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陆续出现着的这两年,想必带给了我们每个人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
而这次,我想聊聊那些让人唏嘘的疫情流调。
流调里的颜色:众生皆苦的灰色人生
陈奕迅有一首歌,叫《阿猫阿狗》,算是他歌单里的冷门,但歌词写得特别好,讲的是小人物的命运。
庸庸碌碌的一生,“耗尽你要争的气,完成要你演的戏”,走到尽头以为拼尽全力,回过身才发现全是无聊的奋斗,不过是在重复上一辈的命运。
在滚滚历史长河里,如蜉蝣一般,没有姓名的阿猫阿狗,像极了平凡又渺小的我们。
句中有一句歌词这样写道:
“一下洪流/随便冲走几多个也有手有口/大难临头才活现镜头”。
而这句歌词,是我每每看到那些流调时,脑中都会浮现的。
在一个属于人类集体灾难的时刻,这些无名无姓的小人物们,终于有了出现在“镜头”前的资格。
他们平庸又令人心酸的日常,伴随着一场病毒,被这个时代所“看见”。而以这样的方式被历史记下一笔,多少都让人感到有一点点讽刺。
那个在即将登上回乡列车却被发现核酸阳性的男人,如果不是一场疫情下的流调,谁又能知道,他曾经在我们酣睡做梦的时刻,卸下一袋袋水泥、沙子和垃圾。
如果不是流调,谁又知道这个男人,每天深夜都会辗转北京不同区域,打零工养活自己和家人。
如果不是流调,谁又能知道这个男人,内心的伤痛那么沉重,却在无数个看不见星星的夜空下,又一次次挑起肩头的重负。
有形的重担被卸掉,换作了微薄的薪水度日;无形的重担却怎么也无法从这个男人身上卸掉。
大儿子走失、老父亲瘫痪、老母亲摔断腿、小儿子在学,他和远在威海的妻子靠着一双手、一枚肩膀,担起生活的重量。
男人的流调,干净得令人心酸。
在租来的小屋休息,去找零工,再去场所干活,男人的生活里,除了做工,还是做工。
他在采访中说,“我也不觉得自己可怜。我只是好好干活,我不偷不抢,靠自己的力气,靠自己的双手,挣点钱,挣了钱找孩子。就是为了生活,为了照顾这个家”。
是啊,哪还有精力和时间去可怜自己?力气都给了生存与活着。
属于普通人的苦,似乎是没有资格被写进传记的吧。但偏偏一场病毒,让那些原本不声不响的生活有了声音。
而随之而来的警方通报,又让这个男人的生活更多了一份痛。通报里说,男人的大儿子,早就因溺水去世了。原来,“寻找”对于这个男人竟然是一种支撑,让他在苦海里稍稍可以自渡。
如果通报内容一切属实,那男人此后的心情会如何?我竟不敢去细想。
为什么“厄运专挑苦命人”?为什么有些人的生活,嚼一嚼,竟没有一丝甜味?
这让我想起了前些天读的一篇小说,黄丽群的《试菜》。
《试菜》这篇短篇小说,被收录在这本书中
故事中也有一对曾经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夫妇,他们的大儿子多年前自杀了。
妻子表面上装作内心已经平复,但其实心底里一直接受不了这个事实。
突然有一天,一向注重养生、懂得节制的妻子,开始拉着丈夫去各大饭店试菜。每次她都按照婚宴的标准,点一大桌子菜,老俩口根本吃不完,再打包带回家。
原来,是妻子一直觉得,儿子大了,已经到了结婚的年龄,得为婚宴早做准备,所以才决定到处去试菜,给未来的婚礼找家好餐厅。
而她口中的这个儿子,就是他们早已离开人世的大儿子。
丈夫当然明白是妻子没有走出来,不肯面对现实。但他从未戳穿过妻子,也从未拒绝过她的试菜邀请。每次妻子打扮整齐,挽着他出门,他都默默陪着,一一顺着妻的意思照办。
当我读到老两口的冰箱已经被打包回来的剩菜塞满,开始有了不太好的味道漫溢的时候,内心一下子难过得不得了。
虽然故事是虚构的,但这里面的感情却是真实的,像极了这则流调故事里的男人。
原来有时候,并不是所有人都想看到“真相”,那些握在手里的“假象”,也许才是支撑人活下去的理由。
流调里的颜色:小人物的黑白人生
抛开失子之痛,辛劳如那个在北京打工的男人一样的普通人,还有很多。
他们的流调,全都是相似的黑白色。
记得去年顺义的几个病例,流调也看得人一阵哽咽。
有的人,家住燕郊,在海淀上班,通勤往返130多公里,每日奔波回到家都已经11点钟了。
有的人,家住顺义,到海淀工作,每天地铁往返50公里。人到中年,还要准备考研。于是,白天社畜,晚上备考。对了,他还是个娃爹,周末还要带着娃奔跑于一个又一个的兴趣班。临考前三天的上午做了核酸检测,下午就被派去外地出差。
还有的人,白天打一份工,半夜又在快递中转场兼职打另一份工。牺牲睡眠时间,无非就是想要多赚几两碎银。流调显示唯一休息的那一天,是他在医院,照顾生病的妻子。
还有浙江绍兴的百人流调,也折射出了属于普通人的酸涩。
52岁的出租车司机,连续好多天从清晨6点一直开车到第二天凌晨2点,除了简单填饱肚子之外,几乎每一天都是连续工作将近20多个小时不停歇。不载人的时候,就去菜市场采买。
唯一的休息,确是因为感染了病毒,也不知道是讽刺还是可悲。
但停了工,就没了钱。50多岁,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家里没了一大笔进账,满嘴都是苦。
还有一个57岁的阿姨,在游乐场工作12个小时,除了休息日去超市,其余时间都是工作场所和家的两点一线。一个快60岁的女人,早已过了退休的年龄,却依然在为生活卖命。
普通人的命运里,没资格有“躺平”二字。
还有那些卖菜的人们。
天还没亮就去进菜,接着一整天都在菜摊上辛苦经营,傍晚的时候再抽空去接孩子放学,之后接着忙碌,直到晚上八九点才回家。流调里的那些单调日常,也许只是他们劳碌半生的缩影。
普通人的流调,又单调,又乏味,满满都是讨生活的轨迹,挤不进半点其他的色彩。
就像大连的一名确诊病例,5天的轨迹写满了“别人的住址”,作为维修工的他,四处奔波上门给别人维修家电就是他的营生;还有内蒙古一位确诊病例,行程轨迹足足可以写一本打工者的《在路上》。装运煤矿,在高速路上解决吃饭和睡觉。十天的时间里,不曾回过一次家,把货车装满煤,开到下一个工厂,再卸掉,如此往复。
原来,“生活”这两个字,看似笔画简单,要想写完整,却需要耗费那么大的力气。
可流调公布之外的众生,在看不见的地方,又有多少人在过着这样奔波劳累的日常呢?
我一个朋友说,前两天因为疫情,公司让每个人都报一下自己的行程。看着自己的14天里,行程地点都不曾改变过,一直在地铁、孩子的学校、公司、菜市场、家、孩子的补习班之间循环。
唯一一次去了咖啡馆,还是因为送孩子去补习班的时候,领导紧急要求交一个方案,回家又太折腾,只好带了电脑去咖啡馆苦哈哈地加班。
我们好像在生活中扮演了很多个不同的角色,匆匆换上戏服演完一场戏,又匆匆赶去下一个“片场”跑龙套,随波逐流,一生一世,唯有穿衣吃饭而已。
流调里的颜色:浮世百态的红与绿
流调里,有市井人生,也有浮世百态。
那些流调里的人,当然也不全是如此单一的颜色。比如之前北京那个女孩的流调,空闲时间辗转于高档商场,上班时有爸爸接送,平日有爱人宠爱。那份流调里的生活,如此轻盈、自在,让许多人羡慕。
对比之下,我们也不得不接受这样的事实:平等,是奢侈品,只属于少部分人。
即便是一个家庭里的人,可能也会拥有不同的命运。记得之前看过一则新闻,一个家庭小两口的流调,风格迥异。妻子是个全职妈妈,每天在菜场、带儿子看病的医院之间奔波,而同一时间的丈夫则流连在网吧、麻辣烫店与家之间。
尽管我们当然不能仅凭流调而站在道德高地,去对别人的生活指指点点。但小小流调,也的确反映出了全职妈妈普遍存在的困境,那些被许多人忽略的隐形付出,在流调中得以窥见。
我之前就一直觉得,如果把疫情之下的流调,写成剧本,拍成电影,一定很精彩。
后来,这个想法在去年口碑很好的那部《爱很美味》里被编剧导演实现了。
剧中的女主之一方欣,是个特别漂亮的女孩子。有一个暖男型老公,不仅物质条件很好,对方欣也是百分百的细心和用心。
因为方欣是过敏体质,市面上常见的大部分食物,她都吃不了。所以,她的“私人菜单”也可以称作某种程度的“变态菜单”。但即便如此,她老公也能一一记住方欣的禁忌食物,做出一餐让老婆吃着绝对安全的美食。
但就是这个几近完美的男人,背叛了美若女神的方欣。而他出轨的暴露,就是因为疫情之下的流调。
方欣老公的出轨对象,就是同住一个小区的邻居黄小姐。一场疫情,黄小姐意外成了密切接触者,流调的时候曝光了与方欣老公的婚外情。
有人从流调里看到了人间疾苦,而有人从流调里看到了枕边人的真面目。
剧中的方欣如此,现实生活里,这样的例子也不少。
好几次在新闻里,都发现流调里藏着这样的私欲贪念。小三被清晰的行程曝光,婚外情在流调里见光死,劈腿被逮到证据。
一场病毒,让多少在暗地里腐朽的婚姻,加速破败;又让多少人窥见了人性的深渊。
原来流调里,不仅有分明的阶层,更有世态炎凉和人性拷炼,有繁华,亦有败象。
流调是万花筒,也是一面镜子。我们时而窥见别人的生活,时而又照见了自己的生活。
有人做了新的梦,有人碎了旧的梦。
想不到,一场病毒封闭了人类的流动空间,却因为被迫牺牲掉的个人隐私,而意外打开了窥视人间的窗口。
也许,多年之后,疫情之下的流调,也能成为这个时代最特殊的“清明上河图”。
总有人说人生如戏。我觉得,流调里的人生,最像戏剧。我们每个人,是看客,亦是戏中人。
金刚经说,“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你的行程,定义了你所“扮演”的角色。
当你的行程在超市、菜场、孩子的学校、辅导班和家之间流连时,很可能你“扮演”的是全职妈妈;
当你的行程在地铁、公车站、公司和家之间循环时,很可能你“扮演”的是个疲惫的社畜;
当你的行程在商场、餐厅、游乐场、ktv、咖啡馆之间往复时,很可能你“扮演”的是个不愁吃穿的年轻人。
无意于在别人的生活里打探隐私,只是,当我们看到普通人也在争分夺秒地用力去生活时,你会发现,平凡人其实也是在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因为,活着,对每一个平凡人来讲,本身就是传奇。
它不简单,但也没人舍得放弃。
就像那句话所说的,“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本质后,依然能够热爱生活。”
放下别人的流调,依然要过自己的生活,就向着这样的英雄主义,努力吧。
-END-
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原创文章
【游记】日本、迪士尼、长隆、三亚、滑雪
【阅读】科学、英语、古诗、思维、语言 
【心理】分离焦虑、安全感、T2、慢热、专注 
【睡眠】抱睡、奶睡、夜醒、安抚、小睡短 
【情绪】戒吼、管教、抑郁、听话、 情商
【养育】牙齿、性教育、厌奶、如厕、喂养 
【游戏】玩具、绘画、早教、儿歌、陪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