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事情说在前面:公号推送机制改变,为了预防接收不到更新推送,请读者朋友们点击公号右上角“...”菜单,并选择“设为星标”
图:步骤一,点击“...”
步骤二:点击“设为星标”

---------分割线-----------

在影视剧和小说里,狙击手们总是能对目标一枪毙命;而且令人怪异的是,无论时间背景是一战或者更早、还是二战、还是越战,甚至于90年代以后,这些神枪手们的最大射程似乎都差不多;七八百米不在话下,一千米外也不胆怯。似乎枪械给的射程有多大,他们就能精确的打多远。
然而这就带来了一个悖论:狙击步枪发展了百来年,枪、镜、弹都进化了好几代,射程却没有明显增加;那到底是后来的狙击手水平越来越倒退了,还是狙击步枪的性能提升没有意义?
实际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从二战到朝鲜战争时期,狙击手根本就不会去射击200米以外的目标。
图:二战时的狙击手

二战时期,即使是光学水平最好的德国,瞄准镜的真实水平也非常有限,只能装备3.5-4倍的低倍率、小视场瞄准镜。在有限的材料和工艺水平下,要使大尺寸镜片能够耐受枪械冲击而不破裂,需要在成本和产能负担上付出高昂的代价,这使当时的瞄准镜物镜尺寸和视场都远不能与现代产品相比。
在100米处,4.5度的视场只有7.86米,6度的视场只有10.5米。低倍率与小视场相结合,就决定了这些早期的瞄准镜既看不清远处的细节,在近处又看的不够广。

图:PU瞄准镜和T字三柱分划
当时的大多数瞄准镜,都采用了欧式T字三柱分划;这种分划至今仍然广泛使用,不过主要用于近距离的狩猎用途。
较粗的分划设计一方面基于当时的工业水平,制造能耐受频繁强烈冲击而不变形断裂的高性能金属细丝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另一方面在欧洲多灌木的环境中也特别显眼,不会发生分划标志与视野中的树枝等混淆的情况,有利于射手的快速瞄准射击。
但是在射击距离超过200米以外后,这种设计的弊端就开始凸显了。
首先,随着距离加大,目标越来越小,变得巨大的分化会对目标形成严重的遮挡。其次,绝大多数光学器材的测距手段都是通过相似三角形原理,利用参照物相对于分划的大小,进行比例计算。
对于缺乏精确刻度的T字型分划,射手往往只能凭借分划本身的厚度、水平方向上分划的缺口宽度来进行测距,不仅难以得到准确的结果,实际上要找到合适的参照物也并不容易。


图:西方民间那些超远距离的精密射击记录是怎么打出来的么?看看这种复杂得像光学仪器校正图形的瞄准镜测距分划。千米之外精确命中,靠的不是信仰,不是情怀,是精密的科学与计算
测距是一切精确射击的决定性前提。
所有涉及到瞄准点修正的参量,不论是弹道高低调节、风偏调节、还是运动目标的提前量调节,全部都要基于射手到目标之间的距离进行计算;是应该瞄准目标头部上方,还是应该瞄准目标的胸部;是应该提前瞄准目标左边半米远,还是应该瞄准一米远?
一旦测距错误或者无法进行测距,那么必然的结果就是瞄准点修正错误,或者根本无法进行准确修正。
图:50年代末期开始研发的SVD步枪,枪械本身通过半自动设计获得了射速上的进步,但精度本身并未相较于40-50年代栓动步枪出色。其射程上的进步优势,主要源于光学瞄准镜开始具备测距能力

基于当时瞄准镜在观察、测距、瞄准性能上的限制,决定了二战时期的狙击手,绝大多数情况下只会射击那些凭借直观视觉经验,在不假思索的条件下即可完成测距、弹道修正,并且能够容忍较大程度失误的距离以内的目标。
这就限定了他们的最大攻击范围在绝大多数时刻仅仅是略大于步枪的直射距离,和普通士兵并无不同。
正如大量的二战狙击手和老兵的回忆文献,都明确指出当时的狙击手普遍射击距离很短,更有狙击手直言不讳的说,“我根本不会去射击超过200码(183米)距离以外的目标。这一规律延续到了朝鲜战争,最终在越南战争中才由于技术的进步得以改变。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