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曾在《小杂感》中写道:
「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国人的想像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
而现在,在「眯眯眼」的事情上,我们似乎可以仿照这个句式问上一句:
为什么有些人一见到眯眯眼,就立刻想到辱华?
近几日,零售企业三只松鼠食品的宣传海报引起轩然大波。
不少网友由于海报中的模特眼睛细长,有些像是「眯眯眼」,而对三只松鼠和模特本人口诛笔伐,指责其「丑化国人」、「崇洋媚外」、「涉嫌辱华」。
◎ 
模特「白菜」为三只松鼠拍摄的海报之一。

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在舆论压力下,三只松鼠发表声明,表示「深表歉意,并第一时间已进行页面的替换,且已安排排查公司其他产品页面,杜绝类似情况产生」。
三只松鼠同时也强调:
「经查,该产品于2019年10月上线,该页面中模特为中国人,其妆容均基于其个人特征打造,无刻意丑化。」
遭到「眯眯眼」审判的不止三只松鼠,还有正在上映的影片《雄狮少年》。
由于电影部分角色的吊眼和宽眼距,《雄狮少年》也被人贴上了「辱华作品」的标签,掀起了「坚决抵制」的声音。
◎ 
《雄狮少年》剧照。

图片来源:豆瓣
在此之前,摄影师陈漫以及清华美院毕业展相关作品中的「眯眯眼」,同样引起过广泛批评。
◎ 
清华美院毕业展上的模特和服装。

图片来源:搜狐
逢「眯眯眼」必「辱华」,因而必须加以抵制,这几乎成了一部分网友对「眯眯眼」的生理反应。
抨击「眯眯眼」的网友依据是,「眯眯眼」是被西方建构出的歧视东方的符号,这种刻板印象有漫长的历史。
比如美籍巴勒斯坦裔批评家萨义德(Edward W. Said)在《东方学》一书中,曾提出:
现代的「东方」不是一种自然的存在,而是由西方人创造出来的、与西方相对立的一个「他者」的世界。
掌握话语权的西方人会将「自我」以外的非西方世界都视为「他者」,将双方截然对立,进行一种类似于「我」与「你」的区分。
西方以自己为中心,用自身的价值维度和道德尺度去想象东方的样貌、衡量东方的标准,从而导致西方对东方实际情况的夸大或扭曲。
◎ 在1978年出版的《东方学》中,萨义德所谓的「东方」基本只涉及到以巴勒斯坦为核心的中东地区。但到了现在,东方不仅可以涵盖中东,也包括远东、拉丁美洲、非洲等一切非西方区域。
作者:[美]爱德华·W·萨义德
译者:王宇根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07
对于中国而言,这种夸大的典型是「黄祸论」与「傅满洲」。
19世纪末、20世纪初,妖魔化中国人为代表的东亚人的「黄祸论」风行于西方。这一理论认为,黄种人是祸患,白人应当联起手来,共同抵抗黄种人。
伴随「黄祸论」出现的,是英国作家萨克斯·罗默(Sax Rohmer)于1913年在《傅满洲博士之迷》一书中刻画的著名角色傅满洲。
这一角色瘦高秃头、细目长眉,穿戴着清朝官员的服饰,善用刑具和毒药,扬言要「杀光白人,抢走他们的女人」,完全是一副邪恶而野蛮的样子,被视为「黄祸」的拟人化形象。
◎ 
傅满洲的影视形象。

图片来源:The Irish Times
所以,后来以傅满洲形象为代表的、标志性的「眯眯眼」,就被赋予了歧视性的内涵。
不过,这里却涉及到一个问题,为何当时西方会选择将傅满洲这样的人塑造为「眯眯眼」,从而将其作为一种歧视性的标签,贴在中国乃至东亚人的身上?
事实上,这与中国传统审美有一定关系。
纵观中国历代的文艺作品,特别是最为直观的绘画,可以发现:
古人在描画人物时,将眼睛化成细长状、让眼角上翘是一件十分普遍之事,历朝历代的许多艺术作品都表现出这一特征,比如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
◎ 《簪花仕女图》(局部)。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于双子雨
双眼微眯的唐代女立俑:
◎ 唐三彩女立俑(局部),被誉为「唐代最美仕女」。
图片来源:陕西历史博物馆
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
◎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图片来源:书格图书馆
元代的《永乐宫壁画》:
◎ 《永乐宫壁画》(局部)。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为中国造型
这些艺术作品可以表明,细长状的眼睛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古代传统审美。
而在文学上,古时美女也时常被刻画为柳叶眼、丹凤眼、吊眼等细长眼型。撰写《闲情偶寄》的清代才子李渔,更旗帜鲜明地表示偏爱细长的眼睛,认为细长眼的女性「秉性必柔」,眼睛大的女性「居心必悍」。
此外,中国戏曲化妆中,一种常见手法是「勒头」。演员在化完妆后,会将眼角和前额使劲向上勒紧后扎起来。这样会吊起眼角,让演员的眼睛变得细长,眉毛和鬓角贴近,更有眉目传情之感。
◎ 
化妆、勒头后的京剧演员。

图片来源:新浪博客@金丝狸猫京剧大舞台
由此可见,当下所谓的「眯眯眼」,其实存有双重含义:
一重是晚清与民国时期,经由西方夸张和典型后,作为一种歧视性话语出现的样貌。
一重是自古以来,作为一种基本的、自然的、符合中国传统面容审美而存在,同时也构成现代多元审美之一的样貌。
然而,既然存有这样的双重性,且两者中后者是更有历史渊源、更为自然和主要的特性,那是否意味着我们在看待「眯眯眼」时,不应以偏概全,以前者代表所有,用一种歧视性的观点来看待「眯眯眼」,而应该持一种更全面的态度,来正视它呢?
答案大概是肯定的。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接受一切「眯眯眼」行为,如果有人刻意使用「眯眯眼」含有歧视意味的一重意思,来进行种族上的攻击,那理应表达抗议和反对。
◎ 
2021年6月,塞尔维亚女排运动员桑贾·朱尔德耶维奇(Sanja Djurdjevic)在对战泰国女排比赛中,故意做出「眯眯眼」,表达歧视。国际排球联合会赛后宣布对其禁赛2场,并对其所在的塞尔维亚排球联合会处以罚金2万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14.2万元)。

图片来源:网易新闻
但如果并没有,「眯眯眼」只是作为一个客观现象存在,我们就对其大张挞伐,试图将所有「眯眯眼」一棒子打死,说所有用「眯眯眼」模特拍摄广告的企业都是在「辱华」,这对于那些天生「眯眯眼」的人来讲,显然不公平。
这就像为三只松鼠拍摄海报而遭到攻讦的模特所说的那样:
「眼睛,确实就是长成这个样子,因为我的性格,和表演风格被选中做这个广告模特。也没有故意要去营造什么辱华形象。......作为一个专业模特,我需要做的就是按着商家的要求拍出商家要的东西,......我不知道我做错了什么要遭受这种网络暴力,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打工人,完成我自己的工作。我眼睛小就不配做中国人了?......长相是父母给的,可能每个人审美不一样,也许有些朋友欣赏不了我这种类型,但是也大可不必这样来攻击我,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眼睛就是这样,甚至生活中比这还细小。」
◎ 
模特「白菜」的生活照。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菜孃孃
而这种对「眯眯眼」全面攻伐的姿态,除了不尊重天生就是「眯眯眼」的人群外,其实也更不利于审美自由、审美多元与文化交融的建立。
不过,可能会有人表示,如果真的接受了「眯眯眼」,那岂不是意味着我们接受了种族上的歧视,并将其转化成了一种歧视与西方对东方想象的自我接纳?
事实上,当我们了解历史,明白了「眯眯眼」的内涵后,选择对正常「眯眯眼」予以辩证地接受,并不代表自我接纳了歧视,而代表了一种清晰地认知:
要用一种更融合、更具有人文精神,而非完全对抗性的态度来应对问题。这体现的是一种真正的自信。
反倒是一提起「眯眯眼」就大声疾呼、高声反对,连交流都不愿意进行的人,可能才是真的囿于歧视而无法走出来。这有些像是北宋理学家程颐在应对歌伎时的态度。
据传,某次程颐和兄长程颢应邀赴宴。酒席上,有歌伎吹拉弹唱,给客人劝酒。程颐觉得有辱斯文,拂袖离开。程颢却若无其事,喝酒吃肉,尽欢而散。
事后,程颐跑到程颢的书房,余怒未消。程颢却乐呵呵地表示:
「昨日座中有妓,吾心中却无妓;今日斋中无妓,汝心中却有妓。」(《古今谭概·迂腐部》)
正因为心中始终想着这件事,才会无法放下,甚至有一点风吹草动就跳起脚来。
当然,绝大多数人只是普通人,并非圣人。人们因曾经遭受过冒犯和歧视而敏感,完全可以理解。
但是,理解从来不是尽头,在这种理解背后,我们还应做得更多。
萨义德的《东方学》作为文化批评的武器,也不应被偏狭的价值观所滥用。就像萨义德所提醒的:
人们应当从一种「文明冲突」的对抗性思维中跳出来,彼此间的「差异」不应成为隔阂与对立的根源,而应成为交流的起点和前进的契机。
只有我们开始用人文精神敦促冲突的解决,以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所处的文化环境,以客观的立场对过去的历史做出理智判断,我们才有可能避免走向一个互相仇视撕裂的未来。
▽更多精彩内容▽
如果你还不知道我们的签名书抽赠活动,那一定要看这篇《我们决定连续100天送名家签名书》了解详情。
我们已抽赠签名书的老师有:陈嘉映、梁文道、罗新、马勇、刘瑜、秦晖、高全喜、许宏、许小年、罗翔、邓小南、周濂、许知远、张维迎、赵冬梅、周其仁、黄朴民......
12月28日,抽赠许知远老师签名书《青年变革者:梁启超(1873-1898)》。
12月29日,抽赠金以林老师签名书《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
抽奖活动在知鸦APP进行,每人每天都有一次抽奖机会哦~戳文末海报或「阅读原文」即可参与~
12月26日中奖码为ZY00006,中奖学友@知鸦1628078738(以学友中奖时的昵称为准)。
转载文章 | 后台留言「转载
商务合作 | 后台留言「商务
加入我们|后台留言「招聘
点击下方视频关注我们的视频号
收看更多名师精彩视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