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个别企业初步展开了与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战略性产业的融合,其余大多数均未建立起与这些产业的协同发展机制,商业航天的发展何时深度渗透于正在开启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进程中?成为当务之急。
中国商业航天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建议(上)
文 | 杨艳,袁鸿翼
中国商业航天发展的现实考察与战略思考
一、中国商业航天的现实考察
自2015年破冰以来,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已历七载。七年间,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和支持下,民营航天创业企业大量涌现,国有航天也积极涉猎其中,频频出手,共同初步勾勒了中国商业航天的基本格局,也奠定了一定的发展基础。时至今日,数以百计的商业航天公司迅速发展起来,包含火箭、卫星、测控、地面终端、供应链配套等等,覆盖了航天产业的主要细分领域。甚至有好几家商业航天公司,实际估值超过60亿元,率先成为独角兽企业。
然而,深入考察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现状,却是喜忧参半,挑战重重。
其一,从总体上看,近年来,我国商业航天已形成相当强劲的发展势头,但也存在形式大于内容,有势而乏术的虚假繁荣。尽管商业航天的话题一直很热,关注度一直很高,也吸引了众多雄心勃勃的创业者、投资者,乃至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但成果和进展,特别是在市场的规模化建设上,远未能达到人们的期望值。在繁荣初现的同时,不乏令人诟病的一些现象,包括频繁炒作概念和盲目跟风的大干快上;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随口就是数百颗卫星的星座公司等等。
其二,相较于国有航天和国外特别是美国商业航天的飞速发展,中国商业航天的进步相对迟缓,这里主要指的是技术创新、 模式构建、市场开发等方面都缺乏令人耳目一新的突破,商业航天的整体水平依然处于较为初级的探索阶段。
其三,中国商业航天,特别是民营航天企业的发展,更多地呈现为孤立、零散、盲目的状态。有些赛道,如卫星测运控企业,多达20余家。行业整体上还缺乏系统、清晰的战略思考和战略谋划,缺乏跨领域的市场应用与布局。因此,在商业航天的发展过程中,大量创业企业的技术路线和发展方向并不明确,仍然囿于传统、保守、固化的旧有框架,发展路径依赖性强。有的企业甚至盲目跟随美国商业航天的发展模式,缺乏创新的市场定位、商业手段、研发模式,独特的发展理念和核心竞争力。产业期待的赖以生存或创新的、突破性的技术和市场拓展,也明显需要时日由各家商业航天企业坚持不懈或集中火力攻坚。因此,生存问题,持续发展性问题,是当前商业航天创业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其四,在商业航天产业体系的构建上,一方面与传统航天的有效联结不足,不能充分发挥中国航天已有的基础优势与价值;一方面,除个别企业初步展开了与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战略性产业的融合,其余大多数均未建立起与这些产业的协同发展机制,商业航天的发展何时深度渗透于正在开启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进程中?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从更深的层面探讨,可以发现,商业航天产业体系的构建一直囿于传统航天的固有思维,偏重于各说各话,各自为政,或仍然停留在制造端和发射端等基础业务环节,而在应用端和消费端着力甚少或办法不多,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是传统航天的多年前的翻版。商业航天所应发挥的航天业溢出效应体现不足,经济属性、市场属性、资本属性的优势未得到充分体现,怎么运用这些优势挖掘更多的价值,使之得到更好的发挥,真正实现商业航天对航天业社会化、商业化转型所具有的颠覆性作用和创造性价值,也许,还需要全新的设计、发展思路、不同阅历的团队、打破常规的市场定位与打法、脚踏实地的实践、更优质资源的组合。
其五,商业航天的政策壁垒、传统壁垒依然未得到有效打破。产业门槛的降低,市场准入的政策支撑,公平、合理的竞争规则和秩序的形成等都有待进一步推动。
其六,商业航天的投融资体系依然处于较为初期、脆弱和浅层次阶段,大多数创业企业依靠短期、投机性强、以变现为主要目标的风险资本支撑,中长期的战略性资本较少,难以适应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规律和投资要求。
其七,人才队伍结构及素质还难以适应商业航天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多数企业或团队的领导者和高层,是出身于体制内的专业技术人才,虽然具有对专业的把握、行业资源协调以及供应链渠道建设上的诸多优势,但个别也存在知识结构上单一的技术背景,统揽全局的运筹、组织和领导能力和经验的欠缺,以及在创业和经营上历练不足或风险掌控能力不够等短板,而创业的关键就是风险的承受能力,以及对商业规律和规则的把握、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市场开拓与营销方面的观念相当保守,使企业在软实力、影响力的建设上无所作为,难以承担起商业航天整体的形象塑造与责任担当的使命。
上述种种,尽管只是管中窥豹,但由此也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的判断:中国商业航天在没有找到新的发展模式,即可以引领行业井喷式发展的应用或模式之前,我们可以称这一阶段为商业航天的1.0时代,解决的是从无到有、从0到1的问题。但不可否认,当前的商业航天,究其实质仍然是传统航天模式下一种不同机制的探索,商业模式和市场机会,竞争形态,乃至资源的调度与运用,仍然和过去没有太大的区别,甚至竞争环境和竞争秩序等条件更加恶劣,比如,低价竞争和无序竞争等现象并不鲜见,和真正意义的商业市场相距甚远。
面对一些深层次矛盾和挑战的显露,新的趋势和要求的出现,发展初期的激情与躁动需要逐渐转变为对产业发展理性、冷静的思考和实践。
二、中国商业航天的战略思考
应该说,对商业航天的认识需要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那么,当前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到底可以建立在怎样的战略思考的基础上呢?
1、商业航天的发展是中国航天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航天领域建立“新型举国体制”的基本路径。
2、商业航天的竞争正在成为全球航天竞争的主要形态之一。以SpaceX为代表的美国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全球航天竞争的主要力量和领先者。中国商业航天的差距明显,如不改变这一趋势,将在未来的世界航天竞争中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要发挥中国航天的全球竞争力,并在未来太空开发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商业航天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3、航天产业的溢出效应需要通过商业航天的发展得以推动和实现。
4、商业航天的发展是我国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的重要驱动力。
5、商业航天的发展是构建完整、立体、开放、融合的航天产业生态体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要构建完整、立体、开放、融合的航天产业生态体系,必须引入市场化、商业化的驱动,引进新的业态,建立新的商业化板块,引进不同模式的创新与市场打法,才有可能对产业形成真正的冲击力。
商业航天如果能够聚焦在航天技术的转化,也就是二次开发和大众应用,从消费端着手,建立以消费级需求为导向的发展路径,便是一个现实而有效的选择。即构建以消费端为核心和导向的商业层,真正解决困扰卫星应用多年的落地问题,也包括未来的商业航天整体规模发展所将面临的困局。核心是以从消费端倒推的模式来摸索来推动产业生态的发展,以全新的市场定位来推动航天科普教育、航天文化推广、大众消费、卫星应用及推广等市场。
基于上述思考,有两个基本前提是需要着重强调的:
其一、商业航天的根本着眼点在于“商业”,这个商业,是航天业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的现实诉求。事实上,传统航天的发展已经产生了一些“天花板”效应,其根源就在于自我造血功能的不足,投入与产出的失衡。从这个意义上说,商业航天不应该仅仅只是传统航天的补充,而是航天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与转型路径。正如电信或互联网产业一样,在基础设施的巨大投入后,没有商业化运营、市场化拓展,整个产业的价值便难以得到充分体现,甚至无从体现。
因此,在商业航天的战略思考中,需要把握两个点的平衡。一是商业,即培育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或者说集中力量,培育可持续发展的标的。二是安全,即航天业作为国家重要战略性产业的可控性。从中国航天业的实际情况看,在现阶段,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已经完全能够满足应用端、消费端相当多的需求。因此,商业航天的突破点和发力点并无必要选择在基础业务这个层面,而应在社会应用和大众消费上大做文章。也就是,商业航天从本质上说不是航天基础设施的商业化,而是航天技术向大众应用市场与消费级层面的商业化。
很多业者认为,商业航天的本质就是降低航天基础业务成本。应该说,降低航天的基础业务如火箭发射、卫星制造的成本是商业航天的题中应有之义,但这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商业航天的根本目标在于整个航天产业链条的创新模式,如生产线的模块化、流程化、规模化等以及创新的市场定位与市场打法,包括标的的可持续发展和价值增值。正如互联网的价值不在于网络本身是否盈利,而在于它孕育和催生了庞大的互联网经济所迸发的巨大社会和经济效益。
其二、商业航天不是对传统举国体制的否定,而是新型举国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一种观点,就是将商业航天与举国体制对立起来。事实上,这是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近几十年的发展经验证明,在重要的国家战略性产业上,举国体制与市场体制并不矛盾,而往往是一体两翼,互为犄角。当前,国家大力倡导的新型举国体制,着眼于政府与市场的有机结合。如果从构建航天业的新型举国体制的角度而言,商业航天的市场属性正是其推动新型举国体制建设的重要力量。
因此,商业航天的重点必须承认是在“商业”二字,即追求盈利和可持续发展。商业航天的发展逻辑与传统航天是截然不同的,传统航天注重基础建设和前沿探索,经济回报不是优先选项。商业航天注重价值实现和发展的可持续性,追求商业利益,因而其必然以应用端和消费端为出发点,并由此反哺基础建设和技术研发。如著名的铱星系统,就是很典型的案例。在完成重组之后,铱星系统把重点放在开发切实可行的用户需求上,通过军方订单度过难关后,先后在海洋、能源、航空等多个领域找到了适合自身的细分市场,逐步实现了盈利,赢得了投资者信心,成功融资发射了下一代星座。另外,如美国卫讯公司,在发射第一颗高通量卫星卫讯一号时,把个人用户接入市场放在首位,在北美市场取得成功之后,不但获得了可观的正向现金流,同时也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肯定,研制发射了功能更为强大的卫讯二号卫星,并且向民航后舱通信市场迈进。如今,该公司正在筹建卫讯三号星座。
从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过程来看,以降低成本为目标和以航天基础业务为中心的观念似乎成为一种共识,但其实并未抓住商业航天的核心和实质。有人说,SpaceX的成功就在于此,但这一模式是否就是商业航天发展的唯一模式?中国国情又是否适合这一模式?这是相当值得探讨的问题。如果遵循众多支柱性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如电信、互联网等,则商业航天发展的逻辑起点建立在应用和消费层面,才会具有更大的合理性和更广阔的空间,而且能够与传统航天形成资源融通、融合互补、相互促进的关系,共同构建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充分发挥其多重(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价值的一体化航天产业体系。
笔者曾经思考过,比如,是不是有资源,有能力,有基础,尤其是有技术基础的,有市场的可信度、市场号召力的航天企业,继续大力发展传统航天业务,但其资源、品牌、IP等溢出与商业航天企业,支持其探索新市场新应用新模式。而不是体制内企业的为了任务或指标,勉强朝新市场发力。传统航天企业与新兴商业航天企业互为补充,才会效率更高,才是理性发展。这是双向的渗透与互补,而不是现有情况下的“体制内勉为其难,体制外资源不足”这样双方各自为战的非经济型格局,造成的浪费,最终是行业资源的浪费与损失。
三、中国商业航天的战略咨询机制建设
另外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就是中国商业航天的战略咨询机制的建设。
目前,这一块依然相当薄弱。
1、商业航天的战略性问题研究,包括定位、发展方向和路径、中国商业航天发展的独特性等等,尚未推出系统、整体、长远的战略性梳理和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商业航天发展中小、散、乱,短期性和功利性突出的问题。
2、对商业航天的理论探讨、方案设计、课题研究乃至政策制定咨询,目前大多局限于航天业内,尤其是体制内的权威专家和资深人士,其专业深度和高度及对产业发展趋势高瞻远瞩的把握是不容置疑的。但商业航天具有跨界(商业与航天)、跨领域(航天与社会各产业)的特征,如果在战略咨询层面缺乏商业运作和市场开发的专业人才,以及其所涉及的多个重要产业领域的权威人士的参与,就难以对商业航天在商业和市场,在各产业协同发展等重大问题上提供有价值的解决方案和智力支持。因此,由航天、商业运营和市场开发、相关产业专业人士等共同构成的商业航天战略咨询机构或团队,是构建和完善商业航天战略咨询机制的重要方面。
因此,建立商业航天战略研究和战略咨询的长效机制。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商业航天战略咨询委员会等高等级、权威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机构,提供决策参考、战略咨询等指引,是避免商业航天发展的盲目性、自发性和短期性的重要保障。
未完待续
敬请期待明日
《中国商业航天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建议(下)》
本文系《卫星与网络》原创,转载及引用部分观点至微信公众号或其它新媒体平台、及网站,请在文首注明出处、公众号ID及作者。感谢支持有态度的媒体!
未按照规范转载及引用者,《卫星与网络》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部分图片难以找到原始出处,故文中未加以标注,如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
HISTORY
/
往期推荐
电子杂志,扫码阅读
期期精彩,不容错过
· 《卫星与网络》特别顾问:王兆耀
· 《卫星与网络》编辑委员会
高级顾问:王国玉、吴炜琦、刘程、童旭东、相振华、王志义、杨烈
编辑委员:曹志刚、陈嵩辉、邓中亮、荆继武、景贵飞、郎燕、刘进军、刘天雄、宁振波、秦智、汪春霆、吴季、徐小舒、阎丽娟、赵敏、肇启明、周建华、朱铎先
· 《卫星与网络》创始人:刘雨菲
· 《卫星与网络》社长:袁鸿翼
· 《卫星与网络》执行社长:黄忠
· 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ID:satnetdy)团队
编辑:艳玲、哈玫
主笔记者:李刚、张雪松、乐瑜、朝天椒、黑法丝、刀子、赵栋
策划部:杨艳
视觉总监:董宁
专业摄影:冯小京、宋炜
设计部:顾锰、潘希峎、杨小明
行政部:姜河、林紫
业务部:王锦熙、瑾怡
原创文章转载授权、转载文章侵权、投稿等事宜,请加微信:Juice0212
商务合作;展览展厅设计、企业VI/CI及室内设计、企业文化建设及品牌推广;企业口碑传播及整体营销传播等,请加微信:13811260603
杂志订阅,请加微信:
wangxiaoyu9960
· 卫星与网络各分部:
成都分部负责人:沈淮
长沙分部负责人:宾鸿浦
西安分部负责人:郭朝晖
青岛分部负责人:江伟
· 卫星与网络总部负责人:农燕
· 会议活动部负责人乔颢益
· 投融资及战略层面合作:刘雨菲
· 本平台签约设计公司:一画开天(北京)文化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 航天加(深圳)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负责人:杨艳
微信公众号太多不好找到我们?
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解决,
置顶,或星标公众号“卫星与网络”
遇见你真好,希望能一直陪着你。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