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到了…👇
紧致轮廓  改善水肿
别急,女艺人的新照片,在文末👇


2021年的5月,有一天半夜1点多,我叫车回家。
接我的专车,是个女司机,大半夜的北京很空旷,她开慢且稳。
跟她聊了几句,女司机开车的习惯
她很敏感,问我说,您是嫌弃女司机开车慢么?
我说不是,我只是好奇,女司机的日常车生活,和男司机有什么不一样?比如喝水,吃饭,上厕所,车内清洁等。

她轻轻叹了口气,跟我讲述了她的故事。
85年的女司机,家里有一个上小学的女儿。
开滴滴之前,是一个创业者,在汽车行业里做了十几年,自家开车行开了9年,在线下有8家连锁车行。

20年底,自家生意正好在生意扩张期,盘下了几个黄金铺位,大肆招兵买马,定战略,搭班子,拢资源,大搞装修,盘货。
正要重仓出发,疫情加剧,生意受到重创,欠了一千多万,心急如焚,天天回家跟老公吵架,急出满嘴燎泡溃疡。
孩子哭,老公吵,员工工资发不出,要解散也付不出赔偿,就在她火急火燎一大堆烂摊子事儿时,突然检查出宫颈癌。
摧枯拉朽,一切都停了下来。
她说自己得癌的事儿时,语气轻悠悠的:“幸亏不是什么肝癌肾癌胰腺癌,幸亏孩子早生了,否则,生死也就一念的事儿”

我说:“借的钱还了么?”

她摇头。
“公司呢?”
“都关了,一辈子挣得钱都搭进去了,还欠了一千多万的债,我这一病,钱越欠越多”

“那你开专车挣钱还钱,得还到哪一天?”

“不知道 几十年吧?能还多少是多少吧”
这段对话,我写在了21年5月13日半夜的朋友圈。
她的故事,让我想起莫泊桑的《项链》,为了一条项链,还了一辈子债,到老终于还清了。
搭了一辈子进去,但,她从未想过逃避。
1998年的香G,很多人的脑海路闪过这个念头

要不申请破产算了
要不眼一闭跳下去算了
要不......
《流金时代》的故事,就发生在炒楼花炒到排队跳楼的亚洲金融危机。
蒋南孙的爸爸,在原著里,就是炒楼炒得倾家荡产跳楼的,并不是电视剧版里的炒股票。
而香江豪门圈流传多年的Gossip,某名门拜金女,连续把两任丈夫吃空败破产的香艳故事,事实上,是华丽夫妻,鬼迷了心窍,笃信香港房产只涨不跌,借了1.54亿买了5套房子,结果赶上亚洲金融危机,全赔了。

如果你看过《大空头》,对周期性全球经济衰退,对次贷泡沫,这些字眼,不会陌生。
在《大空头》里,一片繁荣的景象下,隐藏着即将崩溃的巨大泡泡。
开车到美国西部,一大片一大片崭新的别墅区空置没人居住,连脱衣舞女都买了一堆房子,只需要支付很少的首付,人人都坚信房子只涨不跌。

整部电影,对于次贷危机到底是怎么发生的,讳莫如深。
正因为涉及严肃题材,真实社会事件,真实人物,2007年的世界金融危机,被拍得华丽而狡黠,用美式悲喜剧的方式,嘲讽了贪婪的华尔街之狼。
什么都说了,又什么都没说,你懂的。
回到我们刚刚走完的黄金30年,就像一首狂飙突进的幻乐,音乐突然停下的时候,癫狂年轻人的脚步抽搐着停不下来。

有人说,2021年,我拼尽了全力,却一无所获。
我想说,你拼尽了全力,一无所获并不是最糟糕的,这意味着,你付出了个体所有的努力,换来了验证这条道路走不通的结果
试错成本并不高,试错成本,只是你的一年而已。
2021年,有很多人,不仅拼尽全力,一无所获,还投入了巨大的沉没成本,把此前几年赚的钱,甚至一辈子赚到的钱,全都都赔进去了,依然看不到希望的,大有人在。

新的时代,新的周期,新的阵痛,新的爬坡期,全新归零重启。
有老业主让我写写,2021,你亏了多少钱?
事实上,2020年,我刚还完创业第一阶段背的第一笔巨债。
2015年底我辞职离开时尚圈,2016年拿了天使投资人的3千万开始创业,2017年夏天,公司陷入死亡倒计时。

那一年,我和莫泊桑《项链》里的女主人,面临过同样的选择,到底要不要扛起一笔可能一辈子都还不完的巨债,要不要干脆破产,就此认输?
2017年,几乎所有找上门来要投我的美元基金,都建议我直接宣布项目失败,公司倒闭清算,和我的天使一拍两散,重新开始新项目,拿新钱,轻松上路新征程。
创业失败,清算离场,都很正常,既成行业潜规则,我知道正常人都会这么做,创投圈的连续创业者人人都会这么选择,这对新投资人也更公平。

但是,我认为,这对我的天使是不公平的,他花钱买了我犯昂贵的错,他却无法收获我成长带来的长线收获。
他是改变我命运的人,没有他,我根本不可能从时尚圈跳出来创业。
最终,我执拗的选择背着巨债往前走,公司reorg,我找新投资人的钱,还了部分老投资人的钱。
重新上路时,还没开张,40%的股份,就已经压出去了。
时隔多年,说起当年的选择,同行还是会说,太夸张了,你可真是个疯女人。
一直扛到2020年,我大着肚子,铤而走险式的融资,才终于把这笔债还清,公司终于融了新钱,把老投资人的股份买回来。
钱债,人心债,一笔两清,我对他说:4年陪跑,翻10倍,敬我们伟大的友谊。
这话说说是挺轻松的,可这4年1460天,一天一天的都是怎么度过的啊,上亿的赎身钱,都得要自己一块一块卖老命挣出来的。

二姨经常嘲笑我说,每天吐老血卖艺卖身,挣了个寂寞,最后自己还是那么穷。
可是当年如果不那么选择,我的一生都过不了“信用破产”的坎儿。
2021年,是我们的转折年。

2020年,我只做了2件事,2件都是大事:
1、融资
2、生孩子
这两件大事的开盘,都是旋风般迅雷不及掩耳,过程都坎坷到近乎魔幻,结果却都是Happy ending。
连我的医生都说,这一年你吃尽了苦头,但孩子却倒是被你护得毫发未伤。
2021年第一个月,就发生了很多的狗血,不愿再回忆。

我只能说,在我创业的6年里,经历过很多世事沧桑巨变,每次我都像一堵隔音墙一样,尽可能保护好我的团队,我的董事会,用我的方式,去解决不断发生的问题。
曾经一度,我的搭档生病,差一点就要瞎了,有半年多,我们都在北京、东京、台北辗转求医。
2021年,我还在月子里,还在和激素崩塌、产后抑郁、咪咪伤心症作斗争,就被团队三番五次的紧急电话喊回公司,救火掰方向盘。
我太久没有回到一线打仗,2021年,出了月子,回到公司,我遇到最大的问题是,由于我20年8月起住院保胎抢救,导致公司长达半年,都没做战略升级,各业务都在用旧的战略,应对新的形势。

这么严重的战略delay,在短期业务数据上体现不出来的,等到过了Q4黄金季,一开年问题全都暴露出来,当时的业务现状,团队状况,就跟四处漏水的巨轮似的。
一顿操作猛如虎,花了整整4个月,终于在5月,总算把我的船修好了。
下半年做了很多很多新事,认清了局势,战略性亏损,关停并转,各种试水拓新。

最终的财报和我预估的差不太多,所有的债,都得还。

投了俩小项目,一个亏了几百万,换来了一点宝贵的knowhow,以后我再也不会做任何不符合我基因的事,无论是自己做,还是投资,再也不会碰。
超出我能力结构的事,能赚再多的钱,我也不投。
看不懂的生意逻辑,数据再漂亮,也不能下场。
开新公司,孵化新项目,新招了上百人,重新开盘下场,多项目赛马并行,小步快跑跟上,这一路海内外铺下去,开办人员运营基础设施,就花了1900万。
新事儿能不能成?
成了能不能赚钱?
不知道,我不知道,也没人知道。
极高的风险,但大势所趋,不得不做。

战略性亏损,只能扛,刚还了债,继续欠继续跑,钱是用来换时间的,赌对一件大事,就都赚回来了。

大眼睛终于亏了2kw,我还是觉得挺值得的,毕竟2021是第一年没有我在一线精细化运营的一年,团队得到了飞跃式成长。
以前也不指望大眼睛赚钱,就好像你生了个女儿,总是希望她按照自己心意成长,不指望卖女儿赚钱,但也别亏太多。

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大家都相信并喜欢的事,微亏微赚打平都行。
毕竟,对公司的战略来说,大眼睛贡献的是一个大中产消费行为的精准数据模型,依靠这个模型,我无论是做消费投资,做消费品牌孵化,做品牌咨询,都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动态信息盘。
还有一些因为文化认知差和海外仓配履约导致的亏损,比如我19年因为国内严重的疫情,定了EM家的全套Remedy系列的精油,包括干咳、湿咳、感冒、发烧、过敏等十几个专业针对性的家居小药箱系列,我定了7万多瓶啊苍天啊
当时,我真的没多定,一个SKU才定了三四千,以疫情期间健康消费的动销根本不是问题。

然而,我大大低估了老外的效率和认知,EM的Remedy系列,是和波罗的海一位非常有名的植物学家独家合作的,订货订了拖拖拉拉到20年才交了第一批货,第二批货到21年才交。

但是,EM总部意大利的包材是19年我订货的时候就做好的,内料是后装的,等飘扬过海第二批三万多只清完关到我们保税仓的时候,已经是21年了。
老外认为高浓度的精油没有保质期,根本不需要重新做包材,就直接用了第一批货的包材。
说人话就是新货到我手里的时候,包装看起来就快过期了。
这样的事儿,英国的PKP给我搞过一次一摸一样的,重点是,英国创始人全家都不觉得是个问题,压根没告诉我。
有一次,我们卖PKP的一个1200的防脱生发礼盒,结果用户收到,盒子上的保质期已经过期了。
可海外直邮入仓检查时,保质期都是好的,我们震惊去给英国人打电话核实时,结果人家很轻描淡写的说:
盒子是以前做的呀,我们很环保的,不可能因为盒子上印着以前的保质期,就把盒子浪费掉,跟我们掰扯了一大堆这些盒子等于多少树木,扯到多砍一棵树地球变暖巴拉巴拉。。。
总之,最后我们根本无法跟用户解释,为什么保质期新鲜的产品,会放在过期的纸盒里。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意大利EM的Remedy系列上,老外跟我们掰头了快半年了,反复跟我们强调没有保质期,盒子上也只是印了Best by,并不是不能用,简直鸡同鸭讲。

当时EM创始人正在生孩子,又是高龄产妇,怀孕生孩子又不太顺利,我实在没法为了几个破纸盒的事情去叨扰她。
Anyway,这又是一笔无解的亏损。

哦,还有一笔亏损,到现在还经常被汤大米拿来笑话我
每次崽子去公司,汤大米都跟她说:
你都从一个婴儿长成了一个少女
你妈的母婴牌子还没做出来
呃。。。很尴尬
这是一个事实,但如果硬着头皮做了,估计还得再赔个上千万。
我怀孕之前,就想做母婴品牌。
前年,我做了大量的调研,发现市面上所有的母婴店都是母婴偏婴,没有母婴偏母,当时我还很天真的觉得,虽然可能会小众,但好歹是个机会。
结果经过一年的下水实干,发现女人生了孩子根本不想给自己买东西,所有的钱都花在了孩子身上,不是没人想做,是做出来根本没人买,数字不撒谎。
于是,又调整战略,想做婴幼儿lifestyle的品牌,团队组了,公司开了,研发下场了,渠道实地拓了,最后的结果就是,帐根本不可能算得过来。

当你真正自己下场干,才会发现,最好的生意,永远都在利用人性的弱点。

当你想要认认真真做点好东西,根本没法卖,生产成本,比零售价还高,高得离谱,根本没法卖。
最终的结果就是,我们注册了Cherry Park这个品牌,第一个硅胶餐具系列也生产出来了。
但最后,我们做完市场调研,决定放弃,怎么卖,怎么投都是血亏的。
成本高不是因为规模效应降不下来,是根本不是一种材料,坑爹的是,肉眼看不出差别,只有用剪刀剪开,内行人才能分辨得出。

你看,林林总总,都是不得不亏的钱吧?

有的是亏钱,买了教训,买了认知差,战略修正,亏个几百万,买个教训。
有的是战略性亏损,投入做新尝试,可能会血本无归,但大势所趋,不得不做。
有的呢是经营性亏损,做我们这行的,被老外的认知差坑,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只能自己认了。

还有的呢,算是孵化失败吧,某种意义上,也算是止损,总比我明知这个赛道根本做不出品牌,还往里投个几千万,最后再得出没得做要好吧

最后回头看,所有我最不想做的商业模式,反而最赚钱。

给品牌做做咨询,做流量主挣挣广告钱,开MCN、内容服务商,挣点送水人的钱...
这些钱,都挣不出什么伟大理想,但很务实的能替你养公司。
这就是我的2021,不算太糟,至少起起落落落落落落,至今,我仍不迷茫。

知道光在哪里,知道前进的方向。
这片流水小文,写给所有在2021年经历过伤痛与迷茫的网友
你以为只有你一个人在走夜路,
哪知道
没有谁,
光独独照在了他头上。
 减少细纹 明眸焕亮

小可爱视频都在这里

今日份小可爱
猜你喜欢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