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杭州日报的一篇文章,让金晓宇的人生经历打动了很多人。
实际上,精神病患群体中能称得上「天才」的是极少数者,也不是所有患者都能从家庭中得到理解和悉心照料。
上周发起了征集「因为心理问题或精神疾病遭受过哪些误解和歧视?」,我们发现:对精神疾病的污名化很普遍,而病患者也因此遭受了很多歧视,这对他们来说不亚于疾病之后的二次伤害……
一起来看看吧。
01
对精神疾病的污名化很普遍

1. 父母先把我当成了「精神病」

@扯越
我是一名抑郁症患者,得病时 14 岁。父母认为我是在装病,认为他们给我的物质已经足够了,而抑郁症就是矫情造作。姐姐认为我是一个不敢面对现实的懦夫,认为我们这一代人跟风抑郁,觉得自杀很酷。
@Wwwww
爸妈都是医生,逼着我确诊抑郁症之后,妈妈对外想方设法隐瞒我的病情:「我们绝对不能让外面知道这个问题。」爸爸自从我确诊后再也不正面回复我任何问题,只要情绪稍有激动,他就直接问我:「你是不是没吃药?」
我不知道抑郁症是什么,但我的父母「身先士卒」地把我当成了精神病看。得了抑郁症后,起码我在父母那里再也不是正常人了,是应该被藏起来的。
图片来源:pexels
2.来自陌生人的歧视无所不在
@终身刑事犯罪嫌疑人
曾经因为心理问题去看病,没想到被电话追查。街道居委反复问,还打给亲戚朋友,搞得我好像是个通缉犯。
我一开始不知道,还去市民热线反应,没想到越反映人家觉得我问题越严重。
3.医生都做不到平常化对待,何况普通人呢?
@小焦娇
几年前想整牙挂了专家号,跟牙科医生提前说明我有焦虑症,话音未落瞬间被她的学生围住:「谁有焦虑症?你有焦虑症?可是我看你挺好的呀?」
02
那些因为精神疾病遭受的伤害
1.女朋友的父母坚持精神病会遗传后代
@胖虎
女朋友的父母担心精神疾病会影响后代。我就赶忙解释这个病不会遗传。后来和女朋友分手了,自己这辈子再也不想要孩子了。
@小林
确诊双相。告诉谈了几年恋爱的男友(已经到谈婚论嫁的阶段了),结果他说不接受一个精神病的老婆。
很震惊,几年的感情因为生病一下子就能烟消云散。况且我根本没在他面前做出过什么过分的事,仅仅凭一个确诊就说我会疯,不能结婚。
图片来源:pexels

2.好朋友在微博偷偷求助如何甩掉我

@亦然
2020 年交到一个很好的朋友,特意交往了一段时间才告诉她这个事实,结果她跑到微博偷偷求助别人如何甩掉我。偶然知道这个事情,看到她的博文不敢相信又悲伤气愤,浑身又冷又热,直到今天再也没交到能持续超过三个月的新朋友。
@阿晴
本人不幸罹患重度抑郁,跟信得过的朋友们说了之后,在我没有表示任何自杀意愿的情况下,他们都觉得我随时随地都可能自杀……然后我整个人呆住,就,真的很感谢朋友们对我生命安全的关心,但大可不必把我当成这种定时炸弹。
虽然重度抑郁患者确实是自杀高危人群,但我们也确实不是无时无刻不只想着这一件事啊!更何况我根本从来没有过明确的自杀计划。
3.人与人之间的恶意竟然这么大
@谷满楼
初中时被诊断为阿斯伯格综合征,被老师简单粗暴理解为得了「精神病」,并「号召」全班同学孤立我。孤立其实算是好的,更可怕的是有的同学会故意欺负我甚至打架,而老师自然是不会管的。
@匿名
父亲精神分裂,中年二次发病后单位歧视,最后打扫卫生都不让他做,象征发些钱撵回家,到现在 20 多年了,他的情况越来越不好。 
因为父亲患病,作为子女也从小被歧视欺凌到大,亲戚长辈都看不起,家里穷困潦倒,四分五裂。我本人低自尊,极度自卑,无任何朋友,驼背很严重,伴随抑郁情况。父亲驼背也很重,病耻感很强,被害妄想严重,在任何地方都抬不起头来。
4.「如果不听话就把你绑起来」
@棉棉
作为躁郁症患者住院了,家人默认「精神病人」是没有自主能力的,逼我做了电休克,整个过程没有人认真听过我说话,当我愤怒地要求他们考虑我的感受再做决定时,被认作是发病的表现。
「如果不听话就把你绑起来」,好像我的任何情绪倾向都和疾病挂钩,只有无喜无悲才算正常。被扣上「精神病」的帽子以后,似乎就失去了部分人的自由。电休克造成失忆的后遗症也让我产生了与过去的自我分离的感觉,体会不到过去事件所包含的情感以及和我的联系,像在看别人的故事。
图片来源:pexels
03
精神疾病污名化的后果
1.我的学习(工作)受到切实的影响
@ 匿名
我是心境障碍患者。因为残留的焦虑症状,我被带到医院进行检查,随后被要求签下免责协议,被要求陪读,或者从学校离开……我当时很无奈,毕竟很喜欢自己的专业。各种周旋,差点和导员打起来,却被当成是「情绪不稳定的征兆…」
想到以后可能面临的歧视,真的害怕自己连研究生都读不了,因为这个「黑历史」被导师淘汰。
2.不被大家接受,我也接受不了自己
@小脑斧
被家人以为自己脑子摔坏了中邪了,男朋友也是觉得我想太多了,一起合租的朋友知道我有抑郁症,说违约也要退租,不想跟我住了。
我感觉很绝望,我有病,我丢人。不被大家接受,我也接受不了自己,感觉自己没脸活下去了。
3.不再把自己的病告诉任何人
@c
瞒着所有人去医院,有副作用只能跟自己扛着,后来没钱了就没去了,现在因为身上很多疤不敢跟人亲密接触,一年四季长袖也被很多人问过,觉得很尴尬,很羞耻,有时候想起来这种事情还会想逃跑。
图片来源:pexels
04
如何应对人们对精神疾病的污名化?
为精神障碍者「去污」之路任重道远,也许我们没办法短时间内改变人们的既有认知,但还是有些朋友试着主动做些什么……
1.接受别人的不理解
@匿名同学
没有人 100%理解,就算你们都是同一种精神疾病或是心理疾病,也存在个体差异,想要安慰,为何不从安慰那个受伤的自己开始呢?
2.有不爽一定要表达出来
@匿名
记得有不爽一定会表达出来,否则对方也不知道这是不对的,然后他又会影响其他人。
3.请从正规、权威渠道去了解精神疾病
@匿名同学
希望大家都能从正规渠道,官方书籍,权威文献认识精神疾病或者是心理疾病,而不是从一些小地方或者是一首歌,一部电视剧里去看。
4.患者之间的互助
@匿名同学
经历过被误解和歧视之后,自己也成为了维护这类群体利益,科普这类疾病的人。在诊室我会告诉一些家长应该怎么做,正因为被他人打伞因而想为他人撑伞,患者之间的帮助,真的不输于其他专业人士的安慰。
希望每个精神疾病患者都能够意识到,背后总有那么一群人乐于帮助他们,更好地度过黑暗,迎来更加璀璨的阳光。
图片来源:pexels
对精神疾病无处不在的歧视、污名,会使得患者本人也可能被迫「自我污名」,于是他们拒绝治疗、远离人群、从而导致病情的加重。而这对于患者的家庭、对社会来说,都是一件糟糕的事情。
所以,即使你不了解那些关于精神疾病科学标准,也做不到宽容和优待,至少可以尊重——
当一个真实的精神疾病患者出现在你面前时,试着把他当一个正常人对待吧。你应该看到的首先是这个人,而不是一个患者。
「停止排斥,勇于关爱」,虽然这条路很艰难,但它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去创造。
作者:寒冰
责编:kuma

封面图来源:pexels

我们的新书《猫和狗的生活哲学》上市啦
点击阅读原文把它带回家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