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这里是行上行下,我是喵君姐姐~
行上行下读书会已经进行到第五期啦!本期读书会的主题是《事件相关电位基础》(第二版) 第五章 ERP记录的基本原则
本期主要介绍EEG记录涉及的电极、放大器、滤波器以及数模转换器。
该章节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读者记录到干净的数据,以便得到正确且具有统计显著性的结果。
本章第一节主要介绍干净数据的重要性。然后,将讨论EEG放大器是如何工作的,以及为何需要一个接地电极和一个参考电极(在大多数系统中)。
之后,将会讨论电极的工作原理,以及电极-皮肤连接阻抗如何会对数据质量和效应的统计显著性产生巨大影响。
在本章结束时,我们会讨论连续EEG信号如何被放大,如何被转换为一组可供计算器存储的离散电压采样,以及为何在转换之前必须使用滤波器。
PS:
注:由于我们的精力有限,内容可能难免会有遗漏或错误,欢迎大家批评指正、提出宝贵建议,我们一起共同学习和进步~
PART 1
干净数据的重要性
这一原理也同样适用于所有的后处理过程,涉及范围包括平均、滤波以及独立成分分析。从长远来看,在源头消除噪音,估计受试者减小生物电伪迹,以及设计实验时尽量使效应量相比噪声最大化,这些有助于节省很多时间。
PART 2 
活动电极、参考电极和接地电极
下面介绍的三个电极用来记录单个头皮位置信号,这三个电极结合起来构成单个EEG通道,其中参考电极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同时,平均参考具有操作方便、无半球偏向、易于减小噪声、能够保留某种成分的电压等优点。
电流密度是一个估计值,因此通常最好同时考察电压波形和电流密度波形。电流密度不仅能够消除参考问题,还能够“锐化”ERP成分的头皮分布。
PART 3 
电极和阻抗
上一部分讨论了头皮电压的本质,现在我们来继续讨论用来获取电压并向它们传递至放大器的电极。
电极数量:Luck建议,适当数量(16-32)的活动电极,确保获得干净的数据,少数情况适用64导电极。同时,注意操作前的消毒和佩戴手套的安全保护措施。
PART 4

信号的放大、滤波和数字化
高通滤波(high-pass filter) 是一种过滤方式,规则为高频信号能正常通过,而低于设定临界值的低频信号则被阻隔、减弱。
但是阻隔、减弱的幅度则会依据不同的频率以及不同的滤波程序(目的)而改变。它有的时候也被叫做低频去除过滤(low-cut filter)。
放大器未完成校准的影响可大可小,具体取决于其严重程度以及你想对数据如何处理。无论系统校准是否是永久性的,不同通道微小的增益差异都可能破坏电压值的头皮分布,甚至导致系统误差。因此,无论进行任何类型的ERP溯源分析,都应当对放大器进行校准。
PART 5
本章小结
第三期参与人员名单
通过本章的学习,相信大家已经基本掌握了ERP记录的基本原则,期待下一期的学习哟~
注:由于我们精力有限,内容可能难免会有遗漏或错误,欢迎大家批评指正、提出宝贵建议,我们一起共同学习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Steven J. Luck. (2009). 事件相关电位基础 (洪祥飞, 刘岳庐 译).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赵仑.(2010). ERPs实验教程.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排版 | 远远
编辑 | Kitty、微风、Lucky
校对 | 喵君姐姐、英子

因为微信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不想错过我们的精彩内容,请『在看』以及星标⭐️我们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