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中国人最常用的避孕方式是哪种吗?
大多数人海中浮现的答案可能都是避孕套。
但正确答案,其实是近来遭到互联网反复鞭挞的:节育环。
国家卫健委历年统计年鉴数据表明,近50年中,有5.4亿人次女性曾接受金属节育器放置手术。
▉ ▍数据来源:《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
是的,节育环其实才是大众最主流的避孕方式。然而,它在互联网上,却几乎成了都市恐怖传说:
“节育环起源于往骆驼子宫里塞石子”
“上环相当于无数次温和的刮宫流产”
“女的上环,等同自残!”
主动去医院佩戴节育环的女性更是被大加嘲讽:
“主动上节育环的婚驴,就是媚男!”
“上赶着心疼男人,为了让男人爽,不戴套,她们宁肯自己受苦呗”
“主动上环还po在网上,这是把自己当畜生……”
2022年了,真的还有女性主动去医院上环吗?
有。并且不在少数。
根据卫生部的数据,2021年,依旧有超过300万女性接受了宫内节育环置入手术。它依旧是近半数夫妻会首选的避孕方式。
这种大家都在骂“残害女性”的东西,很多女性却真的离不开。
五环外的两性世界,远比网上“控诉节育环”的视频复杂太多了。
上千万女性,困在节育环里
节育环最常被人诟病的一点,是它可能会引发后遗症,尤其是超过有效期还不取出的话。
前妇产科医生@六层楼 就曾分享过这样一个真实病例。
一位35岁的患者,体内的节育环发生了位移。
节育环从子宫穿透了直肠,每次排泄的时候都会刮伤创口,导致阴道流血,肛门也流血。
▉ ▍
图文无关,仅为示意

当地医生看到这个情况,根本不敢做手术,他们不清楚,节育环是怎么从子宫进入直肠的。
如果贸然把环取出来,把两边打通了,以后“如果粪便稍微稀一点,就会从前面流出来”。
这不是一般的恐怖。
于是,她来到北京,找到了六层楼的导师——一位妇科业界权威。
导师接下了手术,术前,导师把手伸进直肠里查看节育环的位置,没想到节育环也一下被带了出来。
这场手术还没正式开始,就结束了。留下一群助理紧张兮兮地观察寻找直肠和子宫之间的通道,但最后也没发现任何穿孔和漏洞。
这位女士实在是幸运至极。
本以为故事到这里就以大团圆的结尾。没想到,这位饱受节育环折磨的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
“医生,出院之前能不能再给我上一个环?”
什么?明明受尽了节育环折磨,现在她竟然要求再上一个?万一再位移了怎么办?
但她的理由很简单:“我实在不想再怀孕了。”
丈夫不喜欢戴套,上环前她已经做过好几次人流,痛苦非常,无奈之下她主动到医院上了环。
医生问她,既然如此,你们也不打算要孩子了,为什么不让丈夫去结扎?
患者不可置信地看着医生:“他连套都不想用,更别说结扎了,之前我提了一次,差点闹离婚。”
她的回答,让人难过又伤感。
但现实却又总是这样,女性看似有很多选择,实际上别无他法。
她是被困在节育环中的女人,节育环给她带来无尽痛苦,却又是解决更大痛苦的最佳方法。
像她一样的女性并不在少数。
在网上分享上环经历的女性,很多都跟她一样:她们之所以选择上环,都是因为实在不想再经历流产了。
“去年三个月流了2个,造孽啊。”
短短的几行字,个中滋味,旁人怎能知晓。
与上环潜在的风险相比,意外怀孕、流产带来的伤害更为巨大,她们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
上环,已是她们深思熟虑之后,给现实难题找到的最好解决方法。
▉ ▍常见宫内节育器类型与使用年限
你当然可以占到更高处指责她们“软弱”:
她们不敢拒绝丈夫,也没法说服他做结扎,不敢因为避孕的事分手离婚,缺乏捍卫自己权利的能力和决心。
但是,谁能对别人的人生了如指掌。
你永远体会不到别人正在经历什么。
或许迫于生计、迫于暴力、迫于对争吵斗气的厌倦和逃避;
再或许,仅仅只是因为避孕套、短效避孕药,价格真的太过昂贵……
这些真的是她们的错吗?
如果让你处在这些女性的位置上,能做得更好吗?
作为局外人,我们很多时候看似果断,也许只是因为,我们比她们幸运太多了。
节育环,一段血泪避孕史
当然,我们也能理解节育环为何在当代网络上臭名昭著。毕竟我们都亲眼见证了上一代女性为节育环付出的巨大代价。
理论上,节育环是一种被国内外妇产机构,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安全避孕方式,避孕效率高达99%
▉ ▍
图源:世界卫生组织

但是实际中,它又确实有着腰酸腹痛、月经量增、淋漓不尽一类的副作用,对此,很多妇产科医生的态度是这样的:
副作用的确在部分女性身上存在,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大多都能适应,并且回归正常。
临床操作又是另外一回事。
时间回到几十年前,以当时的节育环技术与乡镇卫生所的操作手法,对节育环产生副作用的女性数量绝对不容小觑。

但哪怕母亲们身体再难受,也不敢贸然去医院取环,因为上环还与工作、住房、孩子升学牢牢绑定在一起。
最糟糕的是,几乎从来没有人告诉过她们——
上了节育环需要定期复查,并且节育环的使用期是5年到15年不等;哪怕超期服役,绝经之前一定要把它取出来。
而中国女性取出节育环的平均时间高达20.96年。
于是,无数个节育环就这样被遗忘在母亲们的子宫里,生锈、破裂,嵌顿,甚至出现穿孔、位移,穿透膀胱、直肠……
最后取出节育环的时候,金属环连血带肉,疼痛难忍;更严重的,只能切除子宫,以绝后患。
那个年代,我们的母辈承担起整个社会的避孕责任,为了小家的安宁平稳,为了国家的生育大策,她们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小小的节育环,当初给母亲们带来了多少血和泪,现下就激发了女儿们多少愤怒和厌恶。

以至于,如今大家对待节育环的态度走向了极端对立面:
谁主动去上环谁就是媚男的婚驴!
谁推广节育环就是又蠢又坏!
可是,你发现了吗?
其实大家对节育环的深恶痛绝,大多数时候似乎并不因为它作为一种避孕方法本身。
撇去母辈们与节育环的恩怨,今天摆在中国育龄女性面前的,其实是另一个现实:
▉ ▍节育环使用率在逐年下降,然而,人工流产手术也在上升。图源:国家统计局《202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第226页
2014年国家实施单独二孩,人们开始积极取出体内的节育环。
两年后,国家宣布全面二孩,女性终于不必再强制上环了,每年置入节育环的例数2015年是800万,到了2019年已经断崖下跌到300万。
然而在这六年间,每年的人工流产手术数量高达970万人上下,比单独二胎实施之前5年的平均数上升了300万左右。
这不是一个小数字,而是300万女性的痛苦和300万新生命的死亡。
中国女性好不容易摆脱了束缚自己的节育环,却同时也暴露在了更高的意外怀孕风险之下。
生育全面放开的时代,这一代年轻女性面临的困境将与上一代截然相反。
还记得那条新闻吗,广西山区,90后父母领着低保连生9娃。
不久之后,他们又迎来了第十个孩子,面对媒体采访,这位父亲是这么回答的:
“妻子的身体不太好,不能人流……等老十生下来,我就带她去做节育手术。”
假如女性没有掌握足够的避孕知识,不把避孕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这位妻子的现在就是许多底层女性的明天。
什么是真正的生育自由?
生育自由意味着,女性能够自己决定在什么年龄生,一共生几个。
她有掌控生活节奏的能力,而不是不断被“意外”打破:
不必接连不断堕胎流产,对身体造成伤害;
一胎接一胎地生,最后为了照顾孩子,只能把自己禁锢在家里。
没有主动避孕,就绝对谈不上任何生育自由。
虽然很多人不愿意接受,但当节育环成为一种自由选择,它也可以是女性主动避孕的手段之一。
生育与避孕:一边是盘山径,一边是滑滑梯
肯定有人会说,主动避孕是可以,但为什么一定要用节育环,其他方法不行吗?
事实是,几乎市面上所有由女性主导的避孕方式,都有一定的风险与副作用。
呼声很高的短效口服避孕药,不仅适用群体上有诸多限制,也可能导致头晕、发胖、长痘、乏力、不规则出血等副作用;
皮下埋植,和激素节育环原理相同,在身体里植入避孕药缓慢释放避孕。
某社交app上也有女性分享自己皮埋后再取出的经历:
因为她在植入避孕棒之后发现,月经量增大,每次来月经来半个月,忍受了一年毫无好转,只能主动取出。
女性主动避孕,就仿佛新时代神农尝百草
——只有自己以身试“毒”,才知道身体会如何反应;如果实在适应不了某种方式,就拿出来,再换别的方式。
既然每种方式都有风险,为什么唯独反对节育环的声音那么大呢?
除了历史原因,恐怕还有样本数量差距巨大的因素——使用节育环的人群数量是其他避孕方式的千万倍。
中国女性在避孕这件事上感到如此艰难,其实根本不在于是否选择节育环,问题的关键是,男人都去哪儿了?
避孕明明是两个人的事,为什么总是女性在承担?
对比男女避孕的数据,真相令人咋舌。

作用在女性身上的避孕方法五花八门,层出不穷,而男性主导的避孕方式不过区区2种:避孕套和输精管结扎。
假如:
1)世界上没人对橡胶过敏
2)所有人的性癖好一致
3)所有男性严格全过程老实戴套
4)避孕套的避孕效率也高达99%
避孕套就将是全宇宙最完美的避孕方式,这篇文章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只不过,生物的多样性决定了,上述4个条件几乎能淘汰掉至少一半的人类。
因此,每个节育环的讨论底下,热评第一都是这条:
“凭什么不是男的去结扎?”
无论网上呼声再大,结扎在现实生活中却从来不是男性的选项。
2019年,中国共有23.7万女性接受了结扎手术,而结扎的男性只有4742人。
女性结扎人数是男性的整整50倍。
除去计生工作最严格的那段时期,中国基本都是女性结扎人数远高于男性。
▉ ▍1983年是计生工作最严格的一年,因而结扎人数最多。数据来源:《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
▉ ▍进入90年代以后,生育率下降,结扎手术人数也在递减。数据来源:《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
但众所周知,女性结扎手术比男性结扎更为复杂,术后恢复更慢,对身体伤害更大。
▉ ▍男女结扎各项特征对比
除去个体的选择,更可怖的情形是,整个社会都不接受男性结扎。
像下面这种新闻,并不是孤例。
新闻中的男子,几乎跑遍了整座城的医院,却都遭到拒绝,医生说,这个手术“不人道”。
即便做,医生会索要结婚证、要求征得家属同意、要求家属一同签署承诺书,还会苦口婆心地一再劝告:
不要做傻事。
当一个男人想不开要结扎,全世界都会为他挡路。
男人不负责,就别骂女人了吧
而最让人生气的是,即便诸多事实摆在我们面前,还有人想把男性不肯结扎的责任推到女性身上。
一个25岁的三孩妈妈,在网上分享了自己第二次去医院上环的片段。
随后,她收到了大量的私信连讽刺代骂:
“凭什么不是你老公去结扎,要你牺牲呢?”
“你根本不懂得自爱”

还有人特意跑来告诉她:“你老公不爱你,他不愿意为了你去结扎。”
这些话的人,看似“女性伸张正义”,但却直接否认掉了这位25岁女性的主体性。
她仿佛没能力决定自己是否避孕,只能在原地等着男人带着结扎证明来拯救她于水火之中。
同时结扎也仿佛成了钱的替代,是爱的证明、女性魅力的标志:
没有男人为你结扎,你一文不值。
到底哪里出问题了,现在就连男人不愿意结扎,也要来追究女人的责任?
女性选择主动避孕了,又要被嘲讽、挖苦?

是要多以男性为中心,才会认为女性主动避孕的动机是为了让男人爽,而不是为了保护自己呢?
男性不愿意结扎是个社会问题,文化问题,观念问题,男性的问题,而不是某个女性个人的问题。
我们写这篇文章,是有一定风险的。
因为一旦被扣上“洗白节育环”“宣传节育环”的帽子,酸酸姐也会遭到蜂拥而至的谩骂。
但酸酸姐必须重申自己的观点:
节育环作为一代女性的伤痛,这段历史没有人能够否认。
但节育环作为一种避孕方式,它的效用和副作用都是医学问题,有需要应当去医院咨询专业人士;
而一个女性要不要戴节育环,是她自己权衡利弊,深思熟虑后的决定,其他人没必要更没资格爹味十足地跳出来指责别人的选择。
而且,我们应当尊重,而不是反复质疑、嘲讽这个事实:节育环的确是很多女性或无奈、或自发的选择,节育环也有效地让她们免于意外怀孕、流产的担忧。
酸酸姐最不愿意见到的,是那些真正有需要的年轻女性,因为网上来势汹汹的“错误信息”,而失去了一个自我保护的机会。
更不希望看到任何女性因为网上的言论,而对“女性主动避孕”感到羞耻,而让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
互联网真的,别pua女人了!
有时间去质问那些不愿意承担避孕责任的男性吧!
去问男性为什么总是谈结扎色变?
去问周围的男性,没有生育需求的夫妻,为什么不能男方结扎?
去问社会为什么在推卸避孕责任这件事上,如此偏袒男性?
放过中国女性吧,她们不需要羞辱和谩骂,她们身上所承受的已经太多太多。
文|浓硫酸    编辑|阿斯巴甜

推 荐 阅 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