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家和亲友们团聚,是让人感到幸福的时刻,但是,有的时候,来自亲友们的“灵魂拷问”——“你打算什么时候结婚呀?”“你们明年打不打算要个小宝宝啊?”或者“你一个月赚多少啊,够花吗?”也可能会让人感到头大。
面对这些灵魂拷问,你会不会也有一时词穷的感觉?

本周直播,我们很有幸邀请到了大陆首位国际认证沟通分析师徐丽丽老师为我们讲解人际沟通分析学(TA)中的沟通分析技巧。我们把直播内容整理成了文字稿分享给大家,希望更多的小伙伴能有收获。
01
沟通中的六种时间结构
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回家的沟通可能会造成很多困扰。实际上,沟通中是存在六种时间结构的,而回家沟通的困扰来源就是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高度浓缩了这六种不同的时间结构,让人感觉无所适从。
 1. 退缩 
当大家聊的话题我不喜欢时,我就自己刷手机,这就是一种退缩。我的人在这,但是我的心可能不在这。我因为仪式需要而坐在这里,但内心保持一段距,以此来保持内心的平和。
 2. 仪式 
很多地方春节的时候,早晨要去拜年,要去熟悉的邻居家串一串,大家的年夜饭等。
 3. 消遣 
我们三五好友聚在一起,有打麻将的,有聊聊天的,有喝酒说废话的。我们不用说特别正式和严肃的事情,什么开心聊什么。
 4. 活动 
比如说我们初二回娘家,初三去做什么,初四去做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约定谁去,去哪,完成什么事情,这是时间结构中的活动。
 5. 心理游戏 
我们话里有话地去发起沟通,然后这个沟通让人觉得不舒服,心里很别扭,大家不欢而散,这个叫心理游戏。
 6.亲密 
我们体会到大家相互彼此沟通,分享一些开心的事、互相的想念和压力,感受对方的成就,喜悦。我们感觉到相互的支持和理解。
我把时间结构放在前面,是想告诉大家:你有的选,你不是没得选。你自己可以选择用什么来度过我们一起沟通的这段时间。
有的时候我们在沟通中对它的定义不一致。比如说仪式,有的人觉得仪式就是走一个过程,打个招呼就过去了,但是有的人对仪式寄予了比较高的期待。
比如年夜饭,很多地方的老人很重视这顿年夜饭,特别用心地去做,对于他来讲是一个仪式,但是做好了结果孩子们想吃方便面。这个时候老人心中就会不舒服,因为他不仅把这个当成活动,还当成仪式和亲密。很多年轻人可能觉得这就是随便的一顿饭。
所以我们在沟通的时间段中,彼此的定义不同容易引发冲突。
我们可能要去互换角色地思考。对于对方来讲,对于我们沟通的这段时间,它的定义是什么?他觉得它的功能是什么?在六个部分里退缩、仪式、消遣、活动、游戏和亲密里,对方把它定义为什么?这样就比较能够容易理解对方。

02
如何应对他人的盘问
盘问有不同的类型,我们分为平行、交错和隐藏。
平行沟通就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意思。比如:都说北京压力大你感觉怎么样;北京要开冬奥会了疫情最近怎么样;你们的行业怎么样...
你听到的时候觉得很平和,能感受到善意而且没有比较和评判,纯粹是出于好奇和对你的关心。氛围是轻松愉快的,这就是一个平行的沟通。
交错沟通中会感觉话不投机半句多。你指向的方向和他回应你的方向是不一致的。你很明显的能感觉到对方的居高临下。比如对方是一位当地的领导,问你:你这也出去几年了,可是去了大都市呢,说说你怎么样。
这时你可能感觉他好像在告诉你他在老家特别好,你不怎么样,他觉得在小地方比北京好。这就出现了比较和评判,然后你就比较容易被激发出一种紧张和防御的状态。你要认真的考虑你的每一句话,生怕话说出去会让你显得弱或低。
隐藏沟通就是有话不直接说。比如邻居来了来你们家串门,他炫耀地说:“我儿子今年考上公务员了。你知道吗,他们录取比例是1000:1。”
你看到内在表达的还有心理层面的意思,有一个较劲和比较的状态。它的氛围不像前一个让你直接进入一种张力很足的冲突状态,但是也会觉得很别扭,有一些诡异。你不知道到底是该回应他心理层面的东西,还是装没听懂。

在交错沟通中,当你感觉对方把自己的位置摆得比你高,评判你的时候,你要怎么办?
一种是把它捧上去。比如:我觉得你的选择非常好,你看你这几年活得多舒服。还有一种方式,你可以把它拉下来,比如说各有各的好:你给他分享一些他不曾看到或感受到的东西,这个时候他可能也会慢慢降下来,意识到事物的多面性。
这取决于你自己当时的心理状态和自己的目标。如果你发现他捧不上去也拉不下来,那么尽快结束就是一个好的选择。不要让大家都那么难受,转移话题,比如疫情,冬奥会等都可以。
隐藏沟通的人传递的是两个层面的信息,一个层面是他表面上的这个话:我儿子考上公务员了这件事情。你可以回应他,问一下去了哪个城市,做哪个行业,他是不是喜欢这个工作,这就是停留在社会层面的信息。
如果你感受到了他心理层面的部分,且当时你也很有能量,那你就去对此作出回应。比如去展示一下你自己有多好。
其实我们真正想告诉大家的是:无论在哪种情况下,你都有选择。
03
如何去面对显性或隐形的冲突
首先,冲突是很正常的,冲突正是因为我们回到了亲密关系当中,在真实地表达自己。
冲突背后,我们的期待其实是得到来自他人的安抚。
安抚是沟通心理学里最温暖的一个概念,英文叫stroke,相当于拍打,比如小孩出生的时候,我们一拍一抱,让他感觉到他是被爱的,有人关注他的。在心理层面讲,每个人都在期待被看见,
安抚分三种。
 1. 刺激的饥渴 
每个人都有5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饥渴。
比如我们回到家的时候希望闻到熟悉的味道,吃到熟悉的饭菜,这是对我们的满足。所以刚一回到家,父母都在拼命地给你做那些你所熟悉的食物时,是希望你看见并你回应他的:你告诉他你想了一年了,想的就是这个味道,你吃到它的时候你很开心。
 2. 认可的饥渴 
我们不仅需要肌肤的接触,长大以后我们还需要别人用语言来认可我们,比如孩子和父母、伴侣、朋友之间的相互认可。我觉得你很不错,你这些年在外边很努力,跟我们也一直有很多的交流。这就是认可。我们用认可确认自己的存在和关系的价值。
 3. 时间结构 
我们需要把这个时间留出来,来证明我在你这是不是重要的。比如你回家后很忙,因为有很多同学和老乡约你。你能否安排给每个人一个时间会成为彼此判断关系的一个标准。我们如何运用时间,取决于我们对关系的选择。

我们都希望被他人看见,得到理解和支持。这个时候就会要回到沟通中,你要传递给对方他所需要的这种看见,这才是一个积极的安抚。
积极安抚有4个层面:
 1. 存在 
我们要看到对方的存在并且予以反馈。比如说同学聚会时你说:你那么多年过去依然漂亮。
 2. 了解 
我们愿意带着好奇去说:这一年你发生了什么。我们愿意去听别人说话,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其实了解带着好奇去倾听,本身就是给予他人极大的安抚。
 3. 认同 
我们认同对方在你心目中的重要性。比如说:我觉得我时不时的和你聊聊天收获很大,虽然你们在不同的位置上,但是会认同彼此的重要性,你们分享的东西能够对彼此有帮助,就是双向的认同。
 4. 欣赏 
比如:我觉得你这一年干得很不错,也觉得你这一年有了很多的改变。这时就有了更多情感层面的内容。我们不仅在从沟通中传递信息和内容,我们还在表达彼此的感受。我们的距离也在不断拉近。
所以当冲突来的时候,我们不要去否定对方,也不要害怕冲突。因为你们是亲人,能表达冲突,说明你们的关系是安全的,说明他在管你要一个积极的安抚。
04
如何应对聚会中的「内卷」
内卷可能更多的出现在年轻人群中。当大家去彰显自己时可能由于没把握好尺度然后误伤他人。这涉及到沟通中的四种心理地位。
 1. 我好你也好-开放型 
我们会求同存异的去接受彼此分享的东西,而且我们对沟通的内容都有确实的依据。
比如说当父母和孩子选择的是不同行业的时候,不要用自己这个行业的标准去衡量对方。
如果你发现你的父母用他那个行业的标准衡量你,像:你工作几年了,有没有当领导。你可能会郁闷:我是一个技术型的人才,只要我的技术在不断成功就可以了,不要用你的标准来要求我。
其实你可以开放地去告诉他从技术层面你的成长是什么,你不想做领导的原因是什么。一个开放性的双方沟通,每个人都能走出自己熟悉的内容,然后去倾听对方的内容,去看到对方的成长,这个是我好你好的沟通风格。
 2. 我好你不好-封闭型 
沟通的标准和内容来源于他所熟悉的经验,不太容易去看到对方。
这种沟通风格因为是高高在上的态度,不太容易照顾到别人的感受。因此也容易唤起对方的攻击。
在沟通当中,当我们感觉到要被对方评判或者指责的时候,我们本身的防御就会起来,我们也会攻击。
比如说:你为了到这个位置上天天出去应酬,根本就没有时间跟我们在一起,所以我绝不选择你那种生活。
你会发现当对方用我好你不好的这个风格来跟我们谈话的时候,我们也容易被唤起同样评判性和封闭性的沟通风格。这个时候确实是容易起冲突,容易互相卷的。
3. 我不好你好-退缩型 
比如说我们一起同学聚会,你看到同学已经成领导,而自己就是一个打工的。这时候可能会觉得自己是不好的,会有退缩和沮丧的感觉,同时也会变得更敏感。
尤其是20岁到30岁之间会更明显一些,特别希望自己的成就被他人看到,所以我们会说自己很多。
但其实对方说他自己好的时候并不是在说你不好的意思,只是有一些时候我们变得很敏感,我们就会认为对方说自己是在暗暗影射我是不够好的。所以当你处在这种退缩的沟通风格的时候,你在沟通中是容易进入自己的心理地位的。
如果你觉得自己进入这种场合真的很累很辛苦,其实委婉的拒绝也是一种方法。在六种时间结构里,其实你是可以选择退缩的。
 4. 我不好你也不好-破坏型 
同学聚会有的时候也是释放压力的地方。在职场中不能表达出来的挫败感或丧失感,就在这里表达出来了。可能两个人说着话喝着酒就急了,甚至有男性会动手打起来。
这就进入了我不好你也不好,互相指责和评判的破坏性的沟通风格。
其实就是压力的释放,在职场中有很多的约束,但对于有利益性的关系是不能表达这个部分的。
当然这种状态是最不好的。那么如果有人可以中间做一些协调的工作,适可而止,那么是最好的。
我们沟通其实是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增进关系,一个是解决问题。
过年的时候大家的这种同学老乡和同事的这种聚会,其实更多的是为了增进关系。如果发现大家做不到,那么最低也要保证这顿酒不要破坏关系,要及时喊停。
我们进入了这样一个情境,要退出来,或者如果你发现对方先进入这种情景,可能他这一年的张力太大了。那么你离开不被它卷进去,对自己来讲是一个保护。
所以我们在想要不要卷入这种聚会。首先你自己可以有一个评估,如果你觉得时间比较充裕,状态也还相对平和,其实参加这样的一些活动是合适的,你也能分析地更清楚,也就有助于你采取不同的方法。
但如果你这一年过得真的很辛苦,心理能量不太够,那你再进入这样的一种场合,其实本身就多多少少就会有一些风险。因为状态不够好,反映出来别人的沟通中的心理地位是比较慢的,也评估不清楚。喝酒后情绪更不容易控制。
所以要不要去参加,是第一个要考虑的事情。
想强调的是,我们并不是在给大家沟通的答案,而是希望大家能够了解一些沟通的工具,然后有的选。
并不是只有和谐的沟通才是最好的。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且对沟通过程负责任。
05
沟通中的5种风格
最后我们来讲沟通风格,每个人在沟通的时候都是有5种风格的。
首先在父母那里被养大的时候,会学到父母自我状态。有的是控制型的,他很强势,经常评判;有的是养育型的,他特别温和,让人觉得温暖。
那么在我们长大成一个成年人之后,我们有了评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会立足当下看待问题,同时根据现有资源去思考如何解决。
第三个部分就是无论我们长到多大,我们内心都有一个儿童部分,儿童有的时候是很自由的,有的时候是很顺从的,我们会分别看看他们有哪些特点。
控制型父母自我的言语有“你必须,你应该”等。比如在决定你要不要回家这件事情上,父母可能会跟你说,你必须回家,过年不回家,像什么话。他的声音是强硬的,是居高临下的。
他也会传递一些挑剔感或者批评的一种感觉。面对面的时候,他是皱眉头叉着腰的,然后指指点点,在态度层面他会更专注更说教一些。
养育型的父母自我很温和,声音会很关爱很温暖。
比如他会说:“我很关心你,你真可爱你这么好。他在看到你的时候会说你终于回来了,我这一年很想你。每当我吃饭的时候我就惦记你在外边吃的好不好,”当说到要不要回家,他就会说“你觉得能回来就回,如果觉得回来实在太麻烦了,可以不回。”
在跟他对话的过程中你能感觉到被关怀,理解,关心。在肢体语言层面你会看到他经常微笑,会拍拍你抱抱你,他对你是接纳的。他在跟你说话的时候,身体是面向你的,是前倾的,是一个很投入的一种状态。
成人自我状态,他就会说它的出发点是此时此地,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比如说到你要不要回家,他问你:疫情怎么样,你如果回来之后回去会面临什么,并进行合理的评估和分析,然后一起做决定。所以你会觉得他很可信,很稳重。在谈话的风格上,他是很敏锐的、反应很快的、开放的。当你跟他分享什么的时候,你感受到他很愿意去接受一些新鲜的知识。
那么还有很有意思的沟通中的风格是儿童状态。就像没有长大的孩子一样,特别自由好玩。它是不受约束的,充满活力的,很快乐的。他会说:“你不要想那么多,你就回来就可以了,不是什么大事你就放心。”你会觉得他很轻松,好奇,风趣。
适应型儿童自我就是听话的儿童。如果有一个人比较强,他会很顺应。比如对方说:“别回来了,这么麻烦,”他就会觉得:好吧,我不要回去了。
有的人就会在适应状态下进入另外一面:你让我怎么样我偏不。
比如大学生回到家之后,父母要跟你说:“你年龄不小了,要开始谈恋爱了。”然后你告诉他:“我周围没有一个结婚的。”你用这种很逆反的态度去对待他,这是一种有挑战性的适应,但他仍然没有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
 从被催婚例子看5种自我状态 
控制型的父母可能会跟你讲:挑什么挑,你自己有那么好吗,你挑到最后可能什么都捞不着。
养育型父母的人会告诉你说:没关系,反正你总要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不着急。
成人自我状态可能会做一些研究。比如会说我会觉得你适合一个特别温和的,能够照顾你的需求和感受,并且能包容你脾气的人。他会跟你一起来分析这个事情,然后来说我们去哪去找这样的人。
自由型儿童状态的人可能会说玩吧,人结了婚之后就不好玩了,你单身的时间长点其实挺好的。他会觉得然后你要不忙了,我就跟你一起玩。父母也有很自由儿童的父母,会跟你这样对话。
适应儿童状态的父母可能会这样说:我周围同事的孩子们都结婚了,老有人问我你怎么样,我觉得压力特别大。那么他自己在被同事们和邻居们问的时候,就进入了一个儿童状态,同时也把压力传达给了你。
 如何回应催婚 
控制型父母:如果你是控制型的,你要告诉他我的事情我做主,你很强势也是可以的。
养育型父母:你安慰他,体会到他的压力和着急。你可能一边摸着他的背,一边告诉她:妈妈你不要担心,这个事情我知道,你放心,我这么好的人一定会嫁的出去的。
成人自我:你就可以去跟他分析,比如你们那个年代,你们的平均结婚年龄是二十几岁,现在已经变成了三十几岁。你要让他看到时代不同了,用数据告诉他我们是不一样的,我的情况在我这个年代是挺正常的。
自由型儿童:你就可以说:“你干嘛老盼着我结婚,我走了就没人跟你玩了。再过年三十就剩下你们多孤单。现在多好,我有空就可以带着你们出去玩,多自由。”你可以用你的自由性的部分去感染它,然后去分享你单身生活中的那些快乐。
适应型儿童:第一种你可能会告诉他我在谈了,我觉得还不错。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会给你一个交代的。还有一种就是你当时也很不舒服,你进入了一个很逆反的状态,告诉他:我绝不考虑这件事情。
至于你用哪个自我状态去回应比较好,我相信大家你也都有评估和选择的能力,而且我也觉得你可以在不同的情境下,不同的角色下选择不同的这5种状态。
其实在任何一个当下你都是可以改变的,重要的是你要知道在每一个沟通中你的角色是什么,你的定位是什么?你通过沟通想达到什么样的一个目的。
我们讲沟通不是为了告诉大家这句话你应该怎么说,而是去告诉大家你要怎么选,你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简单心理Uni联合中国沟通分析协会共同推出的《中国人际沟通分析-TA认证课程》招生正在进行中,徐丽丽老师将作为主要授课老师之一,1年小班集中教学,获得一项受用终生的能力。
学完拿一个国际TA协会证书,两个中国TA协会的证书,并且全部学时都能申请中国心理学会的学分。
上下滑动查看👇
本课程不论是对你的个人成长还是职业发展都大有增益。2022年给自己一个前进的动力吧。
课程详情见👇
课程优惠详情可咨询简老师👇
号外,号外!
虎年超值年货节开始啦,
【秒杀专场,限额来抢】
【囤课狂欢,优选套餐】
【开年红包,见者有份】
【简心周边,重拾年味】
点击阅读原文,直达课程页面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