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光亮    思想的天空
有品格  有良知  有深度  有温度

图源网络
灶间记忆
文/望海楼明
那时候,我们把有锅灶的地方称作灶间,不叫厨房。家里没有单独的一间房子来作为烧饭做菜的厨房。
我们家的灶间在堂屋东南的拐角,旁边是朝东的一个小窗户。两口锅,里面的是小锅,外面的是大锅,两口锅并排,靠近的上方多出一个近似的三角形台面,正好安上了一个炉子。炉子里盛了水,只要烧锅,炉子水就热了,用来洗脸洗脚,省了烧水的柴火。很长一段时间,里面的小锅不怎么用,因为没有要炒的菜。而且烧小锅需要草,易燃的草。不像大锅,对柴火的要求不高,草末,稻糠、花生壳、甚至煤,都能烧着。那时我家常常从粮站买稻糠回来烧锅,开始是五角钱一百斤,后来涨到一元钱一百斤。大锅的边上对着灶洞的地方有一张狗皮,狗皮的一头用一块青石压着,烧火时,一只手搭着狗皮扇风,“吧嗒,吧嗒”,大概相当于风箱的作用吧。另一只手往灶洞里投撒柴火。大锅是烧饭做主食的,如果菜是主食的话,也是在大锅煮的。
记得有一段时间,我和妹妹最喜欢在灶间,趴在锅台边,眼巴巴地盯着锅。盼望着有好吃的出锅。
一天下午,奶奶坐在灶下烧火,火光从灶门冲出来,幸福地照在奶奶的脸上,红红的。奶奶一只手搭着狗皮,“吧嗒,吧嗒……”,一只手往灶里投撒稻糠;锅盖的裂缝处冒着可爱的热气。我俩目不转睛,盼望着锅盖一揭,冒出碰鼻香味,然后我们可以大快朵颐,狼吞虎咽。 
“柱子,你揭开锅,用锅铲翻炒几下。”我答应着,揭开了锅盖,翻炒。妹妹说真香啊,有点急不可耐的样子。奶奶赶紧说还没烧熟,烧熟了更香。“你得等着,要熟了才能吃。”她担心妹妹用手去锅里抓。
这一次是炒蚂蚱。中午的时候,母亲从野外回来,她的手上拎着好几串蚂蚱。是用狗尾巴草串起来的。这种草有一根硬硬的长长的的茎,头上是一个毛毛的穗子,像狗尾巴。穗子头朝下,捉来的蚂蚱就一个个串在茎上。我妈捉的多是“抬稻秆”和“老虎头”。我们那蚂蚱种类多,唯有这两种一个长大,一个肥壮。“抬稻秆”顾名思义,身子长长的,浑身碧绿,喜欢待在稻田里,或者稻田的周边。“老虎头”肥大壮实,有碧绿的,也有褐黄色的,有一肚子黄黄的籽。多在向日葵叶子上、山芋陇上、黄豆地里。以往我们捉蚂蚱是喂鸡的,现在家里已经没有鸡了,这是给我们吃的。
“东街后人都在田冲捉蚂蚱,都说好吃。”我妈进门,就对奶奶说。
“照理说是能吃。虾子吃草,蚂蚱也吃草。只是一个在池塘水里,一个在旱地上。”奶奶说。
“对啊,蚂蚱不就是旱地上的虾子嘛!”
说着她俩就动手收拾。我妈说蚂蚱的头要去掉,奶奶说不用去掉,炒酥了也是可以吃的。只揪掉蚂蚱的翅膀和脑袋上的触须。奶奶反复洗后,就倒在锅里。因为没有油,奶奶在锅里先放了一点水,又挖了一勺盐。盐是用一点油炒过的,那时候没有油,炒盐吃省油,家家都这样。奶奶把蚂蚱放在盐水里煮,水差不多干了,再炒。炒得焦黄焦黄的,真的是虾子的香味!
出锅了,奶奶说“吃大虾啰!”妹妹早就迫不及待,抓了一个,太烫,左手换到右手,右手又换到左手,撮着嘴巴吹气。奶奶盛一碗让我俩坐在二道门的门槛上吃,阳光晒着我们的背,我们不用筷子,你一个,我一个,吃的满嘴满脸都是,特别是“老虎头”肚子里黄黄的籽最好吃,像鸡蛋黄一样,粉粉的,面面的。蚂蚱头上的壳果然能吃,嚼起来跟在灶洞里烧的小螃蟹背上的壳差不多,脆脆的,酥酥的。
后来奶奶缝了一个小布袋,让我妈把捉的蚂蚱放在里面,不再用狗尾巴草串着了,捉回来的蚂蚱肚子上就没有那个被穿过的小孔了。
图源网络
当时我认为那是人间美味。吃了一次就盼着下一次。但是蚂蚱不是每个季节都有的。凉风渐起,田野枯黄,就找不到它们的踪影儿了。
一天我和妹妹照旧趴在灶台上等着开锅。已经是春天了,后园的黄蒿非常茂盛,已经蔓延到后门边,那势头有进屋的企图。奶奶在灶下搭着狗皮烧火。一会我们闻到浓烈的香味,我们知道那香味不是来自锅里。锅里煮的是刺叶菜和土花苗,这两种野菜都有很重的土腥气。如果有别的野菜,人们是不屑挖这两种野菜的。刺叶菜叶子上长刺,洗的时候,得在水里使劲揉,土花苗叶子平滑好看,这两种野菜都有长长的白色的根,后来是我妈发现,摘掉白色的根,可以减轻土腥气。我们闻到的香味,应该属于肉类。不知道多长时间,没闻到这个味道了。
四舅奶在她家都闻到了。
“老姐,你们烧了什么好吃的?怎么这么香?”四舅奶用她的拐棍把黄蒿往外推了推,捣着他的拐棍来到我家灶间。
“煨了鸡汤,待会儿你也喝口汤。”奶奶继续搭着狗皮。
“你有鸡煨汤?别骗我了。”四舅奶嘴里一颗牙也没有,她张开瘪瘪的嘴巴笑了。
中午照旧吃刺叶菜土花苗。那香味一直在家里弥漫。
半下午时,我和妹妹嚷着肚子饿。奶奶从灶洞里掏出一个黑色的瓦罐子,吹去上面的草木灰。揭开瓦罐的盖子,放一勺没炒过的盐在里面,又用筷子搅一搅。奶奶让我们走开,妹妹不肯。奶奶说都有份,就把碗一个一个排在灶台上。倒一点汤让我送给隔壁的四舅奶,没有肉。然后一个碗一个碗倒,平分均匀,再用筷子夹出瓦罐里的肉,均分在几个碗里。汤里漂着美丽的油珠子,喝一口汤,鲜得掉了牙,肉也鲜嫩,我和妹妹慢慢咀嚼,其实我们是舍不得咽下去。只是骨头很小,不像鸡的骨头。
后来我知道那是蟾蜍的肉。我们那里叫它癞蛤蟆,癞癞猴,或者癞得蛌。满身癞癞,形象难看。园墙后面,茅厕墙边,猪圈里外,野蒿杂草丛生处,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它们好像喜欢待在肮脏的地方。之前,我们见到它都是绕道走的。奶奶告诉过我们,不要打它,打破了它身上的癞子,癞子里就有有毒的浆水冒出来,沾到身上会生毒疮的。但是它的肉怎么这么鲜嫩呢!
原来是我妈从南头山的生菜地里捉的。
我们家南头山有一块地,那是土改时分给我们家的。这块地的边上有大粪窖子,周围栽了许多树。那块地非常肥沃,种什么都丰收。
春天的这个季节,南头山种了很多生菜,雨下了许多天,都是大雨,不是那种绵绵春雨,老天还是不睁眼。我妈戴斗笠穿蓑衣去铲菜交食堂,那时食堂不收野菜,铲菜时发现这里有肥肥的癞蛤蟆。她捉几只,在那里剥了它的皮,在水塘里收拾干净才拿回来。没让我们看见,奶奶就直接放在瓦罐里煨。后来我们还吃过几次,奶奶都说是鸡。她们大概担心我们知道会恶心吧?其实她俩多虑了,那么鲜的肉那么鲜的汤,那么美好的东西,我们怎么会恶心?那时候味觉感受可以压倒一切别的感觉,吃最要紧,能吃的东西最美丽,有东西吃最幸福。
图源网络
多年以后我回想那鲜味,不免想到母亲,她在捉蟾蜍的时候,她在剥下它们的皮的时候,到底有没有沾到它们身上癞包包里的毒液,她有没有害怕?她大概更害怕听见我们喊饿的声音吧?更害怕见到她空手而归,我们失望的眼神吧?而我们当时只是觉得有好吃的吃,就无比幸福,吃了还想吃。
好吃的东西在街上传得很快,大家都知道癞癞猴好吃,大家都去捉来家煨了吃,很快就捉不到了。废弃的猪圈里,茅厕的墙边,野蒿杂草丛生处,黄蒿茂盛的地方,哪儿哪儿都被人反复找遍了,就别说野外了。母亲常常空手而归。
直到一天,我们又尝到了一次美味,才停止对癞蛤蟆的思念。那是傍晚时分,我和妹妹仍然趴在灶台边,奶奶坐在灶下,但灶门口没有可爱的红色的火光射在奶奶脸上,没有可爱的搭狗皮的“啪嗒啪嗒”声,锅里没有可爱的热情冒出来,冰锅冷灶的。奶奶垂着脑袋,我们看她,她却不看我们,家里非常安静。妹妹用胳膊肘子碰碰我,说“饿”,我没说话。这时母亲推开后门进来了。我们马上把目光集中到她手上端的一个“和平鸽”大碗上,我们激动起来,迅速跑过去。
“别急,分一分。”记得奶奶那时总这样说,只要有吃的东西,都会分的,除非东西多,那次吃炒蚂蚱就没分。
母亲把碗端到灶台上,一共是六个元宵,还有一些汤。我和妹妹一人俩,奶奶和母亲一人一个。我们迫不及待,那是何等的美味啊,粘粘的,滑溜溜的。一口吃下一个,奶奶说慢慢吃,没人抢你的。吃第二个时候,感觉好像有点儿清香,有点儿甜。那时觉得这也是人间美味。可惜太少了。
放下碗,母亲把剩下的贰角钱还给奶奶:“三角钱一个,多了贰角钱,让她添一个 ,她不肯。”显然奶奶给她贰元钱去买的。那时贰元钱算是大钱。街北头唐源妈早先是做小生意的,已经好长时间不做了,最近她家把后园的一棵榆树皮全剥下来了,磨成粉,搓成了元宵卖,叁角钱一个。叁角钱一个显然很贵,之前麻大大家买炒葵花籽,贰分钱就可以买一酒盅,三分钱可以买一个烧饼。不过,那是从前,现在街上已经没有人做小生意了。榆树皮元宵不是用糯米面做的真元宵,还卖得这么贵。颜色不是白色的,是褐红色,有点像今天咖啡的颜色,比今天血糯元宵的颜色深一点。
记得那年冬天特别冷,也许是棉衣不够厚,也许是肚子没有什么东西。我们就老是靠着墙根晒太阳。冬天的野外不大好找到吃的,但是我妈却发现了美味。
那一天上午,有太阳,但风比较大,吹着哨子,阳光比较薄,颜色也淡淡的。我妈扛了一把大锹,带着一个竹篮,让我拿着一个小铲子,跟奶奶说去找点吃的。野外一片土黄,没有一点绿色,能找到什么吃的呢?我跟在她后面,绕过东街后晒太阳人多的地方,穿过姚老奶家的巷子,到红山,红山一片坟场,我们街上先人都埋在这个地方,老坟、新坟一座座,都静止在黄土上。然后就到了上大塘,上大塘不是我们街上的,属于附近的赵福村。
上大塘的下面有一层层的水田,都是种水稻的。这个时候,田里没有水,但都是烂泥。稻子割掉后,根部烂在烂泥上,和烂泥一起结成了冰,偶然看到有尖尖的绿草芽,我妈说那野荸荠。因为有浅浅的阳光,烂泥的冰不坚,虽然有点费劲,还是可以挖的。
图源网络
我妈用大锹挖,我用小铲子在我妈挖出来的泥巴里翻,挑出野荸荠。野荸荠比荸荠小多了,五六个大概也抵不上一个中等的荸荠。它的皮是黑色的,不像荸荠那样黑红色。我妈挖了一会就脱下了棉袄,我们的鞋子都湿了,我们却没有停下来。到天黑的时候,我们差不多挖了小半竹篮。然后从原路返回。晚上我妈告诉了宗大姐,告诉了二姐子。第二天就一起去挖。到了第三天,街上能爬起来的人都去了,再然后赵福村的人也去挖了。上大塘下面的稻田被挖遍了。
那些天我们就有了好吃的。奶奶把它们放在碓窝里,用棒槌捣碎,煮成糊糊,甜甜的,滑滑的,虽然那些黑色的皮没捣碎,我们也忽略不计了。那年过年的年夜饭就是用这个野荸荠做的圆子,记得奶奶说:“上元宝啦!”从锅里端出一碗黑黑的圆子,就是早先捣碎晒半干的野荸荠做的。
野荸荠圆子比野荸荠糊糊更好吃,大概是晒了以后捏得更瓷实。
有一段时间,我们价值判断的标准,就是这个东西是否能吃,能吃的东西就是好东西。不仅是孩子,大人也这样。当我们正全力以赴干着什么时,大人们会站在门口大声叫:“弄那干什么!那东西能吃吗?”我们还把能吃的东西提升到审美的高度,能吃的就是美丽可爱的。
我惊叹,人的味觉记忆多顽固啊。六十多年过去了,仍记忆犹新 。
六十年后的一天,我回到我的老家,那个处江淮分水岭上的一个小集镇。有后生请我吃饭,看着满桌子的鸡鸭鱼肉虾,我问他们什么是陆地的“虾”,他们说陆地不可能有虾。我告诉他们,蚂蚱可以当虾吃的,他们都说不可能,蚂蚱是捉来喂鸡喂鸭的,人怎么可能吃。我告诉他们,回家问问你们家老人,蚂蚱是否能吃。
作者简介
望海楼明:退休教师,1982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个人公众号“望海楼明”,用以记录生活和思考。
平台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微信首发,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the end~
新号刚刚开始,欢迎广而告之。愿意加入我们读者群的,请加微信”erxiang8d“,注明读者群。
更多往期精粹
同情鹿道森,但你我终需自我拯救
热文:李泽厚陈冲野夫空中医生安阳王刘擎硅谷医生西南联大田晓菲俞敏洪
大家:黄永玉巴金王小波 齐邦媛白先勇钱锺书史铁生王安忆余华
天空之友:严锋黄灯余耕邓晓芒菊子杜欣欣刺猬风吹沙大嫚愚石绿风青禾小仙三少爷二湘更多
投稿点击此链接记得公号加星标
留言点此
顽固的味觉记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