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法读书会于上周正式拉开帷幕啦!
本期读书会的主题是《研究方法、设计与分析》(第11版)(点击了解书籍详情:赠书 | 研究方法、设计与分析)第一编 导论
这部分从知识和科学的讨论入手,试图让读者理解科学的本质、目标和结果。作者相信,绝大多数读者对科学的理解是不完整的; 为了领会和理解研究过程的本质,读者必须理解其目标和局限性。
接着,讨论了探究思想和行为的主要研究类型,这是为了保证读者能够将各种研究方法与科学联系起来。
最后,作者还讨论了主要的数据收集方法,以帮助读者了解经验性数据是如何获得的。
注:由于我们的精力有限,内容可能难免会有遗漏或错误,欢迎大家批评指正,提出建议,我们一起共同学习和进步~
Part 1
科学研究简介
获取知识的传统途径
-直觉 (intuition) 不经过推理和推断,就直接产生知识或确定性感觉的过程。
-权威 (authority) :直接接受来自于高声望的他人或机构的信息。
-理性主义 (rationalism) :通过推理获得知识。
-经验主义 (empiricism) :通过经验获取知识
科学
科学研究中的基本假定
-自然的统一性或规律性 :心理过程和行为完全由之前的自然因素定。
-自然的真实性: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闻到的和品尝到的内容都是真实的。
-可发现性:自然中存在的规律是有可能被发现的。
科学研究的特征
- 控制(control):指通过保持恒定或消除额外变量的影响,来保证对原因和结果的清晰判断。对心理学研究者来讲,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确定因果关系。如果没有对额外变量的控制,就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
-操纵主义(operationalism):代表由一组具体的操作形成的概念。物理学家珀西·布里奇曼认为,科学必须是具体而精确的,每个概念都必须由测量该概念的步骤或操作来定义。
-可重复性(replication):一项研究中得到的结果能在其他研究中再现。
心理学研究的目标
- 描述 (description)
- 解释 (explanation)
- 预测 (prediction) 
- 控制 (control)
Part 2
心理学研究取向
定量研究中的变量
变量是定量研究的基本组成模块。
变量(variable)是指具有不同值或类别的量。它与常量(constant) 的含义相反,后者代表某个不能变化的量,如变量的某个单一值或一个变量的类别。
下表列出了常见变量类型及其核心特征与实例:
心理学实验
定义:指对严格控制的实验情境所产生的现象进行客观观察
- 客观观察:接受发生错误的可能性、认真分析和检验每个实验环节、采取必要措施避免错误。
- 现象:包括任何可公开观察的行为在。
- 严格控制:只改变其中一个或多个因素,其余因素保持恒定。
实验研究的环境
非实验定量研究
定义性特征:没有自变量操纵。
- 相关研究(correlational study):基于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作出预测的非实验研究(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强度和方向)。
- 自然操纵研究(natural manipulation research):自变量不由研究者操纵,而是受自然发生的操纵。
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
- 横向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研究数据来源于多个群体,且数据的收集在一段短暂的时间内完成。例如,研究二年级和五年级学生在语音加工能力上是否存在差异
- 纵向研究(longitudinal study):研究参与者的数据在两个或多个时间点上收集。例如,研究同一组孩子在4岁、5岁、6岁和8岁时的语音记忆和词汇知识的关系是否随年龄增长而变化
-群组序列设计:对不同年龄组进行纵向测量的设计。例如,研究青春期学生的学习动机变化,招募一组7年级和9年级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直至各自完成9年级和11年级学业
定性研究
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基于多种类型的主观数据和对处于自然环境中特定情境下的个体进行的调查。
三个主要元素(也是理解定性研究的关键):
(1) 定性研究是解释性的。
(2) 定性研究是多方法的。
(3) 定性研究是在现实环境中展开的。
Part 3
数据收集方法
本章描述了六种主要的数据收集方法(即获得实证数据的方式)。
分别是:(1)测验法;(2)问卷法;(3)访谈法;(4)小组讨论法;(5)观察法;(6)已有或二手数据法。
本章小结
本章介绍了定量和定性两种主要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如实验研究和非实验研究)依靠数值型数据,而定性研究依靠非数值型数据。
实验研究是证明因果关系的最佳研究类型。横向研究(数据在一个时间段中收集)和纵向研究(数据在两个或多个时间段上收集)有时会被用于实验研究之中,但是它们更多地被用于非实验定量研究。
最后,本章描述了六种主要的数据收集方法(即获得实证数据的方式)。它们分别是测验法、问卷法、访谈法、小组讨论法、观察法、已有或二手数据法
第一期参与人员名单
注:由于我们的精力有限,内容可能难免会有遗漏或错误,欢迎大家批评指正,提出宝贵建议,我们一起共同学习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美]拉里•克里斯滕森,[美]伯克•约翰逊,[美]莉萨•特纳 (2018) 研究方法设计与分析 (赵迎春译). 商务印书馆.
排版:惠Min 昆昆
编辑:李知为 惠Min
校对:喵君姐姐 昆昆

因为微信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不想错过我们的精彩内容,请『在看』以及星标⭐️我们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