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郝景芳的闲聊自留地,关不关注请随意~~
最近几天冬奥会,大家都在关心谷爱凌的家庭教育,为一个“SAT近乎满分考上斯坦福的奥运冠军”天才少女而惊叹。到了昨天陈巍夺冠的时候,自媒体又把陈巍的家庭教育梳理一个遍,盛赞“数学满分进耶鲁的花滑天才少年”,顺便解读一番北美华人家庭是怎样用虎妈虎爸的鸡娃方式,鸡出了多个全国/世界冠军。
多数读者的感叹都是:“中国的精英教育就是不一样!”有一些戏谈说:“未来的世界就是出生在美国的中国人,和出生在中国的中国人的比拼。”我们也很为华人骄傲。

我今天想稍稍从另外一个角度,聊一聊:
中国未来会不会出现像谷爱凌和陈巍这样的学霸型冠军。
何以优秀?
最近这几年,北美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华人运动员,尤其是集中在冰雪项目上。除了已经回到中国的谷爱凌和朱易,目前尚留在美国的优秀运动员有:陈巍、周知方、刘美贤、陈凯雯等。
他们的共同特征是:父母是八九十年代留学美国的中国大学生,在美国攻读学位之后定居下来,父母家庭是中产家庭,在子女培养方面付出大量心力。
谷爱凌的母亲谷燕是华尔街金融投资专家,曾在名噪一时的雷曼兄弟就职;陈巍的父亲是医学博士,开创了自己的医学科技公司;周知方的父母都计算机博士,曾是硅谷高薪的计算机工程师,后来母亲辞职陪伴他学花滑;刘美贤的父亲是律师;归国的朱易的父亲是计算机博士,著名的计算机视觉专家。
这几个家庭并不是凤毛麟角的个例。上面说到的一些特征,是大量华人精英家庭在北美的标配:优秀学历、高薪中产、培养孩子大量爱好、家中至少有一人能付出时间心力陪孩子发展(包括训练、比赛等等)、从小有追求卓越的家庭氛围。
这样一些家庭,其实并不会功利地要求孩子必须获得冠军,也只是支持孩子的爱好,但往往是孩子自己很有夺冠的动力。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些华人家庭具备几个特征:1)让孩子从小广泛尝试各类爱好;2)支持孩子自己有兴趣的爱好;3)将自律、坚韧、不放弃的精神传递给孩子;4)父母基因和家庭资源的支持,让孩子容易获得好成绩,形成正向激励循环。
可否复制?
回到本文最开始的问题:

中国未来有可能出现像谷爱凌和陈巍这样的学霸世界冠军吗?高考650分上清华北大,还在暑假顺便拿一个奥运冠军?
从个人和家庭的角度,其实没有什么不可能。

从身体条件的天赋,很多运动都是有可能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练出来的。当然是需要有很好的身体素质,但是没有什么定理规定计算机科学家的儿子不能打羽毛球出色,或者企业家的女儿不能成为滑冰冠军。何况很多条件优渥的家庭,孩子从小的营养和锻炼都跟得上,身体素质原本就不差。
从家庭意愿的投入,留在国内的优秀人才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比留美家庭少。其实留在国内的优秀毕业生更多,现在也都在各行各业发光,取得了大量杰出业绩。我所认识的很多优秀企业家、科学家和投资人,都是八九十年代大学生,有些也有留学经历,现在事业成熟稳定,也对孩子的教育舍得投入,愿意花时间金钱培养,也有更新的教育理念。
学习好和运动好能兼顾吗?

如果以前人们对这个问题还有争论,这届奥运会的几个华人学霸冠军,至少从基因上证明了这件事是可以做得到的。实际上,最近几届夏季奥运会,都有一些拿到奖牌的欧洲选手(荷兰、德国等,在体操、自行车等项目)是理工科大学生或博士生。

可能有人会疑惑:运动想要达到专业水平,需要大量刻苦训练,哪儿还有时间学习呢?

答案就是:提升效率。从谷爱凌和陈巍的经历中看,他们和母亲都是提升效率的高手。谷爱凌是常常在去滑雪场的路上,在车上学习;谷爱凌在学校的时间比其他同学少,都靠比较集中高效的学习保持成绩。陈巍是早上去冰场,然后正常上学,再学芭蕾和训练到晚上;陈巍的训练比很多选手次数少,于是妈妈陪练的同时,记下来所有教练的指导,再给儿子加练。
我们都知道,想要达到好的成就,一种方式是增加投入时间,另一种方式是提升每一段时间的效率。最终,效率的不断提升造就顶尖高手。
实际上,对于这些学生,优秀成了一种习惯。
当效率提升,一个学生就不需要把全部时间花在学校里。
实际上,任何国家的中小学教学计划和考试水平,都是按照平均水平制定的,那么就必然有一些孩子超于平均水平,学有余力,只用一定时间就能将课业学好。有一些父母和学校习惯于让这样的孩子跳级,甚至是大量跳级,提前四五年上大学。但假如不跳级,而是把多余出来的时间用来训练业余爱好呢?完全可以有大量训练时间。
追求卓越是一种习惯和生活方式。习惯于追求卓越的学生,会有强烈的动力去练习,也有强烈的意愿去观察、思考、改进自己的方法。这样的学生可以把这种习惯用来学数学,也可以用来学花样滑冰和艺术体操。
如果给学有余力的孩子更多机会,也有可能涌现成绩体育双肩挑的学生。
至少是存在可能性的。
现实如何?
但是,这种情况目前还不太会发生。
因为国内目前的专业化训练,还是需要从小走专业化的运动队路线。

几乎没有几个人能在普通中小学路线中,接受专业化的训练和培养。哪怕这个孩子和家庭有100%意愿想要双肩挑,也愿意挤时间大量训练,但也缺乏训练的门路。小学的时候专业运动队就开始挑人,挑中的孩子从此走省市国家队路线,不再正常就学。而正常就学的孩子,哪怕下了课花了再多时间在一项运动上,因为训练不专业,水平方面无论如何也达不到专业运动员的素质。即使有个别项目有私人训练,但个人运动员不能参加全国性大型比赛,也难以练出成绩。

国内的专业化训练模式是有道理的。近些年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和各项大赛上的成绩就印证了这一点。我们也为中国运动员的辛勤汗水和成就而激动。
但是这种模式,面向未来,却有可能有一些隐忧,问题就在于:过早分流。
过早分流,会使得今天的很多家庭不愿意让孩子专业化练体育。
过去中国家庭的收入水平普遍不高的时候,如果一个孩子小时候能被运动队选中,去读体校,家长普遍是比较高兴的:有体校一直上下去,总比早早失学强;体校的福利待遇也不错,不至于饿肚子;万一有好成绩,就是国家英雄;运动队退役可以做体育老师,也比做农民或者打工要好很多。
但是今天当父母的学历水平提升、家庭的经济条件提升,很多家庭就不愿意让孩子再走运动队路线。原因也简单:进入运动队之后,文化课学习就跟不上了,如果将来体育没有练成世界冠军,也很难找到其他好工作。中产家庭能保证孩子优良的学习资源,走考学路线风险小,大概率都能上大学做白领。
这里面最核心的对比是风险不一的两条路,体育路线成功几率低,考学路线将来的选择机会多。在今天,很多中产家庭父母都不愿意让孩子放弃学业。
未来何去?
再往未来发展,会如何呢?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我有一点担忧,非此即彼的路线,有可能使得一些运动天赋极佳的好苗子,因为不愿意选择从小进体校而与专业队失之交臂,从而使我们国家错失运动天才。虽然以中国之大,不缺有天赋的孩子,但对国家来说,错失了可能的高水平运动员也是一种可惜。
另一方面,高学历的中产家庭越来越多,会有大量家庭也愿意给孩子业余爱好投入资金和时间。很多家庭都在希望保持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寻找给孩子私人教练学习体育的机会。
因此,当前的局面面临变化。未来会慢慢形成一种趋势,会有越来越多家庭寻找专业化的私人教练或俱乐部教练学习。也会开始有专业教练的慢慢溢出。如果比赛机制更完善开放,这些孩子也有参加高水平全国比赛的机会,也有可能有优秀选手脱颖而出。这里面大有可能有的选手追求优秀运动成绩的同时,也保持着比较良好的学习成绩。
在之前男足屡屡失利的时候,有人疑问:偌大中国14亿人,怎么就选不出11个会踢球的人?当时就有人回复:你会送你儿子从小去体校踢足球吗?

这是一个有点极端的例子,带有很强的情绪化反映。其背后反映出家长在过早选择是否分流练体育的时候,大多数家长并不愿意为孩子做出这个选择。这无形当中使得运动员的选择空间小了很多,并不是从14亿人中进行挑选,而是从少量愿意为孩子选择体校的家庭中挑选。
面向未来,假使有机会让孩子在普通学校上学的同时,也能接受专业训练,那么我相信就会有很多家庭愿意选择了。只要孩子是优秀的学生+运动员,哪怕是每天需要跑很远的路去训练(类比谷爱凌),或者为了孩子的学习和训练要搬到另一个城市(类比陈巍),也一定有大量父母愿意。对这些家庭,时间、精力、金钱和爱都是愿意付出的,唯一不愿意付出的是孩子正常考学的路径。
中国的经济升级、收入结构变化,会带来一系列社会变化。运动员的培养方式有可能也是其中之一。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要做颠覆性改革,而需要大量细水长流的社会机制调整。这里面可能会有一些困难的地方,也有一些调整的阻力,但这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我们国家获得更高水平成就的必须。

现有的体校模式也不能放弃,因为这是大量家境贫寒、天赋卓越的孩子能获得运动成绩的路,假如完全走私教模式,必然会出现只有有钱人家才能练得起运动的不良局面。若能二者互补,相互促进,才有更好的效果。
希望我们国家未来的教育培养机制越来越丰富多元,能让更多学习成绩出色、文艺体育也出色的学生获得培养,孕育顶尖的学霸型冠军、学霸型艺术家。
我相信,未来的中国孩子也会有一大批综合立体的、样样出色的孩子,代表中国站在世界顶尖的舞台上。
我期望看到这些积极的变化发生。

————————————————————————————————
关注景芳视频号,了解冬奥背后的设计奥秘
加入童行书院共学营,获取通识教育大礼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