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产业的历史定位及其成长路径
——基于支柱型产业发展规律的视角
文 | 魏兴
本文原载于《卫星与网络》杂志2021年11月刊
一、航天:作为人类社会支柱型产业的内涵演进和发展阶段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已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的发展历程,下一个呼之欲出的文明形态,是正在渐渐拉开帷幕的太空文明。每一种文明形态,都会产生出与之相应的具有标志意义的支柱型产业,推动这一文明形态的全方位演进,并成为人类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航天具有推动传统改造、资源开发、空间拓展、科技进步等战略性能力,必然也能够与能源、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制造等行业一样,成为人类社会重要的支柱型产业。
任何一种支柱型产业,在其推动相应的文明形态成长的过程中,大致会经历以制造为基础的价值生产,以分销、服务为手段的价值实现,以文化、溢出为途径的价值增值这样一个内涵演进过程和融合发展阶段。航天产业作为太空文明时代的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支柱型产业,在其成为支柱型产业的过程中,必然也会遵循同样的内涵演进和发展阶段,确立其经济、科技、文化等全方位的历史定位,实现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作用。
基于这一视角,我们可以对航天作为人类社会支柱型产业的诸环节进行逻辑考察,审视其发展现状,思考其演进路径。
01
制造
制造是航天发展的基础。只有解决了各类运载器、空间飞行器、外星着陆器、返回飞行器、发射场设备、测控系统、应用设备等硬件的制造, 才有航天活动发展的基础。这与其他现代产业是相同的。
但是到目前为止,航天制造的发展并不充分,除了少数门类的应用设备之外,其他各类航天硬件都没有实现规模化制造。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和部分欧洲公司正在尝试火箭和低轨道通信卫星的大规模制造方式, 但是与航空、交通、电信、海运等成熟产业相比,制造的规模化水平依然非常有限。即便当前最大的“星链” 星座,其卫星部署规模也仅仅在万颗级别,和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设备生产量完全不在一个量级。而消费级卫星宽带终端的生产规模,目前徘徊在百万量级左右,与其他电子消费产品相比,同样不在一个水平上。
除了少数门类的应用设备之外, 其他各类航天硬件都没有实现大规模制造。这一方面说明航天制造的规模化水平远未达到作为社会支柱型产业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航天制造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02
分销
在大多数行业中,产品制造出来之后,有着层级复杂而覆盖广泛的分销网络。由各级代理商分别负责不同区域、不同领域的销售、物流、售前、售后,以及负责用户层面的集成和维护。产品的研发团队与具体生产者,和最终用户之间几乎不会发生直接联系。但是在航天领域,绝大多采取订制方式,多数航天产品的设计团队与制造团队,和用户之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用户经常要直接参与设计和生产过程,这也让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化分销网络无从建立。价值实现的途径单一、狭窄,是航天产业,特别是航天应用产品难以实现商业化、市场化、消费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导致航天社会化应用市场难以形成,难以深度融入经济大系统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支撑作用。
03
服务
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无论政府、军队用户还是消费用户,购买服务的支出比例越来越大。2018年,我国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52.2%,成长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门类。2020年, 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增长到54.5%。在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中,服务成为主要业务形式的表现尤为突出。基于基础设施的大部分行业,例如航空、铁路运输、互联网等等,提供给用户的主要业务都是服务而非具体产品。这与用户需求不断个性化、精细化,以及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和具体技术的日益复杂化有着直接关系。
到目前为止,航天产业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信息服务业。在星际开发和星际移民成为航天产业的主导领域之前,这种趋势还将继续保持下去。因此,在中、短期的时间长度上讨论航天产业经济的时候,必须牢牢抓住信息服务业这个核心,并以此为基点展开制造、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活动。
04
文化
文化产业是所有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衍生出来的子产业。成熟的、对社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产业都会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质,其中比较典型的包括轨道、交通、汽车、航空等等。即便传统的钢铁和冶金行业,也孕育出了著名的蒸汽朋克的文化样式。
航天积淀下来的产业文化与科幻等其他文化形态相结合,可以形成极具特色的航天文化产业,包括影视、文化旅游等等。目前为止,这种特色体现得最为鲜明的是美国迪士尼公司正在加利福尼亚州修建的星球大战主题乐园。就中国而言,目前航天文化的产业发展严重不足,文化产品和文旅项目供应匮乏,究其原因,并非对其认知不够深入,不够清晰,而是基于开放合作及重视程度不足,造成市场及资本、地方政府等对这一优质资源的投入重视不够。但从产业附加值的挖掘和成长空间而言,航天文化、文旅却是最有希望成为以大众消费为主导的规模经济的新兴产业形态。
05
溢出
航天与国民经济和社会文化的许多领域,有着紧密程度不同的相关性,这些相关性使航天产业具有强烈的溢出效应。在世界范围内,从管理科学、材料和工艺,到文化符号,航天向其他产业溢出了大量有价值的内容,促进了一大批基础产业和消费产业,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同时,这类溢出往往并非航天机构单方面刻意为之,而是在开放的社会大系统下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促成的。如何建立一种长效机制,让航天产业的溢出效应更加积极、有效、更加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特指运营和推广的专业化),是国内外有关机构长期摸索的课题。美国NASA为此专门建立起了技术转移机制和文化产业合作机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美苏登月竞赛时期,无论什么产品,只要贴上“太空”“航天”这样的符号或标识,就卖得特别好。这就是航天产业的溢出效应在社会消费领域的一个明显例证。可以说,挖掘文化价值,增强溢出效应, 是提升航天产业附加值和更加深刻影响社会经济和消费心理的重要途径。
二、军民融合是航天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航天产业成长为人类社会支柱型产业的过程中,军民融合是必由之路。航天产业的高技术属性、支柱型产业属性和基础设施属性,决定了它将与电信、交通、能源、钢铁、材料等产业一样,必然是军民共用、军民互补的。
01
高技术属性决定
杨威等人在2018 年发表的《军民融合产业概念、特征及重要意义》中认为: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国家战略竞争力、社会生产力、军队战斗力的耦合关联越来越紧密,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彼此融合、相互转化。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的融合越来越深,高技术两用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军用融合产业技术既满足国防军工需要,又能使技术商业化,满足市场经济需要。通用技术涉及军民市场,存在巨大市场商业价值潜力,能够为军民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在信息化时代,安全与发展、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军与民、平与战、前线与后方、军用与民用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呈现不断融合的趋势。近些年来,美、英、法、德、日等主要国家军事专用技术比重越来越低,目前已不到15%,军民通用技术已超过80%。
谢书凯等人在2019年发表的《中国航天军民融合现状及发展建议》中指出:航天技术是战略性高科技技术,具有宜军宜民的特性,航天技术创新是推动航天产业发展的原动力, 技术创新能力更是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
因此,航天产业的军民融合,首先是由其高技术属性决定的。
02
支柱型产业属性决定
一个国家的军事能力,从根本上是由这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决定的。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国民经济的各类支柱型产业。包括建筑工程、汽车、船舶、核技术、钢铁与有色金属、机械制造、电子信息产业等等。这些产业可以直接为军民两个应用方向提供设备、装备、耗材。在部分军用需求上,可以直接采用民用标准来研制武器产品,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在航天领域,军民需求也有相当大的共性。美国空军在上世纪90年代末曾经提出航天活动的一种分类方法,也就是分为“进入空间”“经过空间”“在空间”“从空间”。在这四个类别当中,不但都存在着军用和民用需求,而且在相当多的情况下, 可以采用完全相同的软硬件和生产和应用流程,例如运载火箭、亚轨道飞行器、卫星气象服务、卫星导航定位服务、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等等。“从空间”提供的各类信息服务不但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能够满足相当大比例的军事需求。以至于欧美卫星运营企业和信息处理分发企业,纷纷把军方作为自己重要的客户。随着航天产业逐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支柱型产业,上述产品和服务将呈现出越来越鲜明的军民融合、军民通用特性。
03
基础设施属性决定
现代军民活动都高度依赖道路交通、轨道交通、河海航运和空运服务等基础设施服务,军事设施和民用设施都依赖于稳定的水电供应。虽然部分军事设施需要专门的基础设施服务,但一些民用设施同样具有类似的特殊性。因此,国家在规划建设上述类型基础设施的过程中,都要综合考虑军民两方面的用途,也就是所谓的战略价值。
航天产业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构建空间基础设施,其中不但包括星座和测控体系,也包括发射场、其他支持服务体系,乃至未来的空间维护维修体系等等。此类基础设施显然能够同时为军民用途提供服务。在非战争时期,空间基础设施甚至可以把军事用户当做一个平等身份的商业用户来提供服务。
04
军民需求的客观差异和机制的建立
虽然航天产业的军民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有着重叠性,但依然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而且这部分需求差异对于军民各方来说,都是关键性的,不可回避。例如美军在租用商业通信卫星服务时,往往表现出临时性、紧迫性和价格不敏感的特点,并且要求获得较高的服务质量和优先级待遇。美军在采购商业遥感卫星图像时,体现出了独占性和价格不敏感。此类情况很少发生在商业用户身上。
因此,有必要为航天产业建立一个军民需求的梳理、分类和处置机制,尽最大可能实现需求的一致,以降低军民双方的航天服务采购成本。这个机制需要超越军队、国家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管理部门的局限,只能在国家顶层的直接干预下实现。
三、小结
因此,当我们将航天作为人类社会支柱型产业展开讨论的时候,是在两个基本判断的基础上展开的:
其一、必须从价值生产、价值实现、价值增值这一个不断丰富的内涵发展中去把握和定位航天发展的现实与未来。这也是现代大多数支柱型产业发展的一个共同逻辑。
其二、当今人类社会的支柱型产业,比如通信、互联网、航空等,大都经历了长期持续的军民融合过程, 从某种意义上讲,军民融合贯穿了现代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整个过程,并成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航天产业的军民融合,正是其发展为人类社会支柱型产业的一个必然过程。
本文系《卫星与网络》原创,转载及引用部分观点至微信公众号或其它新媒体平台、及网站,请在文首注明出处、公众号ID及作者。感谢支持有态度的媒体!
未按照规范转载及引用者,《卫星与网络》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部分图片难以找到原始出处,故文中未加以标注,如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
HISTORY
/
往期推荐
电子杂志,扫码阅读
期期精彩,不容错过
· 《卫星与网络》特别顾问:王兆耀
· 《卫星与网络》编辑委员会
高级顾问:王国玉、吴炜琦、刘程、童旭东、相振华、王志义、杨烈
编辑委员:曹志刚、陈嵩辉、邓中亮、荆继武、景贵飞、郎燕、刘进军、刘天雄、宁振波、秦智、汪春霆、吴季、徐小舒、阎丽娟、赵敏、肇启明、周建华、朱铎先
· 《卫星与网络》创始人:刘雨菲
· 《卫星与网络》社长:袁鸿翼
· 《卫星与网络》执行社长:黄忠
· 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ID:satnetdy)团队
编辑:艳玲、哈玫
主笔记者:李刚、张雪松、乐瑜、朝天椒、黑法丝、刀子、赵栋
策划部:杨艳
视觉总监:董宁
专业摄影:冯小京、宋炜
设计部:顾锰、潘希峎、杨小明
行政部:姜河、林紫
业务部:王锦熙、瑾怡
原创文章转载授权、转载文章侵权、投稿等事宜,请加微信:Juice0212
商务合作;展览展厅设计、企业VI/CI及室内设计、企业文化建设及品牌推广;企业口碑传播及整体营销传播等,请加微信:13811260603
杂志订阅,请加微信:
wangxiaoyu9960
· 卫星与网络各分部:
成都分部负责人:沈淮
长沙分部负责人:宾鸿浦
西安分部负责人:郭朝晖
青岛分部负责人:江伟
· 卫星与网络总部负责人:农燕
· 会议活动部负责人乔颢益
· 投融资及战略层面合作:刘雨菲
· 本平台签约设计公司:一画开天(北京)文化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 航天加(深圳)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负责人:杨艳
微信公众号太多不好找到我们?
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解决,
置顶,或星标公众号“卫星与网络”
遇见你真好,希望能一直陪着你。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