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如若喜欢,勿忘订阅:
《混打不是瞎打》一文中有一个事实错误需要更正,然后做一些补充。不改变我对序贯接种选择Ad5-nCoV与ZF2001的质疑态度与原因,但在事实上的错误肯定要更正,一些地方根据读者的反馈也得进一步解释。
原文中说Ad5-nCoV与ZF2001都没有公布三期临床试验详细结果。这里我的原意是指这两个疫苗只公布过三期临床试验的几个数字,如通过新闻稿公布试验完成,有效性多少。

但Ad5-nCoV的三期临床试验结果于2021年12月发表在了《Lancet》【1】,我之前没有注意到,因此
原文在这一点上有误,需要更正

由于微信修改的字数限制,很难把意思改顺,微博上虽然改了,但这方面内容比较多,一篇文章也很难面面俱到。所以这里再补充一些内容。

1.为什么强调三期临床试验详细数据?
有读者说ZF2001的三期临床试验结果公布了,这里我想解释一点,公布的是通过新闻稿发表了几个有效性数字,这不能算详细数据。

详细的数据有两个层面,作为论文发表在同行评议文章上其实是一个比较低的层面,但也有很多重要信息。

以Ad5-nCoV的三期临床试验结果为例,通过《Lancet》的论文【1】,我们知道这个试验里的主要有效性终点,是对有症状的新冠感染防护作用,一剂Ad5-nCoV的有效性是57.3%
57.3%的数字是会在新闻稿里公布的。但看论文我们会得到更多信息——也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比如这个57.3%的有效性,是在多长的跟踪时间里得到的?论文里就说了,中位跟踪时间是45天。是
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的有效性

还有试验的具体时间,论文里提到2021年1月收集到足够病例。基于这个时间点,可推断有效性对应的是原始病毒株
还有试验里受试者的多样性,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有没有纳入?如果纳入了,在这些人里疫苗表现(包括有效性与安全性)如何?
从Ad5-nCoV的结果来看,60岁以上老年人在试验中的比例是8%,疫苗组839人,安慰剂组840人。有效性结果如下:

不难看出,如果看有症状的新冠,老年人的有效性不是很好,按接种后14天算起,有效性明显低于60岁以下的人。如果从接种后28天算,疫苗组7例,安慰剂组8例,更差,疫苗在这个年龄段的有效性以及有效性的可持续性都有疑问
然后看重症,会发现病例数比较少,置信区间很大,即便如此,老年人数据也比年轻人差些。有这些详细数据,我们会觉得这个疫苗在老年人中的有效性可能要进一步研究。
这是很重要的信息,但看新闻稿是看不到的

即便是发表的论文,也只能说是详细信息里比较低的一层。更高的一层是什么?就是原始数据要能拿出来,给监管机构做
独立分析

像FDA审核两个mRNA疫苗的时候,是不是只审核论文?当然不是,它要审核的材料都是几十万、上百万页的资料。这里面内容就更多了。它要确认药企下的结论能不能被核实,所用的分析方法合不合理等等。
我的看法是,像Ad5-nCoV这样把三期临床试验结果整理成文发表,应该是一个疫苗的最低标准——应不应放行,还要看具体结果、数据质量。但国内一些疫苗的数据标准好像成了公司有没有发新闻稿。这是非常不对的。

2.序贯应该要有足够的序贯数据
说序贯接种有好处,需要有充分数据
欧美加强针接种确实有序贯——原来接种腺病毒疫苗的,在增强针推荐时都以mRNA疫苗作为优先推荐。

可这是有原因的,两个腺病毒疫苗都有罕见但严重的不良反应——TTS这类血栓。相对而言mRNA疫苗的罕见不良反应——心肌炎更轻微,跟踪到的病例大都已确认康复无恙。而且mRNA疫苗在全球有大量的数据跟踪,自身安全性明确。这种情况下,
以mRNA作为增强针是更安全的选择

另一个原因是mRNA疫苗表现出来的免疫原性太好了。从美国NIH以及英国Cov-boost混打试验来看,腺病毒疫苗接种者增强针用mRNA,抗体提高可以达到几十倍,而继续用腺病毒则只有几倍。加上基础免疫用腺病毒疫苗的接种者本身抗体也比mRNA疫苗接种者低,免疫反应上的差距就非常大了,很可能对应有效性上的差异——在临床试验与现实世界跟踪,mRNA疫苗有效性也大多比腺病毒疫苗更高。
更好的安全性,很可能更好的有效性
,加在一起,才让mRNA疫苗成为这些国家做序贯接种的选择。这是有数据支持的。

相对而言,Ad5-nCoV与ZF2001的序贯支持是什么?在之前的分析中(
链接
)可以看到,两个疫苗混打灭活疫苗的数据都是基于少数人。像Ad5-nCoV多一点,也不过100人的混打数据量,还不包括老年人。ZF2001的一些文章更是只有10来个人。

这么少的人数,能不能提供充足的混打安全性数据?里面的免疫学结果能不能有代表性?换句话说,在这样的试验里看到抗体多一点,能不能类推到普遍的人群?

特别是老年人的数据缺失。加强针的目的是什么,谁最需要加强?按免疫保护程度来说,所有接种灭活疫苗的人都有加强需要。但是从新冠的威胁程度来说,最需要的是老年人以及有基础疾病的人
Ad5-nCoV自身在老年人数据里就不是很好,混打也没有提供老年人数据,怎么就能说序贯用它会更好?在这点上ZF2001数据一样少,所以问题也是一样的。

而且从公布的免疫学数据来看,这两个序贯出来的抗体增加程度,我们敢说能带来实质的有效性区别吗?现在要应对的是Omicron这样免疫逃逸严重的突变株,以后的突变株可能更难对付。这两个在少数人里序贯,比免疫原性很低的灭活疫苗只高几倍抗体,
能说有效性更好吗?
3.加强针标准要比基础免疫更严
有人说Ad5-nCoV和ZF2001接种人数不少,所以问题不大。对此,我的看法是,
加强针接种的疫苗标准与基础免疫不同,应该更严格

基础免疫我们面对的是什么人群?是对新冠没有任何免疫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没有基本防护的人。加强针不一样,它是对已经做了基础免疫的人,对新冠有一定防护力的人。

一个疫苗的使用要考虑收益与风险。在基础免疫时,考虑的是对新冠没有免疫基础的人,万一感染,他(她)重症、死亡的风险是多大,如果打了第一针疫苗,会降到什么程度,对比疫苗潜在的不良反应,是怎么样的。到了增强针,这个人已经有一定防护了,他(她)的重症死亡风险就改变了,所以
风险收益也要更新

加强针在有效性、安全性上的标准应该更高。ZF2001与Ad5-nCoV混打的数据已公开的都比较少。ZF2001自身数据都少,很有问题。Ad5-nCoV作为腺病毒疫苗,从国外同平台疫苗的情况来看,更是需要关注安全性。
阿斯利康与强生疫苗
两个完全不同的腺病毒载体,都有TTS这个不良反应
,而且发生几率差异不大,30-50岁女性最高在10万次接种1例,死亡率在20%左右。这是非常需要关注的。

有读者说Ad5-nCoV的腺病毒和人家不一样,还有说药企方面解释过为什么不同。那人家强生和阿斯利康的腺病毒也不一样,强生也解释过不同——还是到《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解释的不同【2】。

对于TTS这样罕见的不良反应,必须有完善的药物安全跟踪系统,加上特别关注才能收集到可靠数据。所以看到的基本都是欧美的跟踪数据。阿斯利康疫苗全球施打很多,但我们很少听到拉美非洲有数据。
没有消息不意味着不存在

而且韩国、台湾地区都报道过腺病毒疫苗接种后的TTS,所以不能认为东亚人群或华人特殊。在没有完善的跟踪数据证实Ad5-nCoV确实是腺病毒载体中骨质清奇的另类前,必须考虑它会不会有同平台目前看来是普遍存在的安全性问题
如果把TTS这样的潜在问题考虑进来,它符合中国这个疫情控制非常好的国家里,增强针该有的收益风险平衡吗?

4.中国需要好的贯序接种
我仍然维持《混打不是瞎打》一文中的观点:
中国需要通过贯序接种提高国人的免疫防护水平,但现在确立的贯序方案是有问题的
。数据并不支持目前的施打方案会提高免疫防护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安全性数据也有严重缺失。

而增强针不是这次打的不好过两天可以重打的。贯序接种的方案要考虑到这是针对今后好几个月甚至一年的防疫。灭活疫苗的基础免疫较弱,突变株免疫逃逸又可能会愈演愈烈,这种情势下更需严格把关选择。
这里就需要独立的监管机构能够有担当,以科学合理的标准去甄选疫苗。我在两篇文章里都回避提及贯序疫苗的企业。因为我认为,什么样的疫苗适合或不适合做贯序,应该是根据这个疫苗本身的数据,而不是“娘家”的身份。
企业有自己的利益冲突,甚至坚持认为自己的疫苗无论如何最合适也是可以的——毕竟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是好的。但是,监管需要独立,要实事求是,一碗水端平。

文献:
  1.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1)02753-7/fulltext
  2.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c2106075
如若喜欢,勿忘订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