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内心有爱的时候,他的内心就会有充实感。
一个人,不管年纪多大了,如果他还可以拥有小孩子一般的满足,那他一定是有幸福体验的。至少在他孩子般欢笑的那一刻,他的内心是可以充盈着幸福的,这个幸福,来自被爱的确定感。
好的养育是:我帮助你成为你自己的样子,而不是我要你成为我想看到的样子。
临床中看到过太多父母子女之间的恩恩怨怨,大多是儿女内心感受到的来自父母的伤害,造成他们现在生活中的种种困境;也有很多父母无法接受儿女渐行渐远的事实,愤怒于孩子不够“孝顺”。
01
孝,绝不是“被教化、被要求”的结果。
我想起小区里一位大姐,她早已经退休了,平时帮助居委会做一些事情,但大部分时间她都用来照顾她的老父亲。
她的父亲已经将近一百岁了,这半年多已经生活能自理,有时在院里遇上这位大姐,问到她看起来很累的时候,她会告诉我她照顾老父亲的情况,要半夜起床替他擦洗大小便,要在他情况还好时尽量帮助他活动,等等。
每每心疼她,告诉她一定也要照顾好自己的时候,她的眼里就有泪浮现出来,会说:我都觉得做这么一点真不算什么,我爸爸那时候是怎么对我的呀!我就觉得我做的再多,都赶不上我爸爸为我做的十分之一。
图片来源:《人间失格》
说实话,每每听到她这么说,我都能感受到她与父亲之间深深的情感联结,都能感受到什么叫做“累,并幸福着”,都能深刻体验到:孝,一定是来自心底深刻的爱的联结,而绝不是“被教化、被要求”的结果。对她深深羡慕的同时,也深深嫉妒着她与父亲之间这种深厚的情感。
当一个人内心有爱的时候,他的内心就会有充实感,尽管这位大姐也已经一把年纪了,但是当她说到小时候被父亲宠爱的细节时,她的脸上流淌的是小女孩儿的羞涩与兴奋。
一个人,不管年纪多大了,如果他还可以拥有小孩子一般的满足,那他一定是有幸福体验的。至少在他孩子般欢笑的那一刻,他的内心是可以充盈着幸福的,这个幸福,来自被爱的确定感。
这两天看了一个电影《我是大卫》,电影讲的是一个从集中营逃出来的小男孩,一个从小生活在恐怖之下的孩子,他拥有一张严肃的脸,当他经历种种困难,最终重建起对他人的信任时,他终于有了“微笑”的能力。
生活中,工作中,我见到到很多失去笑的能力的人,他们内心大多满载着各样的凄苦。
图片来源:Pinterest
02
家庭关系,不是权力争夺
前些天看到网上讨论为什么中国的父母年老之后会变得卑微?
其实岂止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这样,在人与人的关系里,如果缺少了最基本的信任、尊重和关爱的基础,哪种建立在权力控制基础之上的关系,不是有权力有资源时就趾高气扬,失去权力和资源时就卑微恐惧呢?
很遗憾的是,我在临床中、在生活中也看到太多太多的家庭信奉的恰是这种权力模式,也导致了太多太多孩子长大后进入社会时,适应的困难。孩子的一辈子很苦,心里苦,父母年老之后也很苦,心里苦,生活现实也苦。
朋友A,80年代名牌大学毕业,在一家企业当副总,90年代她就挣年薪,但是她不敢让自己有任何在物质上超出父母的地方。
她的父母挣的是比她更高的年薪,但是他们习惯 “节俭是美德”,当然,这个节俭不包括他们想拥有的东西,也就是说,他们喜欢的东西就可以大把浪费,如果是他们不喜欢而孩子喜欢的东西,只要买就是浪费。
图片来源:《春潮》
A极害怕惹父母不高兴,所以如果父母还没有换掉他们的25寸电视机,A是绝不敢换掉她的21寸的,否则就会惹恼父母,被父母认为眼里没有长辈。
她自己也感觉很憋屈,但始终没有满足自己的勇气。她的这种不得不憋屈也出现在她的婚姻、她的工作之中,每每受了委屈,她只有忍受,不敢有任何反抗。
A在她的原生家庭中,是排行中间的孩子,她既没有年长孩子独得父母的机会,也没有年小孩子的被娇宠,更没有男孩子的被重视,她从小学会的生存之道就是讨父母欢心。
每每父母的战争升级,其他孩子都远远躲开之后,她就会成为父母的安慰剂和开心果,在父母眼里她是”最乖“的孩子,她的”乖“的确庇护了她的童年和少年,但是她的这个生存之道也让她完全失去了自己。
后来她的生活不断被父母掌控,甚至她的孩子都已经结婚了,她的父母还在试图要求她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
她与父母之间的冲突最终还是爆发了,她要求父母不要再介入她的生活,父母开始可怜巴巴地怕她。
她告诉我她心里很苦,活了将近六十年,才在社会中一点点学会了正常的人与人之间是如何交往的,当她看到父母可怜巴巴的样子时,很内疚,可是每当她想走近父母时,又很恐惧,生怕自己再重新被父母”吞食“掉。
最终她决定远离父母,最初父母会责备她“不孝”,后来她终于鼓起勇气跟父母说:“事实上,在孝这方面,我比你们做得好,我得先让自己活着,然后才能照顾你们,我实在太害怕见到你们了,让我跟你们少见一点面吧,不然我可能会永远不再来见你们”。
于是她就这样顶着对父母的深深内疚和远离亲人的孤独,保持着与父母的距离。
03
远离父母,是孩子“不得不”的选择
B也是在类似的牵扯中“逃离”父母的。
她从小生活在父母的战火中,每次她都站出来保护“受苦”的母亲,替她讨伐爸爸。现在父母已经了八十多岁了,依然战火不断,她却感觉越来越不对头:她越来越清晰的看到妈妈是如何挑起战火,如何严重地刺激父亲来伤害她,然后再来到B这里哭诉自己的委屈,推动B去与父亲干上一仗。
B突然意识到自己内心为什么长年会有那么强烈的被伤害的恐惧,和恨不得要爆炸的悲伤,原来那个在生命中原本应该提供保护的妈妈,是一直蜷缩在她的翅膀底下寻找保护的。
从她很小很小的时候,小到还没有上学,就已经成为了妈妈攻击爸爸的武器,被迫卷入战争的她,从来没有机会去感受到什么是被保护,什么是被理解,所以,从来也没有机会感觉到自己是安全的,是被爱的。
她成年后一直非常抑郁,几度试图自杀,是养育孩子的责任,最终把她从杀死自己的动作里拉了回来。但这让她更加抑郁,因为从没有得到过来自妈妈的保护的她,在保护自己的孩子时,也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图片来源:Pinterest
B选择了不再卷入父母的战斗,迎接她的是家族众人对她劈头盖脸的责备:你父母把你养这么大,你怎么就这么没良心,看着他们打架就管也不管!
B说:如果你们不能理解一个从小被当成父母的情绪容器的孩子有多苦,就请你们想想你们自己三两岁时被逼抱着你爹妈去逛商场会是什么情景?我的内伤我自己疗,你们的嘴巴请你们自己管好。
朋友A和B在我们的文化中,都是典型的“不孝”之人。可是这个“不孝”的背后有多么强烈的苦,恐怕也只有她们自己知道。她们很苦,她们的父母也一样非常苦。
图片来源:《春潮》
实际上,当一个孩子愿意发自内心的“孝”时,是幸福的,因为那意味着他的内心是有“真正的爱”存在的,他能感受到来自与父母的爱的联结。联结在,他的内心就可以不孤独,他也愿意爱自己,进而爱他人,而且他愿意不断创造和延续这个联结。而这颗爱的种子,其实是在早年成长中,由养育他的人(一般是父母)种下的。
那个种下这颗种子的人可以尊重这个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的价值,这就意味着这个人可以以这个孩子的生命本身的发展而欣喜,而不是因为“我养育你将来我可以得到什么”,或者“我要把你养育成我想要的那个人”,这样这个孩子的生命才可能感受到来自其他生命的祝福。
当他的生命被祝福时,他才有机会成长为一个为其他生命提供支持的人,而孝,不过是为其他生命提供支持的一种形式罢了。
作者:王雪岩咨询师
责编:xx,漪漪
▽感到和父母沟通有困难?
点击阅读原文
也许专业的人能帮到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