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63年,香港邵氏公司出品了黄梅调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时轰动港台。台湾中华电台趁热度,举办了一场“黄梅调演唱大赛”,一时吸引岛内无数人报名参赛。
而就在那一次,素来对丈夫言听计从的赵素珍和丈夫邓枢争了起来——家里唯一一个女儿要去参加比赛。
邓家有五个孩子,唯独这一个女儿,那年才10岁。父亲为了培养女儿跳芭蕾舞,几乎花光每个月工资,并不想让她去参加唱歌比赛。但赵素珍知道女儿有这方面的天赋,而且非常喜欢唱歌,坚持要让她去参赛。

结果赵素珍赢了,女儿顺利去参加了比赛,并且一鸣惊人,拿到了冠军。
从此以后,“邓家的女儿会唱歌”的消息不胫而走,各种演唱邀请和星探几乎踏破了邓家的门槛。
而女儿也争气,一路成长,先是红遍全岛,然后风靡大陆,直到红遍东南亚,最后成为华人圈人尽皆知的明星。
而赵素珍就一路陪伴女儿,照顾她饮食起居,直到那天噩耗传来。
没和女儿在一起的赵素珍一开始一滴眼泪也没流,因为她完全不相信,觉得肯定是谣传:女儿才42岁,怎么会因为一个哮喘就去世呢?
直到确认消息为真,她整个人都崩溃了。
七天后,她给女儿写了一封信——虽然明知女儿看不到了。信中有这样一句话:
“丽君,女儿,你听到妈妈在叫你吗?妈妈曾一再的叮咛你,要注意身体,可你就是不在乎,又用‘已经好多了’来安慰妈妈,现在说什么都已经太晚了,妈妈真的气你不听话。”
2004年,赵素珍患肺炎去世,与女儿邓丽君一起,安葬在了筠园。
2
1923年,杨武之挥别了自己的妻子罗孟华,前往美国的斯坦福大学留学。

照顾整个家庭的担子,就落到了罗孟华的身上,包括要教育好当时还不满周岁的儿子。
那是一个军阀混战的年代。在罗孟华所住的老家安徽,经常会有炮弹落到附近。每逢危难之时,罗孟华就抱着儿子躲出去,母子俩相依为命。
罗孟华是个缠小脚的旧时代女子,只上过几年的私塾,但她却下决心一定要把儿子培养好。在儿子4岁的时候,罗孟华就开始用纸片和剪刀剪出一个个方块字,教儿子认字——每天必须要认10个字。
一年的时间里,罗孟华剪了3000多张纸片,她的儿子也就跟着她认了3000多个汉字。以至于儿子在60岁的时候还深情回忆:
“我现在认的所有字加在一起,也不会超过小时候认字数的两倍。”
有了这3000多个汉字的基础,在儿子5岁的时候,罗孟华又给他请来了一位老先生,教《龙文鞭影》。儿子拥有远超同龄人的识字量,很快就把《龙文鞭影》背得滚瓜烂熟,不仅学习了古文,还通晓了很多典故。

那段时间,罗孟华有空的时候总是往家附近的教堂跑,有人问她为什么,她的回答让人唏嘘:

“我听说教堂是能够容留人的,我就先和修女们搞好关系。我的丈夫是留洋的,一旦回来休了我,我就抱着儿子去教堂过日子了。”
杨武之留学五年归来,已是芝加哥大学数学博士,但他丝毫没有嫌弃自己的妻子。见到儿子后,儿子开口就口齿清晰地背了一大段的《龙文鞭影》,杨武之更是啧啧称奇,感谢妻子教育有方。

其实在教育方面,罗孟华并没有想太多,她只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多识一些字,多懂一些道理,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和对国家有用的人。以她当时的见识,是断然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存在一门叫“物理”的学科的。

而她培养的这个4岁就认识3000个汉字的儿子,长大后并没有从事文科,而是成为了一名物理研究者,并且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奖。
1982年,60岁的杨振宁出版了《杨振宁论文集》,这是他自己非常看重的一套论文集。他想感谢的人很多,但在论文集的扉页上,他只是写了四个字送给罗孟华:

“献给母亲。”
3
1930年9月7日,华静在北京协和医院生下了一个男婴。

看到脸色红润的儿子在怀中哇哇大哭,华景和丈夫袁兴烈非常兴奋,这才想起来忘给孩子取名字了。于是,这个孩子在出生登记材料上的名字,叫“袁小孩”。
当然,作为知识分子夫妇,他们不可能让孩子真的叫这么草率的一个名字的。
很快,夫妇俩就给孩子起了正式名字:袁隆平。
华静出生于扬州的一个大富之家,从小家境就很好,所以她是在英国人的教会学校完成学业的,毕业后就去镇江的一所小学当了老师,而那所小学的校长,就是袁兴烈。
1936年,华静带儿子去郊区的农村果园郊游,这是袁隆平第一次接触到“农业”这个概念。在果园里,华静对原先只是对苹果、桃子和西红柿感兴趣的儿子说:

“我们餐桌上的粮食是土地里长的,身上的衣服也是土地里生长的棉花做成的,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土地。”
而华静受过的英语教育,也对儿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袁隆平很小的时候,华静就开始读英语给他听,然后慢慢让他跟着一起读。念书的时候,袁隆平是班上英语成绩最好的学生。而让袁隆平真正感到英语对自己帮助的,还是在投身杂交水稻的育种工作之后:
浏览大量外国的信息,查阅大量的外文资料,包括把自己的新想法与科研成果在国际上交流,这都需要良好的英语基础甚至专业的英语词汇。

袁隆平曾在给母亲的信中写道:

“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当年闭塞的环境中,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与摩尔根?”
成名后的袁隆平,依旧保持着在田间地头工作的习惯,由此也错过了很多亲情的陪伴。2010年,袁隆平给已经过世的母亲写了一封信,回忆了妈妈从小到大对他的鼓励和帮助,表达了自己对妈妈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话是:
“妈妈,稻子熟了,我想您了!”
4
1937年的春天,毛福梅得到了一个惊喜消息:分别13年之久的儿子,居然回来了。
毛福梅得到这个儿子,并不容易。由于丈夫对自己并无爱恋之情,又长期不在宁波老家,事务繁多且身边女性不断,她几乎全靠这个亲生儿子才能维系生活下去的念想。

但儿子在16岁的时候,被丈夫送去苏联留学。从此,毛福梅日夜思念,望穿秋水。丈夫难得几次与她相见,问她还有什么需求,她总是斩钉截铁一句话:

“我要我的儿子!”
如今,这个儿子说回来就回来,毛福梅在欣喜之余,却又增添了一丝怀疑:丈夫善于权谋,会不会找了一个和儿子容貌相似之人冒充,算是对她的安慰和交代?

想到这里,毛福梅就决定做一个测试:她让家中的几个女眷谁都别出声,依次出现在儿子面前,看他的表情如何。

那个阔别13年之久的儿子,看到其他亲戚进屋,都只是微笑打招呼,直到毛福梅走进房间,他顿时泪奔,一步上前抱住,大喊一声:

“姆妈!”
悲欣交集的毛福梅这才相信自己眼前的儿子,真的就是日夜思念的蒋经国。

然而,母子两人相聚的时间不长,就迎来了死别。
1939年12月12日,6架日军轰炸机飞临溪口镇,目标明确:轰炸蒋家老宅丰镐房。
蒋经国此时已遵照父亲安排去江西工作,临行前想带上毛福梅一起去享福,但毛福梅却因为人老了不想变更环境而拒绝了。
一阵狂轰滥炸之后,众人在后门不远处一堵倒塌的墙下,找到了毛福梅的尸体——她在日军轰炸时独自从后门逃出,正好一枚炸弹落下……

两天后,得到消息的蒋经国日夜兼程赶回老家,扑倒在毛福梅的灵柩上嚎啕痛哭。在母亲入葬之后,蒋经国亲手写了四个字,要人刻石立于母亲墓前,那四个字是:

“以血洗血。”
转眼到了1949年4月25日,此时,解放军百万雄师已渡长江,南京解放。
这天上午,蒋家父子专程祭扫了蒋家祖坟以及毛福梅之墓,但蒋经国并没有回到丰镐房故居,再去看看母亲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蒋经国在当天的日记里是这么写的:

“本想再到丰镐房探视一次,而心又有所不忍。”
当天下午,蒋经国随父亲一起离开故乡,离开了母亲的故居。
解放后,大陆政府对毛福梅墓有多次修缮和维护。

但蒋经国再也没有回来过。
5
1948年,蓝月喜73岁寿宴,场面隆重,宾客满座,但蓝月喜却有些闷闷不乐:
“我的儿子怎么不回来看我呢?”
旁边的人忙解释:

“您儿子在国外培训,实在是赶不回来,特地托我们给您带来问候和祝福!”
蓝月喜就没有再问这件事。
蓝月喜是浙江人,算是出身书香门第,父亲蓝炳奎是大清朝国子监的太学生。所以蓝月喜从小就被要求读《三字经》、《增广贤文》、《朱子家训》等,颇有一些文化。
在嫁给同乡的戴冠英后,她生下了儿子戴春风。
戴春风6岁的时候,父亲亡故,家里全靠母亲蓝月喜挑起重担。蓝月喜从小对戴春风管教很严,先是自己教儿子读《三字经》和《百家姓》,然后又把他送入了私塾。
戴家这个儿子在学校颇为调皮捣蛋,年纪大一点后又风流倜傥,没有少让蓝月喜操心。但同时这个儿子却也确实聪慧,在蓝月喜的管教下,先是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江山县唯一一所高小文溪高小,又考入了非常难进的杭州省立第一中学,只不过两年后因为违纪被开除了。
蓝月喜恼怒归恼怒,但对这个儿子的未来还是充满信心的,因为算命先生给儿子算过,是““双凤朝阳格”,此后肯定大富大贵。
果然,戴春风17岁从军,虽然后来也经历了一些坎坷,但确实一路飞黄腾达,直至创立军统,成为全中国人都听之色变,闻之胆寒的一个人。

这时候,戴春风已经改了自己的名字,叫戴笠。

戴笠发达后,对母亲极为孝顺,有任何要求都尽量满足,而蓝月喜的只是希望儿子能够多一些陪伴——虽然她知道这是不现实的。

1946年3月17日,戴笠的座机在大雨天气中一头撞上了南京郊外的岱山,机毁人亡。
消息传来,众人震惊,而戴笠的身边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要瞒住他的母亲蓝月喜——戴笠往日最孝顺他老母亲,而老母亲也最疼儿子。
编出的借口是:“戴笠奉命去国外培训去了。”
为了不让蓝月喜怀疑,戴笠的继任者毛人凤每个月会固定两次给蓝月喜发去电报,用戴笠的口吻向蓝月喜请安,问候,嘘寒问暖。
蓝月喜在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去世,临终,仍然没有见到儿子一面。

有人说,她到去世都相信儿子在国外培训,无法赶回。
有人说,她是个有文化的女子,她只是看穿,没有说穿而已。
(本期完)

“馒头大语文班读”音频课全新上线,小学一到六年级共12个学期。
一课一音频,一课一故事,天南地北,无所不聊。
让你的孩子从此爱上语文!
(点击图片详细了解)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