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性都会碰到这样的尴尬:
内裤总是湿的,出门在外不方便换,用上护垫又觉得捂得慌。私处不舒服,影响一天的心情。
尴尬之下,还会有隐隐担心:
内裤总是湿湿的,是不是得了妇科病?
知妹今天教你一些判断方法。
内裤湿首先要判断分泌物的来源:
一方面可能来自阴道分泌物,另外一方面可能来自尿液;要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来判定。
婴幼儿
内裤湿一般就是尿液;
青春期女性和未生育女性
内裤湿多来自于阴道分泌物,如果单纯内裤湿,不伴有其他的阴部不适,可能是性冲动或者是排卵期雌激素水平增高引起的分泌物增多,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伴随阴部瘙痒不适可能是阴道炎引起的分泌物增多;
生育过孩子的育龄期女性
还要排除是否是尿液造成的内裤湿,生过小孩后,盆底肌肉会松弛,稍一用力,控制不住尿就流出来了;
更年期女性
除了排除尿失禁,还要排除一些病理性的病变,宫颈、子宫的恶性病变会造成阴道流液,也会导致内裤湿。
很多时候,白带增多跟疾病没什么关系!如果符合下面几种情况,大可不必担心。
排卵期或月经前期
主要是与雌激素的分泌规律有关。

雌激素在排卵期达到一个高峰,那几天白带量会明显增多,一般呈透明蛋清样,外阴也常有湿润感。
这时,白带量虽然增多,但没有异味,也没有外阴瘙痒等不适感觉。
而快要来月经的那几天(生理期前),由于盆底器官组织充血,“下面”可能也常会觉得潮湿。
孕期
同样是受雌激素影响,女人怀孕期间,白带也相对较多。
性生活
啪啪时产生的黏腻液体,也是白带的一种。它主要是由外阴组成部分“前庭大腺”受刺激后分泌出来的,也是正常生理现象。
药物
服用激素类、抗生素类等药物,都可能导致白带增加,停药后就能恢复,所以不用太过担心。
生活小变化
水喝太少、连着几天吃得太辛辣、海鲜吃太多等小改变,也可能影响白带的分泌量和颜色等性状。这种情况一般在你调整几天后,就会恢复正常。
针对上面几种情况,每天清水清洗外阴,更换棉质内裤,保持干爽即可。
妇科炎症——“泌”出来的湿
几乎所有炎症都会导致腺体分泌物增多,其中,女性生殖系统炎症表现最明显,如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
如果你的白带出现下列不适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
  • 异常增多
  • 伴有腥臭味
  • 或呈现豆腐渣样
  • 或伴有瘙痒、红肿、疼痛等
盆底肌松弛——“漏”出来的湿
这是很多产后女性都会遇到的糟心事,不管是打喷嚏、打羽毛球,还是简单的蹦跳,都可以出现漏尿
主要原因就是生孩子容易导致盆底肌松弛。
好在我们有个简单易操作的锻炼“秘法”:“凯格尔运动”。
它被公认为可以增加盆底肌组织的弹性和韧性,孕期进行有预防作用,产后进行也可以明显降低尿失禁的发生率、改善性生活满意度等。
但如果漏尿特别严重,还是要及时看医生了。
尿路感染——“急”出来的湿
尿频、尿急、尿痛,堪称“社交癌”级的尴尬。
中国女性每年尿路感染的发病率近10%,比男性更为常见,妊娠期、绝经后尤为高发。
一旦被它缠上,满世界找厕所的尿急、尿频,极容易导致内裤湿漉漉。如果已经影响到自己的生活了,就赶紧去医院接受抗感染治疗吧!
如果是膀胱过度活动症引起的尿急、尿频,也要去泌尿外科积极寻求治疗。
除了上面3种情况,一些宫颈、子宫和输卵管病变,也可能导致分泌物增多,比如宫颈息肉、宫颈肌瘤、子宫肌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输卵管癌等。
后记
当你觉得自己的白带突然多了起来,先别自己吓自己。不妨先排除排卵期、生活习惯变化、啪啪啪等正常情况。如果仍找不到原因,建议去正规医院的妇科查查病因,规范治疗。
关于白带有任何想了解的,知妹在评论区等你来问。
审稿专家
高芹 | 山东省立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内容制作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