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主流媒体颇有点骄傲地报道说:“中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达两亿人。你身边有灵活就业的人吗?
灵活就业”是不是等于零活”就业?俺身边零活”就业的人确实不少
谁发明的“灵活就业”这个词儿的?真特么的是个天才!都“灵活就业”了,从此再无“失业”了。上上下下当然高兴了。不但高兴,还可以作为“成就”宣传。
老百姓对灵活就业的人有个戏称,叫灵鹫宫弟子。这些年大家能明显感觉到:灵鹫宫的弟子是越来越多了。
看破说破,所谓灵活就业者,实多为失业人员、无业人员也,过去有段时间话说的比较难听,叫盲流子、无业游民。
然而换种说法,叫做“灵活就业者”,
就感觉好听多了,不但贬义变成了褒义,甚至还颇有点高大上呢!

所以,你不得不佩服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并且,如此这般一整,咱国的专家们就能从理论高度扯犊子耍嘴皮子了:
形势一片大好,哪里什么失业问题。人人都有工作,只是有人工作的比较“灵活”而已......
我对咱国的专家就一个字:大写的“服”。他们实在是太有创意了,太会造词儿了!他们不仅把没工作保障的叫“灵活就业者”;还把没钱的穷人叫“待富者”;失业不叫失业叫“下岗职工”,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在家啃老叫"慢就业"; 经济下负增长”物价上涨 “震荡上行”……总之这样的发明太多了,掰着手指头都数不过来。
专家真会"",领导真敢听。于是乎到处充斥着正能量,一切都是稳中向好
有人说,你个小人物瞎评论啥?滚一边去,你不懂新经济。现在新经济了,年轻人都喜欢在线上灵活工作了,没毛病。
嗯哪,灵鹫宫里有一些工作确属所谓的新经济模式,比如抖音上做直播的、写自媒体号的等等。出了名赚钱赚海了的,也有,像薇娅和李佳琦,像老胡、司马夹头这些恰爱国流量的正能量大V。但更多的,是没人看,没流量;或者一个不小心涉及某个敏感话题被封了号,啪唧直接摔了你的饭碗,甚至得做好被约谈的准备......
灵活就业最多的,恐怕还是那些临时工、小时工、打零工,农民工、小商小贩、建筑小工等等“零活”就业者.....这类工作非但收入不稳定、未来不确定,有的还遭歧视白眼儿,实在不值得拿出来炫耀。
清北的硕博毕业生都争着去沿海城市的街道办了,985的硕士抢着去应聘县级中学的任课老师了,你又没有多高的学问,不去零活就业,就得去吃土,或半稀半干,杂以番薯青菜之类。
很多人面临着生存压力,很多人高度地焦虑,只有待在体制内的公务员,方算安稳,这才是现实.......

闭目塞听,不正视现实,不代表问题就没搁在那里,就没客观存在。

想起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中开篇讲的花剌子模国信使的故事。传说中亚古国花剌子模有一古怪的风俗,凡是给国王带来好消息的信使,就会得到提升,给国王带来坏消息的人,就会被送去喂老虎。花剌子模国王很傻很天真,他以为奖励带来好消息的人,就能鼓励好消息的到来,处死带来坏消息的人,就能根绝坏消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