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这个时代,郑志刚觉得自己很幸运和幸福。

不安于“舒适圈”,从小到大都有一颗强烈好奇心的郑志刚,13岁就离开香港前往美国,从世界顶尖名校哈佛大学东亚文学专业毕业后,他又赴日本京都留学。回到中国香港,郑志刚并没有选择依靠祖辈的荫庇直接进入家族企业,而是先在投资银行中历练,接着才进入新世界集团。
国际化和多元化的教育背景令郑志刚拥有广阔的视野和开放的心态,能够充分汲取全球最先进的理念,与此同时,他又根植于中国文化,对国家和家乡怀有深厚的感情。“我的根在这里。对我们新一代来说,不能仅仅去寻根,还要考虑如何为国家效力。”郑志刚说要知道,他至今最爱的还是中餐,特别是来自其祖籍的顺德菜。
新世界发展行政总裁、新世界中国行政主席郑志刚
从文学与艺术毕业生成长为青年商界领袖,如今,80后的郑志刚身上有新世界发展行政总裁、周大福珠宝执行董事、K11创始人等众多“标签”。但他从未被这些“标签”禁锢,依然保有13岁异国求学的勇气,不断寻求突破。
与社会共赢,以创新的思维去解决社会问题
你相信吗?首付13.5万港元就可以在寸土寸金的香港拥有一处房产!
不用怀疑,这是郑志刚和新世界集团最近针对香港年轻人购房难的问题推出的一项新举措。
在过去的十几二十年间,可能因为地价贵、房价高等因素,香港年轻人面临置业难的问题。部分人居住环境可能相对恶劣,住在一些所谓的“劏房”,这对于想安居乐业的年轻人来说,往往会打击他们对未来的信心。
2017年前后,郑志刚曾去过这样的“劏房”了解情况。当年,新世界就推出一项计划——新时代首次置业计划,即首付7.5%就可优惠购房。此后新世界又开始捐地,累计捐赠了300万呎的农地建造“过渡性”房屋。
但这些毕竟是“过渡性”和“暂时性”的解决办法。郑志刚及团队与很多年轻人进行了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希望可以从真实的情况中了解如何调配资源,将解决方案与社会接轨,以创新的方法长久缓解甚至解决香港的住房问题。
“新世界建好生活”结合商界及民间力量,以创新思维缓解困扰香港多年的住房问题
2021年9月底,新世界专门成立了一家非营利房社企“新世界建好生活(New World Build for Good)”,并提出以成本价(约市价的一半)出售新房,且购房者只需要以5%房价首付置业;新世界又提倡创新性的“渐进式供款”模式,使年轻人更容易置业。在这个项目中,“新世界建好生活”集结了政府、民间等各方力量,为香港乃至其他地方都提供了一个解决年轻人住房问题的参考模式。

“很少有私人企业做资助房屋。在这方面,我们希望可以继续当领头羊。”郑志刚踌躇满志地说,“房地产公司其实也希望每个人可以安居乐业,如此,社会才能长治久安。”
“创造共享价值”一直是新世界的理念,在追求“共同富裕”的时代,作为年轻一代的企业家,郑志刚尤其主张把创新以及对社会的承担放在公司发展的首位,着眼于更长远的社会发展需求和可预见的问题,探索并提出更多解决方案,实现前瞻性企业与全社会的互动共赢。“我们创新之余也要对社会有承担,不可以赚到尽。”这也是其家族一直传承的理念。
跨界不止,以创新模式驱动产业和城市升级
其实不仅郑志刚本人“标签”众多,如今的新世界,也早已从一家单一的地产公司跨界成为一家多元化的经营集团,拥有教育、医疗、保险、文化等产业,而由多元产业组成的“新世界生态圈”正在各个地方开花结果。
其中,在粤港澳大湾区,新世界已将多元产业深入布局,投资了大约2000亿元。这也是新世界集团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体现,为大湾区投下很大信心的一票。
作为一家港资企业,新世界把多年来积累的教育、医疗、金融、文化产业资源带到大湾区,把这些国际化的产业、服务和大湾区相结合,这也是新世界融入大湾区发展所运用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商业模式——产城融合。

也就是说,新世界不仅只负责建造一家酒店、住宅或是商场,而且用“产城融合”这个新的模式去驱动产业创新,赋能城市升级。比如在一个小小的社区里面,新世界会以“跨界”的思维,汇集自身与关联产业的资源,如医院、学校,丰富区域的居住、商业、办公、教育等功能,并通过这些服务和产业,带动整个社区的活力,同时也极大地为社区提供生活的便利性,增加业主生活的品质和幸福感。
商业与文化艺术交融,讲好中国故事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文化艺术早已成为百姓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郑志刚从小就喜欢艺术,高中时期还研究过歌剧,从哈佛毕业后继续留学日本京都,也是为了进修文化艺术。可以说,正是源于对艺术近乎痴迷般的喜爱,才造就了今天创新商业模式的灵感开端。
郑志刚将文化艺术与商业零售跨界融合,创办了艺术文化商业零售鼻祖K11品牌,将“艺术即生活”这一理念诠释得淋漓尽致。他认为,再好的创新和创造力都要落地。
广州K11购物艺术中心
人们或许因为购物需求来到K11,但在这期间会无意发现正在进行的艺术展览,从而对以前不了解的艺术家产生浓厚兴趣,甚至可能为自己从此开启了一扇通往艺术的大门,这样的场景在K11每天都在上演。
K11从来都不吝为艺术“让位”。上海K11甚至把B3层打造为一整层3000平方米的美术馆,年均开办十余场艺术展览,大大丰富了“魔都”人民的艺术文化生活。目前,K11已经在香港、上海、广州、武汉等多个城市落地生根,它们都成为当地的潮流地标。而K11引领的创新商业模式,也给近年来饱受线上经济冲击的实体商业带来了新的出路和契机。
北京曹雪芹故居复建项目

而创新之余,郑志刚也很“念旧”。不少历经千百年的经典文化艺术,在郑志刚手中得到了活化和新生,民族文化得以延续。
旨在对日趋“式微”的传统艺术形式进行保育活化,由K11专门设立的工艺文化基金会已成功保育了百宝嵌、广彩、灰塑等历史传统文化工艺,并积极寻求机会将其运用至现代艺术设计及建筑中,让历史焕发新的光彩。
比如香港人昔日的“情怀”建筑——皇都戏院,成功被新世界接手进行修复、保育,让年轻一代有机会重新见证老一辈文化腾飞的成果;至于北京曹雪芹故居复建项目,新世界则特意采用中国古代传统榫卯工艺,不用一钉一铆,真正做到“修旧如旧”,让传统文化的光芒继续绽放。
可以说,郑志刚是一位将文艺气息和务实精神完美结合的企业家。“艺术就是文化,文化就是生活,而这一切都与商业难舍难分。”多年来跨界不止,追求卓越与创新,他希望与新世界一起抓住时代机遇,以商业服务社会。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