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程驿
有一本书叫《最想做的事》 ,故事是这样
一个贫穷的黑人男孩,他九岁了。
本该是上学的年纪,但他每天必须跟随父亲和哥哥到盐场劳动。
干的是繁重的体力活,将原盐装进大木桶里运往远方。
每天他们三个人,只有吃中午饭的时候才休息一会儿——土豆和玉米饼是爸爸放在他的外衣口袋里带带来的。
孩子这时缺少的应该是食物,他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肚子饿得咕噜叫,每天都多么希望饱餐一顿。
孩子一边吃饭,一边看着这些白色的盐山。
但这个孩子最想做的事,是学会「阅读」。
但他怎么办呢?
每天去盐场要工作12小时,而且身边人全都是成天为糊口,而付出劳动力的文盲。
但小男孩从未放弃,他不断在盐场和小镇中询问每一个人。
有一个晚上,劳工们、船夫们、樵夫们,疲惫地围坐在角落里。
这时,有一个深棕色皮肤的人在大声地阅读报纸,小男孩顿时觉得找到了希望。
第二天,这位先生带来了基本破旧的绘本和书籍。小男孩终于开启了灿烂的人生大门。
这是美国黑人教育家卜克·华盛顿(1856-1915)的真人真事,
看出生年代,你就知道作为黑人,是多不容易。
小时候他就渴望读书,而长大后也致力帮助其他小孩阅读和学习。
我不知道当你看到这样的故事,内心会是什么感受?
但我们很少有这样,无比清澈地想要去做某件事。
多数人没有「想」要做的事
很多人都给我说,最近很迷茫。
然后我问:那你想要去做什么事呢?
ta说不知道。
什么是「想」要(Want)去做一件事?
问这个问题,真觉得人生有些悲哀啊。
我读大学时,有一晚夏天月色正好,拉上一个同学,买了箱冻啤酒直奔琴房。
通宵=啤酒+练琴
从卡雷加、弹到莫扎特、弹到巴赫。最后深夜喝晕了,十个指头都认不清琴键,就直接趴琴上睡一晚。
那时想做一件事,那是真想啊。
那时喜欢一个女生,她学校稍微有点远。
早上5点钟就会从宿舍起床,洗澡收拾、不断转乘公交,坐两个多小时候的车。
早上8点,终于干干净净站在她宿舍楼下。等她睡眼惺忪时,打个电话叫她起床:
“我在你楼下了。“
那时候想去见一个人,是真想啊。
但为什么,年轻时候很多”想“,都是真想?
很简单,那时候你不会去问为什么?不会去看这件事背后更深的东西。
我喜欢练琴,不会去问为什么喜欢?不会去想“练琴练好了能找到好的工作吗?”熬通宵喝酒会不会伤身体呢...
喜欢一个人,不会去问为什么?不会去想我对她这么好,她会不会也对我好?不会去想,以后会是什么结果?
所以,为什么成年人越来越不知道自己想干嘛?
就是因为你越来越懂很多道理,什么事都想去找到个结果。
最后什么都要做“应该”要做的。
什么是你「应该」要做的事
什么是「应该」(Should)?
就是一件事背后,非得设定一个「意义、目的or框架」,然后忍辱负重也要完成。
我曾经有一个同事,每天非得5点起床。
因为他看过一句话:早起2小时的人,成功概率比普通人高37%。这句话就是他的一个「意义」。
曾经有一个读者问我:
我刚开始工作不久,虽然目前的工作我不喜欢,但我知道这是暂时的。
我对未来依然抱有远大的目标,也有强烈的梦想,但是这份工作特别占用时间和精力,一天下来我很难再去学习和追求别的了,我是否应该坚持呢?
他在追问”是否应该“,就是因为有自己设定的”目标“。
我有一个女性朋友:
现在有一个两岁大的小孩。
但自己老公是个巨婴,整天打游戏,对家庭不管不顾,还时常陷入争吵。吵完架就收拾铺盖去父母家。
我说你为什么不离婚呢?
ta说最大还是考虑孩子嘛,不想孩子有一个不完整的家,作为母亲,还是不应该选择离婚。
这就是自己在设定「框架」。
「应该」做一件事,和「想」做一件事的最大区别:
「应该」总是要做超出自我范畴更大的事,这种「应该」多半是社会、外部认知、或者有想不断超越自我的想法。
心理学家霍尼(Karen Horney)曾说过:
”人之所以会陷入「应该思维」,是因为我们不断在外在世界中,寻找被别人喜爱的“自我”标准,来试图根据这个标准创造一个理想的自我。“
所以这真是两难。
如果只做想做的事,很可能只生活在自己的人生半径中。
而做应该的事,那又陷入别人或自己设定的外部评价中。
99%人生的四个版本
那么,根据「想or应该」、「不想or没想过应不应该」,我们可以得到四个象限:
1、麻木无助
整天做不想做的,也没有想过应不应该的事,这样的生命趋于麻木和无助。
马丁·塞里格曼把这样的生命叫做“习得性无助”。
很多人的生活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这个象限有一个标准话术:我怎么可能...就那样吧。
但无助就是无助,如果我们把它套一个“佛系”的外衣,那就是扮小丑了。
”逃避、无所谓“,和佛的修行状态,隔了十万八千里。
2、及时行乐
做现在想做的,但不知道应不应该的事,这就趋于及时行乐
比如今天累了一天,躺沙发上想刷个剧,一刷就是一整晚。这就是及时行乐。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就是标准的,从“我应该做什么”,切换为“我想做什么”。
及时行乐的人生,看上去还是不错。
他们做每件事,都没有明确的目标or意义感。
但值得警惕,人都是活在「意义之网」上的动物。表面看着的洒脱,是否只是被一时想挣脱的情绪所绑架。
3、忍辱负重
做现在不想做的,但觉得应该做的事,这就是忍辱负重型。
这个象限也有一个标准话术:等我...就好了
等我考上大学就好了;
等我升职就好了;
等我们买了房就好了;
等我们公司上市就好了...
这种感觉就像人生被人一头按进水里,总是憋着一口气。
曾经有人采访过诺贝尔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为什么接受过新中国教育的人,几乎都得不到诺贝尔奖呢?
老教授一语惊人:很简单,中国素来强调: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天天把学习当作一个苦事来做,那怎么可能有所成就呢?
忍辱负重型的人非常值得敬佩,但他们总是在担心未来。
4、人生使命
现在很想做,同时也觉得自己的事有意义,应该去做。
这样的事,往往都自带使命感。
比如你非常喜欢一个女生,想和她在一起。
而同时,又觉得她的谈吐、对于爱情的价值观、家庭背景都很合适,也就是应该在一起。
对于她的追求,你就会认为是人生使命。
再比如马斯克,你30岁卖了Paypal的股份,套现1.8亿美元。
手里有钱了,决定开始做14岁时就想做的事——带领人类实现太空移民。
同时,他全家搬到洛杉矶,整天和一堆火箭科学家、人工智能专家、生态学家等科学家混在一起。
然后自己也把自己给说服了”让人类成为跨星际物种是非常有必要的”。
「让100万人登上火星」,这就是他的人生使命。
所以,你人生更多做的事,更多是在哪一个象限中?
所以,该怎么办?
昨天看了部电影《心灵奇缘》 (Soul),这几乎是我今年以来,唯一看的电影。
如果你现在对人生并没有什么期待or活着很累,甚至给自己人生答卷是”我还活着“,那建议你一定要去看看。
这部电影神奇之处,在于把世界设定成四个空间:
A、现实世界
主角乔伊是一个很有天赋的黑人音乐教师,抱有音乐家的梦想,但只是名中学音乐教师。
有一天终于被著名的音乐家看中,可以同台演出。
但兴奋过头,一路小跑回家,掉入下水道中,挂掉了。
B、生之彼岸
跌入下水道醒来后,乔伊就在通往“生之彼岸”的传送带上。
一旦进入彼岸,灵魂就在这个世界永远消失。
乔伊恐惧往后跑“我的生命才刚刚开始,不能这么死掉”
C、生之来处
于是他跌到了生之来处。
这就是皮克斯动画暖心的地方,“彼岸让人多恐惧,生之来处就多暖心”。
这里每一个即用投胎的灵魂,都要接受训练。学会具有某种性格,也需要找到去这个世界的“火花”,也就是人生目标。
乔伊成为了灵魂22的导师,灵魂22已经「生之来处」住了几百年,始终无法找到“火花”。
可乔伊自己的灵魂,都并不完善,他又如何能教别人。
D、忘我之境
这是鉴于“生“&”死“之间的一个空间,是一个人为了一件事进入心流后的一个空间,
乔伊生前,就更多待在这个空间。为了音乐,他放弃了自己的一切——家人、朋友、对这个世界各种美好的体验。
电影中有句台词:忘我之境看似美好,但它和“迷失自我”,只有一念之差。
然后乔伊和22,偷偷跑回地球。
但无意中22进入了还在医院昏迷的乔伊的身体,乔伊却进入了一只猫的身体。
由于切换了不同视角,他们对生命有了一定距离的观察和审视:
一个执着于成交的基金经理?一个疯狂的街头艺术家?一个为人类贡献一生学识的教授?还是一个吃吃喝喝睡睡无聊至死的某某某?
他们的人生到底为什么活着?
而22也通过乔伊的身体,不断体悟到食物、阳光、风吹过树叶的美好。
他们终于明白了:
没有目标,其实也没有那么重要。
什么都要有意义的话,你会感到窒息的。
当乔伊和伟大音手同台演出后,当他从心爱的酒吧走出大门时。他说:
我“死而无憾”的事已经实现了。

他完成了此生最精彩的演出。可是生命并没有因此更加丰满,更有意义,更加闪耀。
或许,还是会陷入无尽的空虚。
所以,这里来了一段灵魂拷问:
“我注定无法闪耀地活着了,可我为什么还要活着?”
也许,这就是答案
而在《心灵奇旅》中,音乐家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一条小鱼游到老鱼身边
问它:“我要找到他们称之为海洋的东西。
老鱼说:“海洋?可是你现在就在海洋里啊。
小鱼说:“这儿?这是水。我想要的是海洋。
你一直在追求一个叫大海的东西,其实你一直就在海里。
或许,这就是人生的答案。

我想不是每次文章,故事都要告诉你,意义是什么,目标是什么,成败又是什么吧。
毛姆曾说:

“一个人能观察落叶、羞花,从细微处欣赏一切,生活就不能把他怎么样。”
心在这个世界走一遭,你为什么要活着?
我写了这么多,你知道答案么?
你觉得,更应该是什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