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宗教传入中国后,要想得到广泛传播,必然要经历本土化的改造,否则就很难被接受。而在本土化的过程中,本土文化必然会渗入其中,禅宗也是如此。
禅宗的形成,伴随着老庄思想的渗透。佛教传入中国,最先受本土化影响的是文字的翻译。陈寅恪《〈大乘义章〉书后》云:「盖佛教初入中国,名词翻译,不得不依托较为近似之老庄,以期易解。」
陈寅恪说的是佛教传入中国后,首先面临的是文字翻译的问题,即梵文佛经的汉字化。由于汉字与梵文所承载的文化差异巨大,很难凭空翻译,因此不得不借助老庄思想的「自然」「无」「无为」等概念,来解释佛经所阐述的宗教思想。
△ 菩提达摩·月冈芳年·1887年
汉代: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
在汉代,对当时的统治者来说,佛教和道教并没有太大的分别。《后汉书·楚王英传》云:「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后汉书·孝桓帝纪》云:设华盖以祠浮图老子,斯将所谓「听于神」乎!』
浮图是「佛」的最初的梵文音译,今多称浮屠。汉代风气是将老子和「浮图」一起供奉,二者没有本质上的区分。
到了东汉末年,佛教僧人牟子在《理惑论》中写道:「尧舜周孔,修世事也;佛与老子,无为志也。」牟子认为,佛与老子都是在说「无为」的思想;而「佛」与修世事的儒家思想却有着明显的区别。
△ 永乐宫三清壁画朝元图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指出:「佛法自汉入中国, 而大盛于六朝。推厥由来,实以老庄之学,言虚言无,与法空之旨不远,故清谈行而象教兴,先驱之力,不可诬也。」
也就是说,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能够兴盛和广泛传播,是受到了魏晋玄学的影响。如果没有魏晋时期的老庄玄学,就不会有后来佛教的发展。
魏晋:尚庄老,好玄学
魏晋时期的僧人,除了学习佛家思想外,也都很熟识了悟世俗社会流行的老庄玄学。东晋名士孙绰写过一篇《道贤论》,记载了精通老庄之学的7位僧人,世称「佛教七道人」。
孙绰《道贤论》云:「支遁、向秀雅尚庄老;二子异时,风好玄同矣。」支道是当时的名僧,好老庄。而与支适同时代的另一个名僧道安,也好老庄玄学。
他在《鼻奈耶序》云:「以斯邦人庄、老教行,与《方等经》兼忘相似,故因风易行也。」「斯邦人」指的是东晋时的中国人。在道安看来,要想广泛传播佛法,就必须借助老庄思想。通过老庄思想这—途径,更易吸引人们去了解作为外来宗教的佛法。
△ 惠远像
道安有一位弟子慧远,常以庄子的学说去讲佛学。《高僧传》里记载慧远在宣讲佛学时,众人不能领会佛法的意义,他「远乃引《庄子》义为连类,于是惑者晓然」。所谓连类,即引用庄子的思想大义,以阐释佛学思想。
慧远在《沙门不敬王者论》中云:「火之传于薪,犹神之传于形;火之传异薪,犹神之传异形。」「火传于薪」的论述,就是化用《庄子·养生主》的章句,「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慧远在《阿毗县心论序》中云:「己性定于自然,则达至当之有极。」我们知道,在佛教思想中,本身并没有「自然」的概念。「自然」这一概念,正是出自老庄思想。慧远在表达佛法「性定」时,也是借用老庄思想。
△ 庄子像
鸠摩罗什的弟子道生,曾经师从慧远。据说道生酷似庄子,《高僧传》中有云:「夫象以尽意,得意则象忘;言以诠理,入理则言息。」又云:「若忘笙取鱼,始可以言道矣。」此处道生阐述「得鱼忘笙」的概念,即是化用《庄子外物》的「笔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笙」。
不仅如此,道生还是最先提出「顿悟」禅修思想的僧人。这与「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禅宗思想相去甚远。汤用彤《顿悟渐悟之争》里说:「然顿悟之义,究始于竺道生。」
又说:「顿悟有两解,竺道生执大顿悟,支道林、道安、慧远、捶法师及僧肇均属小顿悟。」所谓大小顿悟,就是神秀与惠能各自主张的渐悟与顿悟之间的分别。
△ 《蔬果图卷》·清·朱耷
唐代:应机接物,尽是道
唐初,玄奘远赴天竺求佛法。归唐后,他与弟子窥基翻译了大量的佛经,借力印度「因明」学说,广传「法相唯识」的佛教思想。但玄奘所创立的学派,随着唐代国运的衰亡而渐渐没落了。
同时期,禅宗弘忍与其弟子神秀、惠能的学说,却因神学中国化而大行于世。所谓禅学中国化,也可以被认为是禅的道家化。
惠能的法脉传人之一、荷泽宗开山祖师神会的《荷泽神会禅师语录》里有对禅和自然休戚相关的解读:「僧唯独立因缘,不言自然者,是僧之愚过。道士唯独立自然,不言因缘者,道士愚过。」
△ 《六祖截竹图》六祖惠能在砍竹的瞬间顿悟禅机·南宋·梁楷  
又云「僧家自然者,众生本性也」,而「众生本有无师智、自然智,众生承自然智,得成于佛」。此处所说的「自然」与「因缘」的分别,就是道家与禅宗的分别。
然而两者的区别,就是两者的过失。所以神会指出,僧人是可以追求“自然”思想的,同时在追求“自然”思想的过程中,能够成佛。
禅宗洪州宗的祖师马祖道一,同样是谈禅不离论道。《江西马祖道一禅师语录》云:「不尽有为,不住无为;有为是无为家用,无为是有为家依。」又云:「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
△ 《枯木图》·南宋·梁楷(传)
马祖道一在阐述禅宗思想时,并不避讳「无为」「有为」和「道」这些道家的思想概念。马祖道一剥去佛法的皮相,而将禅学融入日常当中,这显然是受到了老庄学说的影响。
时至近现代,学者们对禅宗和道家思想的隐秘联系也有过论断。冯友兰在《新知言·禅宗的方法》里说:「禅宗虽是继承佛家的空宗,亦是继承中国的道家。」
禅宗思想的本旨,基于佛教般若学派的「性空」之义,但同时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
△ 《虎图》·五代十国·牧溪和尚(传)
胡适在《论禅宗史的纲领》里也有相似论断:「至唐之惠能、道一,才可说是中国禅。中国禅之中,道家自然主义的成分最多,道一门下不久成为正统。」
吕激在《中国佛学源流略讲》里也提出:「佛学传入中国,原是在玄学基础上接受并发展起来,以后双方分开,到禅学后期,重归到玄学结合。」
禅学与老庄思想的结合,使禅宗思想真正实现了本土化,禅宗也因此在众多的佛教宗派中独树一帜。
知中ZHICHINA重点书上市
《太喜欢诗词了!》
📚已在天猫、当当、京东正式发售📚
点击下图👇即可入手
撰文|茅十九
节选自知中ZHICHINA
特集009《禅的入门》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C O N T A C T 
商务合作及投简历请发邮件
☞ 推荐阅读 ☜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最全诗词入门!我们用一套书打通古今中外诗歌脉络
我们花了两年,为世界众神画像!
世界变局下,我们应该给孩子读什么?

点击👇阅读原文 👇
获取《太喜欢诗词了!给孩子的中外诗歌全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