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的纪录片最近出了第二季,它就是之前口碑特别好的《但是还有书籍》。
熟悉的片头,熟悉的主创团队,熟悉的后期特效动画,熟悉的旁白配音,以及不一样的感动。
 被98岁老人激励,真让人害羞啊!
新一季的第一集,主题是“我们的图书馆”,介绍了和图书馆有着深刻联结的三个人。
第一个人,是98岁的沈燮元老先生。
他是版本目录学的元老级人物,专门研究、整理古籍书。
退休前,他在南京图书馆供职,退休后至今,他依然每天坐着公交车去南图研究他的古籍书。
“我和图书馆,就像鱼和水的关系,所以,我一辈子不能脱离图书馆”。
他说,这辈子就做了两个工作:编目和采买书籍。因为在这个领域深耕了70年,沈老被人称为“古籍活字典”。只要给他一本古籍,他一眼就能辨认出年代、版本和真伪。
整理古籍书,是个特别浩大而艰辛的工作。
那些文字,在岁月更迭和时代变革,早已散落到了世界各地。而古籍整理人的工作,就是要把这些如掉落的珍珠一般的文字,再用“线”串起来,编纂成一本“书”,让它成为一条重新焕发光彩的“项链”,可以在想要阅读的读者手中熠熠生辉。
比如那本对古籍学子和爱好者们都非常非常重要的《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沈老当年就有参与编纂。
纪录片也通过对沈老的采访,还原了当时编纂工作的难度之大。那些藏在图书馆小抽屉里一盒又一盒的卡片,写满了古籍的书名、卷数、作者等等信息。
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整理就要完全仰仗于这些来自全国各地图书馆的小卡片。作为参与者之一的沈老,把这些小卡片一一看过再整理,一做就是几年。
这样的匠人精神,几乎让我想到了电影《编舟记》里的那些编辑们。
他们和沈老一样,以一种几乎和这个时代背道而驰的执着和认真,专注于在文字的大渡海中,编制一叶叶小船,普渡众人。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不能老是玩嘛,用时间做点事情”。
当我听到这句话是从一个将要百岁的老人口中说出来的时候,我一下子汗颜起来。
在这个年轻人和中年人都在争着要躺平的时代,却还有老前辈依然在路的远端默默耕犁。
看到沈老如此高龄,仍然每天在堆满书籍的办公桌前,从包里掏出一红一黑两只笔,打开一卷卷厚而陈旧的古籍,垂着头,旁若无人的认真工作的模样,我们又怎么忍心不再拼一下呢?
在片中,沈燮元老先生说:“别人让我活到100岁,我只告诉他五个字,过好每一天。”
于是,我拿出一张纸,写下这五个字,把它贴在了自己书桌的墙上。
你可能会觉得,古籍整理离我们太遥远了,但沈老身上所散发出的个人魅力,以及他对理想的全情投入,一定会感染并激励到每一个看到的人。
哎呀,活在图书馆里的扫地僧被我们找到了!
第一集介绍的第二个人,是国家图书馆的顾晓军。
要论他的本职工作,真的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作为图书管理员的他,每天要做的就是服务读者。读者会问各种各样细碎的问题,“某某本书在哪?”“厕所在哪?”
日常的图书整理也好像又孤独又无趣。
但顾晓军,又和别的图书管理员有些不同。
他本身就是书痴。用郝雨竹导演的话来讲,他“自己就是一座图书馆、一本百科全书。”
这是他的迷人之处。在图书馆工作的12年,他利用馆里的藏书,自学了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波斯语等10几种语言。
这些语言的学习,可不是我们所说的那种简单了解和略知一二,是直接能阅读原版书籍的那种程度。
是不是特别牛,简直让人肃然起敬?这样子的顾晓军,真的配得上“自律之王”这个称号。
他的工作台上,总是放着一个小本子,里面记录了他用各国语言摘抄的经典语句。除了服务读者,做好本职工作,他每一刻的“闲暇”都被很好的利用起来,不曾浪费过每一分每一秒。
郝雨竹导演在拍摄手记中写道:
“记得第一次跟他见面,天南地北一下子聊了八个小时,随意提到的任何一个话题他都能——展开讲讲。我是长那么大,第一次感受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博览群书。
为什么顾晓军阅读量会那么大?因为他几乎没有社交,也没有娶妻生子、升官发财的念头……全部的个人时间,都花在了看书上。”
他用书,为自己搭建了一座世外桃源,又在无形中用自己与书的故事,滋养着他人。
纪录片有一个片段,是一位读者来感谢顾晓军。
这位读者几年前在国图备考,每次休息的间隙,都能看到顾老师在认真地自学语言,读者说,是顾晓军这副认真的模样,给了他无形的鼓励和鞭策。
而他自己也觉得,努力提高自己精通内容的广度,对作为图书管理员的他来讲,也能更好地指导读者阅读。
我一下子被这种联结击中了。
正如顾晓军所说的那句谚语,“I’m alone but never lonely”,所道出的真谛。一座看似孤零零的小岛,也会有一盏灯塔发着光,为暗夜里独行的船儿投射出一些指引和回应。
图书馆也正是这样的存在。书并不是那里的主角,是来到那里的人们,才是重要的。
“它是藏书之地,更是连结人与人的场所。”
没有任何一个地方,会像图书馆这样,基于平等和分享的公共精神,能让任何人都可以在这里自由地获取思想、信息和知识。
“所有美好的东西,都是免费的,阳光空气和水。”
图书馆不也是吗?就像我自己,不论是在读大学期间还是现在,仍然把图书馆作为自己获取知识,让自己可以成为更优秀的人的重要场所。
我每次带潼潼去图书馆,都会感叹,那里真是拥有一个神奇的气场。不论在外面多么吵闹的小孩,一走进去就仿佛被静谧之洞吸入。
看着身边人都在默默伏案,认真学习,会特别自觉地也跟着放轻脚步,放低声音,或者挺直脊背,翻开一册书,专注地读下去。
说到人与人的联结,就想到了之前我与图书馆的一个小故事。
我曾经在图书馆借过一本书,读完之后,看到书的尾页加了一页便签纸,上面是某个曾经的读者的笔迹,写了自己曾在什么时间在哪里读完了这本书。于是,我也拿起那张纸,在那行字底下写下了我的阅读日期和地点。
几年之后,我因为查阅资料,又再次借阅了这本书。让我惊喜的是,书中竟然还保留着那张纸,只是我的笔迹下又多了几行其他读者的记录。
仿佛一个秘密接龙游戏,在不同的阅读者之间传递。
一本书,一座馆,将一些爱好相近之人联结在一起,一想到也有人因为相同的文字,而和自己产生类似的共鸣,就觉得冥冥之中有温暖的火光在闪耀。
就像纪录片第一集里那个在藏区草原开了一座图书馆的久美,他用这样的行为带给了藏区孩子许多微小的可能性,这也同样令人动容。
那些也许一辈子都只见过大草原、牛羊的孩子们,因为那些免费就可以读到的书籍,有了对藏区以外的世界更多的认识和想象。
看到那里有个女孩子,在久美以及阅读的鼓励下,坚持用藏语写作,最后考上了大学,为自己的翻译和写作梦而努力,真的特别感动。
感动于图书馆打破了知识的疆界,消弭了阶级的壁垒,让每个人都拥有学习的可能性。也感动于那些图书馆里的“维持者”们,是他们对书的执念,让更多人看到了书籍的力量。
阅读,那些共鸣时光隧道里的星星点点
借着新一季更新的机会,我又带潼潼重温了第一季。每一集都不超过30分钟,时长上非常适合孩子观看。
重新温习了第一季那些令人感动的情节和片段。
比如,在后浪工作的朱岳老师,近几年一直在努力地挖掘华语作家,努力让大家看到那些优秀的、不为人知的、有着巨大潜力的华语作家、内地新生代作家的作品。
即使,这些作品与畅销无缘,也许还透露着不成熟,但他依然想用这种理想主义的方式为华语文学做些什么。
当我看到片尾,他捧着那本几年前出版的奥尔加的书,因为幸运地“押中了”诺奖而可以疯狂加印,然后可以用它赚来的钱再去“贴补”那些华语纯文学的出版时,我真的又无耐又心酸地跟着他一起笑了。
比如,把藏书带到了车里的小夫妇,用一辆私家车,开了一家“流动书店”。
走遍了中国的许多地方,把自己心怡的好书,卖给不同城市、乡村里的人,或者并没有购买,只是随手翻一翻,读一会,和小夫妇两个人聊一聊书里的故事,都那么令人开心。
特别是那些,拿着锄头刚从地里干完活回来的女人们,在夫妇两人的小书摊,认真翻阅着,看着书里那些和自己的穿着、打扮、面容都那么相似的人的图片,仿佛在阅读着自己的故事,那一幕真的特别让人心动。
这样的感动,在第一季中太多太多。
有开了两代的二手书书店,父与女之间的传承,与旧书穿越时代的掌故。
有首次正式授权的《百年孤独》的译者范晔,对翻译文字的“锱铢必较”和“精益求精”。
有可爱的绘本创作者蔡皋奶奶,和她亲手栽培的小花园、以及她那些美丽的插画。
还有为了能将郑天挺的私家日记作为极为重要的西南联大史料出版而“三顾茅庐”、“弃而不舍”的中华书局的俞国林编辑……
而潼潼最感动的,当然是第一季讲“绘本”的第三集。因为那些书,那些关于书的人,都是潼潼最熟悉的。
特别是她曾经去过的三五锄,和见过的粲然的出现,更显得格外亲切和令人怀念。片中,展现了三五锄开展“图书馆奇妙夜”的活动现场。
在图书馆“露营”的孩子们,带着自己心爱的玩偶。第二天早上,他们会收到来自小玩偶写给自己的一封信和一本书,信里介绍了为什么给小主人选择这本绘本的原因。
那些信都是三五锄的工作人员用心准备的,绘本也是根据每个孩子自身的故事、性格特点,精心挑选的。
看着片中的场景,潼潼又想起了她去三五锄的快乐时光,跟我念叨着好想再去那里玩的愿望。
有了孩子之后,特别开心的一件事,就是把书籍介绍给了她。让这份对书籍的热爱,能得以延续和传承。
现在潼潼大了,偶尔也会在我看书的时候,凑过来读上一段,有时候,看的内容恰巧她也能一知半解(比如李娟的《冬牧场》),就会引发我俩一些特别有趣的讨论。
想着等她再大一些,我俩能彼此交换书单来,互相推荐,互相阅读,分享感想,真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
在最新更新的第二集里,讲的是三位漫画创作者。他们潜心创作,在画板前一座就是十几个小时,在创作的细节上的那股较真劲特别触动人心。
同样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我当然知道创作一个作品,要付出多少,也正是因为这种身份的转换,更能让我在阅读别人的作品时,又多了一份敬重和感激。
我想,每一个爱书之人,或者特别希望能分出一些时间来留给阅读的人,都会格外喜欢这部《但还是有书籍》。因为纪录片中,有自己的热爱之物,有自己似曾相识的动容,更有深深的共鸣。
我也特别喜欢毛姆对书的描写,他说“书籍是人类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也欢迎你,带着孩子,一起来到这座小小的避难所。
最后,附上与片名同名的一首诗:
-END-
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原创文章
【游记】日本、迪士尼、长隆、三亚、滑雪
【阅读】科学、英语、古诗、思维、语言 
【心理】分离焦虑、安全感、T2、慢热、专注 
【睡眠】抱睡、奶睡、夜醒、安抚、小睡短 
【情绪】戒吼、管教、抑郁、听话、 情商
【养育】牙齿、性教育、厌奶、如厕、喂养 
【游戏】玩具、绘画、早教、儿歌、陪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