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Huini。
看到满屏的谷爱凌,我脑子里回响得最多的是一句从小听到大的话:“体育人可绝对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
这一次,终于有人为体育人正名了。
在谷爱凌之前,在这次冬奥会之前,大众对于职业运动员的印象是“学习不好的才去搞体育”、“家庭条件不好的才去练体育”。
亦或是完全对搞体育的人没有期待:“搞体育的还能这么会讲话,不简单。”似乎体育人是“更接近动物的人”,而不是什么文明进化的产物,品,你细品。
所以当“谷爱凌们”画着眼线,穿着时装,拿出SAT接近满分的成绩单,戴着世界名校光环,五光十色地刷爆朋友圈的时候,大家难免惊叹:全能天才!爽文女主!
起码在留学圈,我们对于成绩好,体育好,各方面都很全面的学生多少会免疫一些。原因太简单了:越是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校,越青睐有运动才华的学生。(当然,麻省理工、加州理工这样的学校除外。)
也因为这样的了解,留学圈里家庭花重金投入在体育运动中的比比皆是。从源起西方的击剑、高尔夫、冰球、橄榄球,到东方的剑道、跆拳道、武术、太极,这些年从学生的简历里,什么样的运动我们都见识过了。
跟我们的主流文化非常相反的是,西方的学校越厉害的学生越搞体育。纸面成绩再好,体育不够强,你会发现在西方环境下很难吃得开。认识不到这一点的话,很多刚去海外读高中的中国学生都在这点上会吃点亏。
举个例子。有个美高男生给我描绘过一个画面。他说自从他去学校健身房开始举铁,明显能感觉自己在学校地位提高了。那些男生同学恨不得在他身边围成一个圈,每次举出更大的重量,周边就一阵欢呼鼓掌。
有时候青少年的世界就是这么简单,谁更大只,谁更厉害。谁身体素养更好,谁更牛逼。身体,本身就是青春期骄傲与焦虑的来源之一。身体发育不如同龄人,就会成为很多青少年焦虑的来源。
可惜的是,很多成年人看不到这一点,恨不得小孩少打点球,多做两道题。有时候你觉得你儿子打篮球是在打个寂寞,但是你儿子却觉得这是在为自己的荣耀而战。两边认识差距太大。
从常识上讲,我们现在应该都知道,搞体育,是个好事情(只要不影响学习)。到底好在哪里,我觉得可能还需要科普一下。
先看一组科学数据。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门做了调研发现,在美国66%的全A生,都在学校里参加了至少一个以上的运动校队;而只有15%的全A生,是在家里每天看3小时以上的电视的。打游戏的稍微好一点,全A生比例里有41%
(Source:https://www.cdc.gov/healthyschools/health_and_academics/physical-activity-and-sedentary-behaviors-and-academic-grades.htm)
研究表明,成绩表现的好的学生,更有可能一周七天,每天运动60分钟以上,更有可能参加一个以上的校队,所以“谷爱凌”们既能滑雪,又能长跑,完全不足为奇。而成绩表现落后的学生,更有可能每天看电视3小时以上,或者打游戏3小时以上。科学研究,不喜勿喷。
说明不是因为“谷爱凌”们运动强,顺面学习还好;而是他们本来学习就很好,顺面运动还强。特别像西海岸斯坦福这样的特别看重体育的学校,你走进去就会发现,来往的学生几乎全是瘦子,身材健美,特别像油画里的古希腊人。
西方对体育和艺术的重视,是毫无疑问的。有更多的论文研究表明,体育运动(Physical Activity)是如何促进脑神经细胞网络的生长发育,如何提高青少年的认知能力、社会情感能力,如何降低抑郁、焦虑,更不用说老生长谈的自信心、毅力、团队合作精神,等等等等。
这些年,我们看到的学生,录取结果好的学生,过往都有一定的体育经历。哪怕是看上去“非常学术”的那些学生,也毫不例外。
我到现在还记得,Anna谈起她在学校的棒球队作为唯一一名女性棒球手的经历(女生打的是垒球,但是学校没有女子队),Yang讲的剑道中“快与慢”的哲学,Zhang说的“射击”跟“摄像”里“Shoot”的异同,Bubu在跆拳道上的坚韧不拔......
我在打字的时候,他们的脸庞一一浮现在我的眼前,那么的生动。从专业上看,他们可能是未来的生命科学家,政客律师,电影导演,交互设计师......不管未来从事什么行业领域,这些在运动队里集训、比赛的经历与经验,相信都会超越大学,伴随他们一生。
对了,还不能忘记Yuansong。2014年的时候他就跟我讲:运动重在动。人如果不动了,那生命不久结束了?
既然扯了这么明显的好处,我不禁要问一个问题,为啥我们和西方对待体育运动的看法为什么会有截然相反的主流观点?
我弱弱地给个假设。拒绝运动,也是在拒绝生命力,拒绝发展本身。我们可能害怕的不是运动伤害了学习,而是潜意识里害怕变化,害怕成长,害怕变得更强,害怕我们超越了自己划定的控制范围。
好,最后的彩蛋是,如果要运动,多少量够?世卫组织推荐的运动时间是每天60分钟。嗯,我们应该集体不及格吧。(及格的别说嘛)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