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自由职业之前,我在6家公司都待过或长或短的一段时间。
因为是互联网行业,所以加班几乎是每家公司的日常标配。
每份工作我几乎都干不长,不快乐,没有意义感,没有成就感。
直到后来我终于发现不是公司岗位的问题,而是工作伦理制度的问题。
加班、内卷、996、007,是一个系统问题。
面对一个高速运转,把所有人的青春、活力、可能性都榨干的工作制度,我当时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逃离。
所以后来我选择了自由职业,收入比以前少了很多,但获得了比工作时更多的自由、快乐和满足感。
这里我不谈什么大道理,仅仅是从一个打工人的角度来分享一些我对于工作的看法。

01.大部分工作是把人当工具来用的

大部分工作其实是“耗时间”的。它不需要你多有创意、想法,只需要你在自己的岗位上耗上个10多个小时。
KPI、打卡、周报......都是便于公司高效管理员工的工具,而要高效管理员工,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把重要的工作拆分成一条条流水生产线、一个个固定动作。
所以我们的工作其实跟流水生产线的工人没有太大的区别,就是在一个固定的岗位上做有限的几个动作。
所以在现代的企业里,不可替代的员工几乎是不存在的。
这个员工走了,会快速招来下一个人接替。
而公司要赚更多钱,就会想尽各种方法,要么让一个人在岗位上停留更多的时间,要么把两三个人的工作变成一个人的工作,这样剩余劳动价值都统归公司所有。
所以我们在工作中的不快乐,追根究底是来源于作为“工具”的不适感。
为了谋生,我们被迫放弃作为人的自由、梦想、创造性和活力,要把自己当做没有生命的锤子、螺丝钉来用,价值感、意义感的缺失也就成为了必然。

02.工具人的时间被延长,作为人的时间被压缩

原本下了班,我们可以恢复作为人的自由,在这段自由的时间里,我们可以拿起梦想,可以虚度光阴,这样生活也不算太糟糕。
后来随着互联网和通讯工具的发展,手机变成了“监工”,老板可以随时对地远程遥控员工,这就导致了上班和下班没有了明确的区隔和边界——下班不再是下班,而是换个地方工作。
结果,成为人的时间不断被工作压缩侵占,而作为工具人的时间被无休止延长。
所以熬夜越来越普遍,我们只能靠挤占睡眠时间来争取更多作为人的时间。

03.面对加班,你有摆烂的自由

大多数工作,上班的8个小时就可以完成。
但因为要陪着领导、同事加班,一些人不得不主动降低效率——“磨洋工”、“摸鱼”来塞满更长的工作时间。
很多加班也不是必要的。
譬如B站的内容审核必须24小时都在线,理由是内容创作者更新内容的时间是不固定的。
但“慢下来”,也不会造成什么损失,顶多内容创作者需要等待审核通过的时间长一点。
我做了自由职业之后,和媒介公司的人对接,有个女生一到周末和下班时间就消失了。
后来她解释说,自己平时下班就把工作手机留在公司了。
一开始我有些不悦,但后来也觉得,周末和下班不回复也没什么问题,大不了我在工作时间里给她发消息,或者推迟两天再改文案。
我想说的是,面对客户、老板、同事的加班要求,你是有选择的,你同样拥有摆烂的自由。
你可以选择不回复,也可以把工作推迟到第二天上班时间来做。
当然,这也意味着,你需要坚定地捍卫自己的非工作时间。
这可能会引起一些后果——老板客户的不满,被贴上“不敬业”、“不靠谱”的标签。
如果你可以承受,那不回复、推迟回复是完全没问题的。
我以前上班也是这样,我的同事和老板都有相似的感受,那就是下班后是找不到Juno的。
但与此同时,我也发现了这么做了之后,他们也会尽量避免在非工作时间打扰我。
我们也不必因为“不敬业”而感到愧疚,我认为敬业不是时时刻刻都要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而是在工作时间内我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在非工作时间内,我把生活放在第一位。

04.年轻人用脚投票的时代到来了

曾经,我们以为努力工作的终点是出人头地、财务自由。

后来发现,努力工作的终点是猝死和被优化。
我隐隐约约感觉到,现在正处在一个临界点,像一根绷紧了的橡皮筋快要断裂的前一秒。
年轻人对于工作、加班的倦怠感已经到了一个极值,年轻员工猝死的新闻反复出现,每一次出现都会引起人们对“加班文化”的重新审视和抨击。
一个年轻人也许只能被时代的浪潮裹挟着走,但是一群年轻人可以改变历史。
当年轻人面对惊人的房价开始摆烂的时候,结婚率生育率骤跌。
当年轻人面对加班文化开始摆烂的时候,又会发生什么呢?
“躺平”不正是年轻人面对加班文化吹响的号角吗?
如今,我们站在一个岔路口,我们可以向左走,继续内卷打鸡血等待35岁被优化,我们也可以向右走,去摸索一条不需要牺牲生活、幸福和健康的道路。
-END-
小红书@朱诺

视频号@朱诺

B站@朱诺的书房
往期精彩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