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共 5000 字,时长约 9 分钟
· 本文来源:亚当斯密经济学(刘胜军微财经出品)
文/刘胜军
01
路径依赖
1840年以后,中国步入了“百年屈辱”的沉痛一页。直至1949年,中国人民才终于重新站了起来。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其实,大清王朝并非想象中那么弱小。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一书中提供了令人震撼的的数据:
• 在鸦片战争之前的20年,也就是清朝道光皇帝继位的1820年 ,中国的GDP占据世界总份额的32.9%,而当时号称最富裕的也是最核心的西欧诸国,即英、法、德、意、奥、比、荷、瑞士、瑞典、挪威、丹等12国,他们的产出总和才只有12%。相比较下,彼时的美国与日本分别只占据1.8%与3.0%的份额。
清廷并非没有压力。日本在“黑船事件”之后,走上了明治维新,成功脱亚入欧,崛起为军事强国。同样面对船坚炮利的威逼,清廷为何转型失败?
答案是:路径依赖。
诺奖得主诺斯提出了路径依赖(Path-Dependence),即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轻易走不出去。
02
天朝上国
大清王朝变革的失败,正是因为“历史惯性”过于强大。1901年,慈禧太后在逃亡途中表示愿意变法,但“不易者三纲五常”。
对于这种“历史惯性”,历史学家雷颐在《帝国的覆没》中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历史细节(与雷颐、刘胜军到云南普洱品茶去!)。
从先秦到两汉是传统思想的奠基时代。在与其他国家交往中,形成了华夷二元对立世界观,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华夏中心”的天下观之下,中国对外只有“理藩”而无“外交”。而1618-1648年欧洲30年战争后形成“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第一次提出了主权国家概念。
1793年,乾隆58年,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开始数十年。英国特使马嘎尔尼访华,英国特使带来信函内容如下:
• 最仁慈的英王陛下听说贵国皇帝庆祝八十万寿的时候,为了对贵国皇帝树立友谊,为了改进北京和伦敦两个王朝的友好来往,为了增进贵我双方臣民之间的商业关系,英王陛下特派遣自己的表亲和参议官、贤明干练的马戛尔尼勋爵作为全权特使,代表英王本人谒见中国皇帝,深望通过他来奠定两者之间的永久和好。
两广总督郭世勋不敢如实地翻译和转奏,便将信译成汉文并作了修改,其译文如下:
• ……敬禀者,我国王兼管三处地方,向有夷商来粤贸易,素沐皇仁。令闻天朝大皇帝八旬万寿,未能遣使赴京叩祝,我国王心中惶恐不安……公选妥干贡使马戛尔尼前来,带有贵重礼物进呈天朝大皇帝,以表其慕顺之心,惟愿大皇帝恩施远夷,准其永远通好,俾中国百姓与外国远夷同沾乐利,物产丰盈,我国王感激不尽。
“十全老人”乾隆阅后大喜,批示“其情词极为恭顺恳挚,自应准其所请,以遂其航海向化之诚”。“天朝上国”的认知系统决定了只能从“夷狄向化”的角度理解此事。
从7月到9月,双方为是否“下跪”争论不休达两月之久。和珅为此专门会见马嘎尔尼,也没结果。马氏最终一无所获,10月初被迫离京。
1816年英国再派特使来华。双方又因是否跪拜争论不休。嘉庆皇帝颁旨要求英使离京回国,“乾隆五十八年尔使臣行礼悉跪叩如仪,此次岂容改异?……嗣后毋庸遣使远来,徒烦跋涉。”
03
目光如炬的马嘎尔尼
英国两次特使并非没有收获,他们对中国进行了实地考察,带了专门的测绘人员,甚至把纤夫拉纤的调子、民歌《茉莉花》的曲调,都用五线谱记录下来。马嘎尔尼对“乾嘉盛世”的评价是:
• 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旧不堪的旧船
• 至少在过去150年,没有发展和进步,甚至在后退。而我们在科技日益前进时,他们和今天的欧洲民族相比较,实际变成了半野蛮人。
我在考察中发现,庞大的上层建筑根基空虚,微小的摩擦可以诱发火花,将造反的火焰燃遍全国。如果在我本人去世之前它已崩溃瓦解,我将不感到意外。
马嘎尔尼还认为,只需三艘战舰即可将中国海军摧毁,“把中国和台湾维系在一起的联系如此脆弱”,香港非常适合殖民,“从孟加拉只需稍稍鼓动,西藏就会引起动乱”。
马嘎尔尼建议,今后派使者到中国,不必送科技礼品,送些金银铜制品、玩具饰即可,“他们完全不能欣赏科技优异、伟大的成果。”
1816年英国使团在香港停留三天,对香港进行了详细考察,海军军官认为香港适合任何吨位的船只。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割让香港,当时清廷连香港在何处都搞不清楚。
04
重大发现:英国士兵膝盖弯曲不便
与英国对中国的深入研究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清廷的“盲人骑瞎马”。鸦片战争打响半年后,道光皇帝仍下旨要求查明“究竟披楞是否即英夷所属,与广东相去远近如何。”中国对两次英国特使来访得出的重要认识居然是:
• 英国人膝盖弯曲不便。
这一认识成为中国重要的备战基础。连“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也认为,绑腿太紧导致英国人伸屈不便,“一仆不能复起”。林则徐与两广总督邓廷桢给道光皇帝上奏乐观认为中国可以打败英国:
• 夷兵除枪炮外,击刺俱非所娴,而其腿足裹缠,结束紧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
道光皇帝的批示是:所论不为无理。
1830年,距第一次鸦片战争还有十年,英国蒸汽轮福布斯号(Forbes)出现在广州,先后有约百名中国官兵登船查看。然中国官员只是将其视为“奇技淫巧”,完全意识不到其重大意义。
1841年虎门炮台失守,勇将杨芳到广州督战,“传令甲保遍收所近妇女溺器”作为制胜法宝,将这些马桶放在一排排木筏上,以马桶口面对敌舰冲去,以破邪术。
05
被浪费的启蒙教材
其实,当时国人并非没有真正了解外国的专家。林则徐好友魏源的《海国图志》、福建巡抚徐继畲的《瀛寰志略》最为杰出。然而这些客观看世界的书引起极大非议和批判,徐继畲被指责“张外夷之气焰,损中国之威灵”。不久,《海国图志》被禁。
令人慨叹的是,1851年《海国图志》传入日本,起初被禁。1854年日本被迫开国,《海国图志》成了不二之选,立即解禁,到1856年日本就刊印该书达23多个版本,对明治维新起到了重要启蒙作用。日本开国攘夷代表人物佐久间象山,认真阅读《海国图志》,做了大量读书笔记。象山书院把该书作为指定读物,培养了吉田松阴等一大批志士。吉田松阴的“松下村墅”被称为“明治维新胎动之地”,日本历史上这些赫赫有名的人物都受到《海国图志》精神洗礼。原本要启蒙中国人的《海国图志》,却先启蒙了日本人,日本又来侵略中国。这一历史悲剧值得反思。
1895年甲午战争败于“小日本”,举国震惊。梁启超说:
•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
《马关条约》墨迹未干,广州民间书局刊印原中国驻日参赞黄遵宪《日本国志》,此书一书洛阳纸贵。人们惊讶地发现,这本书在八年前的1887年就已经写好,但一直无法出版:黄遵宪1888年将书稿送给李鸿章,李鸿章推荐给总理衙门,总理衙门却不理会。1889年黄遵宪又把书稿送给张之洞,张也高度评价并转给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依然将其束之高阁。
奕䜣是清廷中对世界了解最深之人,他也认为列强不久就会离开。为表示轻视,总理衙门一切因陋就简,选址一民宅,从总理衙门大臣到章京、郎中,全都是兼职。
06
中国特使
1875年云南边境发生“马嘉里案”,英国驻华公使派马嘉里探路,与当地居民冲突被杀。中英《烟台条约》要求派钦差大臣到英国任驻英公使,懂洋务的郭嵩焘被选定。但派出使节引发轩然大波,被认为大伤国体的奇耻大辱。
重压之下,郭嵩焘告病推脱,都未获准。1876年郭从上海出发前往英国。同时,任命陈兰彬、容闳为出使美国的正副使臣。
1867年美国首任驻华公使蒲安臣(Anson Burlingame)任期届满卸任。奕䜣灵机一动,建议聘请为中国大使。清廷决定蒲安臣作为“中国政府办理各国中外交涉事务大臣”率团出访。
1868年蒲安臣从上海出发,抵达美国、英国、法国、俄国,在俄国病逝。
1873年清廷终于同意各国使臣行鞠躬之礼。
07
修路难,难于上青天
由于传统势力的强大和观念的根深蒂固,任何革新都步履维艰:连曾国藩都认为,架电线、修铁路都会使小民困苦,以豪强夺贫民之利。
1874年日本进犯台湾。钦差大臣沈葆桢认为,台湾孤悬海外,“欲消息长通,断不可无电线”,但清廷始终不准。
由于清廷不准修铁路,李鸿章在1881年在唐山修了一段铁路,故意说成是“马路”,不用机车,而用骡马牵引。唐山矿总工程师C.W.Kinder用矿上的废旧锅炉改造一台蒸汽机车拉煤,遭到朝廷反对,李鸿章不得不又改回骡马拉运煤车皮。
1886年海军大臣奕譞巡视北洋海口,见到必须铁路运煤才能保障军舰的出行,才改变了对铁路的反对。
1889年清廷终于同意修建铁路。从李鸿章提出改“土车为铁路”到朝廷批准,用了17年之久。
洋务运动,以官办为主。李鸿章等开明大员已经认识到,西方船坚炮利背后是经济发达,而经济发达的关键是私人工商业。但这种思想立即遭到批驳,“中国天下为家,已更数千载,政令统于一尊,财富归诸一人。尊卑贵贱体制殊严。”
李鸿章只能以“官督商办”的方法曲线救国。郑观应反对“商受其利,官操其权”,认为今天有李鸿章支持,但李鸿章不可能永远在此职位。中国官权甚重,极易被收为官有。1894年为庆祝慈禧六十大寿,清廷命了招商局报效五万五千两、开平矿务局报效三万两。
李鸿章去世后,袁世凯被委任为电务大臣接收电报局。袁世凯以政府资金紧张为由,表示商人仍可附股一半,另一半则由政府低价购回。此法一出,商情哗然,但毫无办法。
1886年慈禧想建个花园“颐养天年”。为了修园,海军经费被挪用,战备铁路在甲午战争之前就停工。从1886到1894年,颐和园一直修园未停,挪用军费难以计量。1891年户部干脆要求停止采购军舰上的大炮、裁减海军人员。而在此六年中,日本每年添置两艘军舰,日本天皇节省宫廷费用,以资助买船、造船。
08
拒绝改革,催生革命
康有为深知变法阻力之大,所以提倡改良而非革命。然而他提议设立的“制度局”,让旧军机大臣愤怒异常,认为开制度局就是废我军机,朝论大哗。老臣在慈禧面前跪地痛哭。一些督抚、将军集结在慈禧太后,恳请太后“训政”。慈禧终于发动政变,“百日维新”所裁撤的衙门及冗员尽数恢复。
慈禧计划废除光绪另立新君,却因为西方列强反对而作罢。保守派转而依靠义和团来“扶清灭洋”。西方列强八国联军发动又一次侵华战争。1900年,慈禧处死主和的五名大臣,向各国宣战,给义和团发放粮食、银两,命令清军和义和团一起进攻使馆区。遭到惨败后,慈禧西逃,被迫下令剿杀义和团。
慈禧太后废除光绪的“己亥建储”,让“末代状元”张謇愤怒异常。第一个公开反对的是上海电报局总办经元善。刘坤一著名的《上太后训政保护圣躬疏》即由张謇起草,引发政坛震动。1912年,张謇又为袁世凯起草了《清帝退位诏书》。
在立宪运动中,关键人物是北洋大臣袁世凯。一次会议上,醇亲王载沣竟拔出手枪直抵袁世凯胸口怒斥,经奕劻调解方才作罢。袁世凯下朝被上百名太监团团围住谩骂,奕劻劝解保证绝不裁撤太监,太监才愤愤而去。
袁世凯面奏慈禧时要求守旧大臣退休,被慈禧怒斥。袁世凯慌忙上奏,将除直隶总督之外的八项兼职全部辞去,并提出把北洋六镇中的四镇交由陆军部。
1908年慈禧、光绪去世。慈禧安排4岁的溥仪继任成为宣统帝。其父载沣为摄政王。载沣拟就谕旨将袁世凯治罪,遭到奕劻坚决反对。载沣任命自己的两个弟弟为筹办海军大臣、军咨处负责人,这些任命军机大臣张之洞都不得参与。在处理一幢铁路弊案时,张之洞反复向载沣说“必激兵变”,后者冷冷说了一句“有兵在!”张之洞被气得吐血,郁郁而终。
载沣
1909年江苏咨议局局长张謇发动请愿,要求尽快召开国会。1910年全国十八省总督、巡抚、将军联名上奏要求1911年召开国会。清廷发布:宣统五年(1913年)召开国会。上海大商人沈缦云求见庆亲王被拒绝后,叹息说:
• 釜水将沸,而游鱼不知,天意难回。
1911年5月清廷利令智昏出台一个“皇族内阁”,13人中只有4名汉人,9名满族中7人为皇族。于是,立宪成了幌子。
皇族内阁成立次日,清廷颁布全国铁路干线国有的诏书,这一举动表明清廷根本不尊重宪法。随后,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爆发,成为清朝覆亡的导火线李剑阁:吴敬琏在中国经济学界影响了一个时代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50天内有14个省宣布脱离清朝。10月30日清廷一日之内连发四道上谕,作出大幅度让步,但一切都为时已晚。
严复认为,如果一个月前做到上述让步的任何一条,效果会大不一样。
1912年2月12日,清廷颁布《清帝逊位诏书》,260多年的清王朝宣告结束。
------------------------------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2022年2月24-28日,与历史学家雷颐、经济学家刘胜军相约云南.普洱.澜沧,品茶话历史,做百年未有大变局的明白人企业家秘境追踪:发现最美的中国)。
- END -
记得转发给你脑海中第一想起的群~


刘胜军
坚持讲真话的经济学家
国是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长
2014 年参加总理经济座谈会
70 后经济学家代表人物之一
著有《下一个十年》

▼ 应聘、演讲邀请、商务合作 
请添加微信:tina711
(添加好友时请备注姓名、机构、职位、目的)
诚聘富有激情的财经写作达人
喜欢就点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