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小牛电动发布了2021年的骑行报告:全球230万牛油,累计骑行里程超过3,744,392,657km。如此庞大的数据,说明了在NIU2.0时代,小牛电动已实现向城市出行第一品牌的跃进。
成立于2014年9月,小牛电动依靠“智能两轮电动车”的概念占得了一定市场先机,并于2018年底在纳斯达克上市。小牛电动把握住了行业发展的高速发展期,以颠覆式创新的商业模式实现弯道超车,成为电动出行领域后起之秀并向全球领先的城市出行品牌迈进。
本期GGV OMEGA课外班的主题是“品牌打造与客户决策历程”,我们有幸邀请到GGV OMEGA学员——小牛电动创始人胡依林。他将通过他的创业故事,为我们分享他在创业过程中是如何成功打造品牌的。
打造品牌到底需要做对哪些环节?
在建立品牌的过程中又会面临哪些困境?
七年时间,小牛电动是如何开创电动车新世代的?
答案,就在以下他的自述分享中。
创业7年,
小牛电动开创电动车新世代。
小牛电动成立于2014年,于2015年6月发布了第一款产品——小牛电动N系列,2016年进入欧洲。2018年8月,小牛电动在纳斯达克上市,同年M系列和N系列拿到了全球七项设计大奖,用户骑行里程突破10亿公里。2019年至2021年,我们基本上都在不断扩充产品线,希望能够服务更多用户和不同使用场景。我们的愿景是:在未来5-8年里,成为全球最受用户尊重的个人出行品牌。因为我们更注重在用户的个人出行,而不是家庭产品。
为何选择电动车赛道?
虽然现在交通便利了,但是出行依旧是现代人生活中的困扰点,以至于出门吃饭,首先考虑的不是菜是否好吃,而是方便与否。对于个人而言,综合考虑日常出行,电动车无疑是最方便的。
早在2014年,中国两轮电动车市场保有量已经超过一亿八千万台,且每年约有三千万台的增量,市场很是可观。然而当时这个行业里并没有比较好的产品存在,在卖的三到四款产品中,多数却是山寨。对比智能穿戴设备、消费电子等行业的高速发展,电动车行业却常年缺乏更新换代,这让我们看见了切入的方向,想要为这个行业带来更新换代的改变。另外,也有我个人的原因。当年我在Frog上班时,通勤很不方便。那时我住所离公司有两三公里,骑摩托比较消耗车,发动车还未热就已到达公司,基本上摩托车寿命仅有半年。此外,淮海路上打车不好打,每天早上无可避免地进入抢车状态。公共交通方面,公交车很难挤,等三到四辆都未必能够挤上车。骑单车又会流汗,影响后续工作状态。所以,基本没有一样交通工具可以满足我的通勤需求。不只是我,在城市中工作的很多人都会面临这样的境况,上班基本在10公里以内,难以靠汽车解决。
2010年,我给自己造了一台车,当时还是很早期,我还没真正关注这个行业,所以仅仅做了十多辆。可能因为我是设计师出身,觉得没办法大批量生产,所以就把设计方案卖给了一个台州老板(台州是中国最大的电动车生产基地及模具基地之一)。等我2013年重新关注这个行业时,那版设计的成品已经卖了200万台。
那时所有科技都集中在电动汽车、消费电子等,华为、小米、三星等已经将消费电子地简约产品风格,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反观两轮电动车这样产品,还依旧停留在很传统的阶段。其实当时系统性去看这个产品形态时,会发现制作并不难,难的是人们在两轮电动车上的观点很传统,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切入点去打通消费者的心智。
毕竟,小牛电动出现以前,人们对电动车的客群印象还停留在家里阿姨、妈妈或中低收入群体,使用场景印象还停留在买菜、送快递、送外卖等。我很难想象,一个已经在世界上存在了百年的产品形态,为什么在中国市场上没有办法做出自己的产品和品牌?所以,对我来说,比起造出属于我们的电动车,更难的是如何让消费者们愿意尝试我们的产品。
小牛电动如何抓住了用户的痛点?
我将接触过咨询公司的人都比较了解的公式,进行了修改: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从0到1的产品,是你在日常生活中根据个人需求,根据自己对产品形态和行业的理解,先有了INSIDE通过对目标群体和行业的调研,去找到适合的方式,再把这个产品做出来,最后再DELIVER。
所以,我们一开始去做这个产品的时候就在思考,为什么一个在世界上已经存在了近百年的产品,在中国会被消费者认为是一个中低收入人群才会去碰的产品?
为此,我们秉持着“一个全新产品前期需要找到用户的核心痛点”的原则,在这个市场中开始深挖。比较幸运的是,我们的确在这个市场里发现了用户没被满足的需求。
1.充电问题
这是排名第一的需求。在小牛电动电动产品出现以前,市面上所有电动车都用的是铅酸电池。它的缺点是非常重,大概在27-35公斤之间 ,无法满足用户取出电池充电的需求。许多城市用户、住公寓的用户,也是因此选择不敢买电动车。
2.防盗问题
电动车的丢失问题,一度成为公安部的一个重要课题。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你是一个经常使用两轮电动车的用户,三年之内没有丢两台车的话,要么因为骑得太少,要么因为车太破。
3.安全性问题
自1999年开始,全国大部分城市开始全面禁摩。但由于用户的需求仍然存在,所以大家才看见中国两轮电动车在全球范围来看到的状态:在自行车的体系上加了电池、加了电机,加了刹车。
一座城市就像一个人体,所有汽车、地铁、公共交通巴士,都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大动脉,它们能够让我们所有重要区块流动起来。通过全球去看,个人出行占所有城市出行的40%左右,承担着一个城市最大的运行。所有个人出行,不管是自行车,还是在中国占主要的两轮电动车,它起到的都是毛细血管的作用。只有它们开启比较好的运转,才能给城市带来更好更快速的发展。
想要让用户愿意尝试你的产品,就要去发现痛点,发现了痛点,就要去解决问题,这其中必然充满了挑战。创新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太难。当没有办法对产品进行大的迭代升级时,只能把它揉碎了、拆散了去做。我们第一款车有将近四千个设计稿,当时我们试着把车上每一个部件全部拆开,把每一个部件当成单独的产品去设计开发,通过每一个部件的设计、材料、结构的提升,最后可能就能做出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产品,但同时可能也就提升5%。所以,这是之前行业内不愿意做的事,费力不讨好。但我们知道,当你想要去占领消费者心智的时候,就是需要在每一个细节上去打动消费者,而消费者是愿意为这些细节上的打动买单的。
以小牛电动为例,我们第一台车大概开了200套模具,最终在2015年发布了第一款产品N1。当时是6月1日,网上各大媒体在北京做了一个近千人的发布会。别人的产品都是2000元出头,而我们的产品价位在4000-5000元,所有的媒体人、行业人等都觉得我们的产品卖不出去。事实上,当时只有不到50人见过我们的真车,其他人都是通过视频和照片了解,但是我们在京东做了15天的众筹,做到了7200万的众筹金额,顺利拿到了中国第一的众筹金额,全球当时排第四。为何用户愿意花全款预定我们的产品?因为我们真正解决了用户最为刚需的问题,这是打动他们的根本点。所以,当你做出一个产品,能够达到用户的使用标准和使用场景时,他们是愿意花钱的。
小牛电动走过的品牌打造之路
在我们以前的认知里,要和一个品牌合作是需要花很多钱的。但事实上,当你去做了一个所有人都没有看到过的新形态,或者新状态的产品时,你会发现做品牌推广是很简单的,你坐在那里,就有很多人愿意过来尝试跟你合作。当你的产品足够惊艳,他们就会愿意花钱去做这些事情,因为他们希望通过这些人事物,去带动他们的消费者,给他们的消费者更多期待。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当时奥迪Q7在国内发布时,我一个设计师能够为Q7代言。
另外,很多人也无法理解,为什么卖电动车要去零下四十多度的海拉尔拍宣传片。但是从做产品、做品牌的角度来看,需要的就是超出消费者的认知。超出消费者认知需要把握好度,不能离消费者的生活太远,也不能刚好契合消费者的需求。对于消费者而言,如果是他们很容易购买的产品,是无法让他们对产品产生情感连接的。我们要让消费者购买了我们的产品后,得到的不仅仅是使用这件产品的状态,更能够通过这件产品表达自己的态度。
小牛电动遇到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我们做产品,有一个“120%”准则,因为我们一半基因很互联网、品牌化、科技化,另一半又是传统的制造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小的挑战。
1.设计和制作的差距
做硬件产品最大的挑战,就是设计和制作中间的差距。因为我们没有办法找到好的代工企业来为我们做产品,所以我们在常州开设了一个厂。做硬件产品,设计和制作中间至少差了三级到四级,而每一级差不多有5%的损耗。也就是说,如果初期目标是80分,做出来之后基本不超过45分,所以只有最初开发时就把产品整体要求提高,最终才有可能做出一个75分到80分的不错产品。以小牛电动N1为例,这台车设计时速是120,现在市售版本是45。之所以这样调整,是为了保障这个产品足够安全。当年在传统行业里,断车架这个问题习以为常,而这件事情在高端产品上是不允许出现的。只有把我的余量放到足够大,才能保证这个产品在投放市场五年以后,不会造成大面积的召回。身为出行产品,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它再智能,如果把用户留在了路上,那么它给用户带来的体验就是负分。
我们在2016年发布了M系列,在2017年发布了U系列,那时很多用户都在吐槽,觉得小牛电动产品越做越小,越来越没有个性。但事实上,我们的初衷从来就是解决用户需求,而不是只是做一个特别的产品。这些年通过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产品的更迭,我们每一款产品都几乎做到了在这个行业中呈现完全不同的形态。截止到今年,小牛电动已经完成了全球产品类型的覆盖。有些产品没有在国内发售,因为我们从2016年开始,就向欧洲、美国出口我们的产品,品牌还是我们小牛电动的品牌。现在小牛电动有五个大类,电动摩托车、混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助力自行车以及电动滑板车系列。
2.科技挑战
对于小牛电动而言,将产品做好看只是基础,如何将产品实现出来才是难题。小牛电动依托国内整个传统制造业,包括消费电子、手机行业的发展,甚至汽车行业的发展,我们能够看到很多合适的方案。假如站在一个极客角度去堆科技,一辆车定价五六万,谁会去买?所以小牛电动更多是希望利用自己的整合能力,用最基础、最靠谱的方案,给用户提供最均衡的产品。
我们做第一台智能车时,还不知到底卖给谁,但我们当时加上了2G的连接以及GPS定位。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防盗。这恰恰就是用户很关注的点,在七八年后也成为了我们产品开发的一个很重要的点。秉持着120%原则,我把各种功能都加上了,无论能否用上。虽然当时它没能给用户带来那么好的体验感,但是随着软件不断升级,我们逐渐通过OTA等一些很细小的点打动了用户。我们发了200万台左右车,车上大概布置了三十多种不同的传感器,从而累积了100亿公里骑行的数据。这些数据就是我的卖点,没有足够大数据时,是没有办法找到最终用户的。
我们在车上做了一个智能车控模块,把能够付得起钱的芯片全部加进去,综合成本不高,然后在这里做了很多基础研发。我们没有用任何车规级的芯片,全是消费电子级的,这背后的逻辑很复杂。因为当我用到消费级芯片的时候,它的使用温度基本在0度到零上40度,但是一台车在室外放着,我的模块是放在车头靠近上部区域的,当环境温度达到35度时,中控内部温度直接接近80度。这是我们第一批车出去后大面积死机召回的问题,就是我们如何能够用相对便宜的芯片模块,去适用更多使用场景。对于产品形态的开发,我是很激进的人,但对产品的技术应用,我相对来说又是很保守的人。那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双倍备份。一个不够就装两个,两个不够就装三个,量起来以后,就可以和行业里面合作做出一个相对比较好的芯片,同时不需要双倍备份的状态。
我们要做的事情,是通过冰冷的科技,将其转变成带有温度的体验。在锂电上开发第一个产品时,我配了6公斤、8公斤、12公斤、14公斤的四个哑铃,然后小牛电动今天产品线下的锂电池只有三款,分别是我们试下来的6公斤、8公斤和12公斤。虽然一个纯粹科技宅男的想象是电池越大越好,空间越大越好,续航长,但我的需求是拿回家充电。以上三个规格就是我们试验出来的、用户能够接受的、把电池取出充电最合适的重量。我们根据不同出行使用场景,开发出不同系列产品:N系列12公斤,M系列8公斤,最小的U系列做到仅有6公斤。
当年我们还给所有的小牛电动产品做了一个APP,让用户能够看到产品的位置、电量等。我们通过这种方式,第一解决了用户本身对防盗的焦虑,第二解决了用户能够跟其他人分享的状态。我们根据拿到的数据,帮助用户解决最基本的问题。比如一个用户每周的使用习惯是周一到周五上班,大概只需要骑来回十公里,星期六、星期天要骑车去父母家,这样我们在周五晚上提前十个小时提醒他,你的车没有电了,不支持明天骑出去。这对用户来说是很贴心的事情,很多事情都通过这个APP解决了。我们SOC做到了能够帮你算出这个车实际能骑多少公里,传统产品用的是理论值,我们用的是实际值,而且留很大的空间。比如说这辆车只剩下15%的电量,就不允许骑快了,上限就是十公里。
3.大数据分析
我们后面慢慢进入到全球的租赁场景,从西班牙、德国、法国到意大利、美国。美国的几个主要城市,都有我们支持的出行状态。很多这些共享服务提供商跟这种车队,甚至海外服务商,之所以选择小牛电动的产品,就是因为我们有联网功能,可以看哪些车需要充电,以及还能骑行多少公里。目前,我们已经有全球110亿公里数据。根据时间段不同,每天骑行的人数大概在110万到150万左右。
当年我们没想清楚这些数据做什么用,如今当我们拥有足够大数据时,我们就能够分析这些数据,利用它们来指导我们的产品。我们之所以敢从第一款产品单颗电池的1.5度电,到如今提供0.6度电的单颗电池产品,是因为我们发现用户的焦虑和我们想象中的不一样。当年没有数据时,我们开发第一颗电池时就只能做得足够大,保证电芯的循环寿命大概是800到1000次,承保之后大概只有500到600次的使用循环寿命。
那时我们很焦虑,假设用户天天用,电池只能使用两年半,如果坏了怎么办?按照公式计算,用户是把电池全部用完了再充,算一个周期,大多数用户会在60%去充,大概60%用户会在45%-50%之间去充。这是对于电池最好的使用方式,而满充满放对于电池的损害是很高的。通过大数据,慢慢我就看到,针对不同城市,针对不同产品类别,用户需要的不是特别长的续航,而是我充一次电能够使用一周。当我有足够多的数据且不是静态数据,而是用户走向时,我能够清晰地看到用户的使用方式是什么,他是从什么区域走到什么区域,我们产品在哪些区域的占比是比较高的,哪些区域用户骑行比例是比较长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不同地区不同店投放不同的产品。
 小牛电动的品牌营销策略
1.用产品抓住消费者心智
产品是用来第一时间抓住消费者心智的。在微博营销最火的时候,我们选择了把营销预算花在补贴用户上,让用户觉得买我们的车是物超所值。我们最早抓住的的15%的用户,在所有人朋友圈子里面是先行者。我们在做定位的时候很简单,首先要抓住的就是这样的用户,抓10%到15%,每年三千万的总量去抓那三百万,再10%是三十万,而我们第一年的目标就是六七万。将这些用户筛选出来,让这些用户把车骑到路上就稳了。
2.坚持品牌调性的一致性
另外,我们一直坚持品牌调性的一致性,比如所有小牛电动产品品牌都是天使眼大灯,那个灯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活广告。虽然有很多山寨我们的产品,第一年我们卖了六万多台,全行业山寨款卖了七八十万台,但我们做到了良币驱逐劣币。因为山寨产品整体售价不会比我们低多少,而我们又把我们的补贴以及能够给用户提供的服务给到最足,这样就可以让每一位用户都成为我们的推广者,让每一台车都成为我们的广告。
3.以用户为核心
后来很多年里我们做产品做品牌的一个很重要的点,即“以用户为核心”。我们在CES发了两款车,其实我们最开始没有胆量也没有能力去做比较大的电动摩托车,因为上手去做一款小众产品是很难的。通过前面很多年的沉淀,我们才积累出核心用户,才真正能够把一个品牌拉到更高层级。当我有足够的支撑,有足够的供应链和供应商,以及本身在科技上的一些研发提供时,我才能够拿出让我最初的核心用户觉得更加好的产品。
4.品牌和产品相辅相成
品牌跟产品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对于一个2C消费品牌来说,你要通过最初的产品去占领消费者心智,然后通过对他们的服务去积累自己。不只是营业额,所有跟产品相关的东西,只有做到足够大的量之后,才能够形成正向循环,才敢去投入更多资源金钱去做可能不一定推向市场的产品,永远追求超出自己能力的那部分。
5.给用户荣誉感
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和奥迪合作之后,每一年都会找到一个跟我们的消费全体相对来说贴近、相对有共同调性的品牌去做联名或者合作。
2017年,我们和迈凯伦出了全球限量款,去年我们和日本万代(高达的品牌方)一起出了我们的限量款。这些限量款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贵,只比普通款贵几百块,而且是真限量。这一块我们卡得很死,因为我们并不需要通过限量款产品去赚钱,而是利用它们来给品牌加分。在我们的理解里,限量版带给用户的是荣誉感。只有对我们品牌有足够忠诚度的用户,才会愿意购买这样的产品。所以,这是我们对用户的回馈。
归根到底,想要做一个品牌产品,首先要做的就是把产品做好,然后就是要不断尝试超越用户的期待和心智,这样反过来,他们就会是你品牌最大的基石。“A NIU WAY FORWARD”,这句话一直是我们公司的slogan,我们希望不管是我们的品牌,还是我们的用户,以及所有关注梦想的人,都能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真正好的品牌是跟用户站在一起。

*文章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机构立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