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这里是行上行下,我是喵君姐姐~
行上行下脑电读书会第一阶段已经落下帷幕啦!第一阶段的阅读书目是Steven J. Luck的《事件相关电位基础》(第二版)
现对第一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一次总结~

PS:第一阶段详细版音频内容详见“行上行下”B站,欢迎关注学习哟~
B站链接地址: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334y1m7Jm?share_source=copy_web
PS:后台回复关键词脑电读书会”即可获得PPT、视频等相关资料啦!
注明:由于我们的精力有限,内容可能难免会有遗漏或错误,欢迎大家批评指正、提出宝贵建议,我们一起共同学习和进步~
PART 1
第一章 事件相关电位概述
主讲:青柚
时间2021.07.21
内容:
首先对于前三个部分内容进行讲解,也是该章节独有部分,即本书概述、ERP技术的诞生及发展过程、ERPs神经起源概述这三个部分;剩下的部分即振荡和滤波、ERP实验的基本步骤概述、ERP优势、劣势、与其他生理测量手段的比较,这四个部分会在本章节进行简单介绍,并在之后的章节中进行具体细节内容的描述,最后进行本章小结。
PART 2
第二章 深入了解事件相关电位及其成分
主讲:昆昆
时间2021.07.28
内容:
本期介绍了ERPs的神经起源及其在头皮表面的叠加,ERP定位问题中的挑战,波峰与潜在的ERP成分,如何识别特定的ERP成分。
PART 3
第三章 常见事件相关电位概述
主讲:郭锦霞 方冗
时间2021.08.04
内容:
本期主要对认知、情感和临床神经科学研究中常遇到的一些ERP成分进行概述。该章节涉及的ERP成分为脑电研究中最基础的ERP成分,服务于研究者后续进行的高级认知探索、多模态研究,并帮助研究者验证领域内的假设。接下来根据ERP成分出现的时间顺序进行介绍:靶刺激出现之前CNV,关联性负变→SPN,刺激前负波→视觉(C1、N1、P1、N170、VPP、P2)、听觉(ABRs、MLRs、P50、N100、P160)→N2家族→干扰负波/干扰正波→对侧延迟成分→P3家族;然后,将会介绍与语言,长程记忆,情绪,错误,反应相关的ERP成分;最后,简单介绍了稳态ERPs。
PART 4
第四章 ERP实验设计
主讲:阿槑
时间2021.08.11
内容:
本期聚焦于实验设计阶段,从成分解释的角度介绍了8种实验设计策略,讨论了6种常见混淆问题,并给出了关于时间设置的建议。
PART 5
第五章 ERP记录的基本原则
主讲:Kitty
时间2021.08.18
内容:
本期主要介绍EEG记录涉及的电极、放大器、滤波器以及数模转换器。主要目的是帮助读者记录到干净的数据,以便得到正确且具有统计显著性的结果。
PART 6
第六章 伪迹排除与校正
主讲:华华
时间2021.08.25
内容:
本期主要对伪迹检测、伪迹排除的基本过程、以及对特定类型伪迹(眨眼、眼动、皮肤电位与其它慢电压漂移等)的最小化与检测、关于伪迹排除的几点实用建议、伪迹校正基础进行概述。
PART 7
第七章 傅里叶分析与滤波基础
主讲:喵喵子
时间2021.09.01
内容:
本期主要介绍了傅里叶分析的基础知识,引入了时域和频域这两个ERP数据分析中的重要概念。在此基础上,作者讲述了滤波的必要性,并深入介绍了时域滤波和频域滤波的基本原理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作者基于自身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滤波失真的可能情况及可行建议。
PART 8
第八章 基线矫正、迭加平均与时频分析(上)
主讲:zhangyn
时间2021.09.08
内容:
本期主要是对基线校正与迭加平均的概述。第一部分是一个总的概述。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别介绍了基线较正,包括为什么要做基线较正、基线较正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选择基线。第四部分到第七部分介绍了迭加平均,包括迭加平均的基础,迭加平均过程中存在的个体差异,振幅变异和潜伏期变异给迭加平均ERP波形带来的问题。
PART 9
第八章 基线矫正、迭加平均与时频分析(下)
主讲:Snow
时间2021.09.15
内容:
本期主要是时频分析简介。第一部分是时频分析和传统ERP分析的区别。第二部分介绍了如何进行时频分析,其中涉及到了两种时频变换方法(短时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变换)的基本原理。第三部分简单的讲了时频分析数据解释的陷阱。最后一部分讲以alpha波为例阐述了时频分析结果的心理学意义。
PART 10
第九章 ERP振幅与潜伏期量化
主讲:
时间2021.09.22
内容:
第九章主要是对数据分析前期所需要的基本概念进行讲解,即ERP成分的振峰与潜伏期以及它们各自的量化方法。
PART 11
第十章 统计分析
主讲:Zeleo
时间2021.09.29
内容:
本期主要是统计分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是统计分析的基础概念介绍;第三部分介绍了ERP统计的传统方法;第四部分介绍了ERP的刀切法原理和优缺点;最后一部分介绍了隐性多重比较问题,以解决时间窗和电极点选择的问题。
结语
感谢脑电读书会第一阶段的小伙伴们,很高兴与大家拥有这场与脑电知识的“邂逅”。在筹备读书会时,我们非常担心这次读书会会不会“半途而废”,但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行上行下脑电读书会第一季顺利结束。
这次读书会的目的是帮助刚刚踏入科研的小伙伴成功入门,也能帮助有过经验的小伙伴巩固你的基础知识。不知道参加了读书会的你是否达成了你的目标呢?
当然,这次读书会只是起点,后续我们还会推出与脑电学习相关的活动。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持续关注,有什么好的建议也欢迎留言哟~
作者:青柚
排版:青柚

校对:喵君姐姐

因为微信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不想错过我们的精彩内容,请点『在看』以及星标⭐我们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