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好烦啊,整天在学校里快疯了。”
“别的学生也都是这样啊。我更烦,你以后会知道现在是最快乐的时候了。”
“我今天好累哦,可不可以晚点再写作业……”
“不要找借口,快去写作业。”
这样的对话你熟悉吗?很多家长抱怨孩子不愿意跟自己谈心、回答问题惜字如金,但很少有家长意识到:自己是否认真倾听了孩子
/ GIPHY /

积极倾听,是要能促进孩子说出他本都没想说出的观念、感受和需要。更别说,听到不意味着听懂,更不代表理解。
积极倾听有多重要呢?它让你能真实、全面、深入地了解孩子;能帮助孩子减少负面情绪;促进孩子独立承担责任自主解决问题;能够促进亲子关系;也让孩子更愿意倾听和理解父母
然而,习惯性地对孩子说的话进行打断、评价、提建议,是很多家长的日常。久而久之,孩子可能越来越不愿意表达。到了青春期,则可能发生更严重的亲子冲突。
倾听是一种能力,它需要我们在平等、尊重、好奇的基础上,了解糟糕倾听和积极倾听的区别,掌握有效倾听的方法,不断地刻意练习
为什么你的“倾听”总无效?
有些家长也知道倾听的重要性,但到了自己和孩子沟通的时候,总是忍不住打断孩子;即便耐着性子听完了孩子讲的话,自己一讲话,孩子又沉默、委屈、对抗,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我们习惯的沟通方式中,有很多都是不利于甚至阻碍有效倾听的。若想真正做到倾听孩子,首先要认识这些糟糕的倾听方式,留意并提醒自己不要陷入这些习惯中
《P.E.T父母效能训练》中列了12种阻碍倾听的方式,家长们可以看看自己中枪了没:
12种阻碍倾听的方式
01
命令、控制:今天只有这些菜,必须得吃!
02
警告、威胁:我不是第一次这么和你说了,你最好别让我再看到下一次!不然等你爸收拾你。
03
规劝、说教:你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撒谎,撒谎就是不对的。
04
建议、意见:他不和你玩,你就找别人玩呗。
05
说服、辩论:你应该坚持学钢琴,最初是你想要学,也答应过要坚持下去。
06
批评、指责:你光说妹妹拿你的铅笔,你不知道大的应该让着小的吗?不就拿个铅笔,你就吼她啊,怎么做姐姐的。
07
解释、分析:你是假期玩的时间太多了,所以现在才不想上学。
08
嘲笑、羞辱:就你这考试分数也敢说以后去北京上大学买大房子,你知道大房子多少钱吗?你好工作都找不到拿什么买?
09
安抚、支持:别难过,睡一觉就好了。
10
称赞、奖励:在妈妈心里你是最棒的,别听那个老师说的话。
11
质问、调查:是谁跟你讲什么同性恋?
12
转移、逃避:政策就这样没办法,别不开心了,咱们去吃顿好的。
这12种方式中,有一些很容易理解,比如命令、威胁、指责,这是常见的暴力沟通的方式。但为什么解释、分析;安抚、支持;称赞、奖励,也被列入其中?
这是因为,家长经常过早、过急地对孩子进行回应。孩子说了发生什么,刚准备说详细的过程、心情、感受,家长就着急地给孩子分析原因,跟他说“没什么大不了,睡一觉就好了”、“不管发生什么,妈妈都爱你”,这时候,孩子不会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只会吞回原本想说的话,丧失再次表达的热情
看到了吗?糟糕的倾听中,孩子感受到的是,“你不如我懂,你应该按我说的做,你应该改变,你还不够好”。它的后果,则是失去了了解孩子内心真正想法的机会
积极倾听,家长需要做什么?
我也碰到一些家长,学习了很多倾听的技巧,知道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但依然走不进孩子的心。这是为什么呢?技巧是重要的,但如果只有技巧,忽略了更关键的、底层的心态,那样的倾听也是无效的。有效倾听需要先满足2个关键前提。
倾听的2个关键前提
第一,明确问题的归属。
很多问题是孩子的问题,不是你的问题。所谓孩子的问题,本质上是他自己的事儿,孩子应该对此负责。有些家长可能会说:这是我的孩子,他什么事情不会影响到我?孩子乱花钱,我不用为此负责吗?
这里就要区分这个影响究竟是直接还是间接的,孩子不爱卫生会影响到你的居住环境、对你乱发脾气会让你感到受伤或不被尊重,这是你们共同的事情。设想孩子是你大学的室友,就能很明确这些是直接影响你的事情。但如果是孩子成绩不好、跟朋友闹矛盾了、没有完成作业被老师批评了,等等,这些事情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了,他对你的影响是很间接的。
对于孩子的事情,你需要明确边界,放下想要说服孩子、改变孩子、立刻解决他的问题的冲动,才有可能做到倾听,这本质上是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来对待。
/ NYT /
第二,带着好奇和相信去跟孩子沟通,而非傲慢。
有些家长可能觉得:自己作为成人,经验比孩子多,能力比他强,所以我的想法更有道理、更理性,孩子应该听自己的,这其实是一种傲慢。这样的傲慢会伤害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和进一步表达的欲望
成人对孩子的傲慢是会在很多时刻不经意地流露出来的,所以家长一定要时刻审视自己,不断练习带着好奇和相信去倾听孩子:相信孩子说的是真话,相信孩子有自己的主见、想法,相信孩子具备或能逐步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了解:为什么孩子会这样想?为什么孩子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他这样说背后意味着什么?
明确问题的归属;保持好奇、相信孩子,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学习积极倾听的技巧,就能事半功倍。
积极倾听的3个方法
方法1:沉默、重复或总结
简单来说,就是重复孩子说的话,不评价、不扭曲。这个过程其实是在告诉他:我听到了,我收到了,我懂了,我理解了,我能够感同身受。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之后,他就愿意且能够表达更多
回到我们开头的例子,当孩子回家说:“开学了好烦啊,整天在教室里快疯了!”家长可以怎么回应呢?我这里列一组对话,同时列举一些重复的具体方法,生活中你可以灵活使用。
“开学了好烦啊!”
“你不太喜欢去学校。”
——指出孩子情绪展现的喜恶
“谁喜欢学校啊,你都不知道最后两节课还要待在教室里,憋死了。”
“你想4点下课就能到户外去吧。”
——明确孩子喜恶背后的需要
“就是啊,我以前还能和XX去踢球”
“你这一周都没和他一起踢球了。”
——回顾事实
“对啊,他昨天还跟我说他也快憋死了,他妈还对他很凶。”
”他挺生气的吧。”
“不光是生气,他还说自己伤心透了”
“真让人难过。”
——表达对情绪、感受的理解
“我今天自习课安慰了他好半天,他说幸好有我陪他说说话。”
“听起来他后来感觉好些了。”
“不过王老师看到我和他说话,还批评我了,凶的要命,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自习课也不许说话,不然照样罚站’”
“你希望她别那么凶是吧,说话温和一些。”
——厘清孩子的期待
“就是啊,他就不能好好说嘛……”
“是啊。”
——再次表达对孩子情绪的理解
确认事实;明确情绪、感受;明晰需要、期待……这些,都是常见的重复的方法,这也是一个表达理解的过程,你在告诉孩子:我能够感受到你的难过、你对朋友的关心、你的愤怒、你的期待……
方法2:尽量用“我”信息
前面说的重复可以帮助孩子表达更多,引出更多信息,当出现冲突、需要解决问题,或希望孩子做出改变的时候,我们又可以怎么做呢?
你可以用“我”信息来表达,这同样是《P.E.T父母效能训练》中提出的概念,不是“你应该怎么样”,而是“我看到什么,我感觉如何,我想要怎么做”
具体说来,你可以先客观描述孩子不可接受的行为,然后表达你作为家长的感受,接着描述孩子行为产生的具体的影响。这样的好处是孩子能感受到你在平等地跟他对话、意识到你也有你的需要、知道自己行为产生的实际影响,而不会感受到被责骂、被管控。
/ KIDS HELPLINE /
需要注意的是,“我”信息通常只能作为沟通的开头,后面还是需要回到前面说的同义重复,引导孩子表达更多他的想法
我这里也举一个例子。
当你看到孩子没有收拾房间,糟糕的做法是责备和质问:
你不都答应我要收拾房间吗?
怎么又没有收拾?
你看你房间现在乱成什么样子?
你看你这衣服丢的到处都是,脏死了!
这么乱,你以后怎么跟别人一起生活?以后住校了怎么办?
这些东西看起来好像都很有道理,但是孩子很难听进去,你也很难听到孩子的任何想法。
好的做法可以怎么开头呢?你可以说:
我看到这个房间很乱。——这是你看到的信息
心里觉得特别沮丧,觉得跟猫抓似的。——这是你的感受
前两天我刚收拾完,我最近这几天工作很累,我今天本来晚上计划想读一本书或者是放松一下,如果还要再收拾房间的话,我就没有办法休息了。——这是告诉孩子这件事情对你具体的影响
方法3:共同协商,解决问题
当然,我们不能期待孩子在听了这些话之后就立马动手整理,因为他可能依然很不喜欢整理,他会觉得“好烦,我就是不喜欢收拾房间”。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回到前面同义重复的方法,获取更多信息(孩子的困难、感受、期望等),再通过共同协商来解决问题。关键是让孩子主动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
比如:
“我”信息:
“我感到很沮丧,我最近没办法帮你收拾房间了。”

同义重复:
“我很讨厌收拾房间。”
“你很不喜欢做这件事。”
“每次都要花两个小时,累得要命。”
“你觉得用的时间太长了。”
“对啊,我还有很多作业,而且也不知道为什么一会儿就又乱了。”
“你也希望保持整洁的时间长一些,但觉得很难。”
“穿过一次的衣服也不知道应该放在衣柜里,是放在篮子里,还是挂在门后,旁边又是家里穿的衣服,感觉放在一起很脏。”
“你搞不清该怎么处理穿过的衣服。”
协商解决:
“而且自己收拾感觉好无聊。”
“听起来是没什么意思。你觉得咱们可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让收拾的过程愉快一些,时间短一些,把什么东西放在哪里也更明确一些。”
“或许你和爸爸可以和我一起收拾整个家里,聊聊天,也讨论一下到底要怎么整理嘛。”
“真是好主意,咱们可以一起研究下怎么改进咱家的收纳情况。”
几轮对话下来,孩子可能会开始表达他面临的障碍,这时候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轻易评判。你可能觉得孩子说的问题,比如没时间、不知道东西该怎么摆放,都算不上什么困难,但它们都切实地困扰着孩子,家长应该放下成人的视角,站在孩子的角度,去重视、理解、思考
协商解决时,你可以重复孩子的困难;可以提炼孩子话里隐藏的解决方案。不要急着提建议,记得:这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给孩子多一点时间,让孩子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路径,孩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在这样一次次的摸索中提升的。
亲子沟通,从积极倾听开始。当你能够做一个好的倾听者,慢慢地深入孩子隐藏在水平面下的“冰山”,你就会发现,孩子愿意说的越来越多了,你与孩子的关系更亲近了,亲密的聊天、问题的解决自然也都不在话下。

最新课程
如何帮助孩子理解现实社会的复杂性,培养孩子的开放心态和多元视角?
C计划研发的在线人文思辨课帮助孩子思考自我与他人社会自然的关系,学会换位思考同理他人
点击图片即可选班👇
更多信息,请扫右下方二维码,添加客服小阅微信咨询。老学员可向客服小思咨询。
推荐阅读
      你是如何与孩子沟通的呢?👇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