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田田
SOLULU理想生活
#004|味觉天下
以前在大学的课堂上,老师说,西方文化有一个观点,视觉、听觉是审美感官,味觉、嗅觉、触觉是非审美感官;黑格尔甚至认为,味觉是距离审美最远的感官。而我们中国文化中的审美,有点儿恰恰相反的意思,特别重视味觉。经常听到评价某个文艺作品比较好时,用词是“有味道”;如果水平尚可,就说“有点儿味道”;如果是特别好的作品,会说“有回味”、“回味悠长”。
味觉的重要,甚至可以成为中国的各个地域特征。比如说“南甜北咸、东辣西酸”,这似乎是站在中原角度说的,东北人口味重,比较咸;山东人吃大葱、大蒜,比较辣;山西酷爱吃醋,比较酸;江南一带,菜普遍比较甜。就长江流域而言,长江上中游一带,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普遍喜欢吃辣,但逐渐减弱,到了江浙沪,就不喜欢吃辣了,改为偏甜了。有的人还提出了辣咸互相替代的理论,说盐少的地方,就喜欢吃辣;盐多的地方,比如海边,就不喜欢吃辣。虽然有点儿道理,但并不绝对,总有例外。
味觉是口腔内舌头的功能,通常是我们在饮食过程中体会到的。因为,味觉是评价食物的一个重要方面。说某某厨师水平高,某某菜比较好吃,就会说其做的菜“色香味”俱佳;当然,还可以有更多的评价维度,比如很早以前,观看央视的厨艺大赛,评价标准就是“色香味意形”五个方面,一个菜,不仅色香味要好,还要有好的意境、寓意,好的造型。刚才在网上一搜,发现又有人提出了六大标准,在“色香味意形”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养”字,意思就是要有“营养”,不得不说,十分有道理。
要想让菜的“色香味意形养”俱佳,除了原材料好的以外,还必须要依赖好的人工,即好的厨师。依旧拿中药做类比,同仁堂门口的对联就说得比较清楚:“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可见,人工与物力同等重要。提到“人工”,即厨师,可能首先会想到“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的故事。庖丁的神奇技艺——目无全牛,“全以神运”,“无厚入有间”,着实让人赞叹,而且又饱含人生哲理,大道至简,看来很多领域的道理都是相通的,比如“治大国如烹小鲜”。
庖丁技艺如此高超,但他却不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厨神。据说,中国的厨神有三位,一位是彭祖,上古五帝时代的人,擅长“雉羹”,即野鸡汤;一位是伊尹,商汤的贤相,厨师出身,“教民五味调和,创中华割烹之术,开后世饮食之河”;一位是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的御用厨师易牙,据说鲁菜、淮扬菜都与他有关,“打牙祭”一词也与他有关,不过易牙人品不好,是一个奸臣。三位食神的生活年代,最晚也是2600年前,足见中国悠久的饮食文化。德国大诗人歌德曾说:“当中国人已经拥有小说的时候,我们的祖先还在树林里生活呢!”我想,饮食方面也是如此。
中餐制作程序复杂、精细,吃起来美味,但是也有一点点缺点。
第一个缺点,就是过于依赖厨师,难以标准化,所以中式快餐较少。改革开放几十年,西式快餐麦当劳、肯德基独步天下好多年。当然,这种情况已经在改变了。最近几年,随着中央厨房、保鲜技术、冷链物流的发展,中式快餐也开始流行了起来,甚至还有炒菜机器人。有一个美食家,还特意品尝了炒菜机器人炒的菜,并与人炒的菜做对比。他评价,机器人炒的菜,与人炒的菜味道相差无几,只是缺少了一些“层次感”。所谓“层次感”,可能是菜品、调料的不均匀分布给人带来的“惊喜感”,机器人动作到位,炒得比较充分,菜品、调料分布均一,吃起来缺乏变化,自然也就没有“层次感”了。不过我相信,炒菜机器人也会有所改进的。
第二个缺点,有的时候过于精细化,对食材加工过度,丧失了重要营养。比如,我们习惯于吃精米、白面,谷物的麸皮都抛弃了,于是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就摄入少了,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些疾病。好在,我们已经开始纠正了,学习西方的饮食优点,吃全麦的面包、燕麦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澳洲产的燕麦片,含有大量的可溶性膳食纤维——Beta-葡聚糖,能够促进心脏健康、降血糖、肠道益生菌增长;口味方面,可能会差些,不如我们平日吃的米饭、馒头一样柔软。但也有有识之士,为打入中国市场,对燕麦片产品做了改良,使其口感更加好些,更符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
味道,美味之道。突然发现“味道”这个词含义很深刻。愿我们每一天都过得有滋有味!
▲ 每天吃点燕麦,美味又健康,点击上方链接了解更多内容
  - end -  
PS:本公众号版权归【金帆澳家】所有,
转载需注明出处。
共享澳家PLUS
扫码关注我们~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