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84岁院士和妻子互赠贺卡40年#的话题
冲上了热搜
两位老人贺卡中

画上的爱心
写下的“晚霞岁月一起走过”
引得网友们纷纷感慨
“老一辈的爱情好浪漫”
这位工程院院士就是杜祥琬
如今已过八旬的他
历经天文学、核物理等多个领域
仍活跃于科研界
他说自己的人生诉求

就是服从国家需要
杜祥琬和同事用一把尺子

核算出了氢弹原理
1964年10月16日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这一年,杜祥琬从苏联学成回国
被分配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与邓稼先、周光召、于敏等人
一起参与氢弹研制
氢弹研制需要大量复杂的数据计算
当时
中国的相关设备相当匮乏
杜祥琬和同事们
凭借人手一把的计算尺
在经历无数次失败后
终于摸清了氢弹原理的基本思路
并验证了相关模型的正确性
1967年
我国首颗氢弹爆炸成功
那段艰苦但充实的岁月
也成为杜老一生的珍藏
至今,他的书房里还保留着一把
当时用过的计算尺
珍藏在他记忆中的

还有当年的战友
“邓稼先接到任务出发前
对妻子说
‘这事很重要了
就是为它死了都值得’
当时大家的想法就是为国献身”
为专心搞科研

他两次拒绝领导提拔
为了国家安全

完成使命不久后
杜老从氢弹理论转行研究激光
在上世纪80年代
我国对激光这个全新的领域了解不多
国外对激光的应用研究也屡屡失败
但杜祥琬和同事们找准薄弱环节
一步步攻坚克难
因成绩突出
领导曾两次想提拔杜祥琬
担任领导职务
但为了把更多精力用于科研
他两次拒绝了提拔
1991年,杜祥琬担任国家“863计划”

激光专家组首席科学家
数十年后,激光制造
已成为科技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还进入医疗等民生领域为老百姓造福
父亲的家国情怀

一直影响着他
杜祥琬的父亲杜孟模
早在1926年初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曾先后担任北京大学党支部书记
中共北平市东城区委负责人

组织了一系列革命活动
可直到去世,他也不曾向儿子
讲过曾为党做过的贡献
后来杜祥琬还是从一本书中
才知道父亲这些往事
父亲生前一直支持
杜祥琬投身科研、报效祖国
“当时他知道我学的是核物理
知道这个方向中国很需要”
杜祥琬说,父亲的家国情怀
一直深深影响着自己

“上一代到我们这一代的使命不一样
但是要担当使命
要为了国、为了家”
为重要科研坚守
为国家需求跨界
向不畏艰难不畏险

永葆家国情怀的杜祥琬院士
致敬!
本文授权转载自“我们的太空”,原标题《老一辈的爱情很浪漫!84岁院士和妻子互赠贺卡40年》,来源 | 央视新闻客户端、共青团中央
为分享前沿资讯及有价值的观点,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转载此文,并经过编辑。
支持保护知识产权,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
部分图片难以找到原始出处,故文中未加以标注,如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
HISTORY
/
往期推荐
电子杂志,扫码阅读
期期精彩,不容错过
· 《卫星与网络》特别顾问:王兆耀
· 《卫星与网络》编辑委员会
高级顾问:王国玉、吴炜琦、刘程、童旭东、相振华、王志义、杨烈
编辑委员:曹志刚、陈嵩辉、邓中亮、荆继武、景贵飞、郎燕、刘进军、刘天雄、宁振波、秦智、汪春霆、吴季、徐小舒、阎丽娟、赵敏、肇启明、周建华、朱铎先
· 《卫星与网络》创始人:刘雨菲
· 《卫星与网络》社长:袁鸿翼
· 《卫星与网络》执行社长:黄忠
· 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ID:satnetdy)团队
编辑:艳玲、哈玫
主笔记者:李刚、张雪松、乐瑜、朝天椒、黑法丝、刀子、赵栋
策划部:杨艳
视觉总监:董宁
专业摄影:冯小京、宋炜
设计部:顾锰、潘希峎、杨小明
行政部:姜河、林紫
业务部:王锦熙、瑾怡
原创文章转载授权、转载文章侵权、投稿等事宜,请加微信:Juice0212
商务合作;展览展厅设计、企业VI/CI及室内设计、企业文化建设及品牌推广;企业口碑传播及整体营销传播等,请加微信:13811260603
杂志订阅,请加微信:
wangxiaoyu9960
· 卫星与网络各分部:
成都分部负责人:沈淮
长沙分部负责人:宾鸿浦
西安分部负责人:郭朝晖
青岛分部负责人:江伟
· 卫星与网络总部负责人:农燕
· 会议活动部负责人乔颢益
· 投融资及战略层面合作:刘雨菲
· 本平台签约设计公司:一画开天(北京)文化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 航天加(深圳)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负责人:杨艳
微信公众号太多不好找到我们?
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解决,
置顶,或星标公众号“卫星与网络”
遇见你真好,希望能一直陪着你。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