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这里是行上行下,我是喵君姐姐~
这次跟大家分享的书籍是积极心理学领域第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权威教科书,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教授作序推荐的《积极心理学:探索人类优势的科学与实践》
此次赠书活动分享的书籍是《积极心理学》
(可直接下拉至文章末尾,查看具体的赠书要求)
Part1
内容简介
C.R. 斯奈德1944 ~2006
):生前为美国堪萨斯大学临床心理学杰出教授。他是
积极心理学领域的开创者之一

他最为著名的研究是关于希望和宽恕,此外还建立了解释人们应对个人挫折、独特性的人类需求以及宽恕的相关理论。

他曾获得多达31个研究类奖项和27
个教学类奖项,包括两次获得美国杰出进步主义教育家奖,以及巴弗尔·杰弗里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成就奖。

沙恩·洛佩斯
:克利夫顿优势学院研究主任和盖洛普咨询公司资深科学家,他创建了盖洛普学生民意调查,用于测量美国学生的希望、参与度和幸福感。

他的研究领域是希望、优势发展、学业成功与整体幸福感之间的联系。

迄今已发表了
100
多篇研究论文,并撰写了
7
部积极心理学著作中的章节,包括《积极心理学百科全书》《积极心理学手册》等。
Part2
译者简介
王彦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是积极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消费者心理学。

席居哲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应用心理学系系主任,研究工作主要聚焦于人的积极发展及其促进。

王艳梅: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为情绪与情感。
Part3
编辑推荐
积极心理学领域第一本综合性的教科书,迄今为止国内第一本最具权威性、最全面的积极心理学著作。

1.作者之一斯奈德是积极心理学的开创者之一,他与本书另一位作者沙恩洛佩斯合著的《积极心理学手册》奠定了积极心理学的学科地位。

2.50
多个案例故事,以及“个人小实验”和“生活提升策略”两个专栏帮助读者将积极心理学付诸实践,发展个人优势、增进幸福感和建立丰盛的人际关系。

3.考察文化对于积极心理学的影响,首次系统论述积极心理学的中国传统文化根源,这在积极心理学著作中独一无二的。

4.当代版税收入最高的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作者戴维·迈尔斯特别推荐。

5.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主席彭凯平教授作序推荐。
Part4
内容提要
作为心理学的一个新兴领域,积极心理学是揭示人类的优势和促进其积极机能的应用科学,致力于识别和理解人类优势和美德,帮助人们提升幸福感和生活得更有意义。


《积极心理学:探索人类优势的科学与实践》由积极心理学的两位开创者C.R.
斯奈德和沙恩·洛佩斯撰写,是积极心理学领域第一部综合性的教科书,也是目前最具权威性的积极心理学专著。


本书不仅全面地总结文献,而且精心设计了练习和专栏,鼓励读者将原理应用于实践,由此将积极心理科学带入生活。

书中所阐述的主题包括如何应用积极心理学来改进学校教育和工作,以及如何提升人们相互协作的生活方式。


本书不但适合于心理学专业学生学习积极心理学,也是积极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和学者的必备手册,同时也可以帮助普通读者发展个人优势、增进幸福感和建立丰盛的人际关系。
Part5
简要目录
向上滑动阅览
第一编 从积极视角审视心理学 
第1 章 欢迎学习积极心理学 
第2 章 积极心理学的西方视角 
第3 章 积极心理学的东方视角 
第4 章 人类优势和积极结果的分类与测量 
第二编 不同背景下的积极心理学 
第5 章 在文化背景下发展优势和生活幸福 
第6 章 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幸福生活 
第三编 积极情绪状态和过程 
第7 章 快乐的原理 
第8 章 有效利用情绪体验 
第四编 积极认知状态和过程 
第 9 章 通过自我效能、乐观和希望看待我们的未来 
第10 章 智慧和勇气 
第11 章 专念、流畅感和精神感悟 
第五编 亲社会行为 
第12 章 同理心和利己 
第13 章 依恋、爱和丰盛的关系 
第六编 理解和改变人类行为 
第14 章 心理健康和行为的均衡概念建构 
第15 章 干预以预防坏事和提升好事 
第七编 积极环境 
第16 章 积极的学校教育 
第17 章 好的工作 
第18 章 平衡“我”与“我们” 
第八编 从积极视角展望心理学的未来 
第19 章 走向积极 
参考文献 
Part6

媒体评论
两位作者都是积极心理学运动的领导者,他们共同撰写了《积极心理学手册》,这部巨著奠定了积极心理学的学科地位。斯奈德的著述丰富,教学成就斐然,你可以相信本书是一部及时而一流的著作。
——戴维·迈尔斯 美国霍普学院心理学教授  当代版税收入最高的心理学家
斯奈德是积极心理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积极心理学:探索人类优势的科学与实践》译本的出版,对推动我国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也必将有着积极的意义。
——彭凯平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终身教授
Part7
精彩摘录
基于以往的研究,柳博米尔斯基等人提出,遗传能解释幸福总体变异的50%,而生活环境(包括好与坏)和个体的意向活动(健康生活和积极改变的尝试)分别解释了幸福变异的10% 40%
幸福的这一模型承认幸福有不可改变的成分,但也为能够获取快乐、意义和健康的意志力和自生目标留出了空间。
毋庸置疑,21 世纪的学者们会提出更多关于幸福的精确界定。
我们预测,通过积极心理科学和实践来追求幸福,最终会更好地认识遗传的Lyubomirsky et al.,2005、神经的Urry et al., 2004和神经生物学的幸福相关因素和基础,并会将东方哲学中的满足、安宁和幸福与西方世界的世俗智慧整合起来。
这样,将来的幸福科学包含了幸福的遗传和生物基础,并考察佛教教义中对幸福的讨论以及本杰明·富兰克林对高尚生活的建议(详情参见该书)。
对幸福的生物学和心理学研究,以及对幸福的哲学探索,会使我们把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推广到全世界。
Part8
赠书活动
活动主题:曾经阅读过对自己启发意义最大的一本书籍名字,并且解释具体原因~
活动规则:留言区点赞数最高的前三名之前赠书活动已获得过赠书的小伙伴除外,将获得书籍一本。获得赠书的小伙伴请记得及时联系小助手哟~
活动截止日期:2021年7月20日。对于7月24日之前未联系小助手的小伙伴,视为放弃赠书名额,则机会顺延到下一位。
活动赞助商:新曲线心理
联系小助手:①奇奇(WeChat:xingshangxingxiaqiqi) ②miaojun(WeChat:zhy_psy)
PS:进读书群请先联系小助手奇奇,如若添加不了,可再联系小助手miaojun。商务合作直接联系小助手miaojun。
进群→【小助手奇奇】WeChat:
商务合作→【miaojun】 WeChat:
排版:昆昆
校对:喵君姐姐、奇奇


赠书 | 改变社会心理学的28项研究

招募 | “行上行下”自习室正式启动!

因为微信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不想错过我们的精彩内容,请点『在看』以及星标⭐我们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