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景芳时空·跨界宇宙
这是一系列“了解职业人生”的直播。
很多人都有成长的困扰:少年不知道学习的意义是什么,年轻人不知道选择哪个行业,中年人面临压力和转型的困惑。很多时候,我们生活中有困扰,缺乏意义感,缺少方向感,有目标却不知如何踏出第一步,如果我们能让视野扩大一些,看到各行各业有意思的人生故事,也许我们的想法会变得很不一样。
2022年,童行书院创始人、“雨果奖”获得者郝景芳计划邀请100位以上各行业专业人士,与各行各业有趣的灵魂聊一聊,对谈人生成长、职业发展,介绍各行各业工作现状、畅想未来。
能确信他们每一个人都有有趣的灵魂和丰富的人生经历。与心灵有深度的人沟通,是让郝景芳获益匪浅的学习方式,因此也很希望将这些温度和智慧,带给更多人。希望给少年打开眼界,拓展职业认知;给成年人带来启发,促进终身学习。 
本期郝景芳带大家来到 “走出人类世”未来科学艺术展,与著名当代艺术批评家、独立策展人顾振清一起带大家看展。
地点: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 Lab展厅
能量场:宇宙的本质是什么形态
郝景芳:全国各地的观众,现在都进到直播间,我们一起看下这个金光灿烂的作品,顾老师可以说一下作品本身是怎么构思出来的,表达的是什么吗?
顾振清:这个作品叫能量场,是艺术家陈文令和著名的科学家马大为合作作品。陈文令去上海参加过马大为的化学实验室,被马大为所探索的那种峰值式的一种模型所震撼,陈文令认为现在是一个打破人类中心主义的时代,我们不要以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我们要思考是不是万物是人的尺度。
我们用生物圈中心主义来替代人类中心主义的话,才能让人类和平的跟整个地球跟其他生物去相处,所以他研究这样一个能量场,也就是说除了我们看到的物质形态以外,还有好多东西实际上是看不到的,比如说能量信息等等。
《能量场》 艺术家陈文令x科学家马大为
在量子态或者峰值式那种微观世界里,实际上有好多的特性是不确定的。你要么看到是波,要么是粒子,要么是玻璃,要确信看到什么,要么你能够测准它的速度,要么测定它的位置,你不可能两个东西都测得准,所以在这样的一个世界中,我觉得最重要的是陈文令的作品它能产生什么?
它诠释了一个像基本粒子的结构,这个结构是有力的,有万有引力、弱作用力、强作用力等,但是它里面的那些物质存在像一朵云一样,像缠绕一种量子云,然后我们看到整个的标的,这个对象其实不一定能看得清的,为什么?
艺术家陈文令(图源:百度百科)
因为后面有强光来干预你,所以当我们去观测一种微观世界的时候,由于人的干预,我们刚看到对象的那种波段的频率和对象运动的频率是不是一致,也会导致我们测不准观看的结果,所以艺术家用能量场来表达人类的知识实际上是有一个局限的,我们的理性也是有限的。我们就像哥氏定理一样,一个封闭系统中,人类不可能永远让所有的要素完成自洽。
所以如果认识到人类的知识系统、形式系统也有限的话,我们才要尽可能去突破这种系统,跳到三界外去了解更大的一个未知的世界。
科学家马大为(图源:百度百科)
郝景芳:今天跟我一起看展的有很多是孩子,有小学生、中学生,所以我来给顾老师做一下翻译,其实像这样的一个非常震撼的艺术作品,你看我如果站到他身边,我跟他比起来是很狭小的。
这个作品从艺术风格来看,是很当代的艺术雕塑,但是当你去了解它的内涵时,会发现它表现的是这些基础物理里面的能量物质辐射,就是我们所说的一些最基本的宇宙构成。
他呈现出来可能的样子,艺术家进行了想象,而且这个想象非常有科学性,因为我们知道一些物质,你其实是看不清它的面貌的,你想把它的形状位置测准了,它的整个的这种动态,你就测不准了;你希望能把它的这种动态,包括频率测准了,它的形态位置你又测不准了,所以其实真正的宇宙的本质到了深处就是这样的,你可能看不出来说不清楚它是什么样的形状,它不断地变化,然后再发出光芒,而这样的最基本的构成其实就是万事万物的基础,是你我这样人体的基础,也是整个宇宙万物的基础。
顾振清:他心中在跳动,所以这个字屏幕在跳动,为什么?因为我们在科学的道路上还需要艺术的加持,为什么说郝老师所写的科幻小说如此重要?
因为当面对一个始终无法确定的世界时,我们就需要艺术家的想象,在科学无法突破那些限制继续往前走时,这就需要我们的感知力,需要想象力,我们用这种想象力和感知力把那些不确定的东西显现出来。
实验室
如果说外星文明攻击地球?
郝景芳:这个银光闪闪的,但是它所有的事物都非常的真实,这是什么构思的艺术作品。
《X. phy V→ x.o ħw=e E v=0 UN W. 实验室》艺术家王度 x 科学家薛其坤
顾振清 :这个作品叫实验室,是艺术家王度去参观国内著名的院士、粒子物理科学家薛其坤的实验室时,被惊诧到了后的一个想象。
为什么?他认为现在的艺术家不再是艺术家,有些大科学家像薛其坤也是艺术家,因为他们做的实验已经超出了人类认知的一个边界,所以他想复制一下薛其坤的实验室,但是感觉无法复制。
他就用了一种金属质感的方式来重新塑造一个实验室和日常生活的中间地带,而且我们所看到的东西跟郝景芳科幻的一个景观很接近,艺术家所想象的是什么?
《X. phy V→ x.o ħw=e E v=0 UN W. 实验室》艺术家王度 x 科学家薛其坤
100年以后,如果说外星文明攻击地球,他有可能把地球的万物都变成了一种金属、一个矿场。我们所看到的各种各样的万物,比如说桌子、三轮车、锅炉,那些设备都变成了金属质感的这样的一种承载物,而这种承载物很可能被一种更高的文明和生命变成了一个矿场,这很有可能是一种物质的转换,所以如果人类不努力去做科学实验的创新和突破的话,我们居住在以往的知识范畴的话,很可能遇到更高的文明的冲击时,我们会不知所措,会遇到一个更大的危机。
艺术家王度(图源:百度百科)
郝景芳:这个作品本身让我想到在一集《奥特曼》里,他们弄出一个新的科学叫做宇宙考古学,什么叫宇宙考古学呢?在宇宙各种各样的太空文明里,通过考古遗迹去了解上古文明。某一天,假如说外星人到了地球上,突然把地球整个的现实世界都进行了金属化,这个有点像是庞贝古城。
在一瞬间一切都给压在了古城,压在了火山灰底下,在那种情况下一切都被冻结了,然后所有的事物都可能不存在了,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够把当时的文明痕迹留下来。
科学家薛其坤(图源:百度百科)
这个作品其实想象的是突然被金属化以后的实验室,可能会留下一切人类文明的痕迹,我们可以想象千万年以后,也许看到的文明痕迹就是这样子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人类文明到底能够在这种宇宙考古学里面留下什么?
在外星文明眼里,我们是一个怎样的文明,在一千年以后的人类眼里,我们能留下什么?其实这个作品就是表达了这样一种想象。 
薛定谔的魔盒
为什么那只猫如此出名?
郝景芳:这个作品叫薛定谔的魔盒,是一个互动作品,可以让每个人都坐进去,为什么要让人坐到这样一个大黑盒子呢?
《薛定谔的魔盒》艺术家李晖x科学家潘建伟
可能很多人听说过量子力学,薛定谔的猫就是量子力学里面最出名的一个装置,一个思想实验,它甚至可能是整个人类科学史上最出名的一只猫。说的是量子力学有量子不确定性,讲的是微观物理,微观粒子,它其实会有一半的几率出现在这,一半几率出现在那,它有这种不确定性。
薛定谔设想出来,如果有一个盒子里有一个毒药的微观粒子,那么按照量子力学就会认为这个毒药有一半的可能是释放,一半可能没有释放,而且会认为人类的观测会影响这个毒药到底释放还是不释放。
《薛定谔的魔盒》艺术家李晖x科学家潘建伟
人类如果不观测这个毒药永远是处在50%一个可能性中,人类在观测那一瞬,这个毒药会释放或者不释放。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这个猫在盒子里也是处于50%是死了、50%是活着,这两者的叠加,然后只有在你打开盒子那一瞬间才知道他是死是活,所以就变成了一只不死不活的猫,半死半活的猫。
这样的一个薛定谔的猫的形态就表明了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艺术家他用了一个黑盒子
艺术家李晖(图源:百度百科
顾振清:这个艺术家的名字叫李晖,他跟中国著名的量子物理学家潘建伟,潘建伟发明了中国的“九章”量子计算机,给中国人带来了非常高的国际声誉。李晖跟潘建伟见面以后,他一直对波粒二象性对量子的不确定性有好奇,所以他们深度的讨论了薛定谔的猫这样的一个思想实验,那些放射性物质到底会不会衰变?
在同一个时间去判断的话,它有一半是可以衰变,一半是不可以衰变,所以薛定谔的猫在这个衰变过程当中,会不会被毒死?只有人去观测时才知道,猫到底是死是活。
科学家潘建伟(图源:百度百科
那么现在把它应用到这个魔盒,把它盖上,人类在魔盒里也进入了一个像薛定谔的猫的一个叠加态。最重要的是说刚才的志愿者(现场有志愿者参与互动)她的感知会不会剥离掉?她的视觉、嗅觉、听觉等都会被隔离,这叫感知剥离,但当感知被剥离后,你接触不到一个外在的世界,只能接触到你的心跳,你的血液的流动,甚至只能接触自己内在的世界。
用这个方式,让每个人都有可能一步步进入到一个冥想境界,进入到更高的维度,离开你习惯的日常生活体验。那么这个作品为什么令人惊讶,有的人有幽闭恐惧症,在里头可能尖叫,但是没用,我听不到。有的人在里面忍耐了很长时间后出来,我们告诉他:你在里面只有一分钟。他说我好像在里面待了一小时,实际上可能是感知被剥离后,它的时空就会出现偏差,那么这也是心灵的魔盒想告诉你的:你所认定的经验不一定是你的经验,我们还是要用科学的方式去做一个深度的研究,对我们的存在进行一个深度的反思。
郝景芳:这个作品我前两天曾体验过,在里面很舒服,当整个黑暗降临时,会有一种非常舒适安全且属于自己的空间的感受,这个作品其实就是一种艺术家的表达,把薛定鄂的猫,把量子力学这样一个很高深的科学概念呈现出来,并且做成一种互动装置,能够让所有的人去体验。
它其实是一个外界世界和黑盒子里面的世界,当隔离的时候,二者完全都不了解对面的状态,外界的世界无法判定黑盒子里发生了什么,黑盒子的世界也没办法跟外界发生沟通,把这种体验用这个装置呈现出来。
实际上量子力学它在内在最深刻的地方,就会有这种非常奇特的现象:不确定性的不确定性,它是内在的,不是我们的仪器精度不高,或者人类的认知太粗糙,才会不确定,它的本质世界的本质就有这样的不确定性,所以当我们把它关在一个黑盒子里面时,这个粒子到底是处在什么状态,它就是不确定的,猫处在什么状态也是。
我们所习惯的宏观世界,日常的世界,用牛顿的三大定理可以告诉你万有引力等都是确定的,但是到了微观世界,就量子力学的世界很多东西是不确定的,如果到了宇宙当中更宽的宇宙——宇观世界,那么又是不确定的,所以我们要用相对论,因为他的时空可能会发生扭曲和偏转,所以不要让生活经验蒙蔽了自己,我们是要保持一个好奇之心去探索未知的微观世界和一个更宏大的宇观世界
水曰  在北京说话,武汉东湖的水能听到?
顾振清:这个作品叫水曰,是艺术家费俊创作的一个互动装置,英文就是Top water:跟水说话。
《水曰》艺术家费俊
你说话,水就会给你一些波澜,一些涟漪。
这是武汉东湖的一个水塘里,我们有机械装置,在这里说话的时候,声音会被采集,然后用情绪几何的算法算出几何的样貌,所以输入的声音如果很平缓的话,它会很激动,说的很激动的话,它反倒会平缓。
互动和展示:“大家新年快乐”
《水曰》艺术家费俊
郝景芳 :大家能够看到,在水面上产生了很多的这些泡,凸起的这些波纹。
顾振清 :它是实时异地的,这个地方跟北京不是一个地方,它是在武汉的东湖。
郝景芳 :这是什么原理?其实我们展厅里的喇叭,它是实时传到武汉东湖的互联网。它是双向传输,我们展厅中的喇叭传到武汉东湖那边的一个感应器,那边用情绪算法算出这样的声音应该出来的是什么样的波纹,再连通到湖底下的一个装置,这个振动装置就能在湖面产生波纹。
互动和展示:“童行书院与你同行”
艺术家费俊(图源:腾讯网)
顾振清 :现在正好是2022年1月16号10:56:10的现场录像,看看会不会对童行书院发生一些感应,有一连串的小水波和后面的大水波纹出来了,那么艺术家为什么想要做这样的表达?
艺术家想要真正传递的是人应该和自然是更加联通的状态,其实人的声音,所作所为,自然能够感受到,自然也会有它的感受并回应。
中国古代的好多科学家和哲学家,其实是以百家争鸣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一些思想,那么其中有一种思想叫天人合一,实际上他们认为人和天地实际上是一体的,他们是会互相的感应,我们所看到的就是一种感应的方式。
郝景芳:这样的一个装置,其实有深意在里面,人不仅能够看到自己情绪,看到自己声音的情绪,而且能够看到整个自然的反应。
基因重组计划  
为什么人类有同样染色体,却有屠杀与被屠杀的不同命运
顾振清:这是艺术家杨千和科学家卢煜明合作的一个基因重组计划,我们看到的很多都是染色体基因和古希伯来文的一些字母,22个基因的图案和字母的图案形成了一个螺旋,他认为这是人类生命的一些密码,也是人类生命的一种数字形式。
《基因重构序列1号》艺术家杨千x科学家卢煜明
我们看到的这些图形有一种自相似性,不知道人类最早的文字是不是跟我们染色体的图像有一些内在的关系,所以艺术家在表达女娲和伏羲的这种螺旋,还有阴阳螺旋、太极螺旋时,用染色体的方式把它表达出来,我们所看到这些彩色染色体都是一些细菌所合成的荧光燃料,这些燃料在一些培养皿里头形成了现在的一个艺术的现场。
墙壁上,我们看到的一些人形的染色体表达的是奥斯维辛集中营当中犹太人走向一个毒气室的悲惨场景,然后用这个方式,艺术家想表达人类的最大敌人很可能是人类自己,如果我们对科学技术不进行一些人文的关怀和反思的话,科学也可能会变成脱缰的野马,医生也有可能变成一个杀人医生。
所以我们必须要对科学进行一些限制,必须要用人文和艺术的方式,让整个的科学变成一种平衡的协调的发展,这是艺术家所考虑的问题。
《基因重构序列1号》艺术家杨千x科学家卢煜明
郝景芳:
它是对人类的染色体做了几种延伸的联想和艺术的表达。

首先它用荧光的方式,把染色体放大后的样子呈现出来,其次它又和22个希伯来文字母去进行了对比
,除了性染色体以外,正好是22条染色体和22个希伯来文字母放在一起,一对照,它有一种奇妙的互相呼应的感觉,会让人感觉希伯来文字母也像是人类文化的一种基因。
墙上是23对染色体的造型,但是他把这个造型进行了一点艺术的表达,就让人感觉真的像是受难的民众走向屠杀场,这也是对人类的基因的一个艺术化的想象和拓展,让人从人类命运,从人类整体的角度去思考:为什么我们都是有着同样染色体的物种,却有着屠杀与被屠杀的不同的命运?
《基因重构序列1号》艺术家杨千x科学家卢煜明
这种情况真的就是当有这种跨学科的思考,有跨学科的互动、联通,其实给人带来的启迪是非常重要的,让我们觉得这些科学需要这些艺术家来进行创意和表达,很多时候艺术家也可以从这些科学研究上面获得更多灵感,这就是跨界带来的好处。
术家杨千(图源:百度百科
顾振清:人类一定要对这个世界有所敬畏,然后才能跟世界和平相处。
科学家卢煜明(图源:百度百科
名词解释
自洽:简单地说就是按照自身的逻辑推演的话,自己可以证明自己至少不是矛盾或者错误的,这就是简单的自洽性。
“薛定谔的猫”: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于1935年提出的有关猫生死叠加的著名思想实验,是把微观领域的量子行为扩展到宏观世界的推演。这里必须要认识量子行为的一个现象——观测。微观物质有不同的存在形式,即粒子和波。通常,微观物质以波的叠加混沌态存在;一旦观测后,它们立刻选择成为粒子。实验是这样的,在一个盒子里有一只猫,以及少量放射性物质。之后,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质将会衰变并释放出毒气杀死这只猫,同时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质不会衰变而猫将活下来
宇观:包括星团、星系、星系团、超星系团、总星系以及遍布于宇宙空间的射线和引力场所构成的物质系统。
自相似性:包含两种,一种是部分和整体严格的相似,另一种指的是统计上的相似。自相似性理论是地球科学理论与系统科学理论、非线性科学理论,尤其是与拓扑学、几何学理论的综合。
《腾格尔(长生天)》艺术家诺敏·博尔德(蒙古)x 科学家王皓毅
《黑洞:我心漩涡》(黑白)艺术家刘可x科学家王贻芳
《中枢神经药物-B2》艺术家范勃x科学家周其林
《GAN 到 GAN #1、#2、#3、#4、#5》艺术家、科学家高峰x艺术小组u2p050
《生命之河》艺术家杨千(技术支持 :赵东波、田渊、亓梦婕)
《银河Milky Way》艺术小组u2p050(法国)
《时间轴维度中的造物主:随机生成》艺术家薛雷x科学家冯小明
《时间轴维度中的造物主:亚当与夏娃》系列 艺术家薛雷x科学家冯小明
《折合的几何体 NO.3》艺术家刘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