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米饭少年商学院新媒体主编
来源:公众号“少年商学院”(ID:youthmba)
作为领先的国际素质教育平台,少年商学院通过世界名校通识课帮助6-15岁孩子发现兴趣并树立目标。
以前我们阅读,可能更关注的是书中的人物故事和情节。而有一部纪录片,它将书籍背后的创作者及与书相关的人物的故事,呈现在了我们面前,让我们知道一本书从0到1的过程,更让我们见识到那些对书籍怀抱热忱的人的精神世界。
这部纪录片就是——《但是还有书籍》,第一季播出的时候,广受好评,B站开分9.9。如今,它的续集强势回归,观众的评价甚至比第一季还高!
《但是还有书籍》(第二季)虽然内容和风格上有所升级,但依然讲述的是那些可爱可敬的编舟者、创作者、爱书人的故事。纪录片一共6集,每集增加到35分钟左右,故事更加完整饱满。每一集我都会不由自主地被每位爱书之人身上那份专注、热爱和执着所触动,也希望这部纪录片会从一个不一样的角度点燃孩子们的读书兴趣。
01
精通十几门外语的图书馆管理员
看了这部纪录片,我才发现有那么多跟书有关的职业,版本目录学家、精通多国语言的图书馆管理员、非科班出身的漫画家、被称为“词语摆渡者”的翻译家、投身建设乡村图书馆的僧人......一群保持初心的理想主义者,在自己所热爱的领域与文字打交道多年,专注且认真,也难怪很多人在弹幕里说“这就是我的理想职业”。
如果你经常去图书馆,可能会与很多图书馆管理员擦肩而过,其实他们是一个卧虎藏龙的群体。
比如,顾晓军,表面上是国家图书馆的一名普通图书馆管理员,日常工作就是为读者答疑解惑,什么书放在哪里,怎么借阅图书等等。但在管理员这个身份背后,其实他还是一位掌握法语、拉丁语、意大利语、希腊语、波斯语等十几种语言的奇人。而且,这些语言都是他在图书馆工作12年里自学的,没有借助互联网或任何智能工具,学习外语的大多资料都来自图书馆,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所以他经常说,“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图书馆里的工作人员,我就是一个来读书的人。”在图书馆里,他不仅可以接触到第一手资料,还有很好的氛围让自己沉淀下来学语言、做研究,简单而又纯粹。
“不一定非得要去当大学教授,才能去写什么,不是这样吧。专业的人他会有很多压力,发论文、评职称等等。而我的话更多是在一个自为的环境中,任意畅游。
还有我们平常很喜欢看的连载漫画,其背后是一个个在截稿日前焦头烂额、赶稿赶到头晕眼花的漫画家。
从小到大我都很佩服漫画家,不仅是因为他们有精湛的技法,让人物角色活灵活现,更是能够在方寸大小的小格子里创造出了一个奇妙的世界。
许先哲,26岁才“半路出家”的漫画家。在创业失败、人生一片灰暗之际,为了实现自己的漫画梦想,决定用四年时间沉下心来一笔一笔地练习画画;为了打造一个独特的、“离经叛道”的人物,他翻阅了《隋书》《资治通鉴》等大量史书。
他还拥有自己一套另类的创作方式:不提前写剧本,而是让角色浮现眼前直接与自己对话,这非常考验一个人的专注力和想象力。
所以创作漫画《镖人》以来,他每天坐在画板前一画就是十几个小时,几乎是家常便饭。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镖人》第一卷首发第一个月销量就突破10万册,截至2021年,已经发行了十本单行本,总发行量超过100万册,成为了一部现象级的作品。
还有上一季我们熟悉的编辑、出版社、翻译家,这一季也给我们呈现了很多不同职业背后的人物及故事,这对孩子来说也是非常好的职业启蒙。
02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不能老是玩嘛”
看这部纪录片,最受触动的就是每个人对书、对阅读的那份发自内心的热爱,阅读对于他们来说,犹如水之于鱼,无法离开。
沈燮元,国内版本目录学领域元老级的人物,参与了《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编纂工程,与古籍打了一辈子交道,被奉为“古籍活字典”。
他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便由着兴趣的指引,一头扎进了图书馆工作,在版本目录学这个研究古籍版本和源流的艰深领域里,一做就是七十年。
七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正是源于他对古籍的喜欢。如今在98岁的高龄,他依旧每天早上七点多坐公交车到南京图书馆工作,无论刮风还是下雨,准时出现。
他讲起古籍来,那“傲娇”的语气让人觉得非常有趣。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讲自己当年买到《华严经》的故事,满是如获至宝的语气:在马路边上,只打开了一点点,就确定了真伪,趁卖家没反悔前扔下500块钱就火速跑了。
退休三十多年,他依旧没有选择闲下来,安享晚年,而是将一个在自己心中盘桓了二十多年的计划提上日程——整理清代藏书家黄丕烈的题跋集,从搜索黄跋的线索、向中外图书馆、博物馆、研究所、藏书家求取书影到校正等等,工程量极其大。终于到2020年的是完成了八十多万字的《士礼居题跋》,至此,他还没停下研究的脚步,还要继续做黄丕烈诗文集子、黄丕烈年谱。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不能老是玩嘛,要用时间做点事情嘛。”
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研究古籍,闲暇时刻喝点小酒,吃吃肉,让他心态和身体上都变得很年轻,连医生都说他的心脏像是中年人的心脏。
经常有人对他说,你活到一百岁没问题。但他总是不以为然地回答:
我不想活到一百岁,只想“过好每一天”。
03
所谓“阅读的意义”
人对新鲜事物总是抱有好奇心,对未知的、更广阔的世界总有探索欲,外出旅行当然是很好的一种方式,但很多时候碍于现实原因,旅行往往不是最可行的方案,但阅读可以,我们可以在书中寻找到诗与远方。
比如说我们熟悉的哈利波特译者马爱农,她就说自己因为职业的原因,没办法随时去很多地方,但在书中,自己可以畅游世界,跟随主人公会有很多不一样的体验。
那对于那些身处窘困、徘徊在温饱线的偏远地区孩子来说,阅读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久美,原来是四川甘孜藏区的一位僧人,因自己的家长塔公发生地震,自发帮朋友分发救援物资的时候走访了一千多个家庭。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深入了解到当地的贫困,同时也深刻地认识到:一个地区想要发展的话,最重要的就是,用教育的方式去改变他们生活和未来的道路。因为他自己见识过外面的世界,知道只要通过教育才能培养拥有上进的人生态度、对未来有清晰规划的人。
因此,他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首先,他在海拔3700多米的草原上搭起了一个帐篷学校,邀请朋友来给孩子们讲课,条件很简陋,但有70多个孩子愿意来上课。孩子们的热情,激励着他决定建一座真正的图书馆。
没有收入的他,想尽一切办法赚钱、筹集资金,从制作青稞酱售卖到自学建筑设计,再到亲手搬运三四百斤的石头盖房子,十九个月后,终于在2018年建成了这个草原上的第一个图书馆——纳朗玛社区图书馆。
这里,成了孩子们假期的乐园,可以看书、写作业、唱歌、结识新朋友等,坐在窗边阅读一本书籍时,还可以看到外面所有的风景,好生惬意。久美还会邀请各行各业的朋友、专业人士来给孩子们作分享,音乐老师、画家等等。
爱好阅读、写作的拉姆,在高考结束后依然选择在图书馆度过自己的暑假。她说自己最喜欢的小说是《巴黎圣母院》,因为她觉得其貌不扬但内心非常纯洁善良的主人公卡西莫多,给予了同样外貌不美的自己很大的能量和信心,“我觉得内心美才是真的美”。
但很多时候,她对自己、对自己的未来都是不自信的,尤其是当自己看到妈妈依旧一个人辛苦工作来维持一家的生计,就觉得自己很没用,“读了十二年的书,都没有什么用处”,“都19岁了,都这么没用。我觉得,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呢?”,说话中还有一点哽咽。
听到一个孩子这样否定自己、唾弃自己,真的很难过,当下我们也无法肯定地回答,读书真的可以改变这些偏远地区孩子的人生,但阅读和学习,一定是可以让他们看到更广阔的的世界的。幸好,拉姆高考后,也如愿收到了自己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很喜欢导演手记里面的一段话,借此分享给大家:
从拉姆身上,我看到“阅读的意义”脱离了老生常谈的抽象概念,落入泥土长出具体的果实。那些被奉为经典的文学作品也真正显现出了它的意义。一个迷茫的女孩子在书籍铺成的道路上蹒跚前行,并借此瞻望到一点点亮光,这真让人觉得美好。
也正如久美所说:“我们的心态开阔于世界,哪怕我坐在这个草原上,我的心可以连接到整个世界的一些发展,这样的话,才是真正地走出大山。”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碎片化、短视频化的趋势无可阻挡,这也没有什么对错、好坏之分,但是我们希望我们的下一代,未来不会将自己的空闲时间全部浪费在互联网、刷短视频,在浮躁的时代中留下一方净土,沉下心来好好读一本书,拥有属于自我的丰饶有趣的精神世界,来抵抗外界的喧嚣。
“希望孩子们未来成为一个不无聊的人”。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回顾

看更多文章

请点击下方名片加关注 
加入家庭教育交流群
请加微信 milan-2126
客服在线时间
上午10:00-13:00 下午15:00-21:00
周六周日休息
【鲁稚的阳台】精选好书好物,每日上新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阳台优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