受过正规训练的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人数不多,在关键时刻需集全国之力而为之。从心理学在大学的通识教育来看,“心理学导论”是美国大学毕业生第二大选修最多的课程(第一是“英语写作”),60%以上大学生(每年约为120万至160万)修过“心理学导论”这门课程;全美每年教授“心理学导论”课程的心理学教授达1300人。而中国心理学“人口”还甚少,中国心理学会的会员人数总共也就12000人。
还有,我国主办的心理学英文专业期刊应该只有三本,而且影响因子都不太理想(小于等于1)。担任其他英文专业期刊编辑的中国心理学研究者也是屈指可数。也就是说,整个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很低。

所以,中国心理学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呀,同志们继续加油吧,希望这个学科越来越兴旺,能够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排版:华华
作者:党君华
校对:喵君姐姐
转载自公众号:党君

当心理学遇上民国人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师

心理学 | 2020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成为心理咨询师的十年:我对行业的观察和体验

因为微信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不想错过我们的精彩内容,请点『在看』以及星标⭐我们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