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看冬奥会开幕式了吧?
那天晚上,潼潼约了小伙伴来家里,早早就守在电视机前,等待着仪式的开始。
本来以为,她这个年龄也就是跟着看个热闹,没想到她全程都看得很认真,还和我们一起讨论。
到了升国旗的时候,她也在电视机前站得笔直,唱着国歌,敬着队礼。
看来,艺术所带来的美好与浪漫,是任何年龄的人都可以共情和感受到的。
特别是开幕式里处处彰显的中国传统文化细节,每一处都值得我们带着孩子一品再品。
开幕式结束后,我和潼潼又抽空把节目里的一些特色亮点重温了几遍,细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和韵味。
今天就跟大家一起,从如何带娃领略“中国味道”的角度,来聊聊这届冬奥会开幕式的亮点。
1
24节气倒数短片·了解节气里的人与物
没想到此次冬奥会带给人的惊艳和震撼,是从开幕式前的倒计时就开始了。
用二十四节气来倒数,把中国传统文化对时间的理解,融入进全世界的体育盛事中,这还真是属于中国人特有的浪漫。
每一个节气,都配有一句诗词和几帧绝美画面。
短短三分钟的倒数,我和潼潼看回放的时候,不断暂停,细细品味了好久好久。
我们不仅欣赏其中的美,还一起讨论画面中的人与物和二十四个节气有什么关联。
雨水: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自然界的水精灵,上一帧还在天地间跳跃,下一帧就幻化为运动员滴下的汗水。
惊蛰:“春雷响,万物长”
那一声开天辟地之响,化作运动员溅起的水花声,运动员们奔跑的步伐、高铁列车行进的身影,都代表着万物的复苏与生长。
春分:“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开得繁茂的花朵,变成了象征着冬奥会主题的雪花,和孩子们以及其他人眼中、头顶的烟花。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
雨化作雪,成为冰雪场上每一个运动员飞舞的精魂。
谷雨:“风吹雨洗一城花”
漫山遍野的花,在城里舞动着的花瓣,宛若花仙子的运动员,都象征着天地间的新气象。
立夏: “天地始交,万物并秀”
天地变得开阔起来,暖的阳光,被朝阳染红的云。
运动员们将中国结汇成的雪花雕塑立在山峰,在冰雪场上可以看到他们翻腾、跃起的身姿。
小满:“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孩子们在雪地上奔跑、工匠在冰壶上雕琢花纹、运动员的冰刀鞋扬起了冰粒,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芒种:“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粽子、饺子,汇聚南北的特色食物,一望无际的田地,端午节的龙舟,都寓意着丰饶和富足。
夏至:“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满塘碧绿的荷叶,穿着绿色裙子起舞的姑娘们,滑雪运动员的轨迹与冰面上的裂痕重合交融。
小暑:“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
荷叶上滚落的露珠,也是舞者眼角幸福的泪珠。
大暑:“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
是漫天的萤火,更是运动员们在赛场上撞击的火花。
立秋:“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天上的牵牛织女,何尝不是花样滑冰运动员彼此配合的倩影。
处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赛场上的完美,离不开运动员平日训练的每一滴汗水。
白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圆本是团圆之时,但运动员们为了训练,只能遥望明月,思念着故乡的亲人们。
而随着倒计时进入10秒,短视频里的每一个节气也被精简为最具代表性的景色。
每一幅图都美得可以当壁纸。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立春
倒计时归零,把最后一个节气留给了当天的立春,寓意着一个充满蓬勃生机的开始。
关于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潼潼看过不少相关的绘本。比如《这就是二十四节气》,除了了解了二十四节气的由来、演变,还跟着书里面学了不少诗句,还有许多和节气有关的游戏可以玩;
再比如那套画风特别美的《一年》,除了有好看的故事,还学会了二十四节气识记歌谣。
而这次冬奥会的24节气倒数短片,又让孩子从视觉角度,再次加深了对二十四节气的了解。
往常,了解二十四节气更多的是自然、是景致、是农耕文明,这一次的短片让节气文化与人产生了更深的联结,特别是与运动员之间形成了唯美而浪漫的互动,既有意义,又让孩子印象深刻。
2
一滴墨开场·了解中国画和奥运场馆的建成
开幕式的开场,以中国画中的水墨亮相。
一滴冰蓝色的墨汁,从天而降。水与墨的舞蹈,让人联想到奔流的黄河水。
听着解说,潼潼曾经背过的诗句脱口而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我和潼潼之前就做过观察墨与水之间关系的色彩实验。
把墨滴到装满水的罐子里,观察墨散开的样子。再用吸管和掺了水的墨,一边吹一边创作,在纸上模拟刚才墨散开的走向。
(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想借着冬奥会开幕式这一幕,让孩子多了解一些中国画的水墨知识,也可以这样与孩子在家玩一些水墨小游戏。
比如在调色盘里,分别为墨汁加不同量的水,让孩子感受墨与水之间的关系,笔画的深与浅,是如何在宣纸上呈现的,感受国画的精髓。
(图片来自网络)
再回到冬奥会开幕式现场,从天上倾泻而下的黄河水,被整个舞台承接住,变成了势不可挡的咆哮黄河。接着慢慢地,河水冰冻了,喧嚣被宁静代替,冰冻的河水凝固成了冰立方的模样。
刚好在冬奥会开播前,和潼潼看了一本叫做《冬奥场馆来了!》的绘本,里面详细介绍了水立方是如何被“冻”成冰立方的。
书可以正反两面阅读,一面是“冰丝带,就位”,一面是“水立方,变身”。而开幕式的这一幕,刚好也暗示了“水”与“冰”之间的交互。
如果你家娃也被开幕式的这一幕震撼到,可以带着娃读一读这本绘本,加深一下对“冰立方”建成的了解。
而且,这套书(还有一本是《建鸟巢》)还赠了一本“冬奥知识手册”,我和潼潼都特别特别喜欢。里面涵盖了15个冬奥项目的比赛场地、产生的金牌数、比赛日期等等。这两天,潼潼已经开始拿着小册子,边看比赛边打卡了。
再来回到开幕式。
舞台上的冰立方,用灯光上演了一次“冬奥会历史回顾展”,一一呈现了历届冬奥会的会标和主办国家,刚好可以给娃来个全面的科普。
当冰球击碎了冰立方,激光雕刻的冰雪五环腾空闪耀,完成了属于它的“破冰之旅”。
我和潼潼除了被惊呆之外,已经完全顾不上讲解讨论了。美,是靠眼睛去欣赏的,是靠心去感悟的。就带着娃,静静地见证浪漫奇迹的上演吧。
3
入场式时地上的图案·认识中国式门窗
北京冬奥会的入场式,一扫我对于运动会入场式冗长乏味的刻板印象。
因为这一次,我的注意力除了在各国运动员服装美不美,容貌帅不帅以外,更多的集中在了运动员脚下那一扇扇“窗户”上。
那些冰雪雕琢出的门窗图案,选取了中国东西南北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门窗式样。每一扇都不一样,都蕴含了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人的浪漫啊,简直是从头到脚,刻在骨子里一般。
不过,遗憾的是,因为大多镜头一晃而过,许多门窗还来不及细细欣赏。真希望后期会有团队专门把设计样稿发出来,这样就能带着娃来一场中国式建筑的科普了。
突然想起之前给大家推荐过的一套绘本:《中国艺术之旅》,其中有一本就是讲中式窗户的,叫《窗外有怪兽》。
以小朋友郊游留宿,碰到了窗外的怪兽为线索,给孩子们展现中国古典造型的窗子,孩子们能了解到什么是隔窗,什么是遮羞窗、板棂窗等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带娃读一读。
马未都有一本书名叫《中国古代门窗》,专门记录了他十数年收集到的中国古代门窗。如果有孩子对这个特别感兴趣,可以当图录给娃翻一翻。
另外,和孩子欣赏完各式各样的中式窗棂,还可以邀请孩子自己设计一扇窗,用彩笔画出来。
4
国旗传递·带给孩子最中国的感动
整场开幕式,除了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式的浪漫与唯美,也带给了我们巨大的感动。
特别是国旗入场环节,鲜艳的五星红旗从176个来自各行各业、不同民族的代表手中缓缓传递。
那一刻响起的《我和我的祖国》,更加催泪。
仪式感带来的自豪和感动在我和孩子心中,随着那面国旗涌动着。
特别是之后看了网络上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旗入场环节时的对比图,那些孩子们都长成了各行各业的精英、楷模,这种形式代表了一种传承与成长,和一种生生不息的守护与热爱。
这一幕,真的如总导演张艺谋所说“没有伟大的表演感,但直抵人心”。
当然,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整场开幕式还有太多细节值得回味,让人惊叹。
比如冰雪五环上升起的那轮明月,刚好就是开幕式当天的月相,仿佛是来自国人对世界的邀请,“天涯共此时”的诗意被视觉化呈现;
比如运动员入场时,是从带着满满中国风的大门中走出来的,门框上雕琢着各式各样中国传统花纹,特别好看;
比如烟花盛放,开出了“立春”两个汉字,那种亲切感和自豪感真得难以言表;
比如在冰立方上回顾各界冬奥会那一幕,那些会标里都悄悄藏着中国画的笔迹;
再比如在《世界充满爱》的歌声中,几十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并肩前行,每走过之处,脚下就显露出一帧影像,长长的影像长河就这样在每个人的脚下缓缓流淌着,仿佛世界所有人一起“奔向未来”;
还有出其不意的主火炬点燃方式,以不点火代替点燃,以微火代替熊熊火焰,带着中国文化里特有的“一叶知秋”和留白意境。
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属于中国人对美的诠释和理解,也能让孩子们为中国文化自豪和感动。
中国美学的智慧和玄妙,是大道至简,是婉约含蓄。很开心,也很骄傲,能让孩子通过冬奥会开幕式感受到这些。
让孩子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算是一种传承。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冬奥会开幕式上,主火炬点燃时的解说词:
“微火虽微,永恒绵长,生生不息。
是微光,也是曙光”。
-END-
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原创文章
【游记】日本、迪士尼、长隆、三亚、滑雪
【阅读】科学、英语、古诗、思维、语言 
【心理】分离焦虑、安全感、T2、慢热、专注 
【睡眠】抱睡、奶睡、夜醒、安抚、小睡短 
【情绪】戒吼、管教、抑郁、听话、 情商
【养育】牙齿、性教育、厌奶、如厕、喂养 
【游戏】玩具、绘画、早教、儿歌、陪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