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演到现在渐入佳境,它是作家梁晓声根据自己和身边人的经历写的小说,得过茅盾文学奖。时间横亘五十年,主题是人的各种情感:亲情、爱情、友情,以及人情,它也是近年来少有把中国式人情世故讲透了的剧。
我们先讲人情,恩与义混杂在一起的人情。以周家为中心,辐射了几条人情线。他们与邻里的,周母和春燕母亲是好闺蜜,想互做亲家。周母脑梗昏迷,春燕妈不但帮着照看她,还照看周蓉的女儿,担的这份责任,是今天我们无法想象的,就说你见过你邻居吗?知道他们长啥样吗?
我小时候在奶奶家走丢过一次,所有的邻居都发动起来去找我,这种情谊只属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的平房。虽然真心处,那也要攀比。春燕妈暗讽郑娟和周秉昆未婚先孕,周母立刻反击春燕也有婚前性行为,话都说到这地步,老姐俩只是脸色一变,并不会真往心里去,该咋处还咋处。
周父带全家四处拜年是平生第一遭,去了三家,层层递进。周父的目的是显摆有两个北大儿女,邻居们心知肚明,一边捧哏一边夸赞自个儿的孩子。做工人的秉昆和无业的郑娟局促地攥着对方的手,也是他俩先回家做饭了。我看有评论说:东北80年代默认老疙瘩要留家给父母尽孝,其他兄姐给点钱,作为补偿父母房子留给他。我的东北亲戚是这样,不知道是不是惯例。这次拜年的后果是父子间种下了嫌隙,足足三年没有通信。
当秉昆出息了给全家换了大房子,退休的父亲坐在新房里,和秉昆躺在床上背对背有一场从平静到激烈的争执,争执的结果是秉昆小儿子踢了爷爷一脚,秉昆又踢了儿子。秉昆说了一句话:有儿子的人还能被爹揍,挺幸福的。

周父对长子是敬,对女儿是疼,把幼子当成自己的分身,句句责备里掺杂着各种情绪,怕他混成了自己,又怕他飞走。厚道的秉昆因为哥姐下乡自己没下,总想着偿还他们。他甘心替姐姐养了多年孩子,赡养生病母亲,被姐夫牵连,使他们能够安心上大学。我们常在《老娘舅》里看到为了遗产撕逼的亲戚,何尝见过这样无私的亲人?但这种帮兄弟姐妹养孩子,以前并不鲜见。
但人也不是泥捏的,也有气性。姐夫冯诗人关于孝有一番“高见”:在父母身边的是养口体,在外风光的是养心智。所谓的里子和面子,这句话像小鞭子,抽得没上过多少学的秉昆不停奋进,他在妈妈耳边悄悄说:我既要养口体,也要养心智。
不仅亲情,说透的还有友谊。周秉昆在酱油厂有六君子,谁家有事招呼一声是真上。他为了替片警叔叔讨个公道,勇闯省委大院;把自家的房子都借给了朋友,帮朋友们盖房子。可剧情没有停留在一味的欢快,六君子中有仨人越来越进步,没进步的德宝认为圈层不同,朋友会走。所以后来德宝对秉昆的背叛,虽令人痛心但并不意外。
工作中也可以有人情。秉昆因为诗歌坐牢时,没有供出邵主编。从此邵主编成为他事业上的贵人,一心为解决他的出版社编制奔走,给领导写信。邵是个古典文人,但他的报恩方式却有梁山好汉式的热血,也让人看到知识分子的义。

当然最令人动容的还是对爱的奉献。秉昆和郑娟是彼此的天使,他不在乎郑娟带着孩子,不在乎她黑户,为她的孩子豁命;郑娟伺候老的小的,承包所有家务,在秉昆坐牢时自己贴钱。
另一对神仙眷侣秉义夫妇,无论富贵贫穷,高峰低谷,都不离不弃,而且心意相通。冬梅为了秉义家是真跟自己父母急。
就连后来离婚的周蓉,也是十几岁不管不顾直奔年长的诗人下乡地,在贵州呆了近十年。
再讲世故,就是剧中人的社会关系,虽然有微妙时刻但底色是亮的。周秉昆和原领导曲老太太一家的交往,讲原则中透着温情。蔡晓光帮他安排了酱油厂最好的味精车间,但曲老太却把他调到最苦的出渣车间,联想起秉坤救过老太太丈夫马书记的命,似乎是以怨报德,可私下里他家和秉昆一帮兄弟像朋友一样来往。
秉昆为了片警的事找她,曲老太口头拒绝,暗中去光字片走访,确认是个好警察,再教秉昆如何闯省委大院,高呼马书记大名,让马书记光明正大处理此事。得意地宣布完计策之后,曲老太跳上秉昆自行车后座,还摔了个马趴,秉昆喊了声老太太,她立刻拉长了脸接着跳,这种上下级关系太稀罕了。
与此形成对照的一组是秉义帮妹妹的竹马蔡晓光申冤,办了之后,秉义意识到失策了。他总结说事情该办但渠道错了,直接找秘书就行,妹妹的同学这样疏远的关系,直接动用省长,会让岳父觉得他家没分寸没边界。
接下来的两集观众说可以封神了,简直是在看生活而不是演戏。过年秉义和儿媳郝冬梅想让两亲家走动一下,表面简单的事实施起来无比复杂。
冬梅父母60年代被打倒,出身工人家庭(当时最好的成分)周秉义为了与她结婚,放弃做政委秘书的机遇。到了70年代末,冬梅父亲官复原职。本来他很欣赏秉义的贫贱不能移,但因为蔡晓光的事有了芥蒂。
周父带了贵州茶叶,隐含的意思是:亲家总该见一次吧!秉义深思熟虑后,又拿了南方特产,却被堆在杂物间。郝母金大姐提出去见亲家,因为郝父生病没去,让秘书去了,秘书无意中把周家的礼物又送回去了。周家人顿感脸上火辣辣,全家都蔫了。
冬梅回家与母亲爆发了激烈争吵,指出她父母有门第之见,冲口说出:你们就是受的教训(指下放)还太少,吃了一记耳光,饰演妈妈的宋春丽含泪瘫在沙发里的演技绝了,建议大家可以再看看退休后她与来慰问的组织部同事谈话那段,真是把剧本吃透了的好演员。
第二天冬梅才和母亲和好,趁机说出自己不孕的事情,郝家对女婿的态度发生了转折。
这段最妙的是学哲学的秉义对冬梅讲了一段自卑与傲慢,差距与误会的思辨,是原著所没有的,豁然解开了这对亲家为什么见不了面的谜底。对周家来说,大儿子做了省长女婿光宗耀祖,亲家来访是他家乃至方圆十里的最大事,关系着全家的自尊;对郝家来说,这是他们春节假期里千头万绪的其中一件小事,就像杂物间那摆了一地的礼物。一旦熟稔起来,周家及亲朋故旧可能都会找上门来借光。事实也如此,郝家的春节来客没有一个是单纯做客的。连蔡晓光的厂长都试探着让他给岳父递话,给厂里拨款。郝父经历过谷底,不想撕开这个口子,如果是同级的亲家,用不着求他。
拜年这个小小的动作,隐含了巨大的学问和人心的博弈,须是设身处地,才能理解当事人的心态,编剧也是极通世情的。
即使为公,也要讲方式方法。在兵团时秉义接到其他人的举报信,牺牲自己上大学的机会,想要揭发这个干部,但苦于没有旁证。
冬梅把回城名额让给了一直不服气她的陶俊书,出于感激与正义感,陶写下了举报信。这一刻,陶俊书和观众同样受到了洗礼。
秉义的兵团同事姚立松毫无保留地向他传授干部的立身之道,对他没有提防和保留。当姚去求秉义找明政委帮单位解决问题时,辛柏青演得非常到位,眼里闪过一丝犹豫,不敢把话说死,可镜头一转,事办成了。当然后面也演姚立松这样过分通融的性格带来的弊端,群像里的每个人物都是一体多面的,而不是非黑即白。
周家兄弟对所有人都是一诺千金,周秉昆答应替两个看起来不像好人的陌生人给郑娟送钱,对方给他的跑腿费,他一次也没要,都给了郑娟。
《人世间》讲遍了这人世间所有的情,潺潺如细流的,汹涌如大江的,焚心似烈火的。时代在变,人也会变,有些情感模式也变了,但不代表旧的就一定不是好的。《人世间》中周家的人际关系保留了传统文化中明亮的部分,不计较付出,不那么功利。周家三兄妹象征了三种极致追求:大哥是个人奋斗,二姐是爱情,三弟是人伦。而代表人伦五常的秉昆最被观众认可,说明无论什么年代,大家都是会欣赏善良的。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长久以来,齐家被认为是其中最微末的,而《人世间》恰恰讲了齐家的不易。这本书的主旨是:“平凡中幽微之光闪耀,苦难中方显良知与担当。”平凡岁月的琐碎,重大苦难的冲击,都是最考验一个人本质的时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